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运用收益管理原理方法,研究了联盟条件下班轮公司舱位互换与分配问题,构建了综合考虑班轮联盟多条航线、不同种类和不同尺寸的集装箱等因素的舱位互换与分配随机优化共赢模型,运用机会约束方法加以求解,算例分析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舱位互换与分配优化可以明显地提高班轮联盟的总收益,联盟内舱位互换与分配数量及其总收益与合同客户需求量呈负相关、与现货市场需求量呈正相关,从而可为班轮公司制定舱位互换与分配策略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随机需求环境下集装箱班轮运输的舱位分配与动态定价问题, 依据班轮运输市场的合同客户和普通客户分类, 分两阶段分别建立了合同市场客户重箱运输与班轮公司空箱调运的舱位分配模型以及现货市场分时段动态定价模型, 并针对舱位分配模型的随机特征和动态定价模型统计量的误差特性, 分别设计机会约束和稳健优化算法求解, 算例验证了上述模型与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远洋洲际集装箱班轮航速与航线配船优化问题,在考虑集装箱货物时间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在往返两个长航段上船舶航速变化对货物运输时间的影响,构造了对即期市场客户随航速变化的差异化定价函数,以船公司周利润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集装箱班轮航速与航线配船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设计离散化求解算法.算例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差异化定价策略下的航速与航线配船优化,不仅可以降低客户集装箱货物的时间成本,而且也能够明显地增加船公司的运输收益.此外,使最优航速阶梯型下降的燃油价格阈值会随着收益增量比例系数的提高而增大.研究结论可以为船公司航线配船决策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集装箱班轮舱位定价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收益管理的思想对集装箱舱位定价进行定量研究.首先对集装箱班轮运输业应用收益管理的可行性及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描述,接着建立了以期望收益最大化为目标,需求服从泊松分布和保留价格服从指数分布的集装箱舱位定价模型,得到了舱位最优定价方程,最后对最优价格的性质进行了分析,并应用了算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5.
基于混合航线结构,构建双层规划模型,优化集装箱航线与空重箱运输方案. 基于遗传算法与线性规划优化算法开发改进的遗传算法求解模型. 模型以航线收益最大为目标,同时确定干线靠泊港、干线港靠泊顺序、支线港以及空重箱运输方案. 对某班轮公司亚欧航线的优化结果显示:若用4000TEU船型,需投入9艘船舶,航线的运营收益为每周19.56万美元;而若用10000TEU船型,需投入7艘船舶,航线运营收益为每周31.35万美元. 另外,对比两类船型的航线方案可以看出,随着使用船舶的大型化,轴辐式与环绕式航线成为航线主流结构,这与航运市场的实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6.
集装箱海运二维收益管理能力分配随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充分考虑集装箱海运的二维属性,包括不同尺寸的集装箱类型和班轮的容量与重量双重约束的基础上,基于收益管理的思想建立了多班轮、多航段能力分配的随机模型.运用稳健优化方法将其转化为整数线性规划模型,并给出了实际应用中情景及其发生概率的获取方法,然后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在算例中,得到了不同箱型的最优和满意的承运方案,研究结果表明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和讨论得到3个有益的性质和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收益管理的海运集装箱舱位定价与分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李冰州  陈旭  武振业 《系统工程》2005,23(12):69-73
基于收益管理的思想对集装葙舱位定价和分配进行了定量研究和讨论。首先对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建立了集装箱舱位分配和定价的数学模型。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建立的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得到了集装箱的最优舱位定价和分配,以及一系列的性质和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8.
基于收益管理的海运集装箱舱位分配随机规划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收益管理的思想对不确定环境下海运集装箱的舱位分配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针对海运业的发展趋势和海运收益管理的不同特征,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了描述,建立了考虑多产品和空箱调运的海运集装箱多航段能力分配模型,基于需求的不确定性考虑,应用了稳健优化的方法对该模型进行求解。最后通过数字仿真,说明了模型和求解方法对于海运集装箱企业的收益管理问题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于辉  王菲 《系统管理学报》2012,21(2):224-229
Littlewood法则是航空公司收益管理中舱位控制的基础,然而对于新航线舱位控制,由于需求信息的缺失,使得Littlewood法则难以发挥作用。针对信息的缺失特征,提出仅需要需求均值和方差的稳健法则,并用于制定新航线两等级舱位控制策略。进而给出基于稳健法则的多等级舱位控制启发法式方法稳健EMSR-a和稳健EMSR-b。提出了新航线舱位控制策略,刻画了策略的稳健性和有效性特征,同时为部分信息下收益管理舱位控制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世界集装箱海运网络层次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世界集装箱班轮运输划分为18个海运区域,根据17家主要班轮公司593个港口的航线连接数据统计18个海运区域间的航线连接情况,构建以连接频率为权重的加权世界集装箱海运网络.结合优势流分析和显著流分析对海运网络的层次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世界集装箱海运网络具有明显的层次性,可分为四层.各层次区域之间存在海运联系且不同层次的区域在网络中具有不同的作用,第一层次海运区域处于核心地位,第二层次及第三层次的部分海运区域的中介性较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东亚和西北欧两个核心区域与其他区域的相对海运距离,分析海运区域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1.
为在空箱调运时考虑空箱的维修成本和废弃收益,根据投入使用的时间区分空箱所处的生命阶段.在备选班轮航线和重箱运输需求确定的情况下,构建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优化班轮航线网络,重箱运输路径,新造箱的投入地点,老旧空箱的报废地点和各航次使用哪个生命阶段的空箱来执行运输任务.以中国,日韩,东南亚,欧洲和美国五个区域为对象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93%的新造箱在中国投入使用,64%的老旧空箱在欧洲和美国退役,74%的由中国到美国的运输用箱处于高龄阶段或退出阶段.  相似文献   

