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有线性输出的靶式流量计.它利用压阻式传感器来测量流体作用在靶面上的粘滞力,从而进行流体流量的测量.试验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流速范围内,传感器的输出和流速间为线性关系.文章还分析了由于流体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对传感器输出的影响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
优选了分析H2,CO气体的半导体气体传感器组成阵列,建立了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并与自组织竞争网络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以进行气体定性分析的研究;同时为了消除气体浓度变化对传感器阵列输出的影响,提高自组织网络的识别效果,运用三种不同的数据归一化算法对传感器阵列的输出响应进行了预处理, 并对各自对应的网络识别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相对算法可实现H2,CO气体的准确识别。  相似文献   

3.
由于霍尔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随温度变化,所以需要对该传感器进行温度补偿.首先采用遗传算法(GA)优化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LS-SVM)建立被测位移与霍尔位移传感器系统的输出电压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其次从该函数关系求出融合后的数据,最后从该数据求出温度补偿后零位温度系数、灵敏度温度系数和相对误差.研究结果表明,温度补偿后零位温度系数和灵敏度温度系数均提高了一个数量级,相对误差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而达到了对霍尔位移传感器温度补偿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α-Fe2O3可燃性气体传感器进行振动、高温、低温、温度快速变化和稳态湿热等可靠性环境试验,探索了各种环境因素对其性能的影响.根据试验数据,采用FTA方法对器件进行失效分析,找出了影响α-Fe2O3可燃性气体传感器性能的主要因素,从而为提高气敏元件可靠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5.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电堆动态热传输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基于能量守恒原理建立了电堆的动态热传输模型,比较全面地考虑了影响电堆热传输的因素.仿真结果表明,在不考虑冷却且反应气体输入流量略大于负载电流所需流量情况下,随负载电流的增大电堆温度快速上升;当电堆电流为常数时,随着提高输入气体的流量,电堆温度由不稳定状态逐渐过渡到稳定状态,且稳定值随之下降;另外,当加入冷却系统后,可以充分保证电堆在较理想的温度下运行.模型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能够较好吻合.  相似文献   

6.
建立一个新的描述“U”型管式地热井下换热器的导热模型.分析地下岩层的温度分布、井下换热器进口水温及流量变化对井下换热器热输出的影响,以及岩层温度剖面变化对热输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用一种深掺杂硅材料制成的微型流量传感器来测量呼吸气流的测量,并用信号处理电路对微型流量传感的输出进行鉴别,就可以监视呼吸系统状态的微小变化。传感器偏置电压的变化对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通常,温度和环境的变化会使某些被认为是常量的参量发生意外的变化。信号处理系统部分论述了使用自动补偿系统来消除上述变化的影响,并给出了实用电子设备中,消除各种干扰因素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用一种深掺杂硅材料制成的微型流量传感器来测量呼吸气流的流量 ,并用信号处理电路对微型流量传感器的输出进行鉴别 ,就可以监视呼吸系统状态的微小变化 .传感器偏置电压的变化对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的影响 .通常 ,温度和环境的变化会使某些被认为是常量的参量发生意外的变化 .信号处理系统部分论述了使用自动补偿系统来消除上述变化的影响 ,并给出了实用电子设备中 ,消除各种干扰因素的一些方法 .  相似文献   

9.
SOS压力传感器温度的补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硅 蓝宝石(SOS)压力传感器的温度特性,表明测量范围较宽时,传感器的输出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并且成非线性·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共轭梯度算法的硅 蓝宝石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方法·利用神经网络共轭梯度算法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特点,通过训练使神经网络建立在不同环境温度下传感器输出与其实际感受的电压值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硅 蓝宝石压力传感器温度补偿·计算机仿真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地消除温度的影响,而且能在神经网络的输出端得到期望的线性输出·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压力传感器输出特性受温度变化和电压波动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应用支持向量机对压力传感器输出特性进行非线性补偿的校正模型。校正模型利用支持向量机具有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特点,通过建立压力传感器输出特性与其实际电压值之间非线性映射关系的校正模型,实现压力传感器非线性补偿校正。实验结果表明,最大相对波动从22.2%降为0.64%,能有效地消除温度和电压波动的影响,在校正模型的输出端得到期望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特性。  相似文献   

