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采用络合物型溶胶-凝胶法,快速制备了高纯度的Bi2Sr2CaCu2Oy(Bi-2212)超导体粉末.以金属硝酸盐为反应物,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络合剂制备了一次凝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热制备了二次凝胶.将自发燃烧后的一次凝胶和二次凝胶在850℃下烧结10 h.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两种工艺均能够获得Bi-2212相,但二次凝胶工艺更有利于Bi-2212超导单相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在pH 7.11±0.07,基准水温24.0±0.2℃条件下,采用静水停食法开展了水温对日本沼虾(体长4.29±0.32 cm,体质量1.80±0.12 g)存活、耗氧率及鳃组织CAT、SOD酶活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48 h内水温12.5℃和32.5℃实验组日本沼虾的死亡率均超过50%,而15~30℃范围内的存活率则为100%(;2)水温22.5~27.5℃范围内,日本沼虾昼均、夜均及各观测时段耗氧率均随水温升高而增大(P<0.05),但耗氧高峰时段和耗氧昼夜节律均未发生改变;(3)48 h内,水温22.5℃和25℃实验组日本沼虾鳃组织SOD活力时序变化步调一致且无差异(P<0.05),各时段观测值均低于27.5℃实验组(P<0.05),低谷期较27.5℃实验组后延12 h;(4)水温22.5~27.5℃日本沼虾鳃组织CAT活力在48 h内均较为稳定,且均随水温升高而显著增大(P<0.05)。  相似文献   

3.
温度对神仙鱼主要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的反应温度和不同的饲养水温条件下,研究神仙鱼3种主要消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pH7.5、反应时间10min时,蛋白酶活性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5℃;在pH6.9、反应时间5min时,淀粉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在pH7.5、反应时间60min时,脂肪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0℃.在16~25℃养殖水温条件下,3种酶的活性随水温的降低而降低.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最适水温均为25℃,但均与22℃时的差异不显著(P>0.05);淀粉酶活性的最适水温为22℃,但与25℃时的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采用3-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MPTS)为单一硅源,以金纳米粒子(AuNPs)为MPTS水解凝胶颗粒的固着载体,制备了AuNPs/MPTS凝胶复合纳米粒子修饰电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子的形貌及大小,并采用循环伏安法比较不同金纳米粒子含量对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的影响.方波溶出伏安法试验表明,该修饰电极对Hg(II)的检测具有灵敏的响应,多种离子不产生干扰.在优化后的测试条件下,即在0.1mol/L的HCl溶液中,0.2V电位下富集15min,Hg(II)浓度分别为1×10-9~1×10-8 mol/L和5×10-8~5×10-7 mol/L时,溶出峰电流与Hg(II)浓度呈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0和0.998 5.当富集时间为15min时,Hg(II)浓度检测限可达1×10-10 mol/L(信噪比为3),且所制备的复合纳米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电极重现性,可用以制作Hg(II)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5.
抗幽门螺杆菌蛋黄免疫球蛋白的制备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研究了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简称HP)疫苗对母鸡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Immunoglobulinofyolk,简称IgY)以及IgY的制备和检定方法.采用融冻法和超声波法对HP破碎,破碎后的细胞用福氏完全佐剂和福氏不完全佐剂制成疫苗对生蛋母鸡进行免疫,通过ELISA间接法检测鸡蛋的免疫应答,IgY用盐析、超滤和葡聚糖凝胶(SephadexG 200)层析等方法纯化,未纯化和纯化的IgY进行SDS PAGE电泳分析.IgY与HP的凝集反应均为阳性,表明IgY为HP的特异性抗体,用ELISA测定效价达1.6×103,比未免疫的蛋黄IgY高约160倍,根据SDS PAGE图谱分析抗HP的特异性IgY分子量在180kD左右.  相似文献   

6.
(Y,Gd)BO_3∶Eu荧光粉的溶胶-凝胶法合成及其发光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等离子显示器(PDP)用红色荧光粉(Y,Gd)BO3∶Eu,研究其在真空紫外光激发下的发光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用溶胶-凝胶法在800 ℃下即能合成类球形形貌,粒度小,结晶性能好的(Y,Gd)BO3∶Eu荧光粉,合成温度比传统高温固相法低400 ℃.该方法合成的(Y,Gd)BO3∶Eu荧光粉在147 nm激发下,发光强度比固相法提高10%,且在626 nm处(Eu3+离子的电偶极跃迁5D0→7F2)的纯红色发射峰强度显著提高,因此用溶胶-凝胶法制备 (Y,Gd)BO3∶Eu可以有效的提高荧光粉的发光效率和色纯度.  相似文献   

