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高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建立高等级公路安全性等级评价和排序模型.首先,以影响高等级公路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来确立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然后,根据实测数据建立各影响因素的未确知测度函数,并利用信息熵理论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指标权重,依照置信度识别准则判定等级;最后,得出高等级公路安全性评价结果.评价方法能解决高等级公路安全性评价中诸多因素不确定性问题,还可以按安全程度排序.将该方法应用于新疆4条高等级公路的安全性评价并与传统的模糊综合评价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科学合理,意义明确,可以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火灾分析理论和火灾场景分析进行桥梁火灾风险识别,建立多层次桥梁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将模糊数学引入层次分析方法,结合传统的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各自的优势,采用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AHP-FCE)估计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各指标权重,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FCE)进行多层次综合评判;根据风险概率和风险损失估计值及其等级标准,通过二维风险评价矩阵获得桥梁火灾风险水平并给出基本的风险控制准则.运用上述评估体系对某跨江大桥方案火灾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评估.  相似文献   

3.
基于可拓学的服装创意设计改进优度评价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可拓学的改进优度评价法除具有一般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特点外,还引入了“A”描述非满足不可条件,用合格度、关联度等指标将离散的有限定性评价转化为用“点到区间的距离”等用实数“无级”定量表示指标优劣程度的相对精确的定量评价,大大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可信度,适合专家组式的综合评价。本文给出了一个实例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模糊相关原理和贴近度原则,以齿轮传动设计中齿数模糊选择和减速器设计方案的模糊综合评判为例,阐明了机械设计中模糊因素的决策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赵卓  贾桂琴  王晓阳 《河南科学》2006,24(3):403-407
针对海洋环境下桥梁结构耐久性破坏的特点,分析了影响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方案的关键因素.建立了耐久性设计方案的评估模型,探讨了各因素与耐久性设计方案等级状况之间的关系.运用模糊评判的方法对结构的耐久性设计进行了评估,确定了桥梁结构耐久性设计等级,为桥梁确定维护方案和使用阶段的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静斌  张军锋  陈淮 《河南科学》2009,27(4):447-450
以中小跨径钢筋混凝土桥梁为研究对象,以层次分析法为基础,构造桥梁评定层次结构模型并确定层次指标权重;引入模糊数学原理,用等级隶属向量代替打分法确定指标状态;引入均衡函数变权原理,用指标状态对指标权重进行惩罚和修正,使评定过程更接近专家评定的思维模式.通过实例应用,对层次分析评定法、模糊综合评定法和考虑变权的模糊综合评定法3种评定模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考虑变权的桥梁模糊综合评定方法,层次结构清晰,原理科学实用,评定结果更能反映桥梁的客观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7.
矿井安全生产的神经网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矿井安全生产问题,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分析了安全评价系统的复杂性,确定了矿井安全生产评价指标,建立了神经网络评价模型,通过实证分析取得较好的结果.评价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方法在矿井安全评价中避免了以往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带来的不足,使矿井安全评价更趋完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船舶设计中所包含的模糊因素,运用模糊数学方法给出各类模糊因素和模糊主观信息的解析化方法,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船舶设计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模型,并根据工程需要给出了相应的求解方法,最后用算例给予说明.  相似文献   

9.
为了客观准确评价企业的环境绩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360度绩效考核法设计了企业环境绩效指标体系,并对其进行指标权重的设定,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方法对企业进行公正的评判。以一个企业为例给出具体步骤,为其他企业环境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评价指标标准值与评分值为模糊数的综合评估问题,将模糊数引入灰关联综合评估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数平面距离的多指标多层次灰关联综合评估方法.为了评估现场扣件式钢管支模架的施工风险,设计了一套多指标多层次的扣件式钢管支模架的施工风险评估系统.通过10个工程的问卷调查,确定了系统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和评分值.借助于该评估方法,建立了扣件式钢管支模架施工风险评估体系.最后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和评估系统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