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试论中国海洋战略的特殊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权”论的思想一直深深影响着西方大国的外交战略。对于拥有漫长海岸线的中国而言,制定理性的海洋战略也是非常必要的。中国的海权不是海上霸权,而是有限海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和平性质是中国海权特殊内涵的根本原因。中国海陆复合型的地理特点又是决定我们只能是具有强大海权的陆权国家,这是中国海洋战略特殊性的现实原因。中国一向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为解决海洋争端的原则,这是中国海洋战略特殊性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源起于爱琴海的古罗马文明很早就重视海洋的意义,20世纪美国历史学家马汉的《海权论》三部曲更是系统分析和阐述了海权对国家综合国力的影响,使得作为地缘政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权理论对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海陆复合型国家,新时期必须更要注重海权的作用,在追求做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的过程中所面对的困难和挑战也是无法避免的。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周边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染指中国的海洋领土,对中国海权造成挑战。中国必须制定正确的海洋战略,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的海洋权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3.
《青年科学》2013,(5):61-61
人类对地球环境的污染正变得日益严重,尤其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已经致使海洋中垃圾普遍增多。这样不仅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对人类船舶航行安全同样造成影响。为了有效清理海洋垃圾,日前美国一名年仅19岁的学生BoyanSlat宣布,他将计划建造一台巨大的海洋垃圾回收器,旨在帮助海洋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张露 《世界知识》2011,(16):13-13
所谓海权,是人类在认识并利用海洋为自己服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战略理念,其实质是要通过对海洋的管控实现国家利益。不同历史时期,受科技发展水平、时代主题、主流政治思潮和关键性大国战略文化的影响,海权的内涵与外延并不相同。  相似文献   

5.
海洋意识是沿海国家公民必备的基本素养.分析认为我国公民海洋国土意识薄弱,对海洋价值认识不全面,导致海权意识不强.落后的海洋意识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事业发展与和平崛起的重要因素.提出应在学校教育中加强公民海洋意识培养;通过海洋国情宣传,增强公民海权意识;通过大力发展海洋文化事业和制定长期的海洋发展战略引领公民海洋意识发展,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和谐海洋观.  相似文献   

6.
双屿港在明代海疆及海洋政策研究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近年来,通过查阅文献以及学者实地考证,对双屿港的认识不断深入,研究文献数量不断增加。通过简要分析双屿港的地理位置以及古今地望问题,在研究双屿港性质的基础上探讨明代海疆政策的演变以及对今天海权思想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踏上海权之路伊始,美国极力避免挑战海军强国,通过与法国的私掠战、第二次英美战争以及南北内战锻炼了自己的海军队伍。19世纪末,利用英国受困于欧洲的有利国际形势,美国通过在大西洋采取守势,向太平洋扩张,实现了海权的振兴。美国的海权发展历程表明,只有在适宜的国际环境下,应“天时”而动,才能突破海权强国的围剿,实现海权的飞跃。  相似文献   

8.
立新教授认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主义,然而,他却忽略了美国自由主义的根子在于清教思想。自由主义是清教在世俗层面的表达。清教作为内在、本质的部分,提供了自由主义价值上和道德上的源泉,并且规正和限制了自由主义,防止其腐化,这是美国信条的基本因素。立新教授从包罗万象的美国思想中求取出“自由”的中心,却把清教思想的内核丢弃了。  相似文献   

9.
立新教授认为美国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主义,然而,他却忽略了美国自由主义的根子在于清教思想。自由主义是清教在世俗层面的表达。清教作为内在、本质的部分,提供了自由主义价值上和道德上的源泉,并且规正和限制了自由主义,防止其腐化,这是美国信条的基本因素。立新教授从包罗万象的美国思想中求取出“自由”的中心,却把清教思想的内核丢弃了。  相似文献   

