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实现精确的人体步态检测并实时反馈给机器人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惯性传感器的无线传感器节点,在此基础上研发了一套无线穿戴式传感系统.基于人体下肢模型,提出一种可靠的步长和步向检测算法.使用五个自主设计的低成本惯性传感器节点固定在人体下肢和腰部,实现了相对精确的步态测量.为了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利用回声状态网络对整个系统测量误差进行校正,校正后步长测量误差小于3.5cm,步向测量误差小于4.5°.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与方法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步态检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用8031单片机实现电动助力车车轮转速智能化检测的方法,给出了一种用集成霍尔元件作为转速传感器的原理及检测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在分析现有轮速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高精度轮速算法,保证了在高速、低速轮速计算的精度,也使得在低速测量时有很好的实时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机动车安全运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传感的车轮运动状态监测系统。分析了该系统的框架与工作信息流,利用微惯性传感器研制了车轮智能传感节点,并进行了安装测试。结果表明,车轮智能传感节点体积小,便于安装,可用于不同行驶状况下车轮运动状态监测,也可实时地获取多个车轮运动状态信息,满足车轮运动状态实时监测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为了克服当下智能变电站光纤链路测量效率低下的缺点,文章设计了一种变电站光纤链路在线诊断监测系统与继保光纤智能测试仪。光纤链路在线监测系统由分布式智能诊断中心和在线监测后台组成,具备光口发送功率实时测量、在线监测及状态诊断功能,能直接对运行设备、停运设备实时开展测试,实现智能电子设备(inteb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IED)光口发送功率全寿命周期的在线监测诊断;继保光纤智能测试仪实现了对停运设备光口接收灵敏度的多通道、高精度、自动化一键式测试。在动模实验室对开发出的实物样机进行了系统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该在线诊断监测系统与继保光纤智能测试仪系统功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单片机为核心形成的RCL智能测试仪对电阻、电容、电感元件参数进行实时测量时,可以充分利用单片机的智能运算和控制功能,不仅方便实现测量功能,同时还使测量精度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6.
本期导读     
<正>本期"智能控制与智能计算"栏目中,《一种智能汽车的实时道路边缘检测算法》,以无人驾驶汽车为平台,针对结构化、半结构化道路下无人驾驶汽车道路边缘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汽车的实时道路边缘检测算法,经实验验证,该算法准确率高,可靠性强,能够准确完成  相似文献   

7.
动刀式浓度变送器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剪应力原理自行研制了动刀式浓度变送器,其传感器是一个单自由度机械可动系统,通过力发生器驱动测量元件垂直于介质的流速方向摆动。由于阻尼力和介质的浓度相关,因此可由测量元件的动力学特性测得介质的浓度。该变送器克服了静刀式变送器测量的缺点,不受流速的影响。应用结果表明,该变送器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  相似文献   

