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言学中的语言转移(Language transfer)理论表明:相同的语言现象可能存在于不同语言中,名词用作动词为一种词类活用现象同时存在于英语及古汉语中,了解这类现象及其规律,对两种语言的教学将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
多义现象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对多义现象生成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英汉对应多义词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证了认知共性与个性同样也存在于多义想象之中.这些异同可以分别从认知、文化及语言角度来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3.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因素存在于最简单的交际活动中,文化教学也应体现在最基本的日常教学中.试图从文化因素在交际过程中产生何种影响的角度,探讨语言教学与文化、语言教学与交际的关系,以及语言教学中文化导入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模式,是一种复杂的语言文化现象.它存在于我们的语言、文化、思维、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体现了人类认知的共性特征,同时作为文化现象它又具有明显的社会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5.
回避现象是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语言心理现象。中国学生英语应用中的回避现象主要存在于词汇、句型和语用等三个方面,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采取教学对策来减少回避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孟春梅 《科技资讯》2007,(22):228-228
模糊现象广泛的存在于语言交际中,语言的模糊性可以借助于词语本身的模糊性、精确词语表达模糊含义、添加特定模糊语义词等手段来表达,本文将从六个方面来分析可以运用模糊语义的几种类型.  相似文献   

7.
汉语中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在某些否定句中,否定词尽管在表达中具有否定意义,但却与不包含否定词的句子表达的基本含义相同.这种语言现象在古代汉语中就已经存在,产生它的原因既包含语言和思维的关系方面,又与语言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语言和社会文化中的性别歧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讨论了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认为语言性别歧视现象不仅在社会交际中广泛存在,而且也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方式中,并且进一步简要地分析了语言性别歧视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英汉名词化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名词化现象共同存在于英汉两种语言中,但其构成方式、语法功能不尽相同。对比分析其异同,不仅有利于外语教学与翻译,也有助于语言交际。  相似文献   

10.
黎芳 《长沙大学学报》2009,23(4):112-113
性别歧视不可避免地存在于各种语言中,它并非由语言本身的自然属性所决定,而是特定的文化意识在语言中的反应。可以语义学为视角,从构词、词序、词义三方面分别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进行分析,来探讨其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