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用邻苯三酚在碱性条件下自氧化产生的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处理人红细胞膜导致膜蛋白交联形成高分子聚合物(HMP).用一定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预处理红细胞膜,HMP明显减少.用巯基抑制剂N-乙基马来酰胺(NEM)预处理红细胞膜,则HMP几乎消失.用特异性标记巯基的荧光探针N-(3-芘)马来酰胺(N-[3-P]NEM)来研究经不同浓度邻苯三酚处理的红细胞膜的荧光强度.结果表明,随着邻苯三酚浓度增高,荧光强度相应降低.上述结果提示,O_2~-可能主要是通过氧化巯基导致膜蛋白交联并形成HMP.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邻苯三酚所致红细胞膜氧化损伤为实验模型,发现甜橙(Citrus sinensis)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自由基(O_2~-)能力:能明显地抑制膜脂过氧化和膜蛋白氧化交联作用。该提取物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型超氧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邻苯三酚所致红细胞膜氧化损伤为实验模型,发现甜橙(Citrus sinensis)皮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超氧自由基(O_2~-)能力:能明显地抑制膜脂过氧化和膜蛋白氧化交联作用.该提取物是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新型超氧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4.
氧化胁迫对骨骼肌型钙释放通道与相关蛋白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H]-ryanodine结合实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光子相干光谱法(PCS)和DPH荧光偏振法,考察氧化胁迫条件下氧化型通道调控剂1,4NQ和Na2SeO3对RyR1通道活性,SR膜蛋白分布,RyR1的平均粒径和SR膜流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浓度的1,4NQ和Na2SeO3处理使RyR1通道活性和SR膜的流动性降低,并且导致SR上的膜蛋白交联形成大分子交联复合物,而RyR1参与了它的形成,DTT可以逆转交联复合物的的形成.结果提示,高浓度氧化剂对RyR1通道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由于氧化了负责关闭通道的职能巯基导致蛋白间错误交联,从而影响了钙释放通道和钙释放单元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5.
用N-溴代琥珀酰亚胺(NBS)和N-乙基丁二酰亚胺(NEM)分别对A.4041α-淀粉酶的主要组分α-Ⅲ的色氨酸(TrP)残基和巯基进行修饰.结果表明,50%的Trp残基被NBS修饰,可使酶活力完全丧失;Ca2+和底物可减少修饰酶的失活;加Ca2+或底物后修饰酶的荧光强度较对照修饰酶有显著提高.表明Trp是催化必需基团,并与结合底物和Ca2+有关.用过量NEM修饰巯基,酶活力改变不大,表明巯基不是酶的催化必需基因,并对酶的热稳定性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6.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适于测定SOD活性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Cu-ZnSOD(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根据天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部位结构设计、合成的一些模型化合物(the models of SOD,MSOD)活性。测试结果表明:Cu-ZnSOD和含Cu(Ⅱ)、Fe(Ⅲ)、Mn(Ⅱ、Ⅲ的SOD模型化合物随浓度升高,有的对邻苯三酚氧化表现为负抑制(即促进邻苯三酚氧化);另一部分化合物在较低浓度表现为抑制,较高浓度表现为负抑制的交替变化;或抑制率的无规则变化。本文对出现负抑制的内在根源进行了探讨,鉴于邻苯三酚自氧化的复杂反应机理;含Cu(Ⅱ)、Fe(Ⅲ)、Mn(Ⅱ、Ⅲ)SOD模型化合物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和Fenton反应催化活性,及MSOD中金属离子的Lewis酸性,不宜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SOD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用一种特异性标记蛋白质巯基的N-(3-P)NEM为荧光探针标记毛发角蛋白,经SDS-PAGE后,通过荧光薄层扫描确定N-(3-P)NEM与含巯基蛋白结合的部位。结果表明,毛发角蛋白中的低硫蛋白分子量在45,000~63,000范围,约占总蛋白量的49.6%~68.2%;高硫蛋白分子量在4,000~20,000范围,约占总蛋白量的18.9%~36.2%。