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随着国家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们对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日益加大。作为我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地铁系统的污水排放问题是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传统的排污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地铁排污的要求,很多新型的排污系统应运而生。该文首先介绍了重力排污、一体化排污、生态厕所及真空排污等几种地铁排污系统,详细分析了这些系统的技术及其特点、经济性等方面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横向对比研究,深入分析了各种技术在地铁应用中的可行性,从中选出了技术先进、经济合理且运行可靠的排污系统方案。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设施的排污系统方案的设计选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传统污水排放方式存在的污染环境、造成安全隐患、检修困难、集水坑清理困难等问题,提出用新型排污装置来替代传统污水排放的解决方案.通过对传统污水排放系统、密闭提升排污系统及真空排污系统技术、经济的比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3.
真空玻璃传热过程是非线性复杂的系统。为了研究真空玻璃的保温性能,提出一种基于模糊信息粒化和LSSVM真空玻璃保温性能预测研究的智能检测方法。根据工业现场采集数据,考虑真空玻璃传热过程的选择透过性,将采集的多元样本数据进行模糊粒化处理,提取各窗口有效的分量信息,建立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真空玻璃保温性能的预测模型,实现对真空玻璃非热源一侧温度平均值和波动范围的联合预测。利用自适应模糊粒子群算法进行迭代,获取更优的模型参数,提高模型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预测结果在0℃~0.5℃,在一定波动范围内,能够有效预测真空玻璃的保温性能。  相似文献   

4.
从电站自然循环汽包锅炉排污系统及补水系统的设计角度出发,探讨连期排污扩容器(以下简称连排)热能利用的可行性.为保证热力系统汽水循环的工质品质,需进行连续及定期排污,相应的就需要对热力系统进行补水,可在连排内设置补水加热器以利用排污水的热能.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引黄工程各泵站技术供水系统概况,介绍了技术供水滤水器排污方式及存在的隐患,提出了解决滤水器排污隐患的思路,探讨了滤水器排污电气控制改造技术方案选择,分析了改造方案的实施情况以及现场试验方法与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小结了为满足电真空器件生产要求而研制的无油超高真空系统的设计思想;全无油机组设计、冷阴极溅射离子泵、钛升华泵结构选择和使用方面的主要考虑;论述了实现蒸发率随压强变化而改变的全自动控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沿海地区污染物排放对近海水环境影响较大。本文通过建立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和污染物扩散模型,以江苏沿岸主要污染物氨氮为例,对王港河口地区水动力条件和污染物扩散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在污染物排放点水深小于10m时,涨潮时排放污染物的扩散、稀释作用较落潮时排放更明显,10m水深以上排放点可以不考虑涨落潮影响;受大丰港等沿岸建筑物的影响屏蔽作用,1m水深位置涨潮时排污污染物滞留最明显;随着排污位置水深增加,污染物扩散效果明显,在水深10m位置扩散作用有明显增强。模拟得出在考虑污染物影响范围的条件下,排污位置点选择10m附近较合理。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维Biot固结理论,考虑涂抹效应,采用修正剑桥模型和渗透系数均质化方法,应用ABAQUS软件对真空负压下软基加固过程进行三维有限元计算,对不同加载方式、变化渗透系数和密封深度这3种因素的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三维有限元能更真实地反映真空负压固结过程,砂垫层节点施加荷载方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较好;考虑渗透系数随孔隙比变化时,表面沉降量、沉降趋势和固结度更接近实际情况;最优有效密封深度约为3 m。  相似文献   

9.
江志铭 《广东科技》2012,(21):148-149
工业锅炉排污是保障锅炉安全有效运行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锅炉水质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介绍了工业锅炉排污的方式、原则。并对工业锅炉排污热能的利用进行了简要的论述,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该项目利用引进的双壁波纹管生产线,采用真空、水冷、模块成型新工艺生产聚乙烯双壁波纹管及其连接件。产品经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型式检验符合企业标准,并达到欧洲prEN13476—1标准的要求。管道系统具有密封性能好、刚度高、重量轻、耐磨损、耐腐蚀、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综合工程造价低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埋地排水、排污、农田灌溉、通讯以及工业排污等领域。  相似文献   

11.
循环冷却水零排污运行的影响因素及技术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影响循环水系统实现零排污运行的因素,对各因素的影响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循环水系统实现零排污运行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12.
探讨不同建造结构肉用山羊舍内部环境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肉用山羊养殖场羊舍设计、旧舍改造及饲养管理改进等提供参考.对简州大耳羊3种类型羊舍夏季内部5种空气环境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舍内温、湿度对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气温是影响环境因子的主要因素,气温与CO2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与NH3、H2S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采用舍外排污方式的A型舍相对湿度、CO2、NH3、H2S浓度等环境参数显著低于舍内排污的B型舍(P0.01);与舍外排污的C型舍相比,通风面积较大和通风速率更高的A型舍NH3、H2S浓度显著低于C型舍(P0.05).结论:A型舍的空气质量最佳,舍饲山羊圈舍排污方式应选择舍外排污.  相似文献   

