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 毫秒
1.
建立了一个包括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无机氮和磷、溶解态与悬浮有机物及溶解氧七状态变量的浅海水体生态动力学箱式模型,并且考虑了海面太阳辐照度变化、海水与底泥温度变化以及营养盐海底溶出和陆源流入的影响。初步分析了在胶州湾北部浮游生态系统演变的几个特征时期动力学程中的物流动态特征。结果是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以液体石蜡为液相介质,在富CO合成气条件下研究了C302铜基催化剂上CO、CO2加氢合成甲醇的宏观反应动力学,得到了相应的动力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比较,认为在CO浓度较高的情况下,幂函数模型优于Langmuir-Hinshelwood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和液相介质在富CO合成气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易位吸附模型推导出了化学吸附和交换动力学的解析表达式,这些动力学方程可从理论上剖析强化学吸附分子的压强促进脱附速度与其吸附过程之间的关系。本文作完满解释了CO/CO在Pd(111)和Rh多晶表面上的气相,表面交换动力学特征,并强调指出在实验温度和气相压强范围内CO在Pd表面上强弱吸附动态的动力学性质差别明显,文中还易位吸附模型和化学吸附的前驱态理论之间的一致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三相床甲醇合成过程Ⅱ.C302催化剂甲醇反应本征动力学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研究了C302型铜基催化剂上由CO、CO2与H2合成CH3OH的本征反应动力学。为使本征动力学模型能应用于三相床甲醇合成过程,实验所用原料气中CO浓度较高,范围为yco=0.08~0.26,压力和温度均在合成甲醇工业操作的范围内。选用双速率的Langmuir-hinshelwood方程来描述系统的本征反应速率,该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C302催化剂上甲醇合成反应宏观动力学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在内循环无梯度反应器中测定了低压甲醇合成反应宏观动力学。实验采用5m m ×5m m 圆柱状颗粒催化剂,实验压力5MPa,反应温度215~260 °C。以双曲型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以各组分逸度表示的CO、CO2 加氢合成甲醇的双速率宏观动力学模型,并用改进高斯-牛顿法根据实验数据获得了动力学模型中的参数。残差分析和统计检验表明,动力学模型是适定的。宏观反应动力学方程成功应用于上海焦化总厂年产20 万吨大型甲醇合成反应器的模拟放大。  相似文献   

6.
武装直升机的出现和发展给自动炮后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进一步降低小口径自动炮的后坐力是现代火炮技术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最佳后坐力控制原理(FORC)是小口自动炮减小后坐力的一种新的理论和方法,该文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FORC原理的特性,并以一种FORC装置为例,利用系统动力学键合图理论建立了FORC装置的动力学模型,进行计算机仿真,得到了其动力学过程的特性曲线,验证了FORC原理的可行  相似文献   

7.
用同位素切换法研究了在Pd(111)和Rh多晶表面上CO/CO的气相-表面交换动力学,实验发现了交换速度与吸附脱动力学之间的某些重要联系,并采有易位化学吸附模型提出了能够成功解释实验结果的协同交换机理。  相似文献   

8.
介绍改性无机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的制备和性能试验,以及用之处理造纸废水,结果表明改性的PAC在除浊、脱色、降低BOD、COD等方面有良好的效果,是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  相似文献   

9.
对CuO-磷酸盐胶粘剂有关粘接机理进行了剖析,提出CuO-磷酸盐胶粘剂调和固化后,主要生成含有“O-Cu-O”侧链,通过“-O-Cu-O-”链桥纵向和横向键合的无机磷酸盐高分子聚合物,是形成高强度粘接内聚力的主要因素,并经红外光谱证实。  相似文献   

10.
低温可逆变色涂料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Co盐(CoCl2.2C6H12N4.10H2O)作为变色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SiO2,CaO,MgO,Al2O3粉)作为填料,制成低温可逆变色涂料,通过填料选择、变色温度、恢复原颜色时间的试验及涂料性能的检测,确定了最佳涂料配方。  相似文献   