8.
实时的交通和车辆信息的采集是很多种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基础.本文作者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智能交通车载信息采集平台,详细描述了该平台的设计思想、构建方法及其应用.这种信息采集平台为智能交通系统中驾驶行为特性的研究、交通数据采集、现场测试等提供良好的辅助测试和验证平台.该平台还能作为智能交通多功能测试车的一个辅助检测手段,进行移动检测的研究.而虚拟仪器技术结合了计算机和电子仪器的优势,它能够使测量过程更加便捷可靠.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对电阻、电容、电感等阻抗元件的智能识别和高精度测量等关键技术问题,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采集测量数据,并通过正交采样算法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智能识别待测元件种类,精确测量元件参数,并实现在线测量、量程自动转换、快速测量、数字化显示等功能.测试结果表明,该智能测量仪具有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使用操作便捷、智能化集成度高等优势,符合智能电子测量仪器设备的发展趋势和实际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0.
实时准确的剩余寿命预测能够为惯性测量组合的维护策略安排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由于反映惯性测量组合退化状态的性能指标不能直接监测或直接测量带有噪声,因此需要构建状态空间模型预测惯性测量组合的剩余寿命。考虑到惯性测量组合的性能退化指标随时间呈现非线性特征,首先采用基于非线性漂移的Brown运动(Brownian motion,BM)建模其退化状态,然后基于构建的状态空间模型,利用期望最大化(expectation-maximization,EM)算法和Kalman滤波(Kalman filter)实时估计和更新退化状态和模型未知参数。并且将状态估计的分布函数引入剩余寿命的预测过程,近似得到了剩余寿命分布的解析形式,实现了剩余寿命的实时预测与更新。最后,对惯性测量组合的剩余寿命实时预测问题进行了实验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与较小的预测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1.
现场用测色仪器的多功能、多参数化,高测量精度、可靠性和快速性,是当前便携式测色仪器智能化设计中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就这些问题,围绕新研制的自动测色色差计,讨论其自测试技术;并分析了误差,提出了采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克服误差提高测试精度和稳定性的方法;最后给出其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测角仪0°位置及焦点180°位置的调整方法以及检查调整质量的简便办法;论证了增加制样时的压力,调整样品的密度分布,既可减少因x射线的穿透性而引起的误差,又可改善平板试样的聚焦条件;绘制了Y-2A型衍射仪工作时内部温度升高而引起的0°位置及衍射峰角位置漂移规律的实验曲线,为精密测量结果的修正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当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分布式仿真环境中共享的模型数量非常多时,检索模型和配置仿真任务将成为一个比较复杂的工程.为提高仿真模型选取和仿真任务配置的效率,设计了一套针对GNSS分布式仿真环境中仿真模型的实时智能推荐方法,方法中首先定义了模型关联关系和接口形状的概念,然后提出了一种条件约束下的频繁模式树(FP-tree)结构,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该结构在检索任务量方面的减少程度,设计并推导了模型关联关系度的计算方法,以及整套智能推荐方法的运行流程.推荐方法在GNSS分布式仿真环境中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与传统智能推荐方法做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针对仿真模型推荐时运行时间短,推荐结果准确度高,能够实时为用户推荐合适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基于Bayesian多分支岩石可钻性值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智能优化控制过程中岩石可钻性参数估计存在非实时性和模型泛化能力差的问题,采用两层结构建立基于Bayesian多分支岩石可钻性估计模型。通过Bayesian分类器实现岩性分类以提高可钻性模型样本数据的相关性,细化可钻性估计模型;采用改进双链量子遗传算法优化的BPNN结构,根据不同的岩石类型建立相应的岩石可钻性IDCQGA_BPNN估计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通过算法优化网络模型增强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加快了参数的估计速度和估计精度,能够满足智能优化控制过程中岩石可钻性参数估计的实时性需求。  相似文献   

15.
智能楼宇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研究一种基于单总线的智能楼宇监测系统,实现对多点环境温度、湿度和火灾烟雾的实时监测。温度测量选用单总线智能温度传感器DS18B20,直接输出被测点温度的数字量;湿度和烟雾量的测量则通过湿度传感器HIH-3610和反射式光电感烟探测器输出模拟信号,经串行A/D转换器就地进行模数转换,再通过单总线接口按照1-Wire通信协议与温度传感器连到同一根串行通信总线上;检测信号的获取由单片机控制,单片机系统通过RS-232/485接口与PC主控制器相连,PC机上运行基于LabVIEW平台开发的后台监控软件,通过可视化模块实现监控场所的虚拟再现以及远程监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在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下使用无设备驱动程序的模板的方法,根据该方法实现的智能通讯板异步串行通讯程序在某变电站微机监控系统中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改善一次过街方式交叉口的交通拥堵状况,以感应控制为核心的行人二次过街系统能够对交叉口的交通状况进行改善,并实现智能控制。系统基于对机动车道和人行横道交通信号相位的合理设置,同时利用行人和车辆检测器实时传输的数据,通过计算机分析计算,得出交叉口感应控制系统应显示的放行时间,设计出能够兼顾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三者安全通行的最佳方案,以此来提高交叉口道路的通行能力,保障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实时在线自动校准方法,并用该方法减小非线性测量系统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19.
Locating multi-view faces in images with a complex background remains a challenging problem.In this paper, an integrated method for real-time multi-view face detection and pose estimation is presented.A simple-to-complex and coarse-to-fine view-based detector architecture has been designed to detect multiview faces and estimate their poses efficiently. Both the pose estimators and the view-based face/nonface detectors are trained by a cost-sensitive AdaBoost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generalization ability.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ulti-view face detector, which can be constructed easily, gives more robust face detection and pose estimation and has a faster real-time detection speed compared with other conventional methods.  相似文献   

20.
运用激光束在加工表面上的散射原理,通过对国内外现有测量方法及测量仪器的研究分析,提出了利用激光散射原理测量表面粗糙度的方法,这种方法作为表面粗糙度的在线测量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