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民族院校关注少数民族文化,开设少数民族文化拓展课,弘扬其文化。女教师已成为英语教学的主力军,在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性别优势。从女教师的特点,特别是在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教学中的优势作用,提出见解,充分发挥,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服饰作为一个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象征,"藏彝走廊"各个民族服饰之间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又具有本区域文化带的共同特征。本文从复杂的历史背景、迁移路线、宗教文化、地域特征等角度探析多元文化交汇融合下的少数民族民间美术的"同源异流"现象。  相似文献   

3.
服饰是观念的物化,是人类文明与进步的象征,是文化艺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民族特色、风格和个性。中国民族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它的地域性、装饰性、多样性的特点。而在传统中国民族服饰的影响下,中国的唐装与旗袍最具影响力。同时,在中国民族服饰被受瞩目时,各国的T型舞台上和都市街巷中都掀起了闪亮的民族之风。  相似文献   

4.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几何纹样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少数民族的服饰是少数民族数学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各少数民族通过对自然物象的观察、提炼和归纳,用抽象的几何元素所创造的服饰纹样充分展现了各少数民族的数学智慧和应用数学的创造力.文章以中国少数民族服饰的实物纹样图片为背景,对纹样的构成形式、构成要素及其设计思维进行了探索,以期为研究和发展中国少数民族的数学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服饰中以"鱼"纹和"鱼饰"为装饰的服饰文化价值.探讨中国民族服饰中的"鱼"纹样的吉祥寓意以及"鱼"文化在服饰中的象征意义.指出服饰中喜闻乐见的"鱼"所蕴含的生殖崇拜特征,祖灵崇拜"以衣寓裔"、认祖归宗的寻根意识和长辈们望子成龙的祈盼和祝福.是人们对平安康健、丰衣足食、安居乐业的美好生活的心理追求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服饰的色彩、图案、配饰、手工艺术等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即弘扬了民族文化又丰富了现代设计,但同时也要注意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相似文献   

7.
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图腾崇拜遗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少数民族服饰中现存的图腾崇拜遗迹现象进行归纳和总结 ,使人们能够较清晰地看到少数民族的图腾崇拜信仰在其服饰上的投射 ,探讨其中所渗透的民族历史文化及特殊情感可以再现人类从蒙昧向文明进化的漫长历程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探讨藏族各地区服饰特点(款式、图案、面料、佩饰),展示藏族服饰文化悠久历史、厚重底蕴、斑斓色彩,引起社会对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重视,使这一文化瑰宝闪烁出新的光芒。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民族服饰具有聚合与认同的社会功能,一个民族有自己的民族意识,同一民族的不同支系也同样存在各自的群体认同意识,服饰成为这种认同意识的物化表现。乳源"东边瑶"与"西边瑶"的传统民族服饰作为造型的艺术,有很多独有的特色,不仅以其完美的功能满足人们的生活之需,更成为一种族群的符号。  相似文献   

10.
服饰是人类最外在的身份标识物,常被喻为"第二皮肤"。客家服饰是汉族服饰,种类多样,工艺精湛,文化内涵丰富,融入了客家人独特的民俗风情、艺术智慧和审美情趣,但服饰特色却常与少数民族服饰相混淆。《客家服饰的艺术人类学研究》综合大量的文史资料,立足于田野调查,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论述其文化内涵,解析其艺术魅力,试图建立客家服饰的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1.
以传播符号学视角分析甘南州迭部县藏民族服饰文化的特点,对迭部藏族服饰文化符号学功能及意义进行系统的归纳,挖掘迭部藏族服饰文化更深层次的内涵,以期促进民族服饰文化多样性的信息传播与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2.
民族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在面临全球国际化时装挑战的同时,一方面出现同化现象,一方面保存自己特有的韵味,达到民族服饰与国际服饰的共存。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云南省直苴村民族服饰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心理特征进行初步的探讨;并试图以此为基础展开民族服饰及其流变关系研究;期望由此展开对民族服饰在当代服装流行文化中的意义、民族文化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价值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跨入新世纪 ,中国的民族服饰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过去的一年之中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丰硕成果 ,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已显成效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的情况下 ,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在去年上海APCE会议上 ,各国元首身着中国民族服饰的画面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些国家领导人对“唐装”的欣赏 ,成为中国民族服饰的骄傲。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各族人民民族自豪感的日渐增强 ,民族服饰开始受到国内广大消费者的亲睐 ,成功地推动了我国民族服饰的进一步流行。一、中国民族服饰的文化…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从很早的时间起,各个民族在通过各种方式联系与交往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互动机制。在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民族服饰往往以直观的方式参与并反映民族间的联系和交往。历史上有三次突出的民族服饰的流变:一次是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一次是唐代的开放唐装;还有一次是清代的旗装。民族服饰在彰显浓郁的民族和地域特色的同时,还是多民族国家文化认同的外在符号。  相似文献   

16.
从客家服饰看其文化与南方民族文化之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客家”是汉民族的一大支系。自秦汉以来,尤其是西晋以后,客家先民大量从中原不断向南迁徒,在漫长的迁徒过程中,与百越诸族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客家族群。客家人的服饰不仅保留了中原汉族服饰之特点,同时体现出南方民族服饰之特征。客家文化与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使两者的服饰呈现多元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对传统民族服饰图像文化内涵的自动挖掘,提出了基于字典学习的传统民族服饰图像多标签标注算法.该算法在原有相似系数结构不相关字典学习方法基础上,对重建系数判别能力进一步增强,实现多标签标注任务.首先,利用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对重建系数进行线性分类;接着,为每一类别构建一个字典,同时对SVM分类错误的样本进行惩罚;然后,将字典与重建系数不断迭代求解;最后,利用测试样本重建误差和重建系数在分类器中的分类效果完成标签预测.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性能上有所提升,并且在不同数据上的结果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18.
"本土音乐进课堂"作为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需要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重新审视,使操作与理论的互动并驾齐驱.从实际操作的层面来看,它不是把"原生态"的田野声像搬进课堂,更不是学生穿上少数民族服饰的"秀场"复制,应该提倡本土文化中诞生出来的真正意义上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它不仅涉及到教育改革的问题,而且已经具备了一种文化上的战略意义.如何通过对本土音乐创造性的提升,使之成为符合当代听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审美需求的共同语汇,使民族歌乐的符号文法具备自身形态结构的推动力,建立起属于中国本土的完整的音乐教育体系,其命题是值得思考的.  相似文献   

19.
论中国民族服饰的文化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中国民族服饰七个方面的化功能,有助于对中国民族服饰化内涵的进一步了解,为现代时装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研究少数民族体育的美学价值,对于进一步发展民族体育,展现少数民族伟大的精神,增强当代人生活情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少数民族体育对当代人审美观的影响,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提出了思考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