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使用新浪微博的204名大学生的调查, 发现线上社会支持、社交媒体使用和社交自我效能感之间显著相关, 它们之间的关系因社会支持类型的不同而各有特点: 把社会支持看成一个整体时, 社交媒体上的社交互动在线上社会支持对社交自我效能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随着社交媒体的社交互动增多, 线上社会支持对社交自我效能感的正性影响越来越显著; 而从线上社会支持的归属感维度讲, 社交媒体上的社交互动在线上社会支持和社交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 归属感促使大学生更多地在社交媒体上进行社交互动, 由此提升其社交自我效能感。研究结果可为理解人们为什么喜欢使用社交媒体以及线上行为如何影响线下心理与行为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不同雇佣关系下,员工组织公平感知存在差异,会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和知识共享意愿.研究组织公平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不同雇佣关系下的差异,对企业制订知识型员工雇佣方案和激励制度、促进团队绩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基于553份问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组织公平中的分配公平、程序公平、互动公平对组织认同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以及雇佣关系对这些影响路径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对于非正式雇佣的员工来说,分配公平与互动公平显著影响组织认同和知识共享意愿,但程序公平对两个变量无显著影响;对正式雇佣的员工来说,互动公平显著影响组织认同和知识共享意愿,但分配公平与程序公平只影响员工的组织认同感,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作用不明显.在不同的雇佣关系下,组织公平对组织认同与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关系存在差异,雇佣关系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员工流动性大,将严重影响创业企业可持续发展。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资源保存理论,运用层级回归和Bootstrap方法,以361名企业员工为样本探究了压力知觉与离职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入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和职场友谊分别作为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研究表明:(1)压力知觉对员工离职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2)职场友谊不仅在压力知觉与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之间起调节作用,同时还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对压力知觉与离职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中起着调节作用;(3)当员工具有较高职场友谊时,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在压力知觉与离职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更显著。研究结果对员工心理建设和单位组织环境建设提供参考,以减少人员离职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员工知识共享中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冲突导致缺乏共享意愿的问题,应用行为博弈中的序贯互惠博弈模型,对员工知识共享行为进行分析,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员工知识共享意愿激励机制的概念模型.指出员工知识共享意愿激励机制应当以增强员工个人互惠倾向为核心,以培育知识共享文化和强化员工信任关系为主要内容,以薪酬制度、培训和组织设计为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针对社交媒体广告营销问题,基于问卷调研数据,采用回归分析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实证分析了社交媒体广告营销信息特征是通过媒体受众行为态度的中介效应影响用户传播意愿的机理。结果表明:内容感知价值、信息源影响和使用感知价值对传播意愿有正向显著影响;行为态度在内容感知价值、信息源影响正向影响传播意愿中起部分中介效应,在使用感知价值正向影响传播意愿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因此,企业应关注广告内容的娱乐性、互动性和功能性,增加广告信息源的可信性、人际影响和参与度,从而确保广告用户的感知易用性和有用性,并提高消费者对传播行为的情感和信任,从而增强用户的传播意愿,进而达到增大社交媒体广告信息传播动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男性和女性由于生理、心理的差异,造成两性对职场友谊认知不同,并进一步影响了两性交友的对象、目的和方式;进而影响了员工工作结果,男性员工的职场友谊与任务绩效、工作满意度的相关性强于女性;女性员工的职场友谊与离职意向和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强于男性。  相似文献   

7.
