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城市地下管线如现代化城市的血管,城市有序、安全的运转离不开城市地下管线的辅助,因而,如何做好城市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已成为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通过不同类型管线探测方法的选定、定深方法的选定、定位方法的选定,对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方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针对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地下洞体,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分析了用瞬变电磁法进行洞体探测的有效性及地下洞体瞬变电磁响应的物理过程和响应特征,给出了地下洞体的数学模型以及球坐标下地下洞体在阶跃电流激励下的瞬变电磁响应表达式。利用瞬变电磁法,对某煤矿的地下采空区进行了探测,其解释结果与钻探资料吻合得很好,证明了在工程勘察中利用该方法探测地下洞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地下管线探测中,电磁法是最主要的探测方法。本文结合上海市某非开挖信息管线探测工程,论述了示踪法在地下管线密集,相互间干扰较大且埋设条件复杂地区进行探测的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密度电法探测地下空洞时,由于受到地下空洞类型、地下电流分布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导致探测结果有所偏差.利用ANSYS对典型地下空洞地电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探测精度不仅与空洞埋深、电阻率值高低及相邻洞体间距有关,还与所采用的探测装置类型、电极间距等因素有关;还通过对实际煤矿采空区开展高密度电法的数值模拟,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结果基本一致,也证明将数值模拟技术与现场实测结果相结合,对于补充解释和准确判断地下空洞的分布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地面物探工作在特殊地形条件下以及高植被覆被区难以进行地下人工洞体探测的问题,在分析地下人工洞体电磁特征及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当前航空物探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性,并提出了利用时间域航空电磁法探测地下人工洞体的设想,并初步拟定了技术路线和工作方法,为高效探测地下人工洞体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大地电磁测深法探测地下油气资源的解释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空间源直接探矿仪探测地下油气资源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地层岩性解释模型,剖析了各种岩石的岩性探测曲线特征,探讨了根据地下不同深度岩性综合能量值判别地下岩层性质和位置的方法。研究区3口井的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地下油气储层探测符合率总体达到78.5%,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就地层倾角对地下油气资源探测误差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地层倾角为30°时,地下油气储层探测误差接近30%~40%,由此说明,探测层段平均地层倾角为26.3°是造成探测误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基于空间源直接探矿仪探测地下油气资源的基本原理,建立了地层岩性解释模型,剖析了各种岩石的岩性探测曲线特征,探讨了根据地下不同深度岩性综合能量值判别地下岩层性质和位置的方法.研究区3口井的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地下油气储层探测符合率总体达到78.5%,证明了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就地层倾角对地下油气资源探测误差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地层倾角为30°时,地下油气储层探测误差接近30%~40%,由此说明,探测层段平均地层倾角为26.3°是造成探测误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城市地下管网探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基于多年从事城市勘测工作的相关经验,以城市地下管网探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了地下管网探测的方法,典型探测方法的应用等一系列问题,在对整个行业的发胀现状较为明晰的基础上,笔者给出了具体的建议,全文是基于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井田火区采空区磁法和电法探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金夺 《科技信息》2011,(4):327-328