7.
采用聚丙烯酰胺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中温固体电解质La0.9Sr0.1Ga0.8Mg0.2O3-?(LSGM)粉体材料.TG-DSC分析表明,凝胶在250℃附近发生强烈的氧化反应.XRD测试表明,凝胶在1400℃烧结6h,可以完全转变为稳定的钙钛矿相,经1000℃烧结所得粉体的颗粒尺寸平均为200-300 nm.1 450 ℃时烧结体的相对密度达到98%,平均粒径为3~10ìm.该样品在800℃时的电导率为7.5×10-2S/cm,活化能为37.4 kJ/m01.研究结果表明用聚丙烯酰胺溶胶凝胶法合成LSGM粉体有利于提高纯度,改善导电性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水蛇生长率与死亡率的测定,研究了水温与中国水蛇生长和生存的关系。结果显示:整个过程,特定生长率(S)与水温(T)存在极显著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S=0.0021T2-0.0748T+0.7984(R2=0.8475,P0.01);在高温与低温条件下,水温与死亡率(D)均存在显著的二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分别为T=-0.0349D2+0.8345D+28.895(R2=0.763,P0.01)和T=0.0069D2-0.4007D+13.621(R2=0.612,P0.05)。结果表明,中国水蛇适宜生长水温范围17.81~31℃,最适生长水温范围26~30℃,能耐水温上限31~33.88℃,能耐水温下限7.80~10℃。该研究为今后中国水蛇规模化养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Al_2O_3为载体材料,采用共沉淀-浸渍法、溶胶凝胶-浸渍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级含Pd催化剂,用于低浓度甲烷催化燃烧性能实验研究。应用BET法测试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程序升温还原(TPR)和程序升温脱附(TPD)技术表征催化剂表面性能。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评价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稳定性。空速5 000 h~(-1)条件下,转化率达10%时,对应的转化温度T_(10)为280℃;转化率为90%时,对应的转化温度T_(90)为440℃;反应温度恒定在450℃,反应时间在5 000 min内,1%CH_4催化燃烧的转化率稳定在99%。  相似文献   

10.
建立凝胶法检查穿琥宁注射液细菌内毒素的方法.本实验细菌内毒素检查应用鲎试剂与内毒素产生凝集反应的原理进行.选用灵敏度为0.5 EUmL-1的鲎试剂,并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将穿琥宁注射液稀释成1:10浓度的稀释液,进行凝胶法反应实验,结果表明该注射液中所含细菌内毒素对鲎试剂反应无干扰作用.同时将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与家兔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符.以上结果证明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可以代替家兔法检测穿琥宁注射液的热原.  相似文献   

11.
 为考查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对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的适用性,选取不同厂家共10批供试品,使用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采用加样回收干扰实验考察供试品是否存在干扰。结果表明,大部分供试品在最大有效稀释倍数内,IL-6法干扰实验的回收率在50%~200%,且热原物质含量均低于标准限值,均为合格样品。研究表明,体外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热原检测法可用于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热原检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明确康县隆肛蛙(Feirana kangxianensis)对越冬栖息地的选择,利用样线法、直接计数法与定点观察相结合,对康县豆坝乡的康县隆肛蛙进行调查分析,共计发现17只康县隆肛蛙成体及约(110±25)只蝌蚪,其中10只成体在搬开石块后静栖于原地,仅1只成体在低温情况下(水温低于10℃)未进入冬眠状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知,康县隆肛蛙越冬期间主要选择河流中且水温低于10℃,距离道路大于50m,植被盖度在30~70%,林缘距离小于10cm的环境下越冬,并且该物种在越冬期间还会选择类似"洞穴"式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采用3种含氧燃料:汽油、添加体积分数为10%乙醇的乙醇汽油燃料(E10)、添加体积分数为15%甲醇的甲醇汽油燃料(M15),对直喷汽油机起动过程的多环芳烃(PAHs)排放采用索式萃取法萃取后,再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10燃料在水温为20℃时冷起动和水温为80℃时热起动所排放的PAHs较纯汽油分别降低了39.03%和23.78%,M15燃料在水温为20℃时冷起动和水温为80℃时热起动所排放的PAHs较纯汽油分别降低了30.17%和66.06%。不同水温下由起动过程排放的PAHs毒性分析得出:水温为20℃冷起动时,E10、M15燃料排放的PAHs总苯并(a)芘毒性等效值较纯汽油分别降低了23.25%和21.47%;水温为80℃热起动时,E10、M15燃料排放的PAHs总苯并(a)芘毒性等效值较纯汽油分别降低了33.26%和50.46%,纯汽油、E10、M15这3种燃料在水温为80℃时热起动较20℃时冷起动分别降低了44.25%、50.80%和64.84%。  相似文献   

