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沿海航区条件、营运要求和船型,分析了沿海车客渡船结构设计特点和设计思想,设计了“北部湾1号”车客渡船.通过对本船的测试,分析了该船结构静动力性能.  相似文献   

2.
结合常规五体船型和小水线面船型的优点,提出小水线面中体五体船(PentaSWACH)的新船型概念.针对该型船主尺度参数众多而不易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套主尺度优化方法.以航速和空船重量为目标函数,对一小水线面中体五体车客渡船的主尺度方案进行了初步优化,为进一步开展该型船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主尺度优化途径.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主机功率为324kW的60客位川江急流航段平头蜗尾客渡船开发的环境特点,船型关键技术,总布置设计,船舶快速性、经济性和稳性指标等.该船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已推广建造20余艘,其32.4kw的动力达到了47.1kw的同类船的航速,并全面提高了川江急流航段客渡船的安全保障系数,适合在内河急流航段客渡船中推广应用及更新换代,具有较好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近日,资阳区组织全区开展为期2个月的渡口渡船安全管理专项整治行动。资阳区安监、海事等部门和乡镇(街道)联合行动,对全区渡口渡船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拉网式摸排整治,落实了安全监管责任。在每个合法渡口设置安全监管责任牌,明确乡镇(街道)负责人、船管员、村(社区)干部、海事部门干部“四包一”渡口安全监管责任制和渡船业主安全主体责任;在每个非法渡口设置禁渡牌,实行乡镇(街道)负责人、村(社区)干部、海事部门干部“三包一”跟踪监管责任制;  相似文献   

5.
为了防控客渡船横越长江干线航道的船舶碰撞风险,论文研究长江干线客渡船横越模型及应用问题。论文首先从客渡线通航环境、客渡船操纵性能、人员从业素质、避让特征四个方面分析了长江干线客渡船航行避让特征;结合内河避碰规则、良好船艺要求从交通冲突角度推导了长江干线客渡船横越模型,从客渡船穿越要求和发船频率两方面提出了客渡船安全营运要求。通过实测数据对长江干线客渡船横越模型和安全营运要求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实例阐述长江干线客渡船横越模型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客渡船以有利的穿越间隙、穿越时机、穿越航速横越河道和以合适的发船频率营运,能有效降低客渡船与航道船舶流的碰撞风险。  相似文献   

6.
为了防控客渡船横越长江干线航道的船舶碰撞风险,研究长江干线客渡船横越模型及应用问题。首先从客渡线通航环境、客渡船操纵性能、人员从业素质、避让特征四个方面分析了长江干线客渡船航行避让特征;结合内河避碰规则、良好船艺要求从交通冲突角度推导了长江干线客渡船横越模型,进而从客渡船穿越要求和发船频率两方面提出了客渡船安全营运要求。通过实测数据对长江干线客渡船横越模型和安全营运要求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实例阐述长江干线客渡船横越模型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客渡船以有利的穿越间隙、穿越时机、穿越航速横越河道和合适的发船频率营运,能有效降低客渡船与航道船舶流的碰撞风险。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提高汽渡船的装载率,提高汽渡公司经济效益,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渡船装载方案,结合原有渡运流程,设计了汽渡智能装载流程,建立了汽渡装载模型.在二维装箱BL算法的基础上设计了汽渡装载算法,能自动计算确定车辆的甲板停放位置,通过比较迭代得到最佳装载方案,设计了渡船智能装载系统直接输出甲板车辆停放位置图,实现了智能装载.以G公司历史数据为例,对比各航次渡船智能装载方案,验证了数学模型与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应用此方案装载率平均提高了7.46%,收益提高了15.7%,能有效提高汽车渡船的装载率与汽渡公司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40车/650客渡船是设施完善,航行安全,设备先进,快捷而舒适的多功能客滚船,用于琼州海峡旅客、车辆、水路运输,是开发、设计的一种新船型。本文介绍了该船型的性能、结构和工艺特点,并对性能、结构和工艺要求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日本出现了一种比单体船更实惠的新型船只,这就是在各种气候条件下都能高速航行并节省燃油的半潜式双体船。这种船由三井造船公司与日本船用机器开发协会共同研究,它的水上船体用细长的流线型支架与两个鱼雷状的水下船体相连接。与单体船相比,半潜式双体船具有优异特点:高速航行时阻力小;在波浪中航海性能好,失速小;甲板面积和舱室容积大,因而适用于高速客船、渡船、集装箱船、海洋调查船、工程船、供应船或者反潜舰  相似文献   

