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近年来许多湖泊、水库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阐述了湖库污染及其危害性,在从工业污染。农业与养殖业污染,生活和旅游污染3个方面对污染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污染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武汉东湖为富营养化湖泊,外源污染是其主要原因。采取截流入湖污水进行二级生物处理,是治理东湖污染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3.
湖泊污染与整治现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国家环保总局发表的环境公报显示,我国主要湖泊的富营养化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分析了我国湖泊的污染及整治现状,介绍了我国常用的污染湖泊治理技术,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从湖内治理为主向全流域保护治理转变,从专项治理向系统、综合治理转变,从以专业部门为主向上下结合、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治理转变。  相似文献   

4.
以安徽省池州市平天湖为例,根据平天湖湖泊资源利用现状、水环境状况及已采取的治理措施,探讨平天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污染源治理与生态修复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详细分析了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二期建设工程对汾河河道泄洪、河势稳定以及可能对太原市防洪造成的影响,提出了防洪影响评价成果及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房玉梅  郑涛 《天津科技》2007,34(4):94-96
对天津市中心城区(市内六区)"十五"期间二氧化硫的排放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探讨了中心城区采暖期二氧化硫污染较重的原因,指出中心城区单位面积二氧化硫排放量大、排放空间小、治理效率低、排放时间集中是造成我市中心城区采暖期二氧化硫污染较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生态学角度对湖泊面源污染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湖泊面源污染的实质是资源利用问题,并由此提出在湖区及湖泊水源区开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降低资源消耗,减少污染物产生,达到控制和治理湖泊面源污染之目的。介绍了农业生态工程建设的一般程序、主要建设研究内容。最后列举北京市大兴县留民营村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和胜利油田大型生态农场建设两个典型案例,具体介绍农业生态工程建设对发展经济、改善环境、减少化肥及农药用量、消除土壤污染、治理与控制面源污染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几十年来,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及人口剧增,大量工业废水、农业径流及生活污水被直接或经河流排入湖泊、海洋等,水环境日益恶化。对湖泊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有利于对湖泊环境的保护及进一步治理。本文阐述了重金属对湖泊的影响,介绍了国内重金属在湖泊沉积物中的污染评价方法,总结了国内外生物修复湖泊环境方法。  相似文献   

9.
侯根然  宋艳清 《科技信息》2006,(10):223-224
作者从某市城区地表水(湖泊)的功能现状、富营养化问题入手,就水体富集营养化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防治措施,最后对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安庆市城区的六个湖泊水体的重金属、油类、总磷、总氮、氨氮、化学需氧量等污染指标进行了分析,分析可能的污染来源,构建模糊评价模型评价水质。结果表明:1)污染物空间分布呈现为市内中心处的湖泊含量高周边湖泊含量低的特征,且不同湖泊污染物类型不同,表明存在不同的污染来源;2)采样中发现存在暗渠排放进入水环境,表明该市偷排现象依然存在;3)城区湖泊均为Ⅲ类水体,基本符合其功能需要,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总氮和氨氮,但个别污染物污染比较严重,例如油类的含量在各个湖泊均在(0.18-0.2) mg/l之间,为Ⅳ类标准,西小湖的 TN含量大于2.0 mg/l,为劣Ⅴ类标准,高锰酸盐指数在东大湖、莲湖以及菱湖内均在(6-15)mg/l之间,属于Ⅳ和Ⅴ类标准。因此湖泊水质变化趋势需要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11.
黄石市主要地表水体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黄石市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析了长江黄石段、磁湖、青山湖、大冶湖、保安湖、富水、舒婆湖、网湖、仙岛湖等水体环境质量现状,提出各水体污染防治措施,对促进黄石市地表水体环境保护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黄石市区草坪杂草的的调查,结果发现黄石市区的草坪杂草共有64种,隶属24科,其中菊科、禾本科杂草居多。对黄石市区不同地点草坪杂草种类及其重要值进行分析,提出了针对黄石市区草坪杂草的一些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黄石境内四大主要通江湖泊大冶湖、网湖、海口湖、朱婆湖周边渔民及居民进行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探讨了4个不同湖泊水质变化及其原因以及渔民的养殖收益变化,调查了不同湖泊渔民和居民对新的水产品种选择取向以及养殖品种和产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目标湖区水产品种类和数量均有所减少,大部分渔民乐意引入新的水产品种,渔民们的养殖收益随着水质变差减少了,开展"灌江纳苗"工作有较好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4.