14.
在较低温度下煅烧(1050℃)和烧结(1500℃)由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前驱体而获得致密的钙钛矿型BaCe0.9Ca0.1O3-α陶瓷样品,分别比通常高温固相法的煅烧温度(1400℃)和烧结温度(1665℃)降低了350℃和165℃.采用交流阻抗谱、氢浓差电池及氢的电化学透过(氢泵)等方法研究了样品的质子导电性.结果表明,样品在300℃~600℃的氢气气氛中几乎为纯的质子导体,在600℃时的质子电导率为1.22×10-4S.cm-1.  相似文献   

15.
以尿素、甘氨酸为燃烧助剂,采用低温溶胶-凝胶燃烧法制备多晶Ce离子掺杂Lu3Al5O12(Ce:LuAG)粉体.X射线衍射(XRD)检测结果表明,前驱体在700℃条件下开始出现弱的晶化峰,850℃时晶化逐步完全,1 000℃时晶粒发育完善,得到单相Ce:LuAG粉体,一次粒径约40nm.紫外激发条件下,Ce掺杂LuAG粉体表现出涵盖480~700nm的宽带发射,中心位置位于530nm左右.随着煅烧温度的提高,两种燃烧助剂所得Ce:LuAG粉体的发光强度明显增强,甘氨酸法所得粉体的分散性和发光强度均优于尿素法.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温度下合成了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水凝胶, 并研究合成温度对凝胶网络结构以及光学和力学性能、溶胀退胀性能、温度敏感性能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在25 ℃以下可以合成均相的透明凝胶, 在25 ℃及25 ℃以上得到多相的混浊凝胶;随着合成温度上升, 凝胶透光率、剪切模量、有效交联密度下降, 室温溶胀比、溶胀退胀速率增大, 而且在25 ℃存在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7.
不同饵料和接种密度对褶皱臂尾轮虫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正交设计方法, 研究了水温分别为(17.8±1.3 )℃和( 23.3±1.9 )℃条件下, 不同饵料和接种密度对褶皱臂尾轮虫(Brachionusplicatilis) 种群增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 1) 当水温为( 17.8 ±1.3 )℃时, 轮虫密度随接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 而轮虫种群增长率则随接种密度的增加而下降; 2) 当水温为(17.8±1.3)℃时, 饵料和接种密度均对轮虫种群增长具显著影响, 水温为( 23.3 ±1.9)℃时, 饵料对轮虫种群增长具显著影响, 而接种密度对种群增长影响不显著; 3) 这3种生态因子的最佳组合为:水温为( 23.3 ±1.9 )℃、接种密度为轮虫100只/mL、饵料为酵母60g/ (亿个·d).  相似文献   

18.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锆粉中t-ZrO_2的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二氧化锆粉中 t- Zr O2 在低温稳定存在的原因 ,该文采用 X射线衍射仪和差热分析仪对二氧化锆凝胶粉的晶体结构及动力学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低温时凝胶粉中的非晶态二氧化锆近程有序结构更接近 t- Zr O2 的晶体结构 ;在 6 0 0~ 80 0℃温区内 ,t- Zr O2的晶粒尺寸小于 30 nm,处于表面能起决定作用的稳定区间内 ;t- Zr O2 的析晶活化能 (5 6 .5 k J.mol- 1 )低于 m- Zr O2 析晶活化能 (10 9.2 k J.m ol- 1 )。晶体结构、表面能及析晶活化能诸方面均显示出有利于凝胶粉中的亚稳 t- Zr O2 低温稳定存在  相似文献   

19.
以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基础研制了①N -异丙基丙烯酰胺均聚凝胶 (非离子型 ) ;②N -异丙基丙烯酰胺与甲基丙烯酸钠共聚的凝胶 (离子型 ) .研究了 2 5℃时它们在NaCl水溶液中 (浓度为 10 -3 ~ 5mol/kgH2 O)的溶胀行为 ,探讨了共聚单体浓度 ,交联剂浓度和单体总量对溶胀行为的影响 .同时测定了NaCl在胶体相和与之并存的液相中的分配 .  相似文献   

20.
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及温度对其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ikon显微镜观察了日本黄姑鱼胚胎发育全过程,并比较了受精卵在13种温度下胚胎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0~22.5℃、盐度29.9和pH 8.2条件下,从受精卵至孵化出膜总历时34 h 55 min,胚胎发育过程可划分为21期;孵化水温对受精卵的孵化率、畸形率和孵化时间有显著影响,孵化时数(h)、孵化积温(A)与平均水温(θ)密切相关,h=4265.9θ-1.547 9,A=3.420 1θ2-168.99θ+2 786.1;有效积温为480.04~553.96℃.h,阈温度为7.01℃,但实际孵化水温须高于12℃,14~28℃胚胎均能正常孵化。适宜孵化水温为17~22℃,孵化率高于89%,畸形率低于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