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相对于电化学、光学等气体传感器灵敏度较低的问题,提出利用聚焦超声波驱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敏感层附近的目标气体分子与敏感材料接触,促进目标气体与敏感材料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从而提高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试验表明,聚焦超声波能大幅提高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在一定强度的聚焦超声波作用下,SnO2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最大可提高4倍.  相似文献   

2.
几种重要的气体传感器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几种常见的气体传感器——CO传感器、CO2传感器、H2传感器、CH4传感器和最新敏感材料的特性,指出稳定性,灵敏度,选择性以及抗腐蚀性是决定气体传感器性能的四项指标,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气体传感器的广泛用途。  相似文献   

3.
气体传感器在工业及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本文简要介绍了气体传感器的分类及国内外最新发展,分析了当前气体传感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并探讨了气体传感器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传感器在环境检测方面可以分为气体传感器和液体传感器,其中气体传感器的主要检测对象为氮氧化合物、含硫氧化物;液体传感器则以重金属离子、农药、多环芳香烃类、生物来源类为检测对象.综述了近年来传感器技术在环境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光纤气体传感器的研究冯锡钰孙怡魏东兴(大连理工大学电子工程系116024)吸收式光纤气体传感器由光发射机、气体吸收池、光接收机及记录仪组成。通过测试,气体在吸收峰波长下对光的吸收随浓度的变化而变化,从而检测出该气体的浓度。光纤气体传感器的设计,从使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发展过程、技术原理以及相应电化学检测类型的应用。进一步概述了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主要研究内容。简要介绍了气体检测的电化学工作原理及其检测手段发展;并通过检测原理不同,概述了有害气体检测的诸类电化学检测方法,分析了各类检测方式的优缺点。探讨了电化学气体传感器对多种有害气体浓度检测和种类检测的技术途径、最新应用;并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在气体传感器检测方式迅速发展的阶段,电化学发展及其所蕴含的潜在动力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利用介电泳法在铬-银-金微电极上制备了本征多壁碳纳米管(MWNTs)气体传感器及不同基团修饰多壁碳纳米管(MWNTs-x,x:NH2,OH,COOH)气体传感器,考察了MWNTs和MWNTs-x在非均匀电场中的介电响应行为,将8 V,2 MHz的电泳参数确定为多壁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的制备条件;在介电泳力作用下MWNTs和MWNTs-x的颗粒均被捕获到电极尖端,发生了正介电泳(p-DEP).室温下研究了制备的气体传感器对不同浓度二氧化硫(SO2)的气敏性能,研究发现传感器对SO2的响应时间、恢复时间和灵敏度随SO2气体浓度的增加而增大,不同基团修饰MWNTs气体传感器对SO2的灵敏度较本征MWNTs传感器的灵敏度显著提高,氨基修饰MWNTs(MWNTs-NH2)气体传感器的灵敏度最高,为本征MWNTs气体传感器的17–23倍,碳管与SO2间的毛细力、表面张力、氢键、化学键等相互作用为影响传感器气敏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朱真乐 《科技信息》2011,(22):119-121
碳纳米管是一维纳米结构,具有表面吸附能力强,导电性良好和电子弹道传输特性等优势,这些力学、电学、物理和化学性能使得其成为制作纳米气体传感器的理想材料。运用碳纳米管制作的气体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尺寸小和能在室温下工作等诸多优点,是很有前景的气体传感器。本文对碳纳米管气体传感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研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王蒙  史达  陈晓娟 《应用科技》2006,33(9):1-3,17
介绍了热线式气体流量传感器的敏感机理,它是根据热平衡原理在电流和气体流量之间建立确定的函数关系,由此得出了传感器的数学模型.在实际应用中,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到气体的热传导、密度等特性,导致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提出了将数据融合理论应用于传感器的温度补偿,对流量和温度同时进行监测,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气体流量与传感器输出之间的关系,有效地消除温度变化的影响,提高传感器的精度.给出了系统实现的方法和实测数据,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氧化铟作为一种比较新的气敏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气体传感器中存在的选择性差和工作温度高等问题.近几年来大量的文献报道了氧化铟传感器检测O_3、 CO、 NO_2等气体.本文按照被检测气体的种类,从In_2O_3的气敏材料制备及气敏性能两方面对现有In_2O_3气体传感器进行了论述,并指出了In_2O_3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设计基于CC2530的煤矿气体监测终端实时监测煤矿危险气体浓度并进行分析判断和安全防范提示。为提高安全可靠性和准确度,该终端采用了红外气体传感器和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两类气体传感器。设计电路将电化学气体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流转换为电压模,以满足CC2530内置电压模模数转换器的需要,通过测量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环境温度,查询保存的电化学酒精传感器的信号比率与环境温度之间的关系数据,计算出准确的气体浓度,解决了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中气体燃烧转变为电能输出转换率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的问题。也可加入由网络协调器或者是路由器组建的Zig Bee网络,把终端检测出的结果传输到总控中心供实时监控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温度对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性能影响的过程,提出一种自适应温度调制模式的传感器气敏性能研究方法,着重阐述自适应温度调制模式的工作原理,设计以气敏单元电阻值为反馈信号的传感器闭环控制加热电路,借助于电路模拟方法,获取在不同气体下传感器温度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计数长度k和不同气体组分下,温度响应曲线各不相同。以H2为例,传感器的温度范围为140~220℃,传感器温度变化周期为800 ms,其中上升时间长度为300ms,下降时间长度为500 ms,为定性分析气体种类和定量分析气体浓度提供了大量的传感器响应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为了获得一种性能更优的气体传感器,用于肉品特征挥发物的快速检测,以恒电流法制备PANI/Au/Al2O3电极,并组装成电阻式丙酮气体传感器.在稳定性测试中,利用此传感器于1 189与23 ppm丙酮气体中进行连续感测,其电阻感测变化率(感测信号)从开始时的3.13%与0.74%,经10次测试后,信号分别下降为3.05%与0.72%.在气体选择性测试方面,当混入氧气或二氧化碳作为干扰气体时,丙酮感测灵敏度下降,但丙酮的浓度与传感器电阻变化率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然而此传感器对丙酮气体进行感测时受水分和氨气的干扰相当显著.最后提出了此传感器感测丙酮气体的机理.  相似文献   

