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3 毫秒
1.
惠东黄蚜小蜂是林业重要入侵害虫—松突圆蚧的本地寄生性天敌之一,开展惠东黄蚜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可为其将来的人工保护和利用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成蜂的多数形态特征与其近缘种相似,但在触角式、产卵器的相对长度方面存有明显区别;在15~35℃,成蜂个体寿命随着温度升高而缩短且雌蜂寿命长于雄蜂;在(25±1)℃,RH(70±10)%条件下,卵期发育历期为(2.3±0.4)d,幼虫期(12.8±1.5)d,蛹(8.5±0.8)d,全世代历期为23.6 d,有效积温为301日度,发育起点温度9.227℃.成蜂羽化后,即可立即取食20%蜜水,羽化主要在白天12:00~16:00进行,成蜂具有较强正趋光性;在林间,虫口密度高峰发生于4~6月,种群性比为7.15∶1,可能存在产雌孤雌生殖现象.  相似文献   

2.
以杨梅园等果园害虫黑腹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及其蛹期寄生蜂蝇蛹俑小蜂(Spalangia endius)为对象,在温度25±1℃、相对湿度(60±5)%以及光周期14L:10D的室内条件下,构建了蝇蛹俑小蜂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雌蜂和雄蜂的成蜂寿命分别为17.28±5.29d和17.97±6.76d,平均每头雌蜂有60.31±35.08个后代,后代中雄性百分比为(28.08±13.29)%.雌雄蜂羽化后的生命期望分别为16.78d和17.47d.在实验条件下,蝇蛹俑小蜂种群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分别为0.14±0.0009和1.16±0.001;净生殖率(R0)为45.17±1.05;世代时间(T)和种群倍增时间(DT)分别为26.31±0.07d和4.79±0.03d.研究表明,蝇蛹俑小蜂在实验室条件下可以利用黑腹果蝇完成生活史,对果蝇存在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3.
烟仓麦蛾茧蜂HABROBRACON HEBETOR(SAY)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强  陈乾锦  张玉珍 《武夷科学》2003,19(1):283-287
本文对烟仓麦蛾茧蜂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蛾茧蜂在烟仓的消长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发生在4月份,第2个高峰期发生在10月份。温度(T)对麦蛾茧蜂的寄生率(P)、卵孵化率(H)、成蜂的产卵量(L)和茧的羽化率(C)影响显著,其关系式可分别表达为:P=—352.67+32.54T—0.61T~2、H=—381.82+35.79T—0.67T~2、L=—82.05+16.32T+0.27T~2、C=—119.18+16.52T—0.32T~2。在不同的营养中,5%蜂蜜水对麦蛾茧蜂的影响最为显著。在同一温度下,麦蛾茧蜂成蜂的发育历期最长,其次是蛹,幼虫的历期高于卵的历期;对于同一虫态,随着温度的升高,其发育历期逐渐缩短。麦蛾茧蜂成蜂的发育起点最低,但其所需的有效积温最高;幼虫的发育起点温度最高;卵的有效积温最低。  相似文献   

4.
白蛾黑基啮小蜂寄主接受行为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在徐州地区主要寄生杨小舟蛾(Micromelalopha troglodyta)蛹。在小环境中,它搜寻寄主蛹平均耗时(93.12±66.53)s。搜寻到寄主后,多数小蜂从寄主蛹腹部爬上蛹体并产卵,只有少数小蜂在蛹的头部和胸部爬上寄主蛹并产卵。1~3 d龄小蜂寄生能力无差异,其寄生率均为100%,4 d龄小蜂寄生能力开始显著下降,5 d龄的寄生率已降至20%。白蛾黑基啮小蜂能寄生杨小舟蛾老熟幼虫、预蛹、1~5 d龄蛹,不能寄生6 d龄蛹。1 d龄杨小舟蛾蛹被寄生率最高,达(92.59±12.83)%,随着蛹龄的增长,小蜂对寄主蛹的寄生能力逐渐下降。在增加寄主蛹密度的情况下,小蜂的寄生能力并不能显著提高。随着雌蜂密度的增加,寄主蛹的被寄生率和每头寄主子代出蜂量也相应提高,当蛹蜂比为1∶5时开始出现过寄生现象,并随着雌蜂数量的增加,过寄生现象呈上升趋势。速冻蛹(蛹动)对白蛾黑基啮小蜂接受寄主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5.
温度对拟环纹豹蛛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为水稻害虫的重要天敌,在湖北省武汉市以成蛛和幼蛛越冬,一年最多可发生三个世代,以第二代历期为最短,第三代最长.雌蛛历期长于雄蛛.温度对发育历期有较大影响,用二次曲线拟合其关系方程为:y=698.2369—40.8019+0.617x~2,h=0.9850,R=0.9839 δ=5.5281.在32℃时历期取极小值23.36d.全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0.16℃,有效积温为1171.3日度.温度对产卵间隔、卵袋数、产卵量、幼蛛存活率、成蛛寿命均有较大影响.在25—32℃温度范围内,产卵量和幼蛛存活率高,该蛛有较强的抗高温能力.  相似文献   