12.
通常船舶的泊位分配计划受到船舶的最优靠泊位置影响,而最优位置主要由集装箱在堆场中的堆放位置确定。基于中转港班轮运输的研究背景,利用媒介参数——最优靠泊位置研究泊位分配和子箱区指派联合计划问题,致力于提高码头操作效率、降低码头作业总成本。模型求解过程中,将模型分解成两个子模型,利用两阶段算法即首先利用启发式算法产生基于优先级的初始解,然后结合双层规划(Bi-level Programming)思想求解,通过大型算例验证模型和算法,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对降低码头总成本具有重要的现实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集装箱班轮运输全球化和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班轮企业走向联营。将自组织理论引入到对集装箱班轮运输联营系统研究中,大大丰富了班轮企业联营运输的研究手段。通过班轮联营系统的自组织特征分析,说明联营模式是班轮企业构建合作发展及可持续经营的重要机制;从系统建模的角度揭示了在班轮联营系统演化过程中各联营企业的协同程度起到控制参量的作用,探讨了班轮联营系统和联营模式演化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4.
不确定性需求下集装箱海铁联运的动态定价决策问题,对联运经营人的经营效益和竞争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基于收益管理理论,结合集装箱海铁联运的经营和组织特点,以协议销售和自由销售的差异化定价为切入点,分两阶段建立了多节点集装箱海铁联运综合箱位分配的动态定价模型. 第一阶段为基于协议销售和空箱调运的箱位分配模型,第二阶段为基于自由销售不同时段的动态定价模型. 针对模型中的需求随机性,分别运用机会约束和稳健优化方法进行模型转化并求解. 通过算例验证了上述模型与算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集装箱班轮网络形成机理,首先分析集装箱班轮特点,发现节点间预期流是影响航线开设的关键因素;其次改进经典引力模型,对节点间预期流进行预测,按预期流由大到小顺序连边,构建集装箱班轮网络引力模型;最后对东亚区域班轮网络进行实证研究,计算港口节点适应度,构建仿真网络并分析其拓扑特性演化情况。演化结果表明,随着连边的加入,仿真网络的连通性增强,各项拓扑特性都不断趋近于实际网络。由此,模型的有效性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16.
针对集装箱班轮运输定价问题,构建差价补偿策略下班轮运输的定价模型,研究差价补偿策略下托运人订舱行为和承运人定价决策,分析市场需求波动与承运人定价、差价补偿系数、承运人收益的内在关系,以及承运人定价对托运人订舱量的影响,并通过数值分析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市场需求波动的增大,承运人最优定价与最大收益降低,而差价补偿系数增大;且托运人订舱量随着承运人定价的增大而减少.承运人采用差价补偿策略时,市场需求波动存在一个上限值,如果需求波动小于该值,则承运人采用差价补偿策略有利于其提高收益.  相似文献   

17.
考虑数量折扣、追加订购等实际因素,对经典报童模型进行改进。以激励相容原理作为基本指导思想,以集装箱班轮运输企业与无船承运业务经营人双方的收益优化为目标,建立一系列数学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比较并分析影响双方决策的主要因素,为相关产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与方法。  相似文献   

18.
集装箱港口多式运输系统资源配置协调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基于仿真优化的集装箱港口多式运输资源配置协调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集装箱港口多式运输作业系统的排队网络仿真模型,建立了以作业效果与资源利用均衡协调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其次,运用仿真模型与启发式算法相结合的仿真优化方法进行求解:最后,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对集装箱港口多式运输作业资源协调优化问题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旅客舱位选择的航空收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梅虎  朱金福  汪侠 《系统工程》2006,24(9):11-17
针对EMSR和传统旅客舱位选择行为研究中的不足,以logit模型为基础,运用变精度粗集方法构建了旅客舱位选择模型(passenger seat choice model,PSCM)和基于PSCM的收益管理模型(revenue based on PSCM,RPSCM)。该模型无需知道旅客舱位选择数据集合之外的任何先验信息和旅客舱位选择的概率分布的解析表达式,即可直接求解旅客舱位选择的真实因素及各因素权重.计算出特定航班旅客舱位选择概率和收益值。将计算结果与EMSR为控制策略的航班收益值进行比较,提高了4.82%收益,证明PSCM和RP-SCM具有较好应用价值,为航空公司进一步实施收益管理提供了借鉴和新视角。  相似文献   

20.
产出分享模式下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充分体现"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关系,动态物流联盟收益分配应以产出分享模式为主.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分配的两阶段过程模型,即在联盟组建期综合考虑各种利益分配要素,提出基于满意度的综合集成方法确定初始利益分配方案,在联盟解体期依据联盟实际运行状况提出不对称Nash协商模型对初始利益分配方案进行协商,以确定最终利益分配协调方案.应用实例表明该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为动态物流联盟利益合理分配提供切实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