社交媒介作为一种新的"现实空间",回归了人际交流与传播的最初本源,这也导致了该场域中的科学传播样态回归到了以人为本的交流。社交用户成为科学传播的基本核心构成要素,其传播行为建构了传播运动的过程,同时也控制了科学交流与传播的结果。基于社交用户传播行为对科学传播至关重要的意义,通过扎根理论结合问卷调查与结构方程模型检验,针对影响社交用户科学传播行为生成的内驱外因进行了深层分析。研究表明,作为社交媒介场域的客观情境,关系强度对感知有用与感知愉悦构成正向影响;信任共享与技术涉入对感知易用与感知愉悦构成正向影响;信息质量对感知易用、感知有用与感知愉悦均构成正向影响。该研究能够对科学传播现有研究进行理论补充与实践检验,为后期社交媒介科学传播优化策略与建议的提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SM)作为Web2.0的典型应用正迅速地融入现代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影响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年轻用户越来越多地使用社交媒体,而他们逐渐成为组织的主力军,将社交媒体带入到工作场所中,会直接影响员工工作绩效。通过对23位使用社交媒体的员工进行深度访谈,发现:员工在工作场所使用社交媒体,一般是出于工作需求和社交需求;社交媒体使用不仅会影响员工的任务绩效、周边绩效和适应性绩效,还会导致反生产工作行为;员工使用社交媒体能够增加社会资本,与同事的社会交互更加频繁,更愿意信任同事,并形成共同愿景;员工在使用社交媒体的过程中,会面临技术压力,出现过载、入侵和不确定性等负面结果。最后提出命题,构建了初步理论模型。研究结论有助于组织使用社交媒体进行内外部沟通进而提高员工工作绩效,为组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使用社交媒体的实践措施提供指导,为组织发挥社交媒体的巨大作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汽车共享以其分时租赁、移动便捷支付等优势,逐渐成为可供城市居民选择的中短途自驾出行方式.为了探究汽车共享服务的存在对城市居民购车意愿的影响,以技术接受模型为理论框架,引入政策制度支持和汽车共享服务品质建立了可描述城市居民购车行为意愿的实证模型,并依据受访者居住城市类型及家庭有无购车进行分组,深入探讨各主观因素对城市居民购车意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实证结果表明:政策制度支持对接受态度的正向促进作用最强烈,接受态度、服务品质会对居民放弃或推迟购车的意愿产生显著促进影响,而感知有用性会产生抑制作用.其中,一线城市群体及未购车群体的购车意愿更容易受到汽车共享服务品质的影响,而非一线城市群体及已购车群体的购车意愿受汽车共享服务感知易用性和政策制度支持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针对共享汽车发展过程中的普及率低、接受程度低、使用率低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双维-四维-双维"的出行者创新性与共享汽车接受关系研究思路,设计了出行者创新性、共享汽车使用和感知测量量表,实地询问调查方法获取了研究数据。通过KMO样本测度、Bartlett球体检验、Cronbach的一致性系数α系数检验了调查数据的效度和信度,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出行者创新性与共享汽车接受的关系,并且通过调节效应详细分析了共享汽车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和感知风险对出行者创新性和共享汽车接受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行者的认知创新性与共享汽车信息搜寻行为、共享汽车实际使用行为均呈正相关关系,从而与共享汽车接受也呈正相关;出行者感知共享汽车的相对优势越大,认知创新性对共享汽车信息搜寻、实际使用的影响也越大;出行者感知共享汽车的相容性越高,认知创新性对共享汽车实际使用的影响也越大;出行者感知共享汽车的复杂性越大,认知创新性对共享汽车实际使用的影响则越小,而出行者感知风险的高低不影响认知创新性对共享汽车实际使用的作用。对共享汽车行为分析、使用需求预测及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共享汽车发展过程中的普及率低、接受程度低、使用率低等问题,创新性地提出了"双维-四维-双维"的出行者创新性与共享汽车接受关系研究思路,设计了出行者创新性、共享汽车使用和感知测量量表,实地询问调查方法获取了研究数据。通过KMO样本测度、Bartlett球体检验、Cronbach的一致性系数α系数检验了调查数据的效度和信度,基于Pearson相关分析法和线性回归分析法研究了出行者创新性与共享汽车接受的关系,并且通过调节效应详细分析了共享汽车相对优势、相容性、复杂性和感知风险对出行者创新性和共享汽车接受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出行者的认知创新性与共享汽车信息搜寻行为、共享汽车实际使用行为均呈正相关关系,从而与共享汽车接受也呈正相关;出行者感知共享汽车的相对优势越大,认知创新性对共享汽车信息搜寻、实际使用的影响也越大;出行者感知共享汽车的相容性越高,认知创新性对共享汽车实际使用的影响也越大;出行者感知共享汽车的复杂性越大,认知创新性对共享汽车实际使用的影响则越小,而出行者感知风险的高低不影响认知创新性对共享汽车实际使用的作用。对共享汽车行为分析、使用需求预测及发展战略的制定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员工安全遵守行为已成为保护企业信息资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侧重人因因素,讨论如何通过有效方法来规范和引导员工遵守信息安全制度。基于保护动机理论(protection motivation theory, PMT)和社会认知理论,采用跨层次分析方法,以员工信息安全制度遵守意愿为因变量,信息安全氛围为组织层面变量,感知严重性、感知易感性、反应效能和自我效能为个体层面变量构建研究模型。借鉴成熟量表设计问卷,发放问卷并获取有效数据,应用SPSS 26.0软件对研究模型进行假设验证。实证结果表明:感知严重性、感知易感性、反应效能和自我效能均正向影响员工信息安全制度遵守意愿;信息安全氛围跨层次既能直接影响员工信息安全制度遵守意愿,又可通过个体层面变量对结果变量产生影响作用。为强化企业安全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江琳 《科技促进发展》2021,17(4):808-815
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社会化电商已成为人们社交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用户持续意愿不足问题依旧突出.本文基于SOR和TAM模型,结合社会化电商的特点,从技术特征和感知价值角度构建社会化电商用户持续意愿的理论模型,分析了交互性、粘性、口碑推荐、个性化对用户持续意愿的影响程度.据此提出了促进社交互动、精准定位目标群体、有针对性培养意见领袖、提供个性化产品或服务等对策建议以提高社会化电商用户的持续意愿.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共享单车在城中化进程中的发展以及其在促进公共交通和减少私家车使用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把行为经济中的感知价值因素引入到共享单车出行选择分析框架中,把反映出行者感知利得和感知利失的潜变量以及刻画骑行者个人特征和出行特征的显变量统一纳入到离散选择潜变量混合模型(integrated choice and latent variable,ICLV),研究了感知利得(包括感知节约、感知激励、履行社会规范)和感知利失(包括转换成本和感知风险)心理权衡过程对出行者出行选择的量化影响水平.