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有机硅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的合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有机硅和丙烯酸酯乳液的特点,用有机硅单体对丙烯酸酯进行改性.采用种子乳液聚合法,以丙烯酸异辛酯为壳,MMA为核,MAA、有机硅偶联剂(A-151)为官能性单体。合成了内硬外软的核-壳型有机硅改性丙烯酸的酯乳液,讨论了官能单体、核-壳乳液结构、反应温度、引发剂等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8.5%的有机硅单体改性的核-壳型硅-丙乳液具有明显的防水性能,并且附着力等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选择合适的有机硅、有机氟改性苯丙乳液,可提高苯丙乳液涂料的耐候性、耐污性.对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三氟乙酸丙烯酯、含氢聚硅氧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等改性苯丙乳液及涂料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以上有机硅、有机氟均可用于苯丙乳液改性,但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乙烯基环四硅氧烷-三氟乙酸丙烯酯的混合物作改性单体所得乳液涂料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3.
乙烯基硅氧烷-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反应性乳化剂烷基乙烯基磺酸钠(DNS-86),合成了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共聚乳液.用IR及DSC对共聚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对所得的乳液及其涂膜,考察了其表面张力、粒子大小及分布、储存稳定性、耐热稳定性、耐水性、耐沾污性等性能.结果表明:在丙烯酸树脂链上引入有机硅单体制得的硅丙乳液可明显提高涂膜的耐水、耐热稳定及耐沾污性,可望用作高档外墙涂料使用.  相似文献   

4.
不同有机硅/丙烯酸乳胶漆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从聚合物共混改性的角度考察了利用不同有机硅/丙烯酸体系制取的乳胶漆涂膜的耐热性,透气性、透湿性、耐人工老化性等,结果表明,用无皂自乳化的硅丙乳液对丙烯酸乳胶漆进行改性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聚醚硅氧烷二元醇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聚丙二醇和聚醚硅氧烷二元醇WACKER IM 22为软段,2,4-甲苯二异氰酸酯为硬段合成了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ATR-IR、GPC、TEM、DSC、TG和WAXD等研究了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性能.结果表明,当WACKER IM 22与聚丙二醇的质量比为20%时,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耐冻性和流平性提高,数均相对分子质量降低,软、硬段相的相容性提高,热分解性能与未改性水性聚氨酯相似,且无明显的结晶能力.  相似文献   

6.
2003年6月3日,华南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陈焕钦教授主持完成的“高性能有机硅氧烷改性建筑涂料乳液的合成中试”项目通过广东省科技厅组织,委托广州市科技局主持的成果鉴定会。 该项目采用空间位阻较大的有机硅氧烷单体,通过超微细化技术中试规模合成了系列改性建筑涂料乳液.用该乳液配成的建筑涂料,具有优良的耐水性、热稳定性、贮存稳定性、耐沾污性及耐老化性能,其耐候性能等主要性能指标达到并部分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指标,改性乳液产品性能和外墙涂料  相似文献   

7.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制备及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自乳化法合成了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别讨论了有机硅和二羟申基丙酸(DMPA)含量对乳液粒径、黏度及其涂膜的表面疏水性、力学性能、附着力、耐冲击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机硅含量为10%时,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最好;同时,降低DMPA含量可以提高涂膜的耐水性,改善其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以乙烯基硅油与丙烯酸酯进行乳液聚合,合成稳定的有机硅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研究加料方式、反应温度和单体的滴加速度等操作参数对改性乳液及胶膜性能的影响,采用IR谱图、粒径分析等手段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确定出乳液中最佳有机硅加入量在质量分数为4%~8%之间。  相似文献   

9.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涂料的乳液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有机硅和丙烯酸为原料,采用乳液聚合制备具有优异性能的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研究了几种因素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从而找出制备有机硅改性丙烯酸乳液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近年来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其制备改性的方法,着重讨论了有机硅单体种类及用量、乳化剂、功能单体等因素对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微乳液聚合及其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低红外发射率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叙述了在铝粉外包覆红外透明粘合剂设计低红外发射率材料的实验过程,讨论了填料、粘合剂、涂层厚度等影响发射率的几个关键因素,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所研制的样品发射率最低可达到0.678,表明了该途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基于SPN的软件过程模型及蒙特卡洛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软件过程的随机petri网(SPNs)模型及仿真分析方法,利用SPN基本原理与描述方法,分别建立了软件过程基本活动SPN模型以及各种关系诸如顺序、并列、选择等的SPN模型;讨论了SPN模型的仿真策略;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分析了过程系统的进度与资源冲突等问题,并讨论了该方法的精度。  相似文献   

