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词汇的对比研究属于对比语言学的一项具体内容。对两种非亲属语言进行对比,其目的是深入认识两种语言的异同,尤其是认识它们不同的一面.从而找出两种语言各自的特点。对两种语言的词汇进行对比,目的是为了认识这两种语言在词汇方面的特点。本文主要根据词汇对比学的原理.对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和现代维吾尔语的复合词进行对比,深入探究各自的特点,并归纳两种语言中双音节词和复合词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是大学中文系一门必修的综合基础课。它一方面系统讲授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现代汉语理解和分析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其他语言、文学课程打好基础,一方面讲授现代汉语功能规律和运用技巧,帮助学生把他们学到有关现代汉语理论知识和分析能力运用到语言实践中去,掌握熟练的基本技能,以提高运用语言实际水平。因此,现代汉语课的教学要求应该是不能只侧重语言知识的讲授,也不能只侧重语言技巧的掌握,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运用到语言实际活动中去,要使学生对于语言的规律,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学、诗学、美学等角度,分析叙述在诗歌表达中的必要性,并就诗歌语言叙述功能的多样性展开重点论述,指出诗歌语言的多样性取决于诗人叙述的角度与思维方式、叙述的技巧——结构与解构、叙述的趣味性与意味性,以及叙述的想象力与表现力等。同时对现代汉语诗歌写作中语言推进的几种可能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现代汉语包括普通话和多种方言,汉语方言教学也是“现代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的时代背景下,通过撰写方言调查报告、开展纠正方音活动、探讨方言与文化关系等教学实践,可有效地把安徽方言元素融入“现代汉语”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普通话与方言之间同源而生、交互影响的关系,从而引领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语言资源保护与地方文化传承工作。  相似文献   

5.
副词是只能充任状语的虚词。现代汉语中,“再’’是时间副词、程度副词和关联副词,修饰动词、形容词、述宾结构和少数数量词。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里."很"作为程度副词的典型成员,其最基本的语义功能是用来表示程度量.然而,在实际语言应用中,"很"的语义功能并不仅仅表示程度量,表示非程度义的现象大量存在,通常表示数量多、起足句等.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的成语凝炼隽水源远流长.源自经传的成语最早可调及《尚书》.《尚书》的成语丰富多彩,仅现代汉语四字格成语源自《尚书》的就有近百条.以四字成语作为分析的对照形态,《尚书》的成语主要有两种语言结构.一种也是四字的语言格,现代汉语保留了《尚书》语言结构的原貌,没有做任何改动.另一种结构多样,现代汉语对原结构进行了增减、换用、紧编或者概括,古今汉语成语的主要语言结构式是四字格,所以,我们称前者为定形结构,后者因其是现代汉语四字格成语的原始结构形态,我们称之为原形结构.一、《尚书》四字格成语的语法结…  相似文献   

8.
李娜 《潍坊学院学报》2007,7(3):48-49,52
语言是一种生存方式,现代汉语中"没A没B"格式构成四字格,是现代汉语里出现频率较高的一种格式,且具有较强的能产性,具有特定的意义和形式,并且可以根据意义和形式特点进行类推,在理解与表达上也存在一些特点,本文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现代汉语新象喻系统的内蕴和特点,阐释了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所在,即经过欧化的现代汉语,接受了大量的西语概念后,其象喻系统就同西方语言的象喻系统交汇融通。从而产生了现代汉语新的象喻系统。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得"字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得”字在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中,含义和用法上都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词(或语素)。本文通过现代汉语和永新方言相应“得”字的比较,探寻它在二者间的共性和差异,从一个角度比较现代汉语与永新方言的关系。本文比较的范围以永新方言“得”字的含义和用法为准,凡是永新方言中所不具有的含义和用法,只列出,不讨论。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语料大都来自《现代汉语八百词》和《现代汉语动词》。  相似文献   

11.
水墨艺术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墨是中国美术的独特产物,它造就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气质和感悟能力。现代平面设计是从西方传入的,是属于流行艺术。中国水墨艺术正在脱离原有的传统模式,也在朝着设计的方向发展,现代平面设计慢慢地扩大了自己的设计范围,也不断渗透、水墨元素于其中。总之,中西文化的交流,定会给双方带来新的艺术语言。  相似文献   

12.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是近代洋务思想的集中表述,有其丰富的内涵。它经历了一个从酝酿、形成、发展、变异的过程。"中体西用"思想和中国传统儒家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它从酝酿到变异的过程无不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形成的"实用理性"的影响,相反它又反作用于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瓦解着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使其不断向世界文明靠拢。  相似文献   

13.
王大鹏 《科技信息》2008,(16):212-213
语言学家邵敬敏主编的《现代汉语通论》,充分吸收了现代汉语研究的最新成果,在总体构思、内容取舍、章节安排、练习设计等方面有所创新。但同样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甚至出现了常识性的错误。本文试从四个方面对该书进行初步的评析。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近代汉语助词"着""了"用法和意义的历史演变研究,尤其是元代汉语助词"着""了"的研究,指出元代汉语存在助词"着""了"混用的现象,而不是语法分工不清,这种现象可能与语言接触有关。  相似文献   

15.
近代在华外国“法律人“包括近代来华的西方传教士、商人、领事法官和“洋顾问“、“洋幕宾“.他们在华期间译书著书、创办教学机构和文化机构、向政府官员和政府机构“进谏“、参与变法修律、领事审判等活动,传播西方法律文化,推动了在近代中国法制变革和法制转型.  相似文献   

16.
“死亡”委婉语不仅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共存的一种语言现象,同时是一种社会现象及文化现象。它的运用,丰富地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差异。论文通过对比分析中英“死亡”委婉语的共性与个性,探讨了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揭示了这一语言现象中所蕴含的深厚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中国现代学史的研究有四大长线课题,即“重绘中国学地图”、“重写学史”、“中国学的古今演变”和“全球语境下的中国现代学”,从“空间”、“时间”、“纵向”、“横向”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审视中国现代学史,力图建立研究新模式和求得科学的新结论。我们应该思考自己如何投入到这一中国现代学史的“现在进行时”中去。  相似文献   

18.
词缀是汉语词法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词缀概念的接受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确定词缀要综合运用自由、意义、语法、音节等多个标准。与西方语言相比,汉语还存在着大量的类词缀,具有自身的特点。要准确揭示现代汉语的构词规律,必须从汉语的实际出发,加强类词缀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现代修辞学>区分了语言修辞和言语修辞,提出语境学是现代修辞学的基础,并把信息论、控制论和修辞研究结合起来,阐述了社会心理修辞学、语用修辞学两门新兴学科的概况等.<现代修辞学>从多角度开拓了现代修辞学研究的新视野,建立了颇具特色的现代修辞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声乐艺术应逐步形成能充分体现中华民族音乐风格的有民族代表性的歌唱流派--"中国唱法"."中国唱法"应是融洋贯中的结果,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语言和民族气质的特点,根据各剧种、曲种、歌种的不同唱法、音乐风味的个性与共性之不同表现因素,与"美声唱法"中的科学发声方法和有关演唱技巧规范进行有机的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