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石墨渗铜喉衬材料的热传导结果分析以及石墨渗铜与发动机高温燃气的化学反应得出了石墨渗铜喉衬的烧蚀机理 :铜在石墨渗铜材料发动机喉衬烧蚀过程中仅能出现铜的相变和表面液态铜流失 ,而不能出现铜蒸汽的自发汗现象 ;石墨渗铜中铜元素不与燃气发生反应 ;石墨基材本身有热化学烧蚀 ;机械剥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石墨渗铜喉衬稳态烧蚀速率估算的公式  相似文献   

2.
银-钨、铜-钨合金是一种具有一定导电能力,导热能力同时又具有抗电弧,耐磨损,耐高压的材料。银-钨合金常用作高负荷电开关的触头,如接触压力较大,容量较大的磁力起动器、转换开关,空气断路开关等。铜-钨合金特别适用于高压油开关和电镦抗触头。Cu-W80,又是一种优良的电火花加工电机材料。  相似文献   

3.
钨铜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器及电子等行业迅猛发展,钨铜材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文章讨论了钨铜复合材料的常规制备技术,如熔渗法的基本过程以及对材料显微组织、致密度、力学性能以及导电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并分别从钨铜纳米粉末的制备、高速、高效粉末压制、快速粉末烧结三个方面展望了钨铜复合材料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石墨渗铜喉衬材料的抗热震性能与烧蚀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粗粒级高强石墨加压渗铜制备的石墨渗铜喉衬材料的微观结构与抗热震性能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铜提高了原石墨的导热系数及整体增韧的综合效果。对热试车后的石墨渗铜喉衬进行烧蚀微观结构及能谱分析研究,得到了铜的分布情况与烧蚀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利用蒙卡罗方法模拟研究了在套管中子测井条件下,铜、银、含硼聚乙烯(含10%B4C聚乙烯)、钨、镉、铝不同厚度对中子的屏蔽效果.以及中子源到屏蔽层距离对屏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用不同屏蔽材料对中子进行屏蔽,得到的中子能量分布相差很大。相同厚度下,银做屏蔽材料时.总中子和小于0.1MeV能量范围内的中予计数最小,钨在14MeV~0.1MeV中子能量区的计数最小.  相似文献   

6.
论大宝山矿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大宝山矿区各矿床产出的地质环境,矿体产状,矿石类型和结构构造,矿石稳定同位素特征,稀土元素特征,成矿温度等方面的研究,论证矿区的成矿历史分2个成矿期,4个成矿介段,即中泥盆世多金星成矿期的铜铜锌银硫化物成矿阶段,菱铁矿成矿阶段;早白垩世铁钼钨成矿期的铁钨成矿阶段,钼钨成矿阶段,各阶段均有各自的成矿地质环境和成矿方式,构成一个在空间上关系密切,成历上有一定联系,时间上差别明显的矿床系列。  相似文献   

7.
在粒径为0.5,2.5,7.5和24 μm的钨粉中,按粒径比3:1,5:1,10:1和15:1分别选取2种粒径进行配比,粗颗粒与细颗粒的质量比均为3:1,然后将不同配比的钨粉压制成钨骨架渗铜,获得W-10Cu复合材料,研究不同粒径配比对材料的密度、硬度、电导率等性能及其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粒径比的增加,材料的密度、硬度和电导率也随之提高;当粒径配比为10:1和15:1时,熔渗W-10Cu材料的致密度达到98.9%以上,其电导率达到23.8 S/m以上,钨颗粒之间相互黏结,产生了明显的烧结颈.  相似文献   

8.
铜合金的干滑动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思成  徐春园  王建梅 《甘肃科技》2006,22(2):72-73,85
对热型连续定向凝固工艺生产的铜合金,进行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并且对该材料与耐磨性较好的单晶铜进行对比实验。分析讨论载荷、滑动速度等因素对该材料磨损率及磨损表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滑动距离、滑动速度对铜合金的磨损有较大的影响,而且铜合金的抗磨性能明显优于耐磨性较好的单晶铜。因此,通过热型连续定向凝固技术生产的铜银合金是一种高耐磨性新材料。  相似文献   

