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将含有竹纤维、Modal纤维和Tencel纤维混纺成分的牛奶蛋白纤雏纱线,分别织造纬平针、1+1罗纹和双罗纹3种组织的织物,并且每种组织都有3种松紧程度.对试样的抗起毛起球性能进行测试,从而分析不同因素对牛奶蛋白纤雏混纺针织物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混纺纤维对牛奶蛋白纤维混纺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比较复杂,这是纤维形态、纤维性能和织物紧密程度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3种组织中,双罗纹组织的抗起毛起球性能最优;织物的密度与抗起毛起球性能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2.
毛织物起毛整理后外观会有很大变化,因此,用于毛织物设计的CAD系统必需具有模拟起毛织物表面状态的功能。本文阐述起毛织物CAD系统模拟起毛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决定织物表面起毛状态的几个因素,提出了独特的模拟方法。介绍了织物起毛状态模拟中起毛.点位置决定、起毛纤维的颜色决定、起毛纤维的形状和长度决定、起毛纤维的方向控制、毛绒密度控制等关键问题的解决办法。用计算机图像模拟方法模拟了生产过程中起毛后整理对毛织物外观产生作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聚脲弹性体涂覆钢板、涂覆纤维复合材料板抗破片侵彻性能以及涂层与底材层间作用机制.通过弹道试验加载3.3 g立方体破片撞击聚脲涂覆钢板、FRC板结构,获得无涂覆、迎弹面涂覆和背弹面涂覆3种涂覆类型结构的弹道极限,得到了不同涂覆方式下结构抗侵彻性能差异以及变形与失效特征.结果表明,聚脲弹性体涂层对涂覆结构抗破片侵彻性能的影响作用与涂覆底材自身的吸能机制相关;钢板吸能形式为局部变形与剪切冲塞,涂层对钢板耗能作用影响小,且能够有效提高结构抗侵性能,迎弹面涂覆效果优于背弹面;FRC板吸能形式主要为背部纤维的拉伸断裂与层间分离,背弹面涂层抑制纤维板吸能作用,大幅降低涂覆结构抗侵效率.   相似文献   

4.
以仿棉聚酯纤维纯纺纱、纯棉纱及4种不同混纺比的仿棉聚酯纤维与棉的混纺纱为原料,织成双罗纹针织物,对试样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了纤维性能、纱线性能等因素对试样织物起毛起球性能的影响,以此探讨仿棉聚酯纤维针织物的起毛起球性能.结果表明:仿棉聚酯纤维针织物的抗起毛起球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善,起毛起球等级与纯棉针织物相近.  相似文献   

5.
涤棉双面针织物透湿等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流行的涤棉双面针织物,本文研究了纱线粗细、编织密度和组织结构等对织物透湿性、耐磨性、抗起毛起球性等影响。从热湿舒适性、服用性能角度出发,提出了有关原料选择、编织密度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单层网壳-张拉整体杂交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静力学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过程中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应力刚化,同单层网壳结构的静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预应力对该杂交结构力学性能的影响.从索截面、布索方式、压杆长度三个方面参数的变化来分析该杂交结构的结构内力、竖向位移和约束反力的变化情况,为该类结构设计优化提供依据.关健词单层网壳;张拉整体;杂交结构;静力学性能分析  相似文献   

