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包虫破入胆道的手术方式,并分析其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情况、术前各项检查以及术中情况进行分组,传统的肝包虫内囊摘除胆总管探查"T"型管引流组(68例)为甲组,肝包虫外囊次全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Ⅰ期缝合+胆囊管引流组(55例)为乙组.对两组的术后残腔并发症(胆瘘、残腔积液、残腔感染)、胆道并发症(胆道梗阻、狭窄、感染、胆漏、出血)、电解质紊乱、平均住院日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甲组相比,乙组患者的术后残腔并发症、胆道并发症、电解质紊乱及平均住院日都有所改善,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正确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肝包虫外囊次全切除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Ⅰ期缝合+胆囊管引流术可避免传统的置"T"管所引起的并发证,缩短了住院时间,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输注白蛋白减少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行肝部分切除的肝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保肝等内科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另输注白蛋白治疗,观察两组尿量、腹腔引流量、中心静脉压(CVP)、平均动脉压(MAP)及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 L)、谷草转氨酶(AST))变化.结果术后1,3 d观察组尿量、腹腔引流量、CVP、MA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术后7 d两组尿量、腹腔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 d两组ALT,TBIL,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观察组ALT,TBIL,AS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输注白蛋白可减少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临床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4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进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在住院期间、出院时、出院后分别采用疾病知识掌握调查表、自我护理能力实施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干预组患者在各阶段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自我护理能力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经皮肝穿胆道外引流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彩超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管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意义。方法:分析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43/51例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成功率与并发症,其中胆管癌24例,胰头癌22例,壶腹癌4例,手术后胆管狭窄1例。结果:47例穿刺成功(47/51,92.15%),其中经肝左叶肝内胆管置管40例,经肝右叶肝内胆管置管4例,肝左叶及肝右叶肝内胆管均置管3例。4例穿刺失败均为因肝内胆管内径纤细无法成功置入引流管;穿刺术后随访1周~12个月,1例胆管感染,1例随访3月死亡,其余病例均引流通畅,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操作简便,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解剖性肝切除术(AH)与非规则性肝切除术(I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效果及对患者肝功能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其中AH组165例,IH组135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石复发情况.结果 AH组手术时间明显多于IH组,AH组术中出血量、当日引流量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IH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周AST,ALT,T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H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30%,显著低于IH组(30.37%)(P0.05);AH组结石残留率为4.29%,再复发率为1.23%,均显著低于IH组(15.67%,7.46%)(P0.05).结论与IH比较,AH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少、术后并发症少、结石残留及复发率低特点,两者对肝功能的影响接近.  相似文献   

6.
1病例 患者,女,51岁,因腹胀10月余,皮肤黄染1月余就诊.患者自2007年9月起自觉上腹不适,餐后明显,偶有腹部隐痛,时伴发冷、寒战,未曾诊治.近1月小便色黄,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体质量下降10余斤.实验室检查:γ-氨基丁酸760 U/L,碱性磷酸酶808 U/L,谷丙转氨酶163 U/L,谷草转氨酶136 U/L,总胆红素33.4 μmol/L,结合胆红素22.3μmol/L,非结合胆红素11.1 μmol/L,总胆汁酸20.6 μmol/L,CA19-9 102.92 U/mL.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无法行手术治疗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在三维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术,胆道造影进一步明确诊断,减黄,促进肝功能恢复,延长生存期.方法:对无法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完善术前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术前准备后行PTCD减黄,术前查生化,术后查生化,并列表比较肝功能,统计数据.结论:对不能手术的梗阻性黄疸患者,行PTCD减黄,能明显改善肝功能,明显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管取石术(PTCL)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远期并发症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择2例肝移植术后胆道远期并发症患者,运用超声引导下PTCL进行胆管取石、胆管狭窄扩张及胆道支架取出。分析2例患者的皮肤瘙痒改善程度、肝功能指标、感染指标及胆管狭窄变化。结果:2例患者治疗后皮肤瘙痒症状显著减轻,肝功能及感染指标显著降低,放置的引流管既能通畅引流又能支撑胆管狭窄。结论:超声引导下PTCL能有效解决肝移植术后胆道远期并发症,该方法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肝恶性肿瘤患者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肝恶性肿瘤患者作为本组观察病例,分别在术前、术后1d、7d、3周及6周时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后1d及术后7d的ALT,TBIL,DBIL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其余各项指标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ACE治疗后短期内对肝恶性肿瘤患者的肝功能有较大影响,在治疗后要注意加强对患者肝功能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经皮测胆红素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原因引起的黄疸胆红素上升的时间和峰值 提出早期干预高胆红素血症的指征 方法:采用经皮测疸仪动态观察 结果:健康足月儿峰值最高时间为生后第5天,经皮胆红素(TCB)值为(17.0±2.2)单位;早产低体重儿峰值最高时间为生后第4天,TCB值为(18.8±2.2)单位;缺氧窒息儿生后第4天峰值最高,TCB值为(17.0±2.0)单位;母乳性黄疸发生率高(48.51%);早产低体重儿黄疸出现早,峰值高,消失慢;缺氧窒息儿黄疸出现早,峰值低;母乳性黄疸早发型峰值高于生理性黄疸.