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GA3处理对枇杷采后呼吸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GA3处理对枇杷果实贮藏中呼吸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给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以生长在陕西安康的长崎早生枇杷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10、50、100μmol/L)GA3溶液浸泡处理20min,然后贮藏于温度3℃±0.5℃,相对湿度65%—80%条件下,每隔7d测定果实呼吸强度、相对电导率、MDA含量以及PPO、POD、SOD、CAT和PAL等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GA3处理能够使果实在贮藏初期的SOD活性升高,极显著抑制贮藏中期PPO和PAL活性的升高.10μmol/L GA3处理可有效降低枇杷果实呼吸强度以及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10μmol/L和50μmol/L GA3处理可极显著抑制贮藏后期果实CAT活性的下降.研究表明,采用10μmol/L GA3处理可使枇杷果实在贮藏中保持较好的生理状态.  相似文献   

2.
枇杷果实贮藏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于两个枇杷采收季节对不同贮藏温度下枇杷果实中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呼吸强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同时测定了贮藏中果实的总糖、还原糖、有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研究表明,低温(5+0.5)℃显著延缓了果实种子中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推迟了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时间,有利于各营养成分的保存.枇杷果实采收后,采用适宜的低温贮藏结合PE薄膜袋包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保鲜手段.  相似文献   

3.
以采前套袋控制病原菌潜伏侵染的杨梅果实为材料,采后接种橘青霉病菌,旨在研究橘青霉侵染对杨梅果实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氧化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橘青霉侵染初期,杨梅果实细胞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上升趋势,酚类物质快速合成以提高自身的抗病能力。而同时期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并没有相应增加,反而下降较快,致使木质素合成受阻,说明橘青霉侵染虽然诱导杨梅果实产生一定的抗病性,但这种抗病能力有限。贮藏中后期,虽然POD活性略有下降,PPO活性保持平稳,但二者始终处于较高水平,从而导致前期积累的酚类物质被大量降解,加上前期木质素合成受阻的影响,橘青霉更容易穿透杨梅果实细胞壁,进入细胞组织内繁殖生长,最终导致果实腐败。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安喜布对采后番木瓜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用质量分数分别为0,4×10-7,8×10-7,1.2×10-6的安喜布(1-MCP)处理采后番木瓜的果实,并置于25℃下贮藏,结果表明:安喜布能够延缓番木瓜果实的硬度下降和色泽变化,抑制其果实腐烂病害的发生,延缓果实中TSS,TA,VC的含量变化,保持果实的贮藏品质,推迟果实成熟衰老的进程.其中,尤其以w(1-MCP)=8×10-7的处理效果最佳,于30℃贮藏时,果实转黄率为92%,可以正常转黄,并且硬度适中,食用时酸甜可口.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黑莓高硬度品种‘Arapaho’和低硬度品种‘Boysen’果实发育成熟期木质素合成肉桂醇脱氢酶(CAD)基因表达,及其与CAD酶活性及总木质素含量的关系。【方法】对不同发育时期的黑莓果肉,利用半定量RT-PCR分析18个RuCADs基因成员的表达,利用比色法测定CAD酶活性,利用滴定法测定总木质素含量。【结果】在黑莓的18个RuCAD基因成员中,有8个CADs基因成员在2个品种发育早、中期果肉中表达量较高; 其中RuCAD16仅在‘Boysen’的早、中期果肉中表达,而在‘Arapaho’中不表达。‘Arapaho’和‘Boysen’果肉CAD酶活性均在着色前即花后9 d和花后21 d时最高,着色后呈下降趋势。‘Arapaho’和‘Boysen’果肉木质素分别在花后24 d和花后27 d含量较高。【结论】‘Arapaho’和‘Boysen’果实着色后,RuCADs基因成员表达呈多样化,且硬度与RuCAD酶及木质素含量关系表现出一定差异; 而在果实发育后期,RuCADs基因表达量降低。CAD酶活性降低及木质素含量下降,与黑莓成熟果实硬度下降具一致性,推测木质素合成与成熟果实硬度形成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麻竹笋生长期木质素合成生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生长1~7 d麻竹笋中酶PAL、TAL、POD活性的变化及L-苯丙氨酸、酪氨酸、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化,并就他们的变化作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它们的变化趋势之间有密切的相关性,而PAL活性与木质素含量变化成显著正相关,苯丙氨酸酪和氨酸含量变化和木质素的含量成负相关.TAL和POD活性的变化和木质素的含量不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水杨酸(SA)和一氧化氮(NO)对采后芒果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红芒6号"芒果(Mangifera indica L.‘Zill’)为试材,研究了采前喷施水杨酸(SA)、采后一氧化氮(NO)浸泡以及采前SA和采后NO联合(SN)处理芒果果实氧化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SA、NO和SN处理均增加并保持了SOD、CAT和POD活性,降低了PPO活性,同时降低了H_2O_2和MDA含量;贮藏5d以后,SN处理果实的H_2O_2和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同时,SN处理提高了贮藏后期果实的LOX活性,降低了PAL活性和总酚含量。因此,SN处理可以有效减轻采后芒果果实活性氧胁迫。  相似文献   