结果 表明:①收入,偏好以及衔接性正向显著影响出行者共享单车出行选择行为;②男性比女性更愿意选择共享单车出行;③出行目的也显著影响出行者共享单车出行选择行为;④在感知价值方面,感知利得正向影响通勤者共享单车出行选择行为,其中感知时间节约,沿途风景欣赏,资源节约显著影响;感知利失负向显著影响出行者共享单车出行选择行为,其中转换心理成本和感知信息风险会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依据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资源保存理论,构建了员工被妒忌感知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双重链式中介效应模型;基于双时点收集的302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Bootstrap等方法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员工被妒忌感知对情感反应有正向影响,员工被妒忌感知通过积极情感正向影响建言行为,通过消极情感正向影响沉默行为,建言行为对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沉默行为对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员工被妒忌感知通过积极情感和建言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正向影响创新绩效,通过消极情感和沉默行为的链式中介作用负向影响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6.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建立了大学生知识付费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对337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考察了大学生知识付费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知识付费行为主要围绕学习活动展开,使用较多的知识付费形式是付费资料、线上教育和付费订阅.知识付费意愿对知识付费行为具有显著正效应.行为态度的知识有用性、感知社交性、感知性价比,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对知识付费意愿和知识付费行为的影响均具有显著正效应.初始知识付费意愿在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影响大学生初始知识付费行为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社会化电子商务基于社交网络和Web 2.0技术,通过在线互动与沟通,帮助消费者在线购买商品和服务。社会化电子商务在中国发展迅速、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用户分享购物信息的意愿较低、接受度不高,提高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愿能够有效促进社会化电子商务的发展。研究借鉴技术接受模型和电子商务信任的研究成果,围绕社会化商务的社会化特征,引入感知乐趣、社会参与、社会推荐等"社会化"因素研究社会化商务的信任问题。通过对187位具有社会化电子商务使用经验的用户的数据收集与分析,结果表明社会化特征:感知乐趣、社会推荐对提高用户信任和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社会参与并不能显著提高消费者信任和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8.
周毓栋  周旗  黄蓉  郭科朋 《河南科学》2019,37(3):429-438
基于汉中地区的气候变化感知与响应调查数据及气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等方法,对影响汉中公众气候变化感知与响应的因素及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1986—2014年汉中市气候变暖趋势明显,降水量变化的趋势不明显,不同年份降水量差异较大,公众对气温变化感知与这29年气温变化趋势相吻合,对降雨量的感知与实际变化趋势差异较大.②气候变化感知与行动意愿结构方程模型表明,性别对气候变化感知和响应没有显著影响;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对公众气候变化知识感知、事实感知、原因感知、后果感知与响应意愿、响应行为有不同程度影响.③响应意愿对响应行为的影响最强,事实感知对气候变化响应意愿影响最大,增强公众对气候变化的事实感知水平是提高公众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意愿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顾客的吸引力强度事关中华老字号餐厅的市场竞争力水平,因此通过问卷调查和计量模型来分析其聚客力的形成机制。选取北上广中的9家老字号餐厅作为研究对象,经数据调研获得543份有效问卷。通过构建感知魅力量表,基于多项逻辑模型(multinominal logit model, MNL)、积乘竞合相互作用模型(multiple competitive interaction model, MCI)及方差分析模型,分别探究感知魅力和到访阻力对消费者选择意愿与到访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华老字号餐厅的感知魅力由传承性、时尚性、营销力和集聚性四个因子组成;2) MNL模型、MCI模型展现了较高的拟合度,感知魅力四因子与到访阻力对选择意愿有显著影响;3)以城市分群拟合上述模型,发现消费者的选择意愿因城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4)到访意愿存在距离带、感知魅力及怀旧倾向的显著差异性;5)中华老字号餐厅存在一批高度忠诚顾客,是其发展下去的中坚力量。本研究基于空间行为模型来探讨中华老字号餐厅的消费者选择机制,对中华老字号餐厅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TPB理论向度,归纳和提取虚拟学术群组用户跨学科科研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并引入跨学科科研合作行为意愿在影响因素与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根据自我结构理论,引入自我结构类型对影响因素的调节作用,构建虚拟学术群组用户跨学科科研合作行为研究模型,利用调查问卷收集科学网和Mendeley总共479份样本数据,通过PLS~SEM方法对研究模型展开分析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有用性、利他动机、学科文化和资源可用性通过跨学科科研合作行为意愿的中介作用间接显著影响跨学科科研合作行为;自我价值和互惠受自我结构类型的调节,自立自我负向显著调节互惠与Mendenly用户跨学科科研合作行为意愿的关联性;依存自我负向显著调节自我价值与科学网用户跨学科科研合作行为意愿的关联性。探索虚拟学术群组用户跨学科科研合作行为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推进跨学科科研合作行为和提升科研用户知识共享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