磁法和电法探测技术是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这种物探方法是对地下地质状况的一种间接反应信息,信息的解译是一种对地下地层特征的推理演义和还原的过程,所以解译、分析技术的研究是应用好这项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工程建设中常见的地下洞体,从理论和实际应用两方面分析了用瞬变电磁法进行洞体探测的有效性及地下洞体瞬变电磁响应的物理过程和响应特征,给出了地下洞体的数学模型以及球坐标下地下洞体在阶跃电流激励下的瞬变电磁响应表达式。利用瞬变电磁法,对某煤矿的地下采空区进行了探测,其解释结果与钻探资料吻合得很好,证明了在工程勘察中利用该方法探测地下洞体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论非构造油气藏综合勘探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研究构造演化和生烃与油气运聚散的关系,总结成功的地震相和基准面旋回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在寻找岩性地层油气藏中的应用,分析了各种特殊地震处理和油气检测方法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3个层次、5类方法的非构造油气藏勘探思路。3个层次及有关方法是:在盆地规模上进行整体、动态、综合研究,寻找有利油气聚集带;在有利油气聚集带规模上,开展高分辨率层序地震地层学研究,寻找各类有效尖灭体和圈闭;在可能的圈闭基础上,利用地震烃类检测和化探技术进行圈闭评价。3个层次5类方法的全面研究和有机结合是减小非构造油气藏勘探风险,提高勘探成功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综合电法在地下水资源勘查中的应用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特定的地质条件下,不同物探方法结合使用,可有效避免单种物探方法的多解性和不确定性,获得较为理想的解释。以古县地下水资源勘查为例,说明CSAMT与TEM两种方法相结合是寻找地下水资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关于对区域旅游联合开发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竞争和发展,旅游区域联合开发的趋势日益明显,按照旅游业发展的水平,将区域联合开发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强强联合,即旅游业相对发达地区的联合;一种是强弱联合,即相对发达地区与相对不发达地区的联合;第三种是弱弱联合,即旅游发展落后地区的相互联合。同时还对区域旅游联合开发的重要意义和开发原则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在微积分中,一题多解的可能性是普遍存在的,是有规律可循的。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应加强一题多解的训练,其中更应着眼于一般解题思想方法与具体技巧的结合,要深入考查和探讨解题方法之间的共同点与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浅层断层探测技术及工程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层断层探测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现场工作内容之一,其主要目的是查明地表附近断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和最新活动时代,为地震危险性评价、工程避让或采取抗断措施等提供依据。浅层断层探测常用的方法有浅层地震反射波法、浅层地震折射波法、探地雷达法、高密度电法、地球化学法等。结合各探测方法的原理,分析了各探测方法在适用介质条件、探测深度、探测分辨率等方面的特点,进行了实际工程应用验证。根据各探测方法的特点,给出了不同场地类型条件下的浅层断层探测的优选方法及方法组合方案;并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由于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仍处于不成熟阶段,页岩气资源评价需用多种方法。通过对目的层段的钻井取心及对取心资料的地球化学分析、X衍射资料、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结合研究区页岩气成藏条件,基于有机质丰度、有机质成熟度、泥页岩厚度、埋深和地表条件等5方面,建立了页岩气远景区、有利区和目标区优选参数体系,并采用概率体积法计算出了其地质资源量。研究发现梨树断陷页岩气丰富,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7.
高密度电法在工程勘察中实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密度电法具有数据采集密度大、观测精度高及其分辨率高等特点,在工程地质勘查中得到广泛应用。结合工程实例阐述高密度电法在探测基岩面及坑道等方面的应用,并对工区内同一条测线的多种装置勘探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温纳装置采集信号强度大、信噪比高、探测基岩面起伏及局部异常低阻地质体效果较好;同一地质条件相同剖面长度下:温纳装置对水平电性变化较为敏感,偶极装置适用于垂向电性变化大的地区;不同装置形式组合测量会得到更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8.
志丹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中部伊陕斜坡带中部,通过近十年的下组合勘探,在部分地区已建成一定产能的开发区,然而大部分地区仍然属于勘探的空白区,通过近两年的勘探及研究,初步预测了19个不同类别的下组合油藏勘探有利分布区。  相似文献   

19.
探讨青海省兴海县满丈岗地区金矿找矿方法及前景。从区域成矿地质条件、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及工程验证成果入手,分析了Au、Sb、Bi、Zn、Hg、W等异常元素的分布和富集规律。结果表明满丈岗地区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化探异常范围广泛、强烈,勘查证实化探异常为矿致异常,金矿资源潜力巨大。该区有效找矿方法组合为地质-化探扫面-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测量-工程验证。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迅速发展,管线运输已成为油气运输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长输管线的建设施工,但是在管道非开挖工程如盾构、顶管、HDD,仅靠钻探对地质结构的判断是不够的,对断层、变异岩体必须依靠准确精细的物探。本文对现在国内外管线施工中常用工程物探手段进行简要论述。着重论述浅层地震法、电阻率法、地质雷达的综合运用。但是由于地球物理勘探的局限性,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多种物探手段相结合,物探与钻探相结合,以期对地质条件进行准确解释,为管线施工建设和安全运营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