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切分——最少蝶式孔轧制角钢新工艺研究”项目是由我院冶金系马义德副教授和丰润县冶金工业公司共同完成的。它采用了单楔预切,无压下切分轧制和最少(2个)蝶式孔型轧制技术组成的孔型系统。此新工艺实现了120×120毫米连铸坯一次加热经12道次轧制4号角钢。它具有切分对称性好、切分阻力和弯头小、切开率及切分质量高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轧制过程相似理论为依据,在实验室轧钢机上模拟研究了用2~3个蝶式孔型轧制角钢的变形规律并归纳出轧制工艺要点,以及建立了计算变形量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已经过NO.2.5~7角钢孔型设计的实践检验,证明具有较高的精确度。生产实际证实:采用2~3个蝶式孔型的孔型系统能实现稳定轧制并获得NO.2.5~7用钢。由最少蝶式孔型组成的孔型系统具有简化轧辊车削、节约轧辊和容易调整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螺纹钢孔型设计的可靠性及缩短设计周期,本文开发了螺纹钢的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系统,对切分轧制、连续轧制及半连续轧制方式进行了以能耗最小为目标的孔型优化设计,通过高级语言与AUTO-CAD软件包连接实现“参数绘图”。  相似文献   

4.
对扭转多线切分轧制的斜配孔型进行了一定的孔型设计和实验研究,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孔型设计、斜配角度、坯料选择、对比轧制实验时的结果分析、轧制原理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5.
将双流函数法进行推广,设定出了对任意的孔型形状严格满足速度边界条件的速度场;并用若干相交平面代替入口刚塑性变界面使速度不连续条件得到满足;用罚函数法使体积不变条件得到满足;找到了一个用上界法模拟复杂孔型中金属三维变形的一般途径,提出了一个通用的速度场。以5和2角钢的切分孔轧制为例,进行了模拟计算和相应的物理模拟实验。求出了孔型的充满,变形区的形状,变形区内金属流线的形状,速度场,应变速率场,应力场以及轧制压力,前滑,延伸等参数。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这种模拟复杂孔型中金属三维变形的一般方法,为CARD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螺纹钢孔型设计的可靠性及缩短设计周期,本文开发了螺纹钢的计算机辅助孔型设计系统,对切分轧制、连续轧制及半连续轧制方式进行了以能耗最小为目标的孔型优化设计,通过高级语言与AUTO-CAD软件包连接实现"参数绘图".  相似文献   

7.
本文给出了按胯下直线段和水平段长度构成等边角钢蝶式孔型的方法。按此法设计的蝶式孔型,可以保证各蝶式孔型胯下的直线段长度和轧制的稳定性以及获得需要长度的水平段。作者研制的孔型设计程序,除满足上述条件外还可以同时满足窄进宽的需要和有足够的顶角部份变形量,从而避免了啃伤轧件和保证获得尖角的产品。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φ16 mm棒材产品的切分工艺,提高孔型设计精度,借助于ANSYS/LS-DYNA软件,建立有限元实体模型,对φ16 mm棒材产品轧制过程中间道次的椭圆-箱型-预切分3个孔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到各道次轧件在变形过程中的金属流动性规律和应力应变结果.分析表明,在切分工艺生产中,椭圆和箱型孔均在与轧辊表面接触处的金属位移量最大,且呈对称分布.预切分孔型中切分处金属位移量最大;而金属所受的最大有效应力在箱型孔中位于与轧辊接触的圆弧部位.预切分孔型则仍在切分部位.  相似文献   

9.
针对角钢蝶式孔型系统存在共用性差等问题,结合蝶式孔型系统设计原理和生产实际,对成品前孔型结构进行了改进,并对蝶式孔型系统设计进行了优化,从而解决了成品孔型厚度尺寸不稳。孔型磨损不均及蝶式孔型共用性差的问题,使换辊时间缩短15%左右。  相似文献   

