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吸盘式挖泥船浅水航道疏浚作业时吸盘头喷嘴喷射角度及喷嘴结构的分析研究,指出了浅层开挖时工作效率低的两个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通过改变吸盘头喷嘴喷射角度及喷嘴结构可以极大的改进吸盘式挖泥船喷嘴喷射功能的方法.通过实践证明了所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
环宫属(Encyclomctra)属于腹殖目(Digenca)斜睾科(Plagiorchiidac),在1924年由Baylis与Cannon提出。本属的主要特点是体扁,呈梭状或长卵圆形,半透明,体表无棘。口吸盘与腹吸盘中等大小,二者接近于等大。肠管简单,左右等长或不等长。精巢前后排列或斜列。阴茎囊位于腹吸盘前,内有贮精囊、前列腺与阴茎。生殖孔开口在腹吸盘前的左侧。卵巢位于腹吸盘的后缘,有时可与腹吸盘后缘重叠。受精囊较小,有劳勒氏管。卵黄腺  相似文献   

3.
按行业习惯,我们把用于起重吊运作业的刚性取物装置称为吊具,如:吊钩、抓斗、夹钳、吸盘、专用吊具等;把系结工件的挠性工具称为索具,如:钢超绳、环键、合成纤维吊带等;端部配件常用的有吊环、卸扣、绳卡等。如何安全使用吊索具呢?  相似文献   

4.
玻璃幕墙清洗机器人壁面适应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一种负压吸盘式玻璃幕墙清洗机器人的壁面适应能力进行了分析.根据机器人在壁面上实现吸附、移动作业的工作原理,得到了吸盘吸附力的临界条件.基于流体力学理论,通过实验方法绘制了电风机吸盘系统的工作特性曲线.建立了吸盘系统流体模型,得到了吸盘内负压受外部扰动时的等效电路,并根据负压动态响应分析了吸盘结构参数对其吸附特性的影响关系.建立了控制系统模型,并设计了负压闭环控制系统.现场试验结果表明,机器人能稳定工作,壁面适应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5.
爬壁机器人履带吸盘的多体渐变磁化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基于多体渐变磁化系统理论研究设计的有别于传统普通吸盘结构的爬壁机器人履带吸盘结构。根据稀土永磁履带吸盘结构和性能特点, 建立了履带吸盘的简化模型和吸盘与金属壁面间隙工作空间的镜像模型。基于以上模型和稀土永磁体内部磁化强度与均匀分布的特性,推导出间隙工作空间在y方向的磁场强度的多次谐波方程表达式,证明该结构的吸盘比传统普通吸盘有更良好的磁场性能。通过对比实验验证,该履带吸盘的吸力比普通吸盘大得多,完全能满足爬壁机器人爬行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按行业习惯,我们把用于起重吊运作业的刚性取物装置称为吊具,如:吊钩、抓斗、夹钳、吸盘、专用吊具等;把系结工件的挠性工具称为索具,如:钢丝绳、环链、合成纤维吊带等;  相似文献   

7.
在厦门沿海的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a cingulata)体内发现了自然感染的鹭无领平睾吸虫(Pittacium egrettus)的幼虫.成熟尾蚴在脊尾白虾(Palaemon carincauda)体表结囊.本文描述了鹭无领平睾吸虫末代雷蚴、成熟尾蚴和囊蚴的形态结构特点.鹭无领平睾吸虫尾蚴无头领或头棘、腹吸盘明显大于口吸盘、食道长度为口吸盘到腹吸盘间距的1/3~1/2、排泄管回折处靠近口吸盘后缘、排泄管前后支汇合于腹吸盘的两侧、生殖腺原基位于腹吸盘到体部末端的1/2水平之后、在脊尾白虾体表结囊、囊壁2层、外壁的外廓呈蝴蝶形、内囊呈椭圆形.这些特征与嗜眼属(Philophthalmus)、泄殖腔属(Cloacitrema)、平睾属(Parorchis)、棘冠属(Echinostephilla)的尾蚴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故障现象一:在打印过程中出现LIX03JAM:FILM/S-MAG故障显示。重新关开机,机器自检正常。按打印键,机内有多次反复机械动作后显示此故障。故障分析、排除:此显示为片子吸合的问题。首先检查装片盒及其装片,均正常,机内无卡片。然后再打开机盖,按打印键,机械操作正常,但在吸盘吸片时,吸不住,在反复吸三次后显示故障。吸片时检查吸盘无吸力,气路无漏气,查看机械压缩泵始终处在压缩状态。在传片中,吸盘碰到片子时,电磁线圈HGS97E作,拉开锁定装置,凸轮运动控制杠杆使压缩泵伸张产生吸力。而现在电磁线…  相似文献   

9.
一种自动插片机的转运治具,包括治具主体,其端面设置有负压吸盘,负压吸盘连通真空发生装置,所述治具主体相对于负压吸盘的另一端连接有活塞驱动机构;通过活塞驱动机构驱动治具主体向待转运工件移动,治具主体的负压吸盘抵压接触工件表面后,连通负压吸盘的真空发生装置启动,抽出负压吸盘内的空气,从而使工件因气压差而被负压吸盘吸附,以便转运,待输送至下一工位时,解除负压吸盘内的真空状态,则工件解除被吸附的状态,即可自负压吸盘脱离;转运工程中除抵触工件表面外,治具并无其他力作用于工件,转运过程中不会扰动工件姿态,提高了自动插片机工作可靠性,提高加工良品率。  相似文献   

