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采用复合流人工湿地对经二级处理后的生活污水进行深度处理,结果表明,复合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具有良好的深度净化作用,对NH3-N、TP、COD、BOD5的去除率分别达到72%、60%、80%和76%,出水水质基本达到了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  相似文献   

2.
以预处理和人工湿地为主体工艺对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进行处理,探讨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因素。预处理以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作为主要的处理手段,对污水进行预治理。将对预处理后的出水进一步进行人工湿地处理,达到污水回用标准,并分别测定了预处理和人工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同时探讨了温度、子系统类型、填料高度对生态处理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的出水生物需氧量及总氮值去除波动较大,而人工湿地对水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物需氧量(BOD5)、氨氮和总氮去除的水平较好。经预处理+人工湿地处理后,服务区污COD、BOD5、氨氮及总氮的去除率均大于95%,出水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利用景观环境用水》(GB/T18921—2002)要求,达污水回用标准。而膜阻力测定结果显示,预处理中膜污染主要来源于泥饼层,膜固有阻力对膜污染几乎无影响。高温季节有利于总氮的去除,低温季节会影响化学需氧量的去除;添加大棚人工湿地子系统,由于强化生物膜的作用,生态处理工艺对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得到了提高;填料高度为40cm时大部分氨氮通过微生物作用被去除。填料高度为20cm时大部分COD被去除。该结果为今后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及回用方法研究提供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用低浓度生活污水筛选适于华南人工湿地的植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拓展人工湿地的实际应用范围,通过盆栽实验,利用低浓度生活污水对14种待选植物进行了筛选.实验结果显示,与无植物的空白对照相比,绝大多数待选植物的存在并没有明显提高盆栽对COD的去除能力,但却能够有效提高盆栽对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水力停留时间为8h和24h时,植物吸收对去除氮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4.5%和40.0%,对去除磷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20.9%和25.1%.故对COD的去除能力不适合作为筛选湿地植物的指标,而应以氮、磷的去除率作为筛选指标,同时还应综合考虑植物的抗逆性和观赏性.  相似文献   

4.
ABR-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生活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与人工湿地(constructed wetland)的组合工艺处理低浓度生活污水的运行特点及效果.结果表明:ABR的最佳停留时间(HRT)为12 h,COD的平均去除率为76%;人工湿地的最佳HRT为4 d.ABR-人工湿地组合工艺COD总去除率平均为89%,出水COD浓度为42~51 mg.L-1;对BOD5的总去除率达到95%,出水浓度低于11.2 mg.L-1;对SS的总去除率达到95%以上,出水SS浓度平均为9.1 mg.L-1;对氨氮有明显的去除效果,总去除率平均为66.8%,出水氨氮浓度低于15 mg.L-1.各项出水水质除氨氮外均满足GB18918-200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B标准.ABR-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可作为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厌氧-生物滴滤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生物滴滤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新干县河头村生活污水,考察了组合工艺及其各处理单元对污染物去除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射流充氧生物滴滤塔对COD和氨氮的去除贡献率较大,人工湿地对TN和TP去除贡献率较大,厌氧池作为预处理单元,可以减轻后续单元的处理负荷,三者的组合可以使农村生活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组合工艺对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可达90.14%、91.43%、91.7%和94.58%.  相似文献   

6.
一种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低能耗污水处理技术,采用ABR(厌氧折流板)酸化反应器-两级人工湿地工艺处理生活污水.试验结果表明,本工艺对COD、BOD5、TN和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2%、98%、29%、和64%,出水可以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该工艺适用于南方小城镇地区的污水分散处理.  相似文献   

