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背景差法的运动目标检测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视频序列图像中,视频分割的主要目的是要在视频序列中分割出具有意义运动对象实体.背景差法能够很好地从一段视频中提取出运动目标.可靠的背景图像的提取是该算法的关键.表述了一种新的背景提取算法,利用图像序列的灰度统计特性来提取背景图像,并利用Surendra背景更新算法根据每帧图像对背景进行更新已获得可靠的背景.然后,将当前帧与背景作差,并对差值图像进行适当处理,这样运动目标就能够被精确地提取出来.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运动视频图像分类精度,提出了利用多特征融合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运动视频图像分类方法.采集运动视频,采用两帧差分法分割运动视频图像,并提取运动视频图像的多个特征;将不同特征输入到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中进行学习和训练,获得单一特征的运动视频图像分类结果;利用证据理论对单一特征的运动视频图像分类结果进行融合,得到运动...  相似文献   

3.
宋淑婕  赵晓丽 《科技资讯》2012,(31):197-198
感兴趣视频区域的智能缩放在医学,工业,金融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为了提取视频中的感兴趣区域,本文选取运算简单,效益较高的帧间差分法来提取视频图像中的运动区域,并使用最邻近插值算法将提取出的运动区域进行缩放,实现感兴趣视频区域的智能缩放功能。  相似文献   

4.
针对视频监控系统中,复杂环境引起摄像机抖动,造成运动目标检测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区灰度投影稳像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对每帧图像进行分区,利用分区灰度投影算法对图像各分区的运动矢量进行准确提取和相关性分析,进行抖动判断,并对抖动帧进行运动补偿.然后利用高斯混合背景建模算法进行运动目标提取.最后对目标提取结果进行形态学处理,以进一步提高目标提取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较好地消除了场景中运动目标对运动矢量计算的干扰,实现了在摄像机抖动视频场景中的运动目标的准确检测和提取,大大降低了抖动视频目标检测的虚警率.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视频关键帧提取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一种基于最优距离聚类和特征融合表达的视频关键帧提取算法。在视频帧间差异性分析基础上,寻找并确定最优帧间距离阈值,采用无监督聚类算法对帧间距离进行聚类,获得类别数目最优的类图像集;计算图像的颜色复杂度和信息熵并融合,按照类中图像特征值"平均"的思想提取类代表帧,组成视频关键帧。对4个监测视频进行实验,结果显示:该算法提取关键帧的平均保真度为96.72%、平均压缩率为96.42%,运行时间也较短,与两种典型的基于聚类的关键帧提取方法相比,在相同的压缩率情况下,算法保真度大幅度提高,而运行时间较小或相当。该算法解决了无监督聚类对阈值的依赖性问题,兼顾了视频中运动目标变化和环境异常两种情况,具有良好的性能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C-V模型的运动目标水平集提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视频图像中的运动目标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C-V模型的运动目标水平集提取新方法:使用改进的帧间差分法对运动区域进行初始检测,通过相邻视频帧的相减,选用自适应阈值判断出当前视频帧中的运动目标像素;经形态学处理后通过定义最小化能量函数构建运动目标轮廓提取的水平集C-V模型,实现运动目标轮廓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法的边缘准确率和检出率更高,能够更有效地提取运动目标。  相似文献   

7.
针对视频中运动目标从固定背景中移除的情况,提出一种基于能量可疑度计算的视频篡改检测方法,能定位时域和空域上的篡改位置.首先,计算视频各帧能量可疑度,提取时域上的篡改帧序列,再通过帧差法计算可疑运动点图像,提取空域上的可疑运动图像块,根据能量可疑度排除干扰图像块,确定目标移除块,从而实现空域上的篡改定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在固定背景下运动目标是否被移除.  相似文献   

8.
视频图像中的运动目标检测是当前进行图像分析和理解以及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为了能够在数字视频系统中实时的检测出运动目标,提出了一种基于序列图像的运动目标实时检测和定位的适用方法.采用连续帧间差分法和最大类间方差阈值分割法提取运动区域,通过数学形态滤波的开运算和闭运算消除噪声,改善运动区域提取效果,然后求出目标重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检测出视频图像中的运动目标,计算出目标在图像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未进行后期编辑的视频序列设计了一个视频摘要系统.以视频帧图像的累积直方图来提取图像特征,有效地解决了光照的改变使镜头内直方图差异较大以及直方图对物体/摄像机的运动的鲁棒性有限两大问题,并结合了滑动窗口算法,有效地实现对视频序列的镜头边界检测.另外,本文还提出了一种基于镜头和图像内容的关键帧提取算法,降低计算的复杂度,并且提取的关键帧能更全面准确地体现原视频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正太原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图形图像与计算机视觉课题组,围绕视频图像处理、图像分析与理解、特征提取与识别、图像融合与拼接、视觉定位与三维重建,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等展开研究,在主动轮廓能量模型构建,偏微分水平集表面动态演化,超像素图割图像分割、离散小波多分辨率图形表示等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研究成果在医疗病变肿瘤图像的处理与识别,视频监控图像人体目标的提取与识别,交通监测视频下运动车辆目标提取与交通流量检测,人眼疲劳检测及人脸特征提取与识别、工程表面形貌特征提取与磨损状态识别等领域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1.
在面向生产现场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图像的庞大数据量与系统的处理能力和网络带宽条件往往容易形成冲突,而繁杂冗余的现场视觉信息也难以符合生产监控的需求。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视网膜中央凹视觉的生产监控图像处理方法,从生产监控的特点和需求出发,模仿人眼的视觉感知特性对视频图像进行空间变分辨率转换,从而降低数据量并实现对监控效用信息(MEI)的筛选。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帮助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有效降低视频传输码率,在保证系统实时性的同时提高了生产监控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基于视频图像处理的无人值守变电站在线检测技术原理。针对目前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不能进行及时检测、易误报、缺乏智能化处理等不足,提出了一套基于视频图像处理在线检测的智能算法。采用图像处理技术及时检测出无人值守变电站内异常情况,并报警和视频保存,方便查看,节省人工,为调度指挥抉择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使电网更坚强和智能。与传统的检测系统相比,更直观、方便、可靠和实用。  相似文献   