6.
应用松墨天牛繁育管氏肿腿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繁育管氏肿腿蜂的温度范围为25—30℃,相对湿度范围为60%-80%。管氏肿腿蜂的发育速度与温度呈正比。在28℃、相对湿度70%、虫蜂比1:3的条件下,管氏肿腿蜂的发育历期较短,为24d,且子代蜂发育较好,寄生成功率达70%,单管最高出蜂量为143只,平均单管出蜂量为84.4只,平均每雌产蜂量(产卵量)为28.1只,雌雄比例为16:1。  相似文献   

7.
斜纹夜蛾 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隶属鳞翅目 Lepidoptera夜蛾科 Noctuidae,一种杂食性、暴食性害虫 ,是烟草生产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斜纹夜蛾侧沟茧蜂 Microplitis prodeniae (Viereck)隶属膜翅目 Hy-menoptera茧蜂科 Braconidae,为斜纹夜蛾低龄幼虫的内寄生蜂。对该蜂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的结果表明 :该蜂田间种群消长 1年有 2个高峰期 ,第 1个高峰期发生在 7月下旬 ,对斜纹夜蛾的寄生率为 4 9.5 % ;第二个高峰期发生在 8月下旬 ,对斜纹夜蛾的寄生率为 5 4.8%。烟田雌蜂的数量明显多于雄蜂 ,其性比雌 :雄平均为 1.2 1- 3.4 4:1,7月份的性比最低 ,8月份的性比最高。补充营养能够明显延长斜纹夜蛾侧沟茧蜂寿命。在相同的浓度下 ,不同补充营养对其寿命延长有不同效果 ,以 2 5 %蔗糖液效果最好 ,雌蜂寿命明显长于雄蜂 ,雌蜂寿命为雄蜂的 1.0 5 - 1.38倍。不同补充营养液与清水对照相比 ,2 5 %蔗糖液、2 5 %葡萄糖液和 2 5 %蜜糖喂饲的成蜂寿命分别比对照延长 2 0 .7d、18.6 d和 7.1d,分别为对照的 5 .7倍、5 .2倍和 6 .2倍。从接蜂至成茧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9.5 2 34℃ ,有效积温为 134.0 4 2 6日·度 ;从茧至羽化的发育起点温度为 11.5 96 5℃ ,有效积温为 84 .95 5 8日·度 ,该蜂完成 1个世代所  相似文献   

8.
福建嗜木螨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福建嗜木螨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室内自然变温及R.H.大于90%的条件下,此螨一年发生19—2l代,世代重叠,无蛰伏越冬和越夏现象。当日均温21.78℃,卵期为1.49d,幼螨期2.83d,第一若螨期1.49d,第二若螨期2.5d,成螨产卵前期1.4d,世代历期为10.01d。当日均温分别为12.65、15.06和31.45℃时,世代历期分别为37.27d、20.07d和6.54d。福建嗜木螨以两性生殖为主,兼具卵胎生,每雌产卵量平均为542.51粒。此螨是一种外寄生螨,会寄生活体蛴螬2科7种,对控制蛴螬数量有一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以蛹蜂比为1∶100和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erin-Meneville)蛹为替代寄主繁殖白蛾黑基啮小蜂(Tetrastichus nigricoxae Yang),测定室内人工繁蜂的最适交配期和接蜂暴露期。结果表明:当小蜂羽化出蜂后交配48~72 h时,寄生率(93.3%~94.2%)、羽化率(87.5%~90.8%)和平均子代出蜂量(1 010.4~1 213.3头)等寄生指标,均高于或显著高于24 h时的值(p<0.05),极显著高于0 h和96~144 h时(p<0.01)的值;当寄主蛹暴露给寄生蜂2~3 d时,寄生率(87.5%~95.8%)、羽化率(86.7%~95.8%)和平均子代出蜂量(1 274.5~1 365.6头)等繁蜂指标也高于或显著高于其他暴露期处理(p<0.05)。综合考虑蜂龄对寄生效果的影响,选择白蛾黑基啮小蜂人工繁殖的最适交配期和暴露期分别为羽化出蜂后2 d和2~3 d。  相似文献   