7.
人工湿地对洱海湖滨地区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示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植物碎石床人工湿地和湖滨带湿地对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湖滨地区2.77Km^2示范区农业非点源污水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植物碎石床人工湿地系统对示范区生活及禽畜养殖污水进行处理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在高水力负荷(62~103cm/d)条件下,各湿地出水水质较好。对COD、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3%~97%、50%~87%和78%~94%;对COD、TN和TP去除量分别为10.6~140.2、0.9~104.3和0.27~3.3(g/(m^2.d))。试验示范运行结果还表明,湖滨湿地对减少农灌排水及降雨径流水体中氮和磷的负荷、消耗营养物质并截流水土流失中的泥沙具有极好的去除效果。对SS、NH4-N、K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9.7%~81.8%、60%~68.9%、53.8%~57.7%和76.5%~84.5%。对有机物也有明显降解效果。试验结果显示,人工湿地是一种适合应用于发生在农村地区的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工艺方法。具有基建费用低,运行成本低,维护技术低的技术特点,因此,在洱海流域地区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利用自建人工湿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在不同的季节和水力负荷的条件下对其处理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人工湿地对城市污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自建的人工湿地可以耐水力负荷,在冬季处理效果并无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深圳沙田潜流人工湿地用于处理BOD5/COD值为0.33的混和污水的运行情况.该湿地系统设计处理能力为5000m^3/d;正常情况下,出水水质好于国家标准(GB8978-1996),平均值如下,COD为29.59mg/L,BOD5为6.23mg/L,TSS为7.42mg/L,TN为14.25mg/L,TP为0.65mg/L.研究结果表明,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城镇污水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竹炭和砾石为组合填料,开展了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中COD、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2%、47.8%和59.8%,垂直流人工湿地分别为75.0%、48.1%和58.2%。两种人工湿地中COD去除率均随水力停留时间(HRT)的增加而提高,而总氮和总磷去除率分别在HRT=3.5d和HRT=2d最高。不同人工湿地中细菌数量为水平潜流湿地稍高于垂直流湿地,根区高于非根区,而真菌数量则相反,且细菌和真菌的数量均随着HRT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1.
高效藻类塘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高效藻类塘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试验研究,系统水力停留时问为夏季4d、冬季8d.结果表明:高效藻类塘出水化学需氧量(COD)的质量浓度受藻类生长影响较大,但出水溶解性COD的质量浓度比较稳定,平均去除率在70%以上.氨氮的去除效果好,平均去除率为93%,氨氮主要通过硝化、挥发和生物同化吸收三种途径去除.塘内磷主要通过沉淀去除,总磷平均去除率在50%左右.冬季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对保障系统的整体运行效果是有效的.高效藻类塘用来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以矿山湿地(MW-1和MW-2)为对象,对水体有机物(化学需氧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5)及营养盐(总氮TN,氨氮AN和总磷TP)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1年的监测分析发现:不同矿山湿地水体水质差异明显,其中MW-1的COD和BOD5质量浓度分别为8.91 mg/L和5.81 mg/L,TN,AN和TP质量浓度分别为0.57mg/L,0.30mg/L和0.06mg/L;MW-2的COD和BOD5质量浓度分别为16.80mg/L和10.21mg/L,TN,AN和TP质量浓度分别为1.19mg/L,0.58mg/L和0.25mg/L;矿山湿地水体水质季节性变化显著(p<0.01);富营养化评价分析发现,矿山湿地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季节性变化显著,MW-1富营养化程度低于MW-2,总体富营养化程度从小到大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夏季.  相似文献   