11.
当射流出口速度较小或室内自然对流强度较大时,室内自然对流对射流特性产生重要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建筑内左右壁面为定壁温边界条件下的自然对流与射流共存时的速度场和温度场。根据数值计算结果,分析了自然对流对射流特性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这为工程设计中预测自然对流对室内气流射流的作用及合理设计室内气流组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智能机器人服装中,压力传感器阵列输出性能易受环境温度、电压扰动等非目标参量因素的影响,其间存在的交叉干扰常导致测量精度显著降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测量分布压力的压电传感阵列及其信号处理的方法。设计了传感信号的处理流程;析取并有效地处理了置信距离矩阵和关系矩阵融合中的有用数据;提出了用概率最大值法和极大似然法对多传感器信息作有效融合处理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消除温度对压力传感器的影响,减小了单个传感器不确定性的误差影响,提高了压力分布测量数据的稳定性和测量精度,可显著改进压力图像重构精度。  相似文献   

13.
研究一种基于AT89C52单片机和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来进行温度测量的方法,研究了温度传感器芯片、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接口电路,以及实现温度信息采集和数据传输的软件.通过proteus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电路典型和控制方便等优点.整流中两输出滤波电感稳态电流的均流问题,通过PSPICE仿真验证了分析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在已经建立的建筑空调系统仿真器的基础上,针对系统的温度、湿度、流量传感器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传感器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根据系统正常的历史运行数据建立数理统计模型,通过传感器实际测量数据与正常数据阵在故障子空间投影的比较,对传感器的故障进行检测.仿真试验表明,该方法能够诊断出固定偏差和漂移故障,为进一步研究传感器的故障诊断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一种气固质量流量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热式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的气固质量流量检测方法的实验研究情况;给出了实验系统方案和实验测量装置的硬软件设计,实验结果分析说明,该检测方法通过复合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气体流速,粉体浓度和各处温度,经过数据处理就可以测得气固质量流量。  相似文献   

16.
双波长光纤温度传感器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出了一种满足电力系统高压电器设备在线温度检测需要的双波长光纤温度测量系统。系统以半导体材料的光谱吸收特性作为测温原理,采用光纤和无源器件感受和传递温度信号,具有良好的绝缘性和抗电磁干扰的能力。论述了运用改进双波长补偿方法来全面克服系统中存在的光路扰动、解决光纤温度传感器工作不稳定问题、提高系统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的原理。给出了双波长光纤温度测量系统的实验结果,证明了理论研究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温度补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经过钢套筒封装后的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温度补偿方法,从封装传感器的微观结构出发,利用光栅与封装套筒在界面上力学作用机理推导出封装传感器的波长变化与环境温度、应变变化值之间的关系式.给出了应变传感器进行应变测量时的温度补偿公式与工程实施方案.室内的标准实验证明:对于封装的应变传感器进行应变测量时,采用建立的温度补偿公式与实施方案能够正确剔除温度影响,得到真实的应变值,如果采用传统的裸光栅温度补偿方法在温度变化幅度较大情况下将导致严重的系统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8.
低温固态电解质乙烯催化传感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高聚物Nafion膜为固态电解质,利用混合压膜法制作传感催化电极,研制了低温固态电解质乙烯催化传感器。以氧为参比气体,Pd黑为电极催化材料,考察了Nafion膜含水量、不同粘合剂、电极片中Teflon含量,以及温度对乙烯传感性能的影响,得出了较佳的膜电极制作工艺参数;以空气为参比气体,对乙烯传感也进行了一定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传感器的稳定性和目标参量的测量精度,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回归估计(SVR)的传感器静态误差修正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降低压力传感器的灵敏度温度系数,提高压力的测量精度。其相对温度变化的稳定性明显优于传统的传感器静态误差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多小波的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监测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监测系统采集的数据不可避免地存在噪声.为有效地探测和消除噪声,得到更可靠的温度监测数据,根据多小波原理及特性,结合矩阵预处理法和重复行预处理法,提出改进的矩阵预处理方法和新的软阈值方法,并应用于大坝DTS采集的温度数据消噪.结果表明,改进的多小波矩阵预处理方法比未改进的多小波预处理方法及DB4单小波方法有更高的信噪比,且去噪效果性能更好,在消噪处理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