除低硫和高硫蛋白以外,毛发角蛋白中还可能存在一种极低硫蛋白,分子量位于22,000~32,000范围。对人与5种动物的毛发角蛋白组分进行比较,证实人与动物的毛发角蛋白的主要差异在高硫蛋白,不同种属的动物毛发角蛋白中低硫蛋白和高硫蛋白的含量也不相同。作者认为毛发角蛋白中含巯基蛋白的差异可为动物分类学和法医学在进行毛发比较鉴别方面提供新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一种特异性标记蛋白质巯基的N-(3-P)NEM为荧光探针标记毛发角蛋白,经SDS-PAGE后,通过荧光薄层扫描确定N-(3-P)NEM与含巯基蛋白结合的部位.结果表明,毛发角蛋白中的低硫蛋白分子量在45,000~63,000范围,约占总蛋白量的49.6%~68.2%;高硫蛋白分子量在4,000~20,000范围,约占总蛋白量的18.9%~36.2%.除低硫和高硫蛋白以外,毛发角蛋白中还可能存在一种极低硫蛋白,分子量位于22,000~32,000范围.对人与5种动物的毛发角蛋白组分进行比较,证实人与动物的毛发角蛋白的主要差异在高硫蛋白,不同种属的动物毛发角蛋白中低硫蛋白和高硫蛋白的含量也不相同.作者认为毛发角蛋白中含巯基蛋白的差异可为动物分类学和法医学在进行毛发比较鉴别方面提供新的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能准确测定木瓜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法,通过探究邻苯三酚自氧化反应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测定时间段、缓冲液pH值、邻苯三酚浓度和反应温度对自氧化速率的影响,建立了测定木瓜SOD活性的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最佳应用体系;通过建立的木瓜SOD活性检测方法优化木瓜SOD提取条件。结果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最佳测定条件为:检测波长319nm,测定时间范围3.5min,缓冲液pH8.20,反应温度25℃,邻苯三酚浓度4.5mmol/L。木瓜SOD最佳提取工艺为:pH6.8的磷酸盐缓冲液、超声功率600W、超声时间20min浸提木瓜SOD,丙酮分级沉淀法纯化木瓜中的SOD,最终所得SOD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活性为529.72U/mg。结论 建立了能准确测定木瓜SOD活性的检测方法,并筛选得到木瓜最佳SOD提取条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在pH8.8的Na_2B_4O_7-HCl介质中,Fe(Ⅲ)催化H_2O_2氧化溴邻苯三酚红褪色,建立了动力学光度法测定痕量Fe(Ⅲ)的新方法.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020μg/mlFe(Ⅲ),检出限为8.0×10~(-10)g/ml.用于铝合金标样中Fe(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对马尾松磨石磨木浆(SGW)进行了单段H2O2漂白和2段H2O2漂白试验,研究了不同预处理方法和条件对H2O2漂白效果的影响,提出了最佳的预处理工艺;同时还研究了以EDTA和MgSO4作为金属螯合剂改善H2O2漂白效果,进而确定了H2O2漂白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应用EDTA和MgSO4作为金属螯合剂,SGW经预处理后,采用两段H2O2漂白,漂后纸浆白度可由原浆的47.8%提高到74.5%,从而使制得的漂白浆能满足低定量高白度胶印新闻纸和其他高级纸种的生产要求.结果还表明,与传统CEH3段漂白相比,漂白废水中的CODCr减少78.5%,BOD5减少97%,且不再含有可吸附的有机卤化物(AOX).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浓度的H2O2处理小麦,研究H2O2对小麦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 mmol.L-1H2O2对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基本无影响,10、100、200 mmol.L-1H2O2对小麦离体和连体叶片的光合作用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下降.叶绿体超微结构显示10 mmol.L-1H2O2对其有影响,200 mmol.L-1H2O2处理后基粒明显破坏,类囊体膜无序.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加氧酶(Rubisco)大小亚基和羧化活性在20 mmol.L-1H2O2逆境下变化小,100 mmol.L-1H2O2处理,Rubisco大小亚基降解明显,羧化活性微弱.