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讨论了原子构造的对称性原理及其在元素周期系形成的中支配作用,指出了基态原子的电子(包括电子的自旋态)的轨道分布方式是由轨道能及电子线态的对称性二者决定的,而元素周期系的形成则是与元素基态原子外围电子组态的对称性选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一些实验事实和数据,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元素周期系的非规则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讨论了元素周期系的发展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原子外层空轨道相对最稳定顺序周期性规则和大周期概念与元素周期系的本质联系;元素周期律(特别是第二周期性)的解释;周期系各部分的相互联系和影响;未来元素的预测等。并对元素第二周期性原因、“镧系收缩后果”等问题作出新的解释。  相似文献   

5.
一、元素周期系理论的发展概况1869年俄国化学家MendeLyeev和德国化学家Lothar moyer,在前人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分别发表了元素周期系理论和元素周期表,奠定了现代无机化学的基础。但是,当时人们仅发现63种元素,而门氏却根据元素周期系理论,排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留出了一些空位,予言了当时尚未发现的六种元素的存在和性质,它们是钪(Sc)、稼(Ga)、锗(Ge)、锝(Tc)、铼(Re)、钋(Po)。这些元素被以后的科学家陆续所发现,实践证实了元素周期系理论的科学正确性。自1894-1898年稀有气体元素相继被发现,这是对元素周期系理论的一次考验,于  相似文献   

6.
七十年代以来,104号、105号元素的合成,各国均有报导,并列人无机化学、中学化学教材之中。106号元素的合成业已成功,推测107号元素不久也将合成出来。那末104号、105号等元素在元素周期系中的位置及其命名如何,简介如下:一、104号105号元素在周期系中的位置众所周知,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元素周期系为基础,归纳了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并从离子反应的角度初步探讨和总结了金属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及其影响因素的一些规律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元素周期系中,各元素的结构分析,很方便地找到了对元素的不规则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一、偶奇效应及其依据在元素周期系中,原子外电子层的相对稳定度随周序数的为奇或偶呈现大小不同的现象,叫做偶奇效应。除去第Ⅰ、Ⅱ类主族外,偶数周期元素的外电子层的相对稳定度较大;奇数周期元素的外电子层的相对稳定度较小。而Ⅰ、Ⅱ类主族元素则恰有相反的趋向。由表1可知,第Ⅲ类主族元素的第一电离势呈波浪式的变化,偶数周期元素B、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时”“空”两个方面讨论了元素周期系的界限。铀后元素是不稳定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半衰期迅速变短,作为不稳定核的存在受到可测时间的限制,可测时间的理论极限应是强相互作用时间10~(-23)秒。铀后元素最长寿同位素的半衰期τ(年)与原子序数Z有近似线性关系lgτ=-1.173Z+116.7,由此得出不稳定核存在的时间限制是Z=125;空间限制是Z=131~153。“时”“空”限制基本相一致,使得有理由认为周期系的极限界限在第八周期。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自1869年发现元素周期律以后人们如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周期律的,同时对元素周期律的发展提出了有科学根据的设想。  相似文献   

12.
比较全面地分析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讨论了元素周期律的本质和发展,以及在这个科学发现中所体现出来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给予世人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两个特点:(1)元素已达118号,远远超出当前国内大中专化学教材所列的112号元素数;(2)第六周期和第七周期ⅢB元素是Lu和Lr,而不是La和Ac.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述了元素周期表研究进展,讨论了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发展,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政计思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化合物的性质。  相似文献   

15.
16.
运用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借助S-VHS型摄像机,BVE-800编辑机及带编辑功能的BVU-850P录像机等先进的设备,拍摄了实物元素周期表录像片,将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单质,存在于自然界的矿物以及它们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通过清晰的画面,生动的演示实验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在学习化学时能贴近社会,寓学习于兴趣之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提出原子外层空轨道相对稳定性可作为电子填充的粗略判据;给出由中性原子轨道能数据直接导出原子外层轨道相对最稳定顺序的图表及周期性规则;用以简明、清晰、合理地推引解释元素基组态和解释元素周期律。提出在中心势场模型基础上推引全部元素基组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对给定数据集合的元素重要性进行估计是数据挖掘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应用。现有的技术都是通过排序或选择来发现重要元素,其主要缺点是没考虑高排名对象可能非常相似甚至完全相同这一事实,忽略了高排名对象间的冗余性。因此,在强调多样性的场合,该方法性能有限。本文通过将排序和选择相结合,提出一种基于集合覆盖的元素重要性估计算法。该算法不仅考察单个集合覆盖的解,而且计算元素参与的高质量集合覆盖数量,进而为元素分配重要性分值。基于实际数据的实验和用户学习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性能高效,元素重要性评估结果的有用性高,且与人类感知相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