10.
带吸盘的舌头 嗖~变色龙以闪电般的速度,向一只小虫射出自己带有强劲吸盘的舌头。啪!那个可怜的倒霉蛋儿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便已死死地被变色龙吸住,在劫难逃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三相交流接触器无弧通断问题 ,分析了强电电器和弱电电器各自的特点 ,提出了用强弱电相结合的方式 ,开发新型电器产品的观点 ,并给出了具体实现无弧通断的组合式接触器装置。图 2 ,参 4。  相似文献   

12.
Magnetic phase control by an electric field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 quest for higher data density in information storage is motivating investigations into approaches for manipulating magnetization by means other than magnetic fields. This is evidenced by the recent boom in magnetoelectronics and 'spintronics', where phenomena such as carrier effects in magnetic semiconductors and high-correlation effects in colossal magnetoresistive compounds are studied for their device potential. The linear magnetoelectric effect-the induction of polarization by a magnetic field and of magnetization by an electric field-provides another route for linking magnetic and electric properties. It was recently discovered that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magnetic ferroelectrics exhibit magnetoelectric effects that exceed previously known effects by orders of magnitude, with the potential to trigger magnetic or electric phase transitions. Here we report a system whose magnetic phase can be controlled by an external electric field: ferromagnetic ordering in hexagonal HoMnO3 is reversibly switched on and off by the applied field via magnetoelectric interactions. We monitor this process using magneto-optical techniques and reveal its microscopic origin by neutron and X-ray diffraction. From our results, we identify basic requirements for other candidate materials to exhibit magnetoelectric phase control.  相似文献   

13.
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转矩与径向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径向磁悬浮力产生机理,在考虑磁场饱和的前提下,使用有限元方法对电机电磁场进行计算,分析了电机的转矩与径向力特性.研究了电机主、副绕组电流对电机磁极磁场的影响,及电流与转矩、径向力的非线性关系,给出了实现电机稳定运行的电流取值范围,为电机有效控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针对双绕组无轴承开关磁阻电机的绕组结构复杂、绝缘程度要求高及加工成本高的缺陷,结合悬浮原理和磁阻最小原理,提出一种磁悬浮开关磁阻球体电机.分析了磁悬浮开关磁阻球体电机的基本组成和运行机理,采用磁路分割法对各部分磁路进行推导与计算,建立了球体电机的数学模型.利用Matalab/simunik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电机能够实现动子快速稳定悬浮和旋转,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  相似文献   

15.
根据磁阻效应产生电磁转矩的机理,提出开关磁阻起动/发电机相电流斩波和角度位置控制方法,通过调节相电流斩波限及关断延时、相绕组开通励磁开关断续流相对位置,就可控制起动转矩和发电电压,不同控制参数的数值仿真分析和样机实测表明:对于低速起动状态,相电流斩波限配合固定关断延时可实现有效的恒转矩起努控制;对于高速起动状态,相电流斩波限配合固定关断延时可实现有效的恒转矩起努控制;对于调整起努状态,调节相绕组开通及关断位置角可可实现恒功率起动控制;对于发电状态,依据原动机转速和负载变化的具体情况,同时或单独调节相电流斩波限及相绕组开通、关断的位置角,可有效提高发电机稳态发电品质和动态瞬变特性。  相似文献   

16.
新型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多负载解耦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无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互感数学模型,研究了多负载时系统的功率传输问题.提出了一种解耦控制策略,在能量拾取侧中增加一个Boost电路.在负载轻载时,以较低开关频率控制Boost电路中功率开关管的通断.当功率开关管关断时,系统向负载传输功率;当功率开关管导通时,系统屏蔽副边负载,实现原边线圈与副边线圈的解耦控制.针对系统有无Boost电路分别进行了PSpice仿真分析.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在多负载系统的单一负载轻载时实现副边线圈与原边线圈的电磁解耦,为多负载无接触感应耦合电能传输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戽斗式斩波器或DC/DC变换器的工作原理,这种斩波器结构简单,可使电路中的开关器件在零电流状态下关断,特别适宜于大功率条件下的直流变换,并具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易于实现模块化。在理论上导出了这种斩波器的各项性能指标与其电路参数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神经网络和开关电容技术提出了一种行算法型CMOS模数转换器电路结构,文中详细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并采用通用电路模拟程序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转换功能正确,输入电压递增和递减均无错码,转换过程中不需要复位,该转换器充分发挥开关电容精确处理和神经网络并行处理的优点,因而精度高,速度快,而且所需元件少,工艺完全与常规CMOS兼容,是一种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型CMOS转换器。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山西的鹤有2种,以及灰鹤在国内23个省或自治区的分布概况,并据此对灰鹤在国内的迁徙途径作初步探索性的推测。  相似文献   

20.
提出一种用于开关磁阻电机非线性仿真的新方法-样条函数仿真法。该方法利用样条函数对开关磁阻电机的磁路参数进行插值拟合,以便对开关磁阻电机的电流和转矩波形进行计算,结果表明,该法所需数据输入量少,精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