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贵州科学》2021,39(4)
目的:建立毛郁金质量标准。方法:参考2015年版《中国药典》,对中药材毛郁金的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包括植物形态鉴别、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定性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和水分、总灰分、浸出物检查。结果:3个批次毛郁金的水分在7.98%~8.61%,平均值为8.29%;总灰分为5.50%~5.93%,平均值为5.73%;水溶性浸出物为16.59%~17.59%,平均值为17.03%;薄层色谱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结论:该实验制定的方法可应用于中药材毛郁金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
熊敏  杨鑫  吴兰云 《贵州科学》2021,39(2):35-40
目的:建立中药材毛茛和扬子毛茛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原标准无薄层鉴别项,根据文献调研毛莨和扬子毛茛所合成分主要是原白头翁素,而原白头翁素热稳定性较差,易转变为白头翁素,而原白头翁素和白头翁素市场均无对照品可售,故采用自身对照药材为对照.按照2015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0502薄层色谱法进行试验.方法:采用任意厂家硅胶G薄...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海洋药物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 (Linn.)Savigny)的质量标准,以便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木榄样品进行定性鉴别,并测定样品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木榄中总黄酮含量。薄层色谱结果显示,在对照品(芦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木榄样品水分含量为7.95%~10.53%,总灰分含量为8.53%~9.52%,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的含量为13.05%~16.14%;总黄酮含量为33.36~37.57mg/g。据此初步拟定木榄的质量标准: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0%、总灰分含量不得超过11.0%、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含量不得低于12.0%、总黄酮含量不得低于3.0%。制订的标准可用于木榄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响铃草药材质量进行控制.方法:以中国药典(2010年版)有关要求为依据,对响铃草药材的性状特征、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和醇浸出物进行分析,并用高效液相测定响铃草染料木素的含量.结果:详细描述了响铃草的性状和显微特征;薄层色谱中在与染料木素对照品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斑点;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平均值分别为6.8%,1.7%和17.0%;在含量测定中染料木素在0.65~13.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67%(n=6),RSD为0.86%.结论:本试验为响铃草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控制松针层孔菌Phellinus pini药材质量,制订药材质量标准,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性状、显微、薄层鉴别药材;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四部通则方法测定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及浸出物含量,以Hispolon作对照品,TLC法定性鉴别,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酚含量.结果:松针层孔菌不同部位性状、显微特征及薄层色谱区别明显,能较好地和同属其他真菌相区分;Hispolon的平均含量为0.0160%,拟定Hispolon的含量不得低于0.01%;总酚的平均含量为0.238%,拟定总酚的含量不得低于0.20%;水分不得过13.0%;总灰分不得过2.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1.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2.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低于4.0%.结论:建立的松针层孔菌药材的质量标准可全面、有效地控制药材质量,为临床合理、有效、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贝母组培物提取物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鉴别,通过测定总灰分、酸不溶灰分对提取物所含杂质的量进行控制,采用热浸法对水溶性浸出物和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水溶性浸出物不少于72.69%,醇溶性浸出物不少于75.95%,总灰分的检查限度为不超过11.89%.建立了贝母组培物提取物中西贝母碱的含量测定方法,回归方程为Y=7.7591X+0.0437(R~2=0.999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541%,回收率RSD=1.3067%.结论: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有效控制贝母组培物提取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陕西产缬草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订陕西产缬草药材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性状和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浸出物测定、灰分测定、水分测定及挥发油含量测定对陕西不同产地的缬草药材进行分析。结果明确了陕西产缬草药材的性状、显微特征,建立了以活性成分缬草素为对照的薄层定性鉴别方法,制订了陕西缬草药材挥发油不少于0.4%(mL/g),醇溶性浸出物不少于14.0%(质量分数),总灰分不得过15.0%(质量分数),酸不溶灰分不得过9.0%(质量分数),水分不得过12.0%的质量标准。