13.
为克服传统桥梁监测技术施工难、成本高和观测点少等不足,利用视觉技术实现了非接触式桥梁振动状态监测。该方法包含视频数据采集、视频数据分析与结果可视化等3个环节。其中,视频数据分析环节又包含3个步骤:首先,对视频中的稳定像素点进行定位;然后,根据视频中稳定像素点的数值变化,由视频数据挖掘方法建立视频热噪声模型;最后,由视频热噪声模型计算出视频中桥梁各局部位置上的振动频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侦测到桥梁可见结构部件上出现的人眼不易察觉的微弱振动,并对桥梁不同局部位置上出现的振动频率进行同步定量测算,从而提供了一种便捷高效、成本合理、通用性好的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视频监控中对目标进行定位追踪时,容易出现遮挡情况。当前定位追踪方法需预先检测出遮挡状况,再对目标位置进行校正,计算量大,且追踪结果不可靠。为此,提出一种新的视频监控中多视角目标智能定位追踪方法,针对每个摄像头采集到的图像,对其进行二值化处理,通过稀疏表示方法对目标进行定位。构建了视频监控中多视角目标跟踪的概率框架,针对每个智能摄像机,建立视频监控中多视角目标追踪模型。通过不同视角中的视频数据求出本地似然函数。为了避免维度灾难问题,对联合后验概率进行分解获取边缘概率乘积的形式,通过边缘概率求出被追踪目标在摄像机视角下的位置。依据消息传递机制实现信息融合,达到目标追踪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有很高的定位和追踪精度。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移动终端传输视频图像质量低、传输速度慢的问题,将移动互联网中的Android系统开发技术和H.264视频编码方法相结合,设计并实现了H.264视频监控。采用了将Andro
id系统移植到ARM(Advanced Risc Machines)平台的方法和ARM平台采集视频数据的方法,分析了Android操作系统架构及其启动原理。该H.264视频编码采用基本档次的编码方法,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Peak Signal to Noise Ratio)达到38.210 dB,编码帧速率达到136.66 帧/s,与主要档次和高级档次的编码方法相比,具有更高的编码帧速率,实现了实时稳定的视频监控效果。  相似文献   

16.
张明杰 《科技信息》2008,(18):66-67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应用传统的单播的方法,已经满足不了实际的要求。本文介绍了IP组播技术以及它的实现方法。论述了使用IP组播技术在远程监控系统中视频传输的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是实现无人值班变电站的重要基础性系统。介绍了变电站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的研究背景及其意义,阐述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历史,分析了山西电力视频监控系统的改进,探讨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前舞台视频监控系统仍然是采用扩展性和易用性都不高的模拟视频监控技术,系统集成比较困难。本文结合与网络视频监控相关的视频压缩、传输通信、IP网络等技术,研究了剧场舞台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实现方法。该系统并不会摒弃原有的摄像采集和显示设备,而是通过视频编码器、视频服务器以及流媒体服务器把模拟图像信号转化成可以在IP网上传输的信号,同时该系统也要引入高性能的视频监控设备来保证系统的易用性,保证可以同整个舞台监督与调度系统的集成和兼容。本文的研究为舞台监督与调度系统的集成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可视化Bean和JMF在Web监控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利用JMF控制监控设备并捕获视频信息,以用于Web实时监控的新方法.不仅解决了从实时视频流中抽取单帧图像的关键问题,而且给出了协调监控设备与Web网页同步工作的有效方法,为实现基于Web的大规模网络实时监控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低带宽通用的网络传输视频数据的方法,该方法的硬件采用德州仪器ARM+DSP双核的视频处理平台;软件使用基于流水线方式的多媒体框架GStreamer技术,实现了视频采集、H.264压缩与网络传输的功能;最后通过服务器将视频显示出来,服务器在Linux操作系统和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都可以将摄像头采集的视频信息播放出来,达到远程传输实时监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