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探讨了城镇地价评估中,土地还原利率确定的几种方法,并根据四子王旗乌兰花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当地情况的还原利率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城镇地价评估中,土地还原利率确定的几种方法,并根据四子王旗乌兰花镇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新的适合当地情况的还原利率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四川省雅安市为例,结合当地实践,探讨了城镇不同用地类型的土地还原利率的确定方法,并对城镇工业用地土地还原利率的确定提出新的技术路线:即根据各种风险因素对不同用途土地的影响程度进行分析,确定商业、住宅和工业用地风险调整值,从而计算出城镇工业用地还原利率.  相似文献   

4.
对乌兰花镇土地估价的重要方法──收益还原法和路线价估价法作了详细论述.正确运用第一方法的关键在于土地纯收益和土地还原利率的准确确定;运用第二方法的主要问题是路线价区段的划分和各种修正系数表的制作.  相似文献   

5.
收益还原法应用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收益还原法是评估房地产价格的重要方法,其正确应用取决于两个重要参数(纯收益和还原利率).研究了纯收益和还原利率在实际应用中的若干问题,重点探讨了纯收益中包含的内容,尤其是否包含折旧,并介绍了确定还原利率的综合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价监测点配置关系到城市地价水平的真实反映,影响到我国城市地价监测体系的系统性和规范性.提出以空间分层抽样技术为基础,首先确定城市地价监测点总量,然后选择一定的指标,分别确定地价监测点在城市内不同区域、不同用地类型、不同土地级别中的分布,经综合平衡,最后确定地价监测点配置方案.该模式解决了我国当前地价监测体系建立中如何配置监测点这一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收益还原法在农业用地价格评估中的应用浅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着重探讨采用收益还原法评估农业用地宗地价格时,土地收益、农地费用及土地还原利率的测算思路、方法及途径.提出以土地自然评价为基础,以农用土地经济评价为依据,综合测算农业用地的客观收益的技术思路;分析应用该方法的应计费项并提出确定农地还原利率的可行途径,以期获得农业用地宗地价格的合理评估值.  相似文献   

8.
农用地估价的现实意义及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的地租、地价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收益理论为指导,以农用地定级为基本控制依据,分析比较了多种土地估价方法,确定了以收益还原为基础的农用地估价的基本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9.
土地基准地价制定中对样点地价数据的统计检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叙述了如何在基准地价制定中对以不同方法取得的样本数据采用统计检验的方式,判断其分布的同一性,并在确定其是否服从正态总体分布的前提下,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剔除异常数据,以保证样本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收益还原为基础,以乡镇小区域的农用地为研究对象,以土地纯收益和土地还原利率的科学取得为重点,详细探讨了农用地估价的方法与步骤。  相似文献   

11.
从最小限制与最大促进、法律程序正当、社会整体利益维护与私人利益兼顾、价值衡量原则;公权力在征地制度中公共利益法律界定方面的行使和完善,农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农村集体组织的设想和完善补偿安置机制方面提出了公权力与私权利在征地制度中的几点具体安排。  相似文献   

12.
土地征收具有公共利益性、强制性、土地权属转移性和补偿性等基本特性。改革现行土地征收制度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改革土地征收制度要从明确界定土地征收的范围、按市场价格进行补偿、建立多元化的补偿机制和完善土地征收程序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农村土地问题长期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并产生了许多研究成果。对这些研究成果从农民权益视角,聚焦于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现状、农民土地权益流失的原因、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的对策三个层面进行梳理和评述,有利于深化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研究,突破中国农村土地问题和农民土地权益的研究中过于纠缠现行农地产权制度破立之争的局限,确立与乡村治理研究相结合,增加实证研究、分类研究、比较研究和多学科交叉性研究的大视野,拓展研究范域,丰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城市土地利用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界定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其研究意义,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出发,介绍国内外学者在城市土地利用研究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成果,着重分析目前中国相关的主要研究方向,并进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不同级土地市场地价形成机制和地价水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城镇一、二、三级土地市场地价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探讨了不同层次土地市场地价水平的分布规律、相互关系及其对基准地价评估的影响,并指出应该对我国城镇基准地价评估进行基准条件的界定,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不同城镇基准地价不可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是农村经济的基础。目前,我国农村土地分散经营、产权不清、管理不规范、土地征用侵害农民利益等问题比较严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农村土地产权残缺、分配制度不合理、资源配置不科学等。基于此,文章提出严格界定公共利益的外延和内涵、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平衡土地收益分配、完善农村土地管理体系等对策,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divides the process of rainfall redistribution into four levels in vegetation restored region of gully in arid-hot valley of Jinshajiang River. These levels include arbor interception, litter interception, soil interception and surface runoff.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of interception was 8.10 mm, the mean interception was 4.53 mm, the maximum of interception rate was 56.10 % and the mean interception rate was 32.63 %.When the rainfall is over 20 mm, the interception rate descends rapidly along with the rainfall increasing. The maximum of water-holding content of litter was 8.14-20.33 t/hm^2, the mean of which is 12.52 t/hm^2 and the maximum of water-holding content was over two times of it own weight. The rainfall of litter interception was 150.24 mm, accounted for the rainfall income 24.48%.The maximum water-holding capacity of soil achieves 2 198.54 t/hm^2, but that of the barren land is 1 825.60 t/hm^2. The rainfall of soil interception was 219.87 mm, accounted for the rainfall income 35.82%. The surface runoff of vegetation restored region was 43.41 mm, accounted for 7.07% of the rainfall income, but the surface runoff of non-forest land was 413,24 mm, accounts for 70.26% of the rainfall income.The surface runoff of the planted forest community was by 63.19% lower than that of the non-forest land. Through the interception of the forest land that reduced the soil erosion effectively, good hydrology effect was obtained.  相似文献   

18.
对当前鞍山地区土地征用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和讨论,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包括:确立土地征用权设立的法律依据;规定征地权只能为公共利益的需要而行使;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法律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关征地安置保障制度;健全相关征地救济立法,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定义调节系数、应用全期望法则及Chebychev不等式,得到了广义复合二型风险模型的最终破产概率及Lundberg不等式.还对其作进一步推广,对引入利率的广义复合二项风险模型导出了该模型下的破产前一刻盈余与破产赤字的联合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