7.
锚喷支护巷道聚丙烯纤维喷层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柔性喷层是软岩巷道支护中一种新型的喷层形式。通过对聚丙烯纤维混凝土的抗拉、抗压、抗剪等力学性质测试,分析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对软岩支护的适应性。结合顾桥矿工程应用,从耐久性、抗渗性、经济性和施工技术等方面系统地研究了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喷层的性能。与普通混凝土喷层相比,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喷层中的应力分布较均匀,同时具有较好的让压能力。工业性试验表明,聚丙烯纤维混凝土喷层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基于结构层贡献率的沥青路面抗车辙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环道试验及德国汉堡车辙试验方法,研究在中面层使用改性沥青对路面结构和组合结构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包括对结构层贡献率和对沥青层剪切流动变形的影响;探讨在中面层添加纤维对路面结构抗车辙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面层使用改性沥青,能提高路面结构的整体抗车辙性能;使剪切流动变形由95.2%下降至84.4%;中面层变形贡献率达到60%以上,应该重视提高中面层的抗车辙能力;对于中面层采用普通沥青的结构,在中面层添加纤维可明显减少整个结构车辙深度,但对于中面层已采用改性沥青的结构,添加纤维减少车辙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对陶瓷材料、树脂基纤维复合材料及混凝土复合材料进行了抗金属射流的探索性试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在射流作用下产生塑性穿孔,其抗金属射流的性能优于普通陶瓷材料;材料的结构形式是影响其抗射流性能的重要因素,玻璃钢栅板比纯实心玻璃钢板对射流的衰减作用更为有效;材料厚度增加较大后,金属射流的侵彻性能将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10.
潘国辉 《科技信息》2011,(27):I0418-I0419
介绍了目前一些纺织品的起毛起球成因,分析了纤维、纱线、织物、加工及服用等因素对起毛起球的影响。根据不同种类的纤维和织物(棉麻、涤纶、腈纶、毛),提出了相关的抗起毛起球新工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叠层型电磁屏蔽结构模型,将电磁屏蔽碳毡与杨木单板叠层复合制备抗电磁干扰的电磁屏蔽胶合板。研究了电磁屏蔽碳毡的碳纤维填充量对该胶合板的电磁屏蔽性能与胶合性能的影响, 进而探究双层叠层型电磁屏蔽结构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同轴测试方法和抗剪实验分别测试了电磁屏蔽碳毡叠层型胶合板的电磁屏蔽性能和胶合性能,通过微观结构表征分析了碳纤维在电磁屏蔽碳毡内的网络搭接状况。【结果】当碳纤维填充量达到25 g/m2时,电磁屏蔽碳毡内开始形成“三维电磁屏蔽网络”。电磁屏蔽碳毡叠层型胶合板的屏蔽效能随着碳纤维填充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当碳纤维填充量为120 g/m2时, 双层电磁屏蔽碳毡叠层型胶合板的屏蔽效能为52.61~68.37 dB(100 kHz~1.5 GHz),达到中等屏蔽效果(60~90 dB)。在碳纤维填充量相同的条件下,双层电磁屏蔽碳毡叠层型胶合板的屏蔽性能优于单层电磁屏蔽碳毡叠层型胶合板; 前者的电磁屏蔽优势随着碳纤维填充量与测试频率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此外,双层电磁屏蔽碳毡叠层型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大于单层电磁屏蔽碳毡叠层型胶合板的胶合强度。电磁屏蔽碳毡叠层型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大于GB/T 9846.3—2004 Ⅰ类胶合板标准所规定的杨木单板最低胶合强度值(0.7 MPa)。【结论】电磁屏蔽碳毡的双层叠层复合有效提高了电磁屏蔽碳毡叠层型胶合板的电磁屏蔽性能和胶合性能,证实了双层叠层型电磁屏蔽结构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毛毯-纸幅体系在压榨过程中的结构变化以及压缩速度、不均匀压力作用对于湿纸幅水分脱除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毛毯和纸幅视作一个综合作用体系加以研究,首先研发了一套专门实验装置,通过压榨模拟实验研究压缩过程毛毯-纸幅体系微观结构上的变化,进而研究不同压缩速度、不同毛毯表面结构以及不同浆种对压缩过程所需压力的影响。【结果】①宽区压榨毛毯-纸幅体系微观结构为非均匀性结构; 靠近渗透毛毯表面最为致密,且最上层纸幅会嵌入毛毯纸幅空隙中,使得毛毯-纸幅体系整体渗透性降低,所需压榨压力增加。②采用铁丝面和中网面模型压缩过程中,当加压试验速度从51 mm/min变为99 mm/min时,后者压力峰值约为前者的4倍; 加压试验速度从99 mm/min变为124 mm/min时,后者压力峰值约为前者的2.3倍。但当压缩速度从124 mm/min变为99 mm/min(减小20%)时所需作用力减小了50%左右,并不符合达西定律。③在同一加压速度下,采用铁丝网面模拟压榨过程所需的压力是采用3种毛毯表面模型模拟压榨过程所需的压力的5倍左右。而采用3种毛毯表面模型模拟压榨过程所需的压力值几乎相同。④采用中网面毛毯表面模型时,当没有加入中间刚性层,试验速度从51 mm/min变为99 mm/min时,压缩过程所需的压力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当试验速度从99 mm/min变为124 mm/min(即增加25%)时,所需压力增加150%左右。在试验速度为51 mm/min时,压缩过程所需压力基本一致; 当试验速度为99 mm/min时,采用中间刚性层实验组所需的压力峰值比没有采用的组大; 当试验速度变成124 mm/min时,现象却相反。【结论】在压榨过程中纸幅模型在厚度方向上呈现不均匀性。纸幅模型在压缩过程中,压缩速度相同时压榨毛毯表面模型选用的不同,所需的载荷也不相同,当采用铁丝网面(即理想化平整的压榨表面)时,所需的压力最大; 而压缩速度越大,所需的压力值也就越大,且压力的大小与速度的变化关系并不符合达西定律。在纸幅模型层之间加入中间刚性层之后,相同的加压试验速度下,采用理想化细密平坦的压榨表面所需压力的峰值会减小。  相似文献   