1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钛溶胶,通过单体预乳化方法结合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丙烯酸(AA)、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等聚合物乳液,将改性钛溶胶加入到聚合物乳液中,制得具有核壳结构的改性钛溶胶/羟基丙烯酸酯复合乳液. 考察了乳化体系、改性二氧化钛溶胶添加量、羟基单体用量对聚合反应稳定性以及乳液性能的影响,用红外光谱、DSC、GPC以及SEM对乳胶粒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乳胶粒具有规整的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200 nm左右;当选用SR-10反应性乳化剂,改性二氧化钛溶胶的添加量(质量分数)为5%,羟基单体质量分数为20%,制得的乳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乳胶膜的耐水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聚9,9-双(丙酸乙酯基)芴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丙烯腈为烷基化试剂,以工业芴为原料,在温和的条件下合成了9,9—双取代芴单体,并以FeCl3为聚合催化剂,合成了可溶性的聚芴衍生物聚9,9—双(丙酸乙酯基)芴,采用元素分析,Fr—IR,TGA,GPC,UV—Vis和荧光光谱等对单体和聚合物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方法是一种实用的制备9,9—双取代芴的简便方法,所获得的聚合物在溶液和薄膜状态具有强烈的蓝色荧光发射,在相同浓度时溶剂不影响发光波长,而对发光强度有明显的影响,在同一溶剂中,随聚合物浓度减小,发光波长蓝移,聚合物在氮气和空气中具有高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IBOMA)改性水性聚氨酯(WPU)复合乳液,探索了引发剂种类和用量、反应温度、WPU与IBOMA质量比以及保温时间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同时采用正交试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为:IBOMA与WPU固体组分质量比为1:3,引发剂APS用量为单体质量的0.4%,反应温度80 ℃,保温熟化2 h。在此条件下,单体IBOMA平均转化率为95.80%,平均吸水率为5.73%,平均拉伸强度为27.8 MPa。并通过FT-IR、TEM、TG等测试方法对该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乳液为核壳结构,乳液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Ti(C1-xNx)系固溶体粉末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碳热还原反应产业化制备Ti(Cl—xNx)系固溶体粉末过程中,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和N2流量等工艺参数对Ti(Cl—xNx)组成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原料成分c/Ti的准确配比,可产业化制备出成分优良的不同单相Ti(C1—xNx)固溶体,在Ti(Cl—xNx)粉末中x值随反应温度的升高或N2流量的减小而变小,Ti(C1—xNx)系固溶体的点阵常数与C或N含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通过调整粉末中元素的固溶度可控制粉末的晶体结构,进而控制材料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物理方法对SiO2粒子进行表面改性,并用改性纳米粉体气相SiO2和膨润土分别作乳化稳定剂,通过转相乳化法制备环氧树脂水基乳液,结果表明:通过对气相SiO2表面改性或向膨润土中添加亲水性微粒均能促成乳状液的转相跃迁.气相SiO2的表面润湿性对这种水基乳液的稳定性产生影响的主要原因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做改性剂的阳离子...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苯丙乳液的耐热防腐性能,利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和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G04)对传统苯丙乳液进行改性。采用半连续乳液聚合工艺,通过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丙烯酸与VTES和G04的接枝共聚反应,合成了稳定的有机硅氟改性苯丙乳液。通过红外光谱对共聚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考察了VTES和G04含量对改性乳液涂膜吸水率、附着力、耐高温、耐蚀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单体中VTES和G04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和18%时,改性乳液涂膜吸水率降至5%以下,涂膜机械性能和耐蚀性能良好,且在120 ℃下不发粘、无起皮鼓泡等变化。此外,当乙醇添加量为5%时,可有效抑制VTES自身缩聚;当引入适量丙烯酸时,乳液涂膜铅笔硬度可提升至2H。  相似文献   

19.
SBS改性AH-70沥青乳化前后性能及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先改性后乳化的工艺制备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SBS)改性乳化沥青,将其蒸发残留物和改性沥青的性能进行对比,并利用荧光显微镜(FM)、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及差示扫描量热(DSC)等分析手段,评价改性沥青乳化前后的微观结构及热稳定性变化。结果表明:改性沥青乳化后的软化点5、℃延度及弹性恢复率均减小,离析试验软化点差变大,性质衰减后仍较基质沥青有大幅度提高,符合I-D级规范要求;改性沥青为两相分散均匀的三维网状结构,乳化后沥青和SBS分子之间的交联结构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只是有少量SBS大颗粒析出、沥青发生轻微老化,热稳定性稍微变差。  相似文献   

20.
利用Putnam模型和软件项目成本公式讨论了投入的人力和软件项目成本的关系;研究了人力投入对软件项目风险的影响;利用正态分布函数讨论了n个软件开发人员总工作量的概率密度分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贝叶斯规则的风险模型;对模型进行优化可得到人力资源投入的估算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