8.
1-甲基环丙烯对高温贮藏的香蕉果实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蕉果实用0.5μL稬-1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24 h后,在35℃高温下贮藏,研究1-MCP对香蕉果实丙二醛(MDA)、脯氨酸含量和保护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35℃高温下,香蕉出现明显的"青皮熟"现象,果皮中MDA含量迅速增加.1-MCP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香蕉果皮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抑制了果实膜脂过氧化,延缓了MDA含量的上升,增加了脯氨酸的累积,减轻了香蕉热害.1-McP处理果实于35℃下贮藏9 d后移入20℃环境,进一步增加了POD和SO的活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不同成熟度的海南红心火龙果果实在采后的耐储性,以便为火龙果的采后保鲜技术提供理论指导,本实验以"金都一号"红心火龙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七成熟、八成熟和九成熟3种不同采摘成熟度的果实在采后贮藏中的品质变化,同时,通过测定其在采后贮藏期间的可溶性固形物(TSS)、花青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其病情指数、失重率、p H值、抗氧化活性(DPPH)等生理指标,比较了不同成熟度的火龙果在采后贮藏品质的差异.结果显示:八成熟果实的TSS和p H值与七成熟果实的TSS和p H值在贮藏期间的差异显著(P 0. 05);贮藏前6天,九成熟果实的TSS含量差异不显著,但是6天后九成熟果实的TSS含量下降趋势明显;八成熟果实的病情指数显著低于七成熟和九成熟果实的病情指数,七成熟果实的失重率最高,九成熟果实的失重率最低;抗氧化活性和花青苷的含量变化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是九成熟果实八成熟果实七成熟果实;八成熟果实的SOD和POD活性高峰出现的时刻比七成熟和九成熟果实的SOD和POD活性高峰出现的时刻延迟2天.储藏期间的综合指标表明:八成熟的果实在采后其贮藏品质较好,因此可将其作为海南红心火龙果的采摘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鄂北冬枣为材料,对果实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相关酶活性与果实硬度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各相关酶活性与硬度的相关程度依次为PG、SOD、CAT、PME、POD,与果实硬度的贡献率大小依次为PG、CAT、SOD、PME、POD,与果实硬度的关联度顺序为PME、SOD、PG、CAT、POD。综合分析结果表明,PG活性、CAT活性、SOD活性为果实贮藏过程中主要的酶,在贮藏过程中对果实软化衰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食荚豌豆(市售)为试验材料,研究常温下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处理对食荚豌豆采后生理和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0Voo和1.5%壳聚糖处理均能显著降低食荚豌豆的腐烂率、蒸腾失水、抑制呼吸强度和豆粒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保持较高的Vc、叶绿素含量;壳聚糖处理可保持籽粒中较高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保持籽粒中较低的过氧化物酶(POD)、MDA活性。表明壳聚糖涂膜能够较好延缓食荚豌豆贮藏衰老.保持品质,减少豆荚腐烂发生.从而延长贮藏期。  相似文献   

12.
利用多变量分析方法探讨了4种减压条件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压贮藏的蓝莓果实的硬度、总酸、品质、色泽、香气和风味降低,固酸比略有升高.主成分分析的结果表明,贮藏29 d时,0.050 MPa处理对蓝莓果实的风味、固酸比、硬度、总酸的影响较为显著;贮藏49 d时,0.050 MPa处理和0.075 MPa对蓝莓果实色泽、风味、固酸比、硬度、总酸、品质评价、甜度、甜酸比有较大影响.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知,风味和品质与甜酸比、酸度和固酸比呈显著正相关性,与香气、硬度、坚硬度、甜度和色泽呈显著负相关.运用通径分析可知,色泽、甜酸比、酸度、固酸比、总酸、甜度对品质和风味的直接影响最强.  相似文献   