9.
热反射玻璃是在普通平板玻璃上镀金、银、铜、铁、锡、钛、铬、铝的氧化镀膜,由于镀膜能将阳光的辐射热反射掉30%~60%,故叫热反射玻璃。热反射玻璃是一种新型建筑材料,它配上铝合金和不锈钢框可作幕墙玻璃和装饰材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磁约束可控热核聚变堆中面向等离子体第一壁材料的服役环境.阐述了热负荷和高能粒子辐照对第一壁钨材料结构的影响.针对该领域中的研究状况,分析了所存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激光增材制造金银材料可用于艺术品、首饰、手表等的定制化制造.铜是传统工业的重要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铜的激光增材制造材料被广泛用于电子设备、热管理系统、交通运输、工业制造等领域.金、银、铜的激光增材制造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重要问题:金、银、铜材料对激光的吸收率很低.理论分析表明,光吸收率受材料的电导率和激光波长的直接影响.用合金化粉末或表面改性的粉末替代原始粉末打印,或用短波长蓝光或绿光激光打印,可以提高粉体对激光的吸收率,得到更好的打印态样品.本文总结了铜、金等高反射率材料的激光增材制造的激光成型现状和原料端现状,亦对铜、金等高反射率材料的激光增材制造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国坤 《科技信息》2012,(31):222-222
华南是中国最主要的钨、锡、铋、铜、银、锑、汞、稀有、重稀土、金和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域,本文初步论述了华南地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时间、特点以及成因。  相似文献   

13.
斑铜和乌铜走银是云南著名的工艺品。它们工艺独特,在中国传统金属工艺品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者多次到云南会泽、昆明等地实地调查和对民间艺人进行访谈,获得其大致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以调查材料为基础,介绍和分析了生斑铜、熟斑铜和乌铜走银技术背景、工艺流程、技术原理、现状。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研究华南地区气成-高温热液黑钨矿石英脉型矿床中,发现了多种含银硫盐矿物和独立银矿物,并对世界上稀少的辉铋银铅矿作了详细研究。查明了银在矿脉内的三种存在形式和银的富集部位,还将合银的钨矿床划分为钨-铋型和钨-锡-锑型两大类。  相似文献   

15.
在自制的载流电弧试验机上进行了极性对载流电弧的演化过程和烧蚀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钨探针为阳极、铜试样为阴极时,载流电弧燃烧剧烈,燃弧时间长,大量蒸气溢出,载流摩擦副的烧蚀严重;当钨探针为阴极、铜试样为阳极时,载流电弧燃烧剧烈程度明显减弱,燃弧时间短,少量蒸气溢出,载流摩擦副的烧蚀较轻。载流电弧具有明显的极性特性,从带电粒子的产生机理、电弧状态和电弧烧蚀机理方面进行了分析,发现阳极材料蒸发气化是电弧燃烧的主要影响因素,可通过分散电子对阳极材料的热输入来抑制电弧燃烧,缩短金属蒸气态电弧存在时间以减轻电弧烧蚀。  相似文献   

16.
高碳、高合金铁基渗铜烧结阀座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体中不同合金元素及热处理对高碳、高合金铁基渗铜烧结阀座材料的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机械混合高碳、高合金粉末压坯经过一步法烧结/熔渗后,密度达到7.88g/cm^3(相对密度98.2%),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达到HRc45.4和1124MPa。将渗铜后的材料在900℃淬火,580℃高温回火后,铁颗粒中组织主要为回火马氏体,材料硬度达到HRc40以上。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铜铋银铁合金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与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论述了成功制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电性能的真空开关触头材料铜铋银铁合金的工艺方法及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8.
高会龙 《甘肃科技》2010,26(18):34-38
化石沟铜矿区属被后期构造叠加而富集的多期次成矿的斑岩型铜矿床,主矿产为铜,伴生矿产有金、银、钨3种。通过多次物探激电中梯及激电测深测量,圈定了激电异常,并对铜矿体分布范围及其地下特征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一种生产微细钨铜复合粉的方法。将WO_3(或蓝钨)和CuO均匀混合,在空气中焙烧生成CuWO_4,再在氢气中还原,就能制得微细钨铜复合粉,其钨、铜两相分布均匀,钨颗粒细小且分布狭窄。本文详细地研究了钨酸铜的生成及其氢还原过程,与WO_3相比,发现两者的还原相变过程及动力学过程有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20.
<正>湖南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郴州市宜章县瑶岗仙镇,矿山历史悠久,已有百年开采历史,是我国钨业的起源地,也是湖南省最大的黑钨精矿生产基地,现为五矿有色金属控股有限公司下属的国有钨资源骨干企业。公司年采掘能力40余万吨,年产一级黑钨精矿2500余吨,综合回收伴生元素钼、铜、锡、银、砷等产品,集采、选、机加工于一体。主产品"天宝"牌黑钨精矿连续20年保持省优、部优产品称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