以黄石地区通江湖泊为调查区域,综合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调研方法,对拟实施灌江纳苗的目标湖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分析探究。结果表明在目标湖区,当地居民对湖泊开发满意度低于20%,渔民收入明显偏低,51.6%的渔民月经济收入在1000和2000元之间,水质受工业污染尤为严重,而水质恶化又直接导致鱼资源和产量的下降;在受访企业中,技术人员和高级职称所占比例仅为5.1%;在上述结果分析及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关的合理化建议。调查结果表明在目标湖区开展灌江纳苗十分必要,并需要建立灌江纳苗的长效机制,以谋求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国内外大量的相关研究,探讨了植物对空气污染的响应以及空气污染植物监测的传统途径和高光谱技术,结果发现,如何基于当地大气污染物的状况和种类有针对性地筛选植物指示种及其关键响应参数以及如何利用获取的信息来科学地解释城市空气质量及其在不同尺度上的差异,依然是当前研究中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16.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及控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燕波 《长春大学学报》2005,15(4):64-65,79
指出了我国城市道路交通中所存在的噪声污染问题,阐述了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对产生噪声污染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从工程措施、技术措施、交通管制措施等方面对如何降低道路交通噪声污染进行了探讨,从而提出了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7.
应用在线监测对污染源进行实时监控已经成为我国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所获得的监测信息在环境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针对黄石市在线监测设施的运营现状,分析当前在线监测设备运行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加强管理、完善机制等方面进行思考,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湖泊是最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保护和改善湖泊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当前世界关注的一个焦点。公众意识是提高湖泊水资源环境管理效率和治理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对黄石市大冶湖、网湖、朱婆湖和海口湖周边的当地渔民、农民及其他居民进行了农村水环境现状公众意识调查及利益群体实地访谈。结果表明:60.6%的被访者认为湖泊水质变差了,并且不同职业身份对湖泊水质变化看法存在不一致性,这种不一致性主要表现在渔民认为湖泊水质变差的比例显著性高于其他职业身份的被访者。在湖泊水质变差原因的多选项应答中,选择工业污染的应答比例最高,为40.1%,其次是养殖业污染和生活污染,分别为24.9%和21.6%。另外,从职业身份对湖泊对应分析可以看出受访者对各自行业给湖泊造成的污染有很强的意识和认知感,这是未来改善湖泊水质、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和治理污染对策的良好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9.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后往往出现较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因此在该类型地区开展生态脆弱度评价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GIS)技术,从生态结构性脆弱与生态功能性脆弱两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了黄石市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模型,并采用自然打断法开展脆弱度的等级划分和评价.结果表明: 1) 2009—2019年黄石市各景观类型指数变化明显,建设用地和林地优势度增加;耕地破碎度大幅增加而优势度减小;居民用地破碎度大幅减小而优势度减小;废弃工矿用地面积减少,破碎度和优势度减小.2) 黄石市2009—2019年生态脆弱指数平均值为0.258±0.063,整体处于轻度脆弱且空间分异明显,北部和中部地区脆弱度高,主要为高程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区、林区以及海拔较低的磁湖、大冶湖等水域;南部地区脆弱度低.3) 黄石市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为99 053.51 hm2,较2009年下降了4.69%;10 年间由高等级脆弱向低等级脆弱转移的总面积为51 109 hm2,占总面积的70.08%,其中面积变化最大的是由中度脆弱向轻度脆弱转移24 720.48 hm2,主要集中在大冶市矿产资源开采区和水文旅游资源开发区的交界处,矿山治理和水体生态修复成效初显;黄石市市域内区域生态脆弱现状依然严峻,尤其市内三个区仍有超过60%的地区处于强度脆弱等级以上,还需持续不断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彻底实现城市成功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20.
陈菡雯  万帆  黄浩  胡辉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1):8766-8771
水环境污染是困扰城市发展和影响人居生活的重要因子。为探索研究河湖水环境改善措施,尤其是研究与人居环境密切相关的城市内湖水环境提升,以武汉市南湖为例,开展了典型城市公园型湖泊的水质提升问题。通过对南湖汇水范围内污染物来源的进行精细化定量解析,结果结果表明南湖入湖总氮(TN)和总磷(TP)负荷分别为835.6 t/a和92.56 t/a;污染负荷空间分布有三个典型峰值区域,其面积仅占汇水范围的10.7%,而其TN产污负荷占25.18%,总磷产污负荷占23.97%。采用狄龙模型计算得出南湖水域TN环境容量为315.2 t/a,TP环境容量为21.01 t/a。在完成城镇生活污水和底泥释放中60%TN去除和75%TP去除的基础上,同时地表径流中TN控制率达到67%、TP控制率达到87%,即TN和TP排放量控制在环境容量限值以内,可使TN浓度达到1.5 mg/L,TP浓度达到0.1 mg/L,南湖水质总体达到地表水Ⅳ类要求。基于环境容量分析的入湖污染物来源定量解析,以及进一步对汇水范围内污染负荷的空间分析,可为河湖水环境污染治理措施的合理安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