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界面电泳的方法对聚丙烯酸酯乳 液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稳定性依赖于其内在结构,因含量、pH值和交联剂含量,这些影响因素可以用电荷密度及表面积的改变来解释。  相似文献   

2.
纤维素醚稳定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结构与性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羟乙基纤维素为主要稳定剂制备了聚丙烯酸酯乳液,通过TEM观察乳液乳胶粒的形态,并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接枝共聚物的结构,探讨了乳液的电解质稳定性、机械稳定性、冻融稳定性和稀释稳定性以及乳胶膜的吸水和力学性能,并与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的相应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以羟乙基纤维素为主要稳定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具有空间稳定结构,其电解质稳定性大大优于采用低相对分子质量乳化剂制备的聚丙烯酸酯乳液,乳胶膜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也分别由14.6MPa和462.3%提高到17.1MPa和524.6%.  相似文献   

3.
利用纳米TiO2涂层来提高织物的防紫外性能,采用多种化学分散剂、机械搅拌等不同的分散方法分散纳米TiO2于聚丙烯酸酯涂层胶中,并通过可见光的透过率研究了分散剂种类、用量及机械搅拌和超声分散对分散效果和稳定性的影响.将最优分散工艺所得到的分散体系用于棉织物的涂层整理,研究了纳米TiO2浓度和涂层道数对织物防紫外性能等的影响,并与原始织物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离子型分散剂的分散效果优于非离子型分散剂,但当分散剂的质量分数从4%提高到8%,体系的分散效果和稳定性变化不大.在一定的条件下,机械搅拌和超声分散都有助于分散效果的改善.涂层整理后织物的UPF随着TiO2浓度和涂层道数的提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高含固量的液体聚丙烯酸酯浆料是通过乳液聚合方法,控制亲水水单体含量和调节浆料相对分子质量而制成,所得浆料为乳白色流动液体,经浆纱性能等测试,将料粘度低、粘附力高、吸湿低、稳定性、增强率、保伸性和退浆性都很好。  相似文献   

5.
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流变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固含量约45%的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了该体系的流变性能,探讨了阴离子乳化剂含量从0.2%增加到1.0%时,体系流变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聚丙烯酸酯核-壳乳液为剪切稀化的假塑性流体,遵循幂律定律。幂律指数在0.47-0.74的范围。当阴离子乳化剂合量大于或等于0.8%以后,聚丙烯酸酯核-壳液的流变性能发生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LIPN聚氨酯/聚丙烯酸酯引发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各种引发体系对LIPN聚氨酯(PU)/聚丙烯酸酯(PA)合成过程的稳定性、粒子形态及单体转化率的影响。实验表明采用油溶性引发剂AIBN可得到粒子均一,稳定性好且单体残留量很少的乳液;其粒子形态为“翻转”型核壳结构  相似文献   

7.
将酞菁铜颜料微胶囊应用到喷墨墨水中很好地解决了颜料在喷墨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以具有良好环境效应的水为溶剂,调整控制酞菁铜颜料微胶囊的粒径、体系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制备了微胶囊型酞菁铜颜料喷墨墨水,并用EPSON ME 200喷墨打印机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胶囊型酞菁铜颜料喷墨墨水中颜料粒径小于100nm,体系的粘度为1.2cP,表面张力为27.6mN/m,满足喷墨墨水的要求;微胶囊型酞菁铜颜料喷墨墨水的着色力、稳定性、耐热性和耐溶剂性接近进口墨水EPSON R210的标准,但耐光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以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多官能度丙烯酸酯单体、丙烯酸正丁酯(BA)、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叔碳酸乙烯酯(VV10)为共聚单体,采用预乳化及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双重交联聚丙烯酸酯乳液。作为对比,合成了双丙酮丙烯酰胺(DAAM)-己二酸二酰肼(ADH)单交联型聚丙烯酸酯乳液。对2种乳液的粒径大小及分布,两种乳胶膜的耐水性能、力学性能、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及涂膜的光泽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对比。结果表明:乙氧基化季戊四醇四丙烯酸酯(DO5-PETA)和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改性的双重交联型聚丙烯酸酯乳液相比于单交联型具有更小的粒径及更窄的粒径分布;此外,双重交联的聚丙烯酸酯乳胶膜的耐水性、力学性能、光泽度有明显提高,应用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酸钠对纳米SiO_2分散稳定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了聚丙烯酸钠(PAAS)作为分散剂,并通过激光粒度分析仪对纳米颗粒的分散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红外光谱仪对分散剂在颗粒表面的吸附状态进行识别.发现聚丙烯酸钠能够显著提高纳米SiO2颗粒的分散稳定性,但是,当聚丙烯酸钠的添加量过大而达到过饱和时,反而会造成体系中纳米颗粒分散稳定性的降低;对于相同质量分数的聚丙烯酸钠,低pH值增加了纳米SiO2颗粒与聚丙烯酸钠形成氢键的几率,促进了聚丙烯酸钠在纳米SiO2颗粒表面上的吸附,纳米颗粒的分散稳定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热固性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丙烯酸(AA)为原料,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为引发剂,二甲苯、醋酸丁酯作溶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酯预聚体。讨论了反应体系、温度、引发剂用量等因素对聚丙烯酸酯预聚体的分子量及其分布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然后用环氧树脂和邻苯二甲酸酐作为固化剂固化,得到了附着力好,耐水性优异的聚合物涂膜,通过凝胶渗透色谱仪(GPC)、热失重分析仪(TG)、示差扫描量热分析仪(DSC)等对聚丙烯酸酯预聚体及其涂膜的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等进行了研究;GPC测得聚丙烯酸酯预聚体的 =6094, =12101,分子量分布为系数1.9,DSC测得聚合物涂膜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7.8℃,TG测得当聚合物涂膜质量损失20%时温度为378.59℃。  相似文献   