说明H2O2诱导小麦叶片光合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小鼠灌胃大豆磷脂乳液(剂量为w(大豆磷脂/体质量)=2.5、5.0、10.0 g/kg)30 d对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w(大豆磷脂/体质量)=10.0 g/kg剂量组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及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占总脂肪酸(TFA)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红细胞膜中油酸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2)w(大豆磷脂/体质量)=5.0 g/kg剂量组小鼠红细胞膜中亚油酸、亚麻酸的含量和w(PUFA/TFA),以及脑组织中亚油酸的含量显著提高(P<0.05);(3)w(大豆磷脂/体质量)=2.5 g/kg剂量组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各所测脂肪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说明大豆磷脂可增加小鼠红细胞膜和脑组织中亚油酸、亚麻酸等的含量,改善两者的脂肪酸组成,但两者的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健康人血红细胞及细胞膜为实验材料,利用核黄素-蛋氨酸光照体系产生O_D~-,考察了瑞香素及其铜(Ⅱ)、锌(Ⅱ)配合物时O_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瑞香素及其铜(Ⅱ)、锌(Ⅱ)配合物对O_2~-都有明显清除作用,以钢(Ⅱ)配合物活性最高;O_2~-可使Hb氧化,使膜中过氧化脂质含量增加,SOD、瑞香素及其铜(Ⅱ)、锌(Ⅱ)配合物对此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以SOD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15.
Band 3 and glucose transport protein (GluT1) are two kinds of important proteins in the human erythrocyte membranes. Bis(sulfosuccinimidyl)suberate (BS3), an impermeable cross-linker of band 3, inhibited NO2 transport, showing that anion exchange is affected by the association state of band 3 in the intact erythrocyte membranes. At the same time, the rates of glucose transport of both exit and entry declined. The amount of monomers of band 3 was decreased after treatment of the erythrocytes with BS3, but there was no change in GluT1 according to the SDS-PAGE patterns. This demonstrates that band 3 and GluT1 would be linkaged together in the erythrocyte membranes for the requirement of rapid and cooperative performance of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of the membrane proteins.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某聚酯生产企业现有聚酯废水处理工艺存在问题的调查和分析,提出在生化前增加絮凝—臭氧/羟基自由基活性氧氧化预处理工艺的解决方案,并进行相应的实验研究。探讨了在絮凝实验中絮凝剂种类和投加量、pH值对废水CODCr去除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臭氧、活性氧单独氧化效果和臭氧/活性氧联合氧化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确定臭氧/活性氧氧化法优越性并对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 pH为8,絮凝剂的投加量为1.56g/L,通臭氧时间为3min,活性氧投加量为27mg/L时,聚酯废水预处理效果最佳,废水CODCr的去除率可达84%,可生化性比值提高至0.45左右,未检出对后续生物处理系统中微生物产生毒害的醛类物质。  相似文献   

17.
利用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谱,以铂电极支撑的磷脂双层膜(s-BLM)作为生物膜的模型,Fe(CN)6^3-和Fe(CN)6^4-为探针分子,研究了Keggin型杂多酸H3 PMo12 O40对磷脂双层膜电化学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s-BLM与杂多酸H3PMo12 O40之间可以发生比较强烈的相互作用,使8-BLM的通透性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是由予在杂多酸H3PMo12O40与磷脂双层膜发生作用时引起s-BLM表面分子的排列变化,进而在膜的表面形成不可逆的微孔,而探针分子Fe(CN)6^3-/4-可以通过这些微孔接近电极,产生氧化还原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