13.
结构强度试验中真空吸盘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航空结构强度试验中通常采用的试验方法有胶布带、拉压垫及卡板加载方式。对于有些结构和试验要求有特殊性的项目,应用传统加载方式难以满足试验要求或存在较大试验实施风险。对比现有的试验加载方式特点和新的试验要求之间的矛盾,提出了一种应用真空吸盘进行结构强度试验加载的方法。对真空吸盘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对多种吸盘进行在典型航空结构件上的静力性能测试,总结真空吸盘试验加载的特点。介绍了真空吸盘加载技术的研究及其在EC175/Z15平尾疲劳试验中的应用。对真空吸盘加载技术的系统构成、设计和试验实施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应用实践证明真空吸盘加载技术具有安装实施方便、可靠、高效、安全,且具有无损检测便利性。  相似文献   

14.
面向制动踏板感觉,考虑结构间隙、弹簧预紧力、摩擦力、反作用盘刚度、气体质量流量变化以及制动液体积弹性模量变化,建立了包含关键结构件、气体和液体的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复杂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无真空助力、无/有制动液工况下,分别对真空助力器和制动主缸进行试验,辨识了模型的关键参数.在此基础之上,开展了面向制动踏板感觉的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系统特性仿真,以进程阶段真空助力器推杆力-行程、主缸油压-行程和主缸油压-推杆力形成的3象限图为评价体系,利用试验分别验证了制动主缸模型、真空助力器机械系统模型和真空助力器-制动主缸系统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磁力传动器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真空系统的传动要求,对磁力传动器的一般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计算验证了一种用于真空系统的磁力传动器的结构参数,进而阐述了磁性材料的选择依据,实际使用情况表明,该磁力传动器设计合理,达到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6.
张旭波 《甘肃科技》2006,22(8):84-85,206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提高,PLC在自控系统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论述在电解铝厂自控系统中,对PLC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如下因素:机型的选择、I/O部分的选择、CPU模块及通讯方式的选择、PLC编程语言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真空预压过程中地下水位变化情况关系到对真空预压机理的认识和对真空预压效果的评价,对研究地下水位变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用电接点式真空表控制不同真空压力模拟不同真空度条件,用不同渗透系数包裹排水体和加固区边界模拟不同土体渗透系数的方式,以研究地下水位与真空度、土体渗透系数的关系,考虑外界水的补给,得出模型试验中地下水位是下降的,且下降量随真空度的增大、渗透系数的减小而增大.当抽出和汽化的水量与加固区外补给水量平衡时地下水位不再下降.同时对真空预压法地下水位变化机理进行研究,得到地下水位下降幅度受土体渗透系数和真空压力共同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张德荣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1):2537-2542
此文试图表明,如将与宇宙常数有关的真空能考虑在内,就可利用牛顿力学的数学框架,将引力相互作用分为三个类型和两种表现如下:物质对物质——吸引,物质对真空——排斥,真空对真空——排斥。据此,得出了鉴别天体系统是处于膨胀状态还是处于收缩状态的一个判据。然后讨论了引力相互作用的三个类型和两种表现在总星系泡沫结构形成中的作用,认为真空能量(暗能量)扮演了起泡剂的角色。最后导出了泡膨胀的动力学方程,并对有关参数和问题进行了估计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王彬  娄忠军 《科技资讯》2014,12(20):44-45
本文以基于CORS的线路工程测量为研究对象,以贵阳某排污管道工程为研究背景,论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贵阳CORS系统的构成及优势,进而分析了贵阳CORS在排污管道测量中的应用模式,在此基础上,论文探讨了作业实施方法及测量结果,最后进行了误差分析,通过对比采用贵阳CORS系统和常规测量方式两种方法得出的数据精度,总结出了贵阳CORS系统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20.
对自然通风、机械通风方案及传统的空调方案室内热舒适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两种新的空调设计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这五种方案的室内三维湍流流动和传热进行了研究,得到了SARS传染病房内不同通风方案的室内热舒适性指标PMV值分布情况,通过比较、分忻,给出rSARS传染病房内合理的通风方式,指出合适的温度和合理的空调送风方式其热舒适性和排污能力较好.认为要改善热舒适性,必须安装全新风空调系统,且须考虑服装热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