10.
将模拟退火算法技术应用于船中剖面优化设计,在图形环境中建立了船中剖面力学模型和优化模型,以船中剖面面积为目标函数,钢板厚度和型钢断面面积为设计变量,在强度和稳定性约束下进行优化,使优化后的船后剖面满足设计要求,算例结果表明结合模拟退火算法技术进行船中剖面优化是可行的,该法在初始设计阶段可用于船中剖面设计。  相似文献   

11.
为保障长江客渡船航行安全,长江海事局在2012年开始部署渡船AIS终端。该终端为监管渡船航行安全提供现场数据。在部署工作中,安装人员遇到了渡船供电电压波动大的问题,导致AIS终端不能持续正常回传现场监管数据,给安全监管工作带来隐患。该文就解决AIS终端供电问题设计电源模块,使AIS终端能在一个宽泛的供电电压下持续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2.
多体船型完整稳性计算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多体船的设计概念是通过采用大长宽比的主船体来有效减小波阻力,而由此带来的稳性损失由两侧片体来弥补,采用静力学方法对多体船横倾状态下的受力情况分析,建立了多体船完整稳性的计算模型,以一多体船方案为例进行完整稳性计算,分析了侧体跨距、排水量等参数对静稳性臂的影响以及静稳性曲线的特征,并对不同形式多体船的稳性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显示,多体船的横稳性主要受到侧体的排水量和横向位置的影响,初稳性计算结果的适用范围小于单体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小型船站天线,对船的摇摆条件进行了分析。船体摇摆函数为一个正弦函数,分别求导得出速度和加速度函数。最后利用线性二次型,在频域里对船载天线的摇摆隔离进行分析设计,并给出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4.
阐述综合试验船的设计要求,船型选择、型线优化设计、船模式试验研究及实船航行试验,通过对多方案的船模式验结果的分析比较,设计了一个满足任务书要求的船型,模拟试验分析结果和实船航 行试验结果均表明本船总体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介绍了“海口号”车/客渡船双尾节能船型的特点及型线设计方法,讨论了纵中剖线形状、位置及尾轴间距等参数对船舶阻力和推进性能的影响及选取原则,以及实船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6.
基于事故记录的船撞桥墩概率模型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指出国内外既有船撞桥概率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事故记录基础上,根据不同性质航道特征和船舶行驶特点,分别提出狭窄河流、海峡/海湾和内河船撞桥墩概率模型,讨论了各参数取值的合理性,为设计人员认识船撞桥主要风险源和采取合理设计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船摇扰动对大型船载卫星通讯天线三轴稳定系统的影响,研究了隔离船摇的解决方法,并通过相应环路设计和船升摇试验测试验证了解决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泉州后渚大桥防撞岛结构试验与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泉州后渚大桥防撞岛为工程背景,通过船撞模拟试验和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研究了船舶撞击防撞岛时的船撞力及防撞岛内部的应力分布和变形.试验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设计船撞力超过设计预期的经验值30%以上,但防撞岛在船舶撞击下的破坏模式与设计预期的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9.
2010年10月和12月,我省连续发生两起渡船倾翻事故,酿成41人落水、3人遇难的悲剧,加强对农村渡船运营的监管刻不容缓。近期,笔者重点走访了保靖县渡口较多的碗米坡镇等乡镇,对农村渡船的运营现状作进一步的调查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减振降噪在船体设计中越发显得重要.以2 750 TEU集装箱船为例,分别阐述了总振动、自由振动、强迫振动以及局部振动的分析过程,计算了整船的固有频率与激振频率.本文计算方法为同类船的设计与振动分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