10.
唐纯立 《科技信息》2010,(6):147-149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中的一些有识之士对国家所面临的来自海洋方向的严重危机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并陆续提出了一些应对之策,其中不乏远见卓识。然而大多数人的思想停留在海口防御上,海权观念极其淡薄,没有走向海洋的意识。19世纪70年代开始的近代海军的创建,也不是海权意识的产物,而只是用于看护家园,最终惨败收场。可见,没有成熟的海权思想作指导,是晚清海防建设衰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和平崛起是中国进入21世纪的国家发展战略,加强海权建设是中国依据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和国家海上周边环境的正确决择。文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了中国海权的选择要服从和平崛起国家发展战略,以及中国海权发展对和平崛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乔西亚·罗伊斯的思想塑造和影响了美国哲学的面貌,他的绝对唯心主义对思辨的强调在美国这样一个重实效的思想氛围中独树一帜。杜威是美国精神的标志性人物,他将实用主义思想融汇到美国的教育、政治改革等方方面面。杜威和罗伊斯两位哲学家的思想气质是不同的,以杜威纪念罗伊斯的演讲为视角,对两位哲学家思想之不同进行梳理,可以揭示美国哲学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3.
随着海洋探索的不断发展,水下作业对水下航行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某水下航行器的减阻性能,本文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方法对预选的多种艏部型线以及舵板进行数值模拟,对比了它们的减阻性能,最终为航行器选择效果最佳的艏部型线以及舵板,并计算配备有最佳减阻效果的艇艏和舵板的航行器总阻力,对比分析其周围压力和流场特性。结果显示,所选的零部件相较于其他选择拥有更好的减阻性能,更适用于本文的水下航行器。本文研究结果可为航行器的结构设计和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美国富翁、著名冒险家史蒂夫·福塞特驾驶“自由精神”号热气球,历时14天飞越了三万多公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单人乘热气球完成环球航行的人,他的名字因此被载入世界气球航行史史册。  相似文献   

15.
南海:中国崛起压力的作用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迪禹 《世界知识》2011,(24):14-23
希拉里访问缅甸,被合乎逻辑地与美国高级政要近期的一系列言行联系在一起。今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决议,称中方在南海地区示强,各方应支持美国武装力量为维护南海自由通行而采取行动。7月。希拉里再次放言美国仍然关注南海的航行自由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代精神与孔斯坦的宪政自由主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斯坦是19世纪初期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家。在政治思想上,他马商业自由作为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反对拿破仑的军事独裁统治,同时他也反对雅格宾专政,认为无论军事独裁还是革命恐怖都是和近代精神相对立的,洽谈室要失败的。孔斯坦首次区分了政治自由和个人自由,揭示了它们的各自局限性,主张将个人自由和政治自由结合起来。他分析了近代人民主权学说,提出了政治思想的关注点应从权力归属转到权力范围上来的观点。在政治体制上,他主张宪政主义,把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作为理想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7.
从海权控制入手,探讨美国南北战争时北方对南方进行的海上封锁战略对交战双方经济、财政和外交所产生的深刻影响,证明了海权控制对美国的南北战争的进程和结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7月21日,美国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在华盛顿出席"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第五次"南海会议"时再次对南海局势"表示担忧",敦促当事各方"停止岛礁建设、停止设施维护、停止军事化"。他说,美方不关心南海岛礁的主权归属,而是关切包括航行自由在内的"普世原则"。此前,美国军方在南海彰显所谓"航行自由"的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7月9日,"沃思堡"号濒海战斗舰和"拉森"号导弹驱逐舰荷枪实弹地进入南海,对  相似文献   

19.
伯林以其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思想闻名于世,但他个人却非常重视自己的浪漫主义研究。尤其在他的《浪漫主义之根》中,浪漫主义获得了一种独特的说明。在伯林看来,浪漫主义是一种思想革命运动,是西方思想意识的最伟大的和唯一的转变,它对现代西方的思想意识有意味深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正《世界知识》:两位刚才已经多次提到了"海权"这个外来概念,我们也注意到胡波老师的新书《后马汉时代的中国海权》最近由海洋出版社出版了。为何使用"后马汉时代"这样的时间界定,希望通过这本书唤起中国什么样的海权意识?胡波:在认知"海权"方面,中国是一个"晚熟"的国家,而且历史上吃过其他海权强国的亏,吃过很大的亏。所以我们从官方到学界,很多人对这个概念是排斥的,认为这是西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东西。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