11.
油墨用聚氨酯粘合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聚醚多元醇 ,含羟基的氯乙烯共聚物 ,小分子扩链剂及甲苯二异氰酸酯为原料 ,合成了一种用于塑料印刷油墨的聚氨酯粘合剂。文中讨论了所用主要原料之间的比例、合成工艺 ,并对用该粘合剂制得的油墨的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水基喷墨打印墨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用适宜的水溶性树脂和分散剂很好的解决了颜料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且墨水的耐水性、耐碱性、光密度等各项指标均与进口打印墨水相近。当以碳黑为着色剂制备黑色打印墨水时,丙烯酸树脂质量分数为4%,阴离子型分散剂亚甲基二萘磺酸钠质量分数为5%,制得的打印墨水各项性能均接近进口墨水.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宽度分布范围为30~70 μm的大尺寸氧化石墨烯及其墨水,并通过直写打印实验,研究了最佳打印条件和氧化石墨烯墨水直写图案化。结果表明,当氧化石墨烯浓度为15 mg/mL、打印压力为70 kPa、线速度为3 mm/s时,打印线条流畅,形貌精细可控;还原剂为15%氢碘酸、还原时间为3 h时,打印线条的还原程度最高,且电性能最佳,电导率可达4.40×104 S/m,远超过现有打印技术的石墨烯图案电导率;实现了氧化石墨烯墨水在亲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玻璃、硅片等多种柔性和非柔性基底上的图案化直写打印,且经还原处理的氧化石墨烯图案可作为连接导线实现发光二极管的集成,对于石墨烯基印刷电子器件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一种高效油墨清洗剂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验通过选择表面活性剂乳化煤油得到W/O型油墨清洗剂,其中含水70 % ,煤油25% ,复合乳化剂5% .该产品清洗效果优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5.
丝网印刷电解镍扣极板绝缘油墨的性能和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电解镍扣极板丝网印刷技术研发适合油墨为目的,采用环氧树脂、氨基树脂、蓖麻油醇酸树脂共混复合体系为成膜材料,与专用的助剂(触变增稠剂、流平剂、催干剂),经研磨复配得到单组分热固型电解镍扣极板丝网油墨.研究表明:该油墨体系组成中环氧树脂E-44、氨基树脂、蓖麻油醇酸树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15%、20%、35%,流平剂甲基硅油(H201)、固化交联催化剂对甲苯磺酸(p-TSA)、触变增稠剂纳米凹凸棒分别占油墨总物料质量的1.5‰、3‰、3.5%时,复配的丝网油墨用于电解镍扣极板印刷,印刷墨层在固化温度150 ℃、固化时间5 min的条件下,制备的绝缘墨层形态结构致密均匀、镍扣生长形貌规整、极板绝缘层漏电点数目较低,具有较好的镍扣电解生产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一种热转印色带,并研究了球磨时间、分散剂等对颜料分散性的影响规律,热容量及油墨结构对色带热转移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此制备的热转印色带,在热转印条码打印机上实验,印制出了放大系数M =0.76,可以被正确识读的条码符号。为研制开发热转印色带作了基础性探讨工作。  相似文献   

17.
利用扫描电镜-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法(SEM-EDS)测定中国墨汁中元素种类和含量,不需对墨汁样品进行化学分离,可多元素同时定性及半定量分析,操作简便,分析快捷。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的墨汁产品中元素种类和含量有明显差别。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法(XPS)和X射线衍射法(XRD)对墨汁元素价态和墨汁的元素组成与化合物组成进行了分析,主要含有Na4(CrO4)(SO4)、Na2SO4和NaCl。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考察影响水墨分散的因素,结果表明水基油墨的分散效果是获得水墨理想的光泽、着色力及遮盖力等性能的关键,水墨分散的质量主要依赖于体系中分散树脂和颜料自身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的程度,其中,颜基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水溶性聚合物对颜料的分散效果。实验还证明了润湿分散剂和助溶剂能改变体系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性能,从而提高体系的分散性能。另外,水墨分散的温度也是影响分散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导电油墨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小健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6):3703-3708
以热固性酚醛改性环氧树脂作为联结剂,以石墨/炭黑为导电填料,制备了改性环氧树脂基导电油墨。采用电阻仪、热重分析仪、力学性能测试及扫描电镜研究了其导电、耐热、力学性能及形貌特征。导电填料,钛酸丁酯,聚乙二醇,磷酸三丁酯的最佳比例分别为:60%,5%,0.5%和0.3%。导电油墨的起始分解温度为348℃,在600℃的残炭率为30%。弯曲强度、弯曲模量和弯曲应变较纯的环氧树脂体系分别提高了66.2%、29.2%和49.3%。  相似文献   

20.
环保水性油墨制备技术与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国内外水性油墨最新制备技术,并重点分析水性油墨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归纳整理水性油墨连接料制备技术与改性研究进展,分析水性油墨应用现状,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水性油墨的研究焦点集中在制备性能优良的新型水性连结料树脂,即水性聚丙烯酸酯,水性聚氨酯,以及纳米改性连接料的制备和改性研究。水性油墨在柔印中所占的比例与日俱增,但在凹版塑料薄膜印刷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关于水性油墨的研发取得了巨大进展,应积极鼓励水性油墨的承印基材从单一的瓦楞纸、纸张向多种非吸收材料发展;印刷方式从水性柔印向水性凹印方向逐渐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