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春生 《吉安师专学报》2003,24(Z1):126-126
阐述创设愉快教学的(作用)意义及所要注意的三个方面融洽师生感情,让学生对教师有亲近感;加强个人修养,让学生对教师有钦佩感;提供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2.
要教好高中数学,首先要求自己对高中数学知识有整体的把握和认识;其次要了解学生的现状和认知结构;要处理好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关系。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不但要加强双基而且要提高智力;不但要发展学生的智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创造力;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特别是自学,尤其是在正课上,不但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因素,而且要提高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效率,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相似文献   

3.
如今的专业课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理论知识,还要有善于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有效地传授给学生的教学技巧。传统惯用的"满堂灌"形式已经满足不了现状,而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会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一些具体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以相应的指导,让学生自己确定在课堂上应该做什么,让学生有更大的课堂参与空间,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能有目的可循,有事情可做,而不是在课堂上无所事事。  相似文献   

4.
数学知识具有深奥、抽象的特点。进入初中后知识难度增加,思维梯度提高,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注重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保持思维畅通;并实施分层教学,让所有学生学有所获。促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角儿。  相似文献   

5.
适量的思想品德课作业对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和理解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在批改作业时,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答题的优缺点,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提高教学实效。以往教师在思想品德课作业批改中,一般用“√”“×”“优”“良”等进行简单的评价,这只能让学生知道对错优劣,不能使学生明白对错好差的原因,更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在作业的批改中,加上适当的评语,对提高教学效果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方式,让学生被动地学习,即教师研究教材而学生无条件接受教师研究的结果;让学生在研究状态下去学习,就是尽力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进行研究。转变学生学习方式,首先教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学生在研究状态下学习,教师必需在研究状态下工作。  相似文献   

7.
大学教学中的表演属于社会表演.教师的深度休闲深深影响了教师的表演风格,教师的职业对教师的审美观的塑造有深刻影响,教师教学表演产生的魅力会让学生产生认同幻想.教学表演的本质是教学表演存在于教师对学生展示自己的教学能力的责任中,大学教师应该有教学表演需要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8.
现在都是提倡素质教育,教学时间被压缩学生学习的时间在减少,实践的时间在增加,因此怎么样让学生能够从短时间的学习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成为了教师关注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能够让教学效益最大化,课堂有效教学是教师向学生进行知识传递,能力培养以及增加知识掌握度的重要途径,能够让教学使用的时间减少,语文教学中通过有效教学的开展,可以让学生的语文素养提神,对教学质量也是有很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回归生活,应落实好"生活本源"的教学理念.教师要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培养他们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观察品质;让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扩大学生信息接受量;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鼓励学生自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10.
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师整个业务功底、全部教学经验的公开亮相;更是对参差不齐,瞬息万变的学情的驾驭。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或者不懂提问艺术,或者没有设置好提问技巧,出现了不少教学的误区。笔者认为,教师的提问要能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感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问题的提出要有趣味性;问题的提出要有针对性;问题的提出要有曲折性;问题的提出要能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发散性;问题的提出要有层次性;问题的提出要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1.
"以学定教"指的是按照学生的状态、兴趣、学习与发展规律等情况来调整教师的教学顺序,并对教学内容方法做出适当的改变."以学定教"是站在学生的角度研究学生学习知识的路径(学路)、方法和规律,让教师的教学设计路线变成了根据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规律而制定的实际路线,将原来死板的设计变为有针对性的设计.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会被调动起来,才能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我们要做到:发挥课前预习功能,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就对其有所了解,并且搜寻与之相关的知识,并且与新学的知识建立起相关性,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形成新的知识网络;鼓励发现探索问题,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本身的知识水平、能力经验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大胆的提问和猜想;给予充分表达机会,加强学生动手操练等.  相似文献   

12.
大课堂英语交际教学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理 《长沙大学学报》2006,20(1):150-152
在大学英语的课堂,越来越多地出现了人数在50人以上的大班。要教授这样一个大课堂,对英语教师来说是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特别是在大学英语教学要向以学生为本、注重语言实践能力的今天,如何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如何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课堂活动、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让有限的教学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是我们这里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上扮演着绝对主角的角色.案例式教学不应该仅仅是运用案例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也应该让学生参与到案例的编写,从中可以使学生的兴趣充分的发挥.教师转变其主角的位置,从引导方面发挥其作用,让学生充分的在课堂上发散思维,而不只是跟着教师的思路走.引入案例式教学的意义和作用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之间的讨论;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与找到归属感;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更好的把握理论的运用.学生在案例式教学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学习效率的提升;促进教学;评估;反馈.  相似文献   

14.
朱丽云 《科技信息》2011,(32):I0089-I0089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识记教学方法,深入挖掘教材,在教学中用感动触发学生心灵,师生就可在共享中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怎样让语文唤起心灵的感动呢,需要注意两方面: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学生情感的开发;教师引导学生感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当教师的感动与学生的感动产生契合时,就有了情感的触发点,而利用这一点就可开启对方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史筠 《科技信息》2011,(20):287-288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教学基本上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新课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不断浸润着教师的教学行为,如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信息,课堂上让学生展示报告,经常关心学生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帮助学生养成自学的习惯,等等;二是不少教师认识到文言文教学文言并重的特点,在强调重点实词、虚词和翻译的同时注重涵泳古人的智慧;三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开始以学生实际存在问题的内容为重点;四是教学方法上也有很多新元素。  相似文献   

16.
基于英语学习风格研究的教学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立秀  李端阳 《科技信息》2010,(15):22-22,370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针对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本文通过对09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风格倾向性的问卷调查,分析了被调查者英语学习风格上的倾向,并以该调查结果为依据,指出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学习风格的相关知识,并采取与学生学习风格相匹配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祝增洪  周春海 《科技信息》2009,(15):230-230,233
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让教师更好的了解教学效果,找出现状和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便于教师及时改进教学方法,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了解自己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积极地投身于今后的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18.
物理有许多自然科学现象以及计算内容,这也使得物理既可以让人产生兴趣,同时也可以让人失去兴趣,关节在于教师的引入和切入点.兴趣作为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动力因素,我们需要对其好好的把握,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自觉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这样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获得好的教学效率,因此兴趣是物理教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学生是语文教学的主体 ,当然也是文言文教学的主体。怎样使学生成为文言文教学的主体呢 ?一言以蔽之 ,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文言文。语文实践 ,指的是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 ,学生直接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运用学习语文的方法 ,反复进行操作、历练 ,由此而形成语文技能和语文水平的语文学习活动。就文言文而言 ,达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教学目标有三个要点 :理解文章内容 ;掌握文言知识 ;诵读文言课文。与此相应 ,要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文言文 ,就要求教师教学生做好“梳理”、“积累”、“朗读”、“背诵”这四件事情。教师教给学生…  相似文献   

20.
刘燕 《科技信息》2007,(16):227-227
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是构成了教学过程重要的三个重要因素。学生对该学科情感常取决于对任课老师的喜好,我们常说的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课堂上对全班每个学生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当学生从教师那里感受到真诚的关怀和挚爱、积极的期待和希望时,他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所以教学中教师能否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