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在灌耕灰漠土上对棉花配合施用氮、磷肥,氮、钾肥和氮、磷、钾肥比不施肥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增产效果;由于土壤速效性钾含量丰富,配合施用氮、磷、钾肥与施用氟、磷肥相比,无明显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2.
钾肥对铅的植物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室外盆栽模拟试验,研究铅及铅、镉复合污染土壤中,钾肥(K2SO4)不同施用水平下小麦干重及小麦植株体内铅的积累与分布,从小麦根际、非根际土壤pH值、铅形态分布的角度阐述了钾肥对铅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钾肥可促进小麦干重增长,随钾肥施用水平的提高,小麦植株不同部位铅的浓度逐渐降低,吸收系数逐渐降低,表明增施钾肥可降低铅的植物有效性。钾肥的施用使根际、非根际土交换态铅先略有上升而后下降,碳酸盐态铅降低,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铅上升,对有机质硫化物态、残渣态铅的影响很小,由于钾肥对根际、非根际土壤pH值影响并不显著,铅形态的上述变化并非由土壤pH变化所引起,而是K^+,SO4^2-与Pb交互作用的结果,但有些机理还尚待查明。  相似文献   

3.
黄瓜施用固氮活性肥和生物钾肥皆可提高早期产量和总产,分别施和联合施用的效果均较好。固氮菌肥可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氮含量,而生物钾肥则可提高土壤中的速效磷含量,这以培肥地力,减少化肥的施用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氮钾肥配施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氮钾肥配合施用的试验观察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450kg/hm^2纯氮肥、225~300kg/hm^2纯钾肥,马铃薯的增产效果最好,其中450kg/hm^2纯氮肥、225kg/hm^2纯钾肥的施肥组合为增产最佳组合。进一步试验表明,在较高氮肥水平下,增施钾肥可有效增加马铃薯产量。  相似文献   

5.
甜菜施用钾肥,对块根产量有增产效果,能提高块根含糖率,增幅15.7%-3.4%。随着钾肥用量增加,钾肥利用率呈逐渐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6.
通过百合的钾肥施用量和施用方法试验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钾肥的施用量以每666.7m~2施K_2O10~5kg为宜。钾肥施用过多反而降低其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钾肥施用方法在每666.7m~2施用K_2O 10kg条件下,以1/2钾肥作基肥,1/2钾肥作蕾肥为最好,其次是以1/2钾肥作基肥、1/2钾肥作苗肥。试验同时表明,增施有机肥料,以2500kg/666.7m~2猪厩肥作基肥,2500kg/666.7m~2人粪尿作追肥,不仅可完全替代钾化肥的施用,而且增产效果及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农业的发展加速了土壤中速钾的递减 ,为掌握滴灌条件下的钾肥施用技术及在我区土类上进行滴灌棉花钾肥施用技术 ,探索钾肥在我区条件下的效果 ,找出最佳的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威芋3号马铃薯氮钾肥施用技术,在贵州省威宁县进行氮钾肥效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氮钾肥用量对马铃薯的生长,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有所不同。分析表明,马铃薯施用氮钾肥要适宜,过高反而造成产量和效益的下降。该区施用氮钾肥用量为N15kg/667m2、K2O16kg/667m2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赵军 《遵义科技》2005,33(3):43-45,55
在氮、磷施用相等,栽培管理水平相同的基础上,探索钾肥的不同时期施用及不同用量对玉产量影响,应用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在第四系黄色粘土发育的黄泥土里,经采取钾肥15kg/667m^2,60%作基肥、40%作追肥施用为最佳选择,获得较高产量,其投产比为1:2.39  相似文献   

10.
稻田三熟制种植模式下钾肥后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油-稻-稻种植模式下钾肥的后效应作用,结果表明:钾肥的施用对当季油菜产量的影响较大.增产28.59%.油菜生长期间施用的钾肥对下季早稻的生长有一定的后效作用.早稻生长期间施用的钾肥对下季的晚稻生长有一定的后效作用.由于钾肥对油莱和晚稻的增产作用较大,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建议油-稻-稻三熟制种植模式下种植油莱和晚稻时多施钾肥,而种植早稻时少施钾肥.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钾资源紧缺,钾肥远远不能满足农业需求。钾肥的最优品种无氯钾肥——硫酸钾、硝酸钾产量也很少。因此发展我国无氯钾肥大有前途。  相似文献   