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对陕西产缬草药材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10批次桑白皮生品及蜜炙品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分别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和显微鉴别对桑白皮进行定性鉴别;对10批次桑白皮生品及蜜炙品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进行研究,并分析评价。结果:在薄层色谱鉴定中,10个不同产地桑白皮样品与对照药材斑点均清晰、一致。暂定桑白皮生品水分不得过10.0%,总灰分不得过13.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5%,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1.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9.0%;蜜炙品水分不得过11.0%,总灰分不得过11.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8.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7.0%。结论:建立桑白皮生品及蜜炙品质量标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制定美洲大蠊药材的鉴别、检查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色谱条件为正丁醇∶乙酸∶水(4∶1∶1),0.5%茚三酮显色.分光光度法进行总氨基酸的含量测定,茚三酮显色后检测波长为570nm.采用水分测定法检查水分的最低控制限为12%.采用热浸法检查乙醇浸出物的最低控制限为10%.结果:薄层色谱鉴别斑点清晰,易于识别,分光光度法测定总氨基酸含量,回归方程:A=0.067943C 0.009143,r=0.9999,酪氨酸含量在1.0~10.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可用于美洲大蠊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荠苨的水分、灰分、酸不溶灰分、浸出物以及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为制定荠苨药材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荠苨进行水分测定、灰分测定、酸不溶灰分测定和浸出物测定以及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测得荠苨中水分不得超过9.6%,灰分不得超过3.18%,浸出物用25%乙醇做溶剂,以热浸法进行测定所得浸出物不得低于52.84%;显微鉴别结果显示,本品粉末灰白色,粘液质性,有乳汁管,有树脂道,无草酸钙簇晶,淀粉粒较少且小、单粒。薄层色谱鉴别结果显示,供试品色谱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同位置上有相同斑点,分离度较好;结论该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为建立荠苨药材质量标准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10批次仙鹤草生品及炒炭品饮片的研究,分别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根据2015版《中国药典》的方法,对10批次仙鹤草饮片进行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灰分和浸出物测定。结果:各产地仙鹤草样品在薄层色谱鉴定中,与对照品及对照药材在同一位置有相同斑点;暂定生品饮片水分不得过12.0%,总灰分不得过1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3%,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8.5%,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5.0%;暂定炒炭品饮片水分不得过5.0%,总灰分不得过13.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4.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4.5%,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3.0%。结论:建立了仙鹤草生品及炒炭品饮片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角果毛茛不同部位的营养成分含量,以新疆伊犁霍城县境内角果毛茛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了角果毛茛茎、叶、花、果中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角果毛茛花中蛋白质和可溶性糖含量较不同生长期其他部位高,未开花期叶中水分含量最高,开花期的茎、叶、花和鲜果中粗纤维含量较高(17.6%、15.6%、16.1%、18.7%),开花期茎中灰分含量高于其他部位,角果毛茛维生素C含量相对较少(< 0.26mg/100g).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特色藏药材重冠紫菀的药材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原植物形态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薄层色谱鉴别和水分、灰分及浸出物等方法对重冠紫菀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原植物、性状和显微等能够很好地鉴定重冠紫菀药材,薄层色谱鉴别专属性较强.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控制重冠紫菀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花生壳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完善花生壳药材的质量标准,为花生壳的合理利用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花生壳进行性状及显微特征观测;对花生壳中木犀草素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进行鉴别;按水分测定法和灰分测定法检测了花生壳中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用热浸法测定了醇溶性浸出物含量,用HPLC法测定了木犀草素的含量。结果:10个不同产地的花生壳在与木犀草素对照品的相应位置上,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及相同的保留时间。花生壳含水分为7.66%~9.99%,总灰分为2.16%~4.23%,酸不溶性灰分为0.28%~1.79%,醇溶性浸出物为4.38%~8.25%,木犀草素为0.111%~0.37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花生壳药材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5.
对湖北产蜘蛛抱蛋药材(阴干根茎)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薄层色谱、性状、形态、生境、显微结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的研