13.
New procedures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uniformity and pore size of press fabrics have been developed to study their role in the dewatering efficiency of a wet paper sheet and fabric system during pressing. The press nip profile of a single nip can be simulated in the laboratory using a custom built Servo-hydraulic Press Nip Simulator (SPNS) and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final dryness and rewet of a handsheet with press fabric(s). Pressure uniformity can be measured with a flexible high-resolution transducer and pore size; both tests measured using water as the fluid are performed on compressed press fabric samples. A strong correlation is found between pressure uniformity parameters, mean flow pore size and final dryness for different sheets. Rewet is measured "directly" using a tracer fluid in the press fabric in our SPNS tester. Preliminary results indicate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rewet for some sheets with the use of an anti-rewet layer in combination withcertain press fabric designs.  相似文献   

14.
采用HB902型防紫外线透过及防晒保护测试系统,根据GB/T6529—2008和GB/T18830—2009对15种不同规格的棉与竹浆纤维/棉交织面料的防紫外线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竹浆纤维含量及纬纱密度变化对交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波段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小于纯棉织物;而在UVA波段中340~400 nm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大于纯棉织物;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先减小再增加再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规律,竹浆纤维质量分数为30%时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最小;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长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增加的规律;当经密不变、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不变时,随着纬密的增大,紫外线透过率减小,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5.
采用HB902型防紫外线透过及防晒保护测试系统,根据GB/T6529—2008和GB/T18830—2009对15种不同规格的棉与竹浆纤维/棉交织面料的防紫外线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了竹浆纤维含量及纬纱密度变化对交织物防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UVB波段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小于纯棉织物;而在UVA波段中340~400 nm的紫外线透过率,竹浆纤维/棉交织物大于纯棉织物;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先减小再增加再减小再增加的变化规律,竹浆纤维质量分数为30%时中波长紫外线透过率最小;随着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的增加,长波长紫外线透过率呈现增加的规律;当经密不变、纬纱中竹浆纤维含量不变时,随着纬密的增大,紫外线透过率减小,织物的防紫外线性能增强.  相似文献   

16.
以高强涤纶织物为基布,经过有机氟整理,研制戍具有很强拒水性能的建筑蓬用织物。对涂层用涂浆及拒水剂的稳定性等作了重点的研究,并对织物拒水性能测试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纤维体积分数对炭/炭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40%,30%和25%3种不同纤维体积分数的针刺整体毡为坯体,经3次化学气相浸渗后制备C/C复合材料;测定其未经热处理与经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石墨化度,抗弯、抗剪、垂直与平行抗压强度;在偏光下观察其微观结构;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断口形貌进行观察;研究纤维体积分数与C/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关系及不同热处理条件下C/C复合材料的断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当纤维体积分数为30%时炭/炭复合材料的抗弯、抗压和抗剪强度均最高;经热处理后的试样,其力学性能降低,断裂方式由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热处理温度越高,其力学性能降低的程度越大.  相似文献   

18.
主要介绍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对混凝土结构增强、加固、修复的发展及应用,讨论了碳纤维在使用之前进行表面处理的必要性并通过实验对经过处理的碳纤维的性能进行测试,另外还对加固和修复中用到的基体材料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藏氆氇织物独特的服用性能与原理,对结构相近的藏氆氇织物与普通毛织物以及化纤织物的规格、结构参数、舒适性能和耐用性能4方面进行试验测试与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藏氆氇织物属于门幅窄小(23~27cm)的全毛斜纹厚重型织物,其具有经密小、纬密大,经纱粗、纬纱细,经向紧度小、纬向紧度大、总紧度大于100%的结构特征,且具有保暖、防风、防潮、沾水少和坚牢耐磨的独特服用性能,从而表明其对于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和当地的生产生活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中空双层壁织物是一种新型高性能织物。作为一种新型轻质复合材料增强体,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国防等特殊领域,也可以应用于船舶,车辆,建筑,风力发电,石油化工等民用领域。本次研究以研制中空双层壁织物为目的,选取涤纶纤维、碳纤维、玄武岩纤维为原料,仿照长毛绒织造的固结方式,分别织造了几种中空双层壁织物。并在每次织造过程中对织造方法,工艺进行改进,最终织造出稳定性很高的中空双层壁织物。中空双层壁织物的研制成功,必将开创一个新的纺织品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