14.
李三平 《甘肃科技》2003,19(6):16-17,15
介绍用普通气体传感器组成多维气体集成敏感阵列传感器克服交叉敏感干扰,由PC机采集阵列传感器的相应特征并结合数学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训练阵列传感器处理气敏信号,完成对气敏阵列传感器的标定。阵列传感器连接单片机构成采集前端。采集前端监测报警并将采集的数据传送到井巷气体监测系统上位机,由系统分析机对整个井巷系统内的气体环境综合分析、监控。  相似文献   

15.
通过简单的水热法在金电极上制备了氧化锌纳米棒,从而制成了气体传感器.研究了氧化锌纳米棒的结构和特性,发现用该材料制成的气体传感器对于500 ppm的NH3和H2在150 ℃下有较灵敏的反应,并探讨了产生传感效应的机理.该传感器制备方法简单、廉价、环保,适合大批量生产,有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气体探测.  相似文献   

16.
碳纳米管(CNTs)具有独特的电学、力学、物理、化学性能。可对许多气体进行选择吸附和快速检测。近年来,碳纳米管在气敏传感领域的研究及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具有体积小、常温下即可检测、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综述了本征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的功能化修饰、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在呼吸检测中的应用等研究进展。为提高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的气敏性能(灵敏度、选择性、响应时间和可重复性)、增大检测气体种类。目前主要通过使用不同材料(有机聚合物、金属、金属氧化物)对碳纳米管进行合理的功能化修饰。在进一步研究中,应重视发展除加热和紫外光照射之外的新脱附技术、研究复杂气体环境中特定气体的选择性检测、将传感器阵列技术用于CNTs气敏传感器、实现商业化的电子器件等问题及挑战。  相似文献   

17.
使用微电极并融合计算机控制的快速电势调制技术,推出了一类全新的暂态电化学多组份气体传感器-“电势脉冲调制型气体传感器”。与常规的移居记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比较,优化了传感器性能,拓展了传感器新的功能和功能集成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醛氧化酶原理来检测甲醛的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以沉金电极为基底经过自组装、活化、吸附等工艺制作而成,对甲醛有较好的电催化氧化作用。利用该电极,以LPC1788为处理核心设计了一套生物传感器甲醛气体检测装置。利用0.1 mg/m3的甲醛气体对传感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传感器对甲醛响应时间为20 s、恢复时间短,检测下限为0.01 mg/m3。  相似文献   

19.
基于移动传感器网络的气体源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气体源方法中存在的因探索区域尺寸、边界等先验知识缺失而造成节点部署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有限个低成本机器人构成移动传感器网络进行气体源定位的方法.该方法中,首先以期望拓扑结构排列的移动传感器网络节点采集气体浓度并上传至上位机;然后上位机使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方法对气体源位置进行估计,并将位置估计结果发送给移动传感器网络节点;最后由移动节点计算出目标位姿,并采用饱和控制的方法镇定到该位姿.通过上述步骤的不断循环,移动传感器网络最终将移动到气体源附近,从而实现对气体源较为精确的定位.室内自然通风环境中,使用6个自制的机器人组成具有固定圆形拓扑的移动传感器网络进行了气体源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适当选择拓扑半径,该方法可在6,min左右实现精度为30,cm的气体源定位.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石墨烯作为气敏材料在气体传感器件中的应用特点,包括所用石墨烯的制备方法,不同方法合成的石墨烯在器件加工时的特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对气体的检测情况,以及该类传感器的主要缺陷和改进的一些基本方法.结合作者的部分工作,指出与半导体材料复合的方式代表了石墨烯在气体传感器领域应用的一个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