13.
以破色期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CV.Ailsa Craig)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常温O3处理对采后番茄果实生理、生化指标以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3±0.5μL/L的O3处理果实3h,能延迟番茄果实的呼吸跃变,降低乙烯释放量;延缓番茄果实品质的下降,维持果实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但对抗坏血酸氧化酶影响较小;同时O3能够有效抑制Botrytiscinerea的生长发育,对番茄灰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几种简易贮藏方式对“米良1号”猕猴桃果实贮后性状的影响, 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以100~ 125 g的“米良1号”无伤正常果进行常温换气贮藏,贮后90 d 优质果率比较理想; 果实入贮后的前30 d是果实硬度下降最快、可溶性固形物上升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 )“2007”新品系具有耐高温、生长快、琼胶含量高等特点,目前已经在中国南方海域进行栽培推广,研究温度对龙须菜“2007”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测定在不同温度(15℃,20℃,25℃,30℃)培养条件下龙须菜“2007”新品系的相对生长速率(RGR)、光合色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叶绿素荧光参数等生理生化特性的变化。【结果】在15~25℃温度范围内,龙须菜的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rETRmax )无明显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30℃时(P<0.05)。在15~30℃范围内,饱和光强(Ik)却随着温度的增加而显著的下降,两两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随着温度的递增,Q10(反映硝酸还原活性与温度关系)显著下降(P<0.05),到达30℃高温时,Q10已经下降到1.13,说明30℃高温对龙须菜“2007”的生理活性有一定的损伤,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光合作用的能力显著下降。【结论】最适合龙须菜“2007”生长的温度为20℃,此时,龙须菜“2007”RGR最大,叶绿素(Chl a)和藻胆蛋白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将杨梅于混有一系列丙酸溶液的48℃热水中处理20min,对照组为25℃常温水浴20min,之后均贮藏于4℃并对杨梅的呼吸速率、果实硬度、可溶性总糖、总酸度及腐烂率进行定期测定和观察.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以上各丙酸热水综合处理对杨梅硬度和总酸度无显著影响(p>0.05),可降低杨梅果实的呼吸速率,减缓可溶性总糖的消耗,尤其是显著降低了杨梅腐烂率(p<0.05).说明丙酸热水综合处理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水果品质,同时能有效抑制真菌侵染,杨梅采后防腐保鲜效果明显,可作为替代化学杀菌剂的果蔬防腐保鲜新方案.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浓度臭氧水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在两种贮藏温度下的贮藏品质和生理的影响.分别采用0.3,0.6,0.9,1.2 mg/L的臭氧水处理红富士苹果,然后分别贮藏于13℃和0℃,定期测定贮藏温度下的果实的生理和品质指标.臭氧处理对苹果果实呼吸强度及乙烯的释放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延缓苹果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硬度的下降,减少果实水分的损失;0℃贮藏的保鲜效果普遍优于13℃贮藏条件.臭氧处理对红富士苹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0.9 mg/L臭氧水处理的效果优于其他各组,且0.9 mg/L臭氧水结合低温的贮藏方式更有利于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保持.  相似文献   

18.
水杨酸对锦绣杜鹃叶片中PAL、PPO及P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水杨酸(SA)处理锦绣杜鹃植株,分析不同的SA处理时间杜鹃叶片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等主要防御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水杨酸处理杜鹃叶片可明显诱导PAL、PPO、POD等防御酶活性的提高,其中50~100μg/mL浓度的SA对诱导杜鹃PAL、PPO、POD酶的活性影响最为显著,但受SA诱导的影响各不同,主要是在对防御酶活性的提高和表达时间上存在着差异,其中PAL受SA诱导后,活性提高最大,持续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19.
用臭氧水处理草莓3min和9min,研究不同处理对草莓采后品质、抗氧化物质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14d后,臭氧水处理9min草莓果实的硬度比对照组高74.68%,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8.59%,总酸含量高于对照组15.63%,抑制了果实的呼吸作用。另外,用臭氧水处理草莓9min,增加了果实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高出17.49%和53.00%。同时,臭氧水9min处理后,草莓的总抗氧化能力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也得到提高,分别较对照组高41.95%和102.37%。因此用臭氧水处理草莓9min,可以较好地延长草莓果实的保鲜期,保持草莓的采后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