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通过相关文献阅读分析,比较目前利用四氯化碳( CCl4 )诱导肝纤维化的造模方法,制订出最佳的造模方案,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方法 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 获取近五年相关文献,选取实验病理结果和血清学检查谷丙转氨酶( ALT) 、谷草转氨酶( AST)对文献进行评分。 对相关实验影响因素做出评价,进而制定出模型诱导的标准。 结果 模型组病理结果均显示出正常肝小叶结构被破坏和小叶间纤维间隔形成,血清检查 ALT 和 AST 指标较空白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增长。 结论四氯化碳油剂诱导肝纤维化模型是可靠的实验方案,且动物品系、药物作用途径、四氯化碳浓度等因素均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联合免疫汤和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肝患者84例,随机分为拉米夫定联合免疫汤组与单用拉米夫定组,每组42例,每组口服用药6个月即停药,停药后继续观察6个月。以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SB)、乙肝病毒标志物(HBsAg,HBeAg,HBV—DNA)为观察指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对指标的影响。结果拉米夫定联合免疫汤组与单用拉米夫定组比较,能有效地提高HBsAg、HBeAg及HBV—DNA阴转率(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免疫汤治疗慢性乙肝疗效相对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疗效有更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正常人(A组)和36例阻塞性黄疸患者(B组)的门静脉,肝、脾、肾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阻塞性黄疸病人门脉血流速度低于正常人(P<005);②肝、脾、肾动脉阻力指数阻塞性黄疸病人较正常人明显增加(P<001),而门静脉血流量仍在正常范围。进一步证明阻塞性黄疸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人体病理生理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血清总胆红素、血脂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测定冠心病组、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脂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脂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联系,其差别的显著性受到低水平血清总胆红素的影响而增高.结论冠心病的发病危险与低水平血清总胆红素和高水平血脂呈正相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影响高血脂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猕猴在生理机能和生化代谢等方面都与人类相似,在医学和生物学实验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对血液生化参数的研究不仅是灵长类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亦是实验研究的重要资料,本文对26只太行猕猴血清中六种酶活力进行了测定。雄性18只,雌性8只,年龄均在4岁以上,体重4.5—9公斤。测定结果,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γ-L-谷氨酰转肽酶等四种酶活力数值和南方猕猴数值相接近,均在人类正常值范围;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肌酸激酶数值则高于南方猕猴和人类,这可能与动物的食性及生活状态不同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血浆置换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对解放军总医院45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进行79次血浆置换。比较了血浆置换前后患者临床症状、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酶原活动度、血常规变化等。经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氨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P〈0.01),凝血酶原活动度明显提高(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说明血浆置换治疗药物性肝损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The effect of acute E. coli challenge on the anti-disease activity of scallops Argopecten irra-dians is examined. The treatments of scallop from which hemolymph samples were taken for study included (1) control scallops, (2) sham-injected scallops, (3) PSW-injected scallops and (4) E. coli-injected scallops. From the beginning, the anti-disease activities of scallops are deter -mined at 12 hr and 24 hr.The concentrations of circulating hemocytes, the total serum protein concentrations and the activities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cid phosphatase and superoxide dismutase in the scallops Argopecten irradians are determined.Injection with E. coli results in a significant elevation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circulating hemocytes and in the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nd a significant decline in the total serum protein concentration and in the superoxide dismutase activity at 24 hr postchallenge. It shows that metabolism of bay scallop is expedited to adopt the challenge.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无症状携带者(ASC)抗结核治疗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2HRZ/4-7HRE抗结核治疗,用生化自动分析仪观察肝功能改变。结果 ALT和AST轻度升高12/67,STB轻度升高2/67。经保肝治疗及密切监测肝功能改变后,大多数顺利地完成了抗结核治疗。结论 经密切监护,肺结核合并ASC者的抗结核治疗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