11.
借助休克尔分子轨道理论处理了CO_2、CO中的π键,引出了用休克尔理论处理AB_2型AB_3型无机共轭分子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MgO-CaO系耐火材料中主要氧化物CaO和MgO在高温下的晶粒生长动力学,发现CeO2的存在降低了CaO和MgO的晶粒生长活化能,提高了结构基元的扩散速率,促进了CaO和MgO晶粒的生长,从而揭示了掺CeO2的MgO-CaO系耐火材料抗水化性提高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用超临界CO2(SC-CO2)萃取伏令夏橙皮中的精油,确定萃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36℃,11.0MPa。同时,对SC-CO2萃取所得到的精油进行有机化学成分及无机微量元素的分析,确认该精油的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4.
用超临界CO2(SC-CO2)萃取伏令夏橙皮中的精油,确定萃取的最佳实验条件为36℃,11.0MPa,同时,对SC-CO2萃取所得到的精油进行有机化学成分及无机微量元素的分析,确认该精油的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典型的放射型发泡剂AC、吸热型发泡剂HYDROCEROLBIH和吸收放热型发泡剂EXOCEROL232(AC,NaHCO3,柠檬酸复合)分解热力学和动力学特性。用DSC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了动态分解温度,热效应和发泡助剂对分解热力学的影响,并用自行设计的发泡剂分解特性测量装置测定了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分解动力学,详细比较其优缺点,为新型吸-放热型发泡剂的开发利用和传统发泡剂的改进提供了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济阳拗陷高含CO2气藏的同位素特征和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济阳坳陷无机成因CO2气藏多沿断裂呈带状分布,且与新生代玄武岩在空间分布上关系密切.它具有高的CO2含量(64.55%~99.96%,平均为88.17%)和高的δ13CCO2值(-7.54‰~-3.35‰,平均为-5.03‰),40Ar/36Ar(318~3000,平均为1355)和3He/4He(4.68×10-6~3.55×10-6,平均为4.01×10-6).这些特征表明,气藏中CO2为深部地幔来源CO2和地壳来源CO2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产物.研究区内前第三系碳酸盐岩石的CO2含量及其δ13C值的降低进一步表明,地壳来源CO2主要由碳酸盐岩石的脱碳反应形成.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硅酸盐无机胶粘剂的固化机理,通过硅酸盐无机胶粘剂固化过程中水份蒸发速率的测定,分析了其固化过程中的失水规律和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硅酸盐无机胶粘剂固化过程的失水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可用方程x=Akt/[kt+10exp(-kt)]加以描述,且其固化过程是化学作用和物理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但物理失水过程是控速步骤;胶粘剂预固化阶段遵循零级动力学规律,而后固化阶段表现为分形动力学特征,两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1.882 KJ/mol和59.191 kJ/mol.引入分形理论中的DLA(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模型和DLCA(Diffusion-Limited Cluster Aggregation)模型,探讨了硅酸盐无机胶粘剂的粘接机理.  相似文献   

18.
兰州市冬半年大气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1988年至1992年兰州市10月至下年度3月期间的较为详尽的污染资料,进行了统计平均,通过图的形式,总结了兰州市冬半年大气污染物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并就这种特征和规律进行了分析,一年之中,SO2、CO、NOx浓度最大值出现在12月,而O3浓度则在此月最低。之内,CO、NOx出现两次峰值,SO2最大值出现于午后,O3则较为复杂与NOx牵扯相连,峰谷相映.SO2、CO、NOx3种污染物的浓度城关区大于西固区,而O3则相反。  相似文献   

19.
对纤维状催化剂ACF吸附SO2动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ACF吸附速度快、吸附平衡时间短、平衡吸附量大;其结构变化对吸附动力学有影响;Bangham和Langmuir吸附速度方程在ACF对SO2吸附体系有一定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五台型煤焦CO2催化气化的补偿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台型煤焦用Na2CO3、K2CO3作催化剂在0.2MPa和1123~1233K温度下进行CO2气化试验,发现上述两催化剂量分别在9~25Wt%、5~20Wt%范围内均能明显提高气化速率,且K2CO3的催化活性高于Na2CO3。催化剂用量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说明,该催化气化反应体系存在补偿效应,其等动力学温度分别为1562K(Na2CO3)和1739K(K2C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