13.
垂直流人工湿地在处理回用城市生活小区污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深圳市万科东海岸垂直流人工温地工程在城市生活小区污水处理回用中的应用为例,分析了垂直流人工湿地对污水中CODcr、BODs、NH3-N、PO4-P的去除效果,并阐述了污染物的去除机理,结果表明采用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城市生活小区污水进行处理回用,不仅出水水质好,而且美化了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地表径流人工湿地生态处理工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武汉市桃花岛塘和人工湿地组合生态处理系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该系统处理城市地表径流的初期调试运行,结果表明:塘和人工湿地组合生态系统可以有效的处理城市地表径流,该生态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分别为CODcr,75.4%-79.1%、TP81.8%~8413%、TN64.9%-69.8%、SS93.8%-94.7%;其中人工湿地对其进水中污染物CODcr,TP、TN、SS的去除率分别为60.7%-64.8%、73.4%-75.6%、43.2%-48.4%、60.3%-66.4%,污染去除负荷达到COD0.01kg/(m^2d)。在无雨期该生态系统可以处理一部分城市生活污水,实现削减污染和保持系统稳定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生活污水经过二级处理后的废水中仍含有相当数量污染物,尤其是N、P含量较高.采用表面流人工湿地处理系统,选取了3种常见的水生植物:香蒲、浮萍和芦苇作为主体植物进行废水的深度处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水力负荷为0.04 m3/m2.d时,三类人工湿地系统均有较好的效果,对BOD5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3.9%、82.6%和77.1%;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80.4%、81.5%、74.2%,对TN的去除率分别为37.0%、50.6%和36.2%;对TP的去除率分别为71.9%、72.2%和69.7%;采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了该试验条件下污染物去除的反应速率常数.  相似文献   

16.
实验选址于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建成的复合湿地系统包括经改良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部分,用于当地冷水鱼养殖业排放的养殖污水的处理.结果表明:复合湿地系统对TN、TP、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1%,57%和66%,复合湿地的整体去除率大于使用一种单独的湿地处理系统.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在自然湿地系统中,TP和COD的去除率与入水浓度具有相关性;在人工湿地系统中,TN和COD的去除率与入水浓度具有相关性;在复合湿地系统中,COD的去除率和TN、TP的去除率具有相关性,而TN、TP的去除率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复合湿地系统结合了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的特点,是对冷水鱼养殖废水净化处理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7.
张淑萍  欧阳峰 《科技信息》2010,(3):I0368-I0368,I0394
简要介绍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的机理,并以四川龙泉驿区鸡头河污染治理项目的工程应用实例.分析了该项技术处理城镇生活污水的效果、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污水中的CODcr、BOD5、NH3-N、TN、TP的去除率分别为85%、94.4%、76.5%、72.3%、92.9%,同时运行费用低,为0.34元/m^3。  相似文献   

18.
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垂直潜流人工湿地(ABR-SSFW)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HRT)大于12 h时.组合工艺对COD,TN,NH3 -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5%,42.8%,34.67%,41.97 %6;当HRT小于12 h时,组合工艺对COD,TN,NH3-N,TP各项的去除率都有明显下降.在对COD的去除中ABR发挥的作用较大,占到了60%以上;在对NH3-N,TN,TP的去除中,SSFW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9.
高翔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21):5120-5123
针对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沿湖村落面源污染问题,提出A2/O生物膜反应器与潜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村落生活污水中试研究。实验条件:温度为(15—20)℃。组合填料投配比为75%,一段好氧仓1、2和二段好氧仓3的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8.6 h、4.3 h,溶解氧浓度分别为2.5 mg/L、1.8 mg/L,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孔隙率40%,水力停留时间1.6 d。稳定运行两个月的结果表明:脱氮除磷效果及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均稳定而良好,出水COD、BOD、NH3-N、TN和TP平均浓度分别为34.09、9.17、2.72、12.33和0.46 mg/L,均达到了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环保酵素对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以厨余垃圾为原料,制备环保酵素,并应用于实际生活污水的处理.探究了环保酵素投加量、环保酵素预处理和污泥投加比等因素对生活污水的COD、TP和NH3-N的去除效果,并考察了酵素对污水表观及活性污泥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酵素明显提升了生活污水COD去除率;添加20%酵素对污水COD去除效果最好;酵素对TP具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去除率为84.10%~96.02%,比不添加酵素组提高了 33.95%~45.87%;酵素对NH3-N的去除效果无显著的改善.酵素加入对污水的色度、浊度及气泡量等表观性状有一定影响,其中低浓度的酵素影响较小;酵素能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增加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生物量,但过量酵素对污泥絮体及污水处理系统稳定性产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