12.
生物钾肥对改良烟草品质提高烟草产量的效果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总结了七年来生物钾肥(硅酸盐菌剂)在七个烟草生产省份中试验、示范、推广的结果,证明施用这种生物肥料不但可以改善烟叶品质、提高烟叶产量、改良烟田土壤、减少化学钾肥施用量、减少烟叶病害,而且施用方法简便又不破坏生态环境。推广这项技术可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我国水溶性钾矿资源匮乏,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着严重的缺钾问题,但我国非水溶性钾矿资源十分丰富且品质良好,这为我国钾肥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资源保障.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便开展了利用钾长石制备钾肥的研究.迄今为止,清洁高效的利用钾长石制备钾肥仍是解决我国水溶性钾矿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钾长石的资源状况、结构和目前国内外钾长石的研究进展,综述了我国利用钾长石制取钾肥的多种工艺方法及存在的问题,最后论述了我国钾长石综合利用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统计了蔬菜所试验地12年的速效钾年平均含量,绘出变化曲线,同时还研究了施用化学钾肥的效应,证明了速效钾含量在逐年下降,施用钾肥对早期产量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霞  张玲 《汉中科技》2007,(3):25-25
钾是作物生长发育必需的大量元素之一。施用钾肥在水稻稳产高产、提高水稻植株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在水稻施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重氮轻磷忽视钾,钾肥施用普遍较少,导致土壤缺钾,造成水稻植株体内氮钾营养比例严重失调,影响水稻高产;二是随着复种指数的增加和粮油单产水平的提高,依靠增施有机肥和土壤本身释放的速效钾,远远满足不了水稻高产栽培条件下生长发育所需的钾素营养。因此,为夺取水稻高产稳产,必须把增施钾肥作为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来抓。  相似文献   

16.
基于1993—2020年河南省耕地面积和化肥施用相关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河南省化肥施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环境风险评价模型对化肥施用环境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993—2020年河南省化肥施用量和施用强度均呈先升后降趋势,2015年后开始波动下降,阶段性特征明显;28年来河南省氮、磷、钾肥施用比例由1∶0.44∶0.15逐步调整为2020年的1∶0.67∶0.55,氮肥比例递减,磷肥和钾肥比例稳步增长;2020年河南省化肥施用强度为862.36 kg/hm2,属于高度过量水平,河南省不同地区化肥施用强度差异相对较大,豫北化肥施用强度最高,豫南最低;2020年河南省总肥的环境风险指数值为0.77,属于重度风险等级,豫北的风险指数最高,豫南风险指数最小.2015年后河南省化肥施用开始下降,化肥增长趋势得到扭转,但河南省化肥风险指数仍属重度风险等级,未来仍需采取措施以实现减施增效.  相似文献   

17.
经试验表明在土壤速效氮110.0mg/kg、速效磷32.4mg/kg、速效钾67.0mg/kg的中海拔地区种植水稻,N素仍然是水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其次是K素,只有在施足氮肥的基础上配合施用钾肥才能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而P素对水稻产量无影响,增施磷肥均没有增产效果;从肥效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和氮钾肥配合施用效果明显优于氮、磷、钾肥单施和氮磷、磷钾肥配合施;从肥料利用率看,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氮肥、钾肥的利用率较高,氮肥利用率为27.5%,钾肥利用率为56.5%,磷肥的利用率无论是单施还是配合施用都极低,在-2.6至2.6之间;从肥料贡献率看,施用氮肥的四个处理均较高,在24.3—41.9%之间,以施氮磷钾肥处理的贡献率最高。  相似文献   

18.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植物性食品,其营养价值与营养成分的含量密切相关.氮和钾是蔬菜生长的营养限制因子,二者合理施用能促进蔬菜的生长,提高产量,改善蔬菜的营养品质.本文论述了氮肥、钾肥对蔬菜营养品质(维生素C、糖分、氨基酸)的影响,探讨了氮和钾的交互作用及其对蔬菜营养品质成分的效应,以期为氮肥、钾肥的合理施用和蔬菜的优质高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何朝荣 《遵义科技》2009,37(4):15-17
通过钾肥在水稻生产上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县渗育型黄砂泥田中,施用硫酸钾18k/667m^2(N:P2O2:K2O=1:0.78:1.3),其产量最高,经济性状最好,充分体现了钾肥在水稻生产上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采取盆栽试方法,研究马铃薯马铃薯施含氯化肥及不同磷、钾肥效应,结果表明:在贵州生态条件下,施用K2SO4和KCl马铃薯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不能同时施用氯化铵与氯化钾;在氮钾肥为中量不变时,随着磷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递增;在氮磷肥为中量不变时,随着钾肥用量增加,马铃薯产量也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