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为了满足现代制造业的敏捷性要求,面向敏捷车间的单元动态调度方案设计开发,构建基于多代理系统的敏捷车间单元动态调度框架。基于文献述评,提出自上至下以及自下至上相结合的单元动态调度思想,分析单元动态调度的内涵及特征,建立融入模糊理论的单元动态调度综合满意度函数。考虑敏捷车间中Agent的有限理性以及决策支持信息的不完全不完美性,运用演化博弈论,给出Agent的资源优选演化稳定策略解释。接着,利用协同演化遗传算法求得面向多项工作任务的车间资源重组全局优化解,结合聚类分析法作出敏捷车间单元动态调度的最满意决策。最后提供陕西装备制造业的调度实例,验证了上述调度方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柔性车间调度自动化及优化问题,建立了基于多Agent及遗传算法的柔性车间调度系统。系统是一个由管理Agent,调度Agent及多个加工单元Agent组成,系统中通过遗传算法实现静态优化调度,而通过Agent之间的协作现实动态调度。加工任务到来时,先经管理Agent评估,接受后打包相应信息传递给调度Agent;调度Agent调用其面向对象遗传算法对任务进行优化分解并传递给各加工单元Agent;加工单元Agent根据调度Agent下达的任务进行加工,同时通过相互协调动态调整加工任务,以消除加工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性。示例运行表明所建立的系统可行,并兼有实用性,先进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针对多目标柔性作业车间调度问题,构造了基于多Agent的车间调度模型,研究了多Agent之间的交换协调机制.提出一种改进遗传算法并封装在策略Agent中,通过对编码规则、解码算法与交叉、变异算子进行改进,提高了调度优化算法的实用性和优化效果,实现了多目标动态调度,提高了系统的适应性和健壮性.某企业车间应用实例证明其可以满足车间调度高效、稳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许多基于对策论的协商方法,倾向于假设Agent的效用固定不变,默认多问题之间是完全可以互相补偿的,但实际情况往往不是这样。在此提出基于遗忘理论的多问题协商,结合逻辑学和对策论的方法,达到了Agent协商逻辑理性和效用理性的平衡。在协商中,动态调整问题的取值,采用逻辑与来处理多Agent之间不可补偿的多问题协商,为多Agent的多问题协商提供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微电网的经济运行是一个多目标、多约束问题。传统方法将多目标转化为单目标的求解策略往往难以迅速收敛,且在权重的选取上具有很强的主观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多目标求解策略,考虑微网的整体经济性问题,分别建立发电侧目标代理(PowerAgent)以及需求侧目标代理(LoadAgent),从而避免了权重的选择。虚拟电价信息作为发电侧代理的协商参数,负荷调度信息作为需求侧代理的协商参数。利用JADE平台提供的Agent通信功能,目标代理之间传递协商参数,优化自身子目标问题,迭代协商,最终达到目标均衡。协商过程保证了微网的整体经济性要求,且两个子目标通过目标代理分布式求解,能够快速收敛。最后通过算例讨论了各代理的行为特征,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基于多Agent协商的会议调度系统.通过自适应的协商策略,Agent能够根据自身的日程情况采用优化的搜索算法,选择最有可能成功的时间段进行协商.此外,在冲突消解策略上,将参加者身份分为VIP和一般参加者,同时还采用了取消会议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这提高了调度效率和解决冲突的能力,并因此减少了协商中的通信量.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敏捷制造环境的模糊与动态特性,提出了以分布式多Agent系统作为生产组织和运行模式;基于模糊理论和方法,结合静态调度方法的精确性和合同网方法的灵活性,研究了模糊遗传算法与模糊合同网方法相结合的车间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车间调度存在问题分析基础上,设计了基于MAS技术的车间调度系统模型,使各不同代理之间通过KQML语言进行通信,并按照合同网协议进行彼此协商,从而高效的完成了柔性制造业企业中的车间调度任务。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答疑系统灵活性差、答疑效率低等问题,将Agent技术与Web技术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基于Jade的智能答疑系统.介绍了Jade平台以及Agent设计方法.设计了学生代理、管理代理、检索代理和专家代理4个Agent进行交互和协商,大大增强系统的智能性和灵活性,提高了答疑的效率.  相似文献   

10.
面向动态联盟协商支持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一种半集中式的协商控制策略,提出一个面向动态联盟的协商过程模型,按时间将协商过程划分为协商准备,协商进行及事后处理三个主要阶段。并在此模型上构建了一个基于CORBA标准和DMAS(分布式多Agent系统)技术的协商系统框架。盟员企业的推理,决策和协商功能以Agent形式进行封装,多方协商由多个分布式Agent实现。而不同环境下Agent之间的通信是通过构建在CORBA平台上的组件来实现。为实现动态联盟盟员企业之间的协商提供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