10.
棒材切分轧制过程中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法对棒钢三线切分轧制过程的金属变形区进行了模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计算,对切分轧件的变形特征、应力与应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预切孔金属流动变形的稳定性问题。如果预切孔内轧件的变形过大,切分楔附近的金属网格发生了很大的扭曲畸变,造成变形不均匀和金属的流动不稳定。根据模拟分析的结果,设计了直径为Φ12mm带肋钢筋的三线切分孔型系统,轧制生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的新切分孔型系统进行生产,提高了轧机的生产率,改善了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1.
作为成形孔,孔型构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轧机调整的方便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根据角钢生产特点,探讨了角钢成品孔型的构置问题,包括孔型顶角、孔型内跨圆弧、孔型腰部等因素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排球选手的访谈和一些比赛场次的调研,发现影响排球一传到位存在着很多因素。如何在训练和比赛中,克服与消除诸多不利因素,提高一传到位率,本文在此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一种在小型横列式轧机上由60mm方坯径14道轧制φ8线材的孔型系统,该孔型系统较常规的设计方法节省了两个轧制道次.经多年的生产实践证明,该孔型系统的设计是十分成功的,它对于在小型横列式轧机上生产线材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三相三线制系统中零序谐波对谐波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应用高通滤波器和低通滤波器两种谐波电流检测电路的基础上,针对在三相三线制电路中选择对称三相方波电流作为仿真模型时,应用高通滤波器的谐波电流检测电路不能得到方波电流的全部谐波电流成分,没有包含其中的高频零序谐波电流分量的问题,根据电路具体特点作适当改进,在谐波检测结果中补偿零序电流.利用科学计算软件Matlab进行计算机仿真研究,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求解非线性方程组的方法设计孔型尺寸,避免了因轧件尺寸和孔型尺寸分别计算所造成的误差。实际计算表明,采用该方法,既能达到足够的计算精度,并且收效速度快。  相似文献   

16.
表象训练在排球垫球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加深体育教学的改革,在排球垫球教学中,以65名学生为实验对象,运用表象训练进行18学时(9次课)的教学实验,并对实验前、中以及实验后受试者垫球技术和垫球效果进行评定.结果显示,经过18学时的表象训练,实验组在垫球技术均值上较实验前有很大提高,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垫球效果上,两组学生评定均值都比实验前提高很多,但实验组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证明,运用表象训练进行体育教学,能加速垫球技术动作的形成,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双手反弹传球是最常用的一种近距离隐蔽的传球方式,多用于向内线传球、突破分球、快攻第一传的传球,是小个队员对付高大防守队员的有效进攻手段.本文从讲解要精、明、示范要准是关键;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前提;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是学生易掌握动作的保证;注重学生的错误动作与及时纠正错误动作的教学环节不容忽视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双手反弹传球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地下金属矿山深部主溜井垮塌破坏的工程实际,运用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GTS,对该主溜井破坏情况进行数值分析;根据溜井及巷道位置关系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进行计算并做二维剖切;根据其最大位移、等效塑性应变及应力特征,初步确定溜井主要垮塌标高范围为-455~-464m,主要垮塌区域为溜井西北部,井壁最大位移大于10m,围岩最大压应力达41.750MPa。在此基础上,采用空区三维激光探测系统(CMS),对垮塌主溜井进行三维激光探测;运用Surpac软件获取的探测数据,建立溜井垮塌区三维可视化模型,获取垮塌区三维空间信息;根据横剖面的垮塌面积和偏离中心线最大垮塌距离,精确确定溜井主要垮塌标高范围为-457~-463m,水平最大垮塌面积92.92m2,主要垮塌方向为北偏西28°,最大长轴14.5m,最小短轴8.1m,垮塌总体积1035m3。综合分析表明,有限元分析的溜井垮塌情况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两者相互补充验证,可准确确定主溜井受力及垮塌破坏状况,为深部主溜井修复方案的合理制订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热轧型钢轧辊孔型样板的CAD\CAM一体化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轧辊孔型CAD/CAM一体化系统的意义并给出了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体系结构图,分析了在穿孔机与计算机之间引入硬件接口,在3B或4B语言与CARD系统之间引入软件接口的关键技术,详细地介绍了轧辊孔型样板CAD/CAM一体化系统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20.
边路进攻已逐渐成为世界上各足球强队所采用的进攻方式的主流,在边路进攻中边前卫扮演的就是一个发动机的角色,边前卫有其主要职责和应具备的条件以及具体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