10.
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是烟粉虱的重要天敌,为单寄生蜂,雌蜂的寄生方式属于独性内寄生,雄蜂的寄生方式属于外寄生中的自复寄生(autoparasitiod),也称重寄生(hyperparasitoid),雌雄蜂寄主、寄生方式及发育环境不同.首次对浅黄恩雅小蜂雌雄蜂胚胎发育全过程进行了连续观测,并测量了雌雄蜂胚胎体长的变化.结果表明:雌蜂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3层膜,外部2层为胚膜(浆膜)、胚外膜(滋养膜).其中胚外膜在胚胎发育到8 h左右在显微镜下可见,雌卵孵化后消失;而雄蜂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2层膜,没有发现胚外膜,但在雄蜂胚胎前末端能够观察到一个柄(pedicel),一直保留到雄蜂胚胎孵化后消失,而雌蜂胚胎前末端的柄发育到2 h左右出现,24 h左右消失.雌蜂胚胎体长从0 h发育到36 h增长较快(0.198~0.280 mm),而雄蜂胚胎体长在此发育阶段变化较小(0.163~0.187 mm);从36 h到48 h雌雄蜂胚胎孵化,体长均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两种草质藤本杂草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圆叶牵牛(Pharbitis purpurea)和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是华南地区草质藤本,圆叶牵牛主要通过种子进行有性繁殖,其新鲜种子由于种皮的机械阻碍导致胁迫休眠,经硫酸浸泡处理25-35min才能打破休眠,种子萌发对温度适应性较广,15-40℃之间都能正常萌发,幼苗每天须光照6h以上、温度在25℃以上才能正常生长,开花结实与光照强度和时间有一定关系,每天光照6h以上可提高其结实率,五爪金龙则主要通过茎干扦插进行无性繁,其成熟植株生长速度达8.1-11.9cm/d,无论在光照或荫蔽条件下,无性繁裂世代营养休平均每天生长2.4cm,叶面积每天增加1.4c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温度条件下氟乐灵对茄子黄萎病的诱抗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保宏  杨帆  陈捷 《河南科学》2009,27(8):952-954
研究了诱抗剂氟乐灵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茄子黄萎病的诱抗效果.结果表明,氟乐灵对茄子黄萎病具有较好的诱抗效果,持效期在24d以上.温度对诱抗效果和持效期具有显著影响,氟乐灵在20℃和25℃诱抗防效较佳,持效期长;而30℃时诱抗效果较差,持效期较短.控制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诱抗剂的防效,并延长持效期.  相似文献   

13.
  罗非鱼Oreochromis spp.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我国是世界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和出口国。但罗非鱼性成熟早、繁殖过度,致使商品鱼品质偏低、资源浪费严重,解决途径为采用单雄性养殖。本文进行了温度调控诱导尼罗罗非鱼仔鱼雄性化的研究。较之前常采用的雄激素投喂方式更环保、安全、高效。控温处理开始时期为出膜后第7天(DPH, Days Post Hactching),进行正交试验:设置3个温度20、28、36 ℃(±0.5 ℃),3个控温时段7-14 DPH、7-21 DPH、7-28 DPH。主要结果如下:处理组合(温度+控温时段)为36 ℃+7-14 DPH、36 ℃+7-21 DPH、36 ℃+7-28 DPH时雄性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与其它各组有显著差异(P<0.05),分别高达93.85%、96.00%和96.92%,这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为了解控温对仔鱼的影响,还同步研究了相应的增质量率和存活率。由控温时段结束至60 DPH的绝对增质量率来看:处理组合36 ℃+7-14 DPH、28 ℃+7-14 DPH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从存活率来看:只有处理组合20 ℃+7-21 DPH、20 ℃+7-28 DPH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来看,最佳处理组合为36 ℃+7-14 DPH,平均雄性率 93.85%、最高达96.96%,且高温(36 ℃)处理后生长和存活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2009年以来,非洲吉布提芒果树上暴发壮铗普瘿蚊.针对壮铗普瘿蚊在吉布提的发生、危害、部分生物学特性和化学防治进行初步研究.在吉布提,壮铗普瘿蚊发生最严重的地区为Damerjog的总统农场和Alisabieh的Wea将军农场.壮铗普瘿蚊以虫瘿寄生芒果叶片,造成叶片卷缩、变形,影响光合作用和植物的生长.该虫在吉布提1a发生6代,一个世代(45±2)d.在热季5月份温度达到40℃时,以幼虫和蛹在虫瘿里休眠.乐斯本1 000倍+有机硅、三氟氯氰菊酯1 000倍+有机硅混合液对壮铗普瘿蚊的室内防效分别为93.33%和95.87%,但其在果园对壮铗普瘿蚊的防效分别为50.17%、38.25%,远低于室内防效.  相似文献   

15.
采用恒温培养与林间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对松突圆蚧发育的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突圆蚧各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龄若虫(6.99±0.23)℃,2龄若虫(8.74±1.06)℃,蛹期(13.08±1.56)℃,雌成虫期(9.44±1.22)℃,整个生活史(10.47±1.03)℃;有效积温分别为1龄若虫208.30℃.d,2龄若虫200.23℃.d,蛹期77.61℃.d,雌成虫期477.80℃.d,整个生活史810.87℃.d。用有效积温法估测松突圆蚧在福建省各县(市、区)和广东部分地区可能发生的世代数,估测值与实际年发生世代数基本相符,可作为松突圆蚧监测预警和防治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系统研究了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抗甲氰菊酯品系和敏感品系实验种群,在26℃下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情况,并通过组建2品系的生命生殖力表,用种群生命表参数分析了抗性种群与敏感种的生态适合度差异。研究表明:敏感品系(S)平均寿命为21.94 d,平均单雌产卵量为49.72粒;抗性品系分别为18.01 d和34.67粒。抗甲氰菊酯品系(R)的发育历期、寿命缩短以及产卵量下降,与敏感品系(S)相比较差异显著。抗甲氰菊酯品系的净生殖率(10.635 5)显著低于敏感品系(18.038 7)。抗甲氰菊酯品系的内禀增长率(rm)、周限增长率(λ)和种群加倍时间(p.d.t)分别为0.2368、1.267 2和2.927 1,但与敏感品系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种群加倍时间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三个世代耐寒性能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闭锁群体继代选育法,以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的自然种群作为选育种群进行自繁,通过耐寒与生长性能评价及低温选育,获得埃及品系尼罗基础群和核心群各1个,基础群1 180尾,选留率30.50%;P0代核心群292尾,雌雄比例为1∶1,选留率16.48%;P1代核心群均由10个家系组成,每个家系选留80~100尾,选留率25%左右,核心群的个体在400尾左右。在核心群选育的基础上,应用巢式配对的方法配对P1代家系283个,产苗家系137个,配对成功率48.41%,产苗135 550尾;配对P2代家系91个,产苗家系42个,配对成功率46.13%,产苗30 400尾。选留的10个家系耐寒和生长性能结果表明,P1和P2代的平均半致死温度分别为8.07°C和7.75°C,比自然种群低7.88%和13.98%,平均相对存活率分别提高21.52%和26.35%,平均生长速度提高9.77%和18.90%;其中P1和P2代耐寒性能最好家系的半致死温度分别比自然种群降低9.13%和18.98%,平均相对存活率提高25.29%和30.34%,生长速度提高15.87%和33.00%。埃及品系尼罗罗非鱼耐寒选育P1、P2代的所有家系和核心群的耐寒和生长性能均高于自然种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0℃冻存条件下分装冻融对SD大鼠血清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仪器经校准、质控合格后,采集40只空白雌性SD大鼠血液,2~8℃静止30 m in后离心,血清分装并用封口膜封口,每只动物分装4份。室温4 h的血清检测分析结果作为基准参考水平,其余3份血清放置于 -20℃冷冻保存,分别于2 d、7 d、14 d复融后检测,比较室温4 h与-20℃冷冻保存各保存时间对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 -20℃冻存条件下分装冻融14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 TP、ALB、GLU、CREA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分装冻融7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 4 h比较 ALT、TP、ALB、GLU、UREA、CREA、TC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分装冻融2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 ALT、TP、ALB、GLU、CREA可见统计学差异(P<0.05);分装冻融 2 d、7 d、14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 AST、TG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20℃分装冻融2 d、7 d、14 d血清生化检测结果与室温4 h比较,AST、TG检测结果稳定未见影响,其余七项检测指标均可见明显影响,本实验可知如无特殊情况尽量减少血清分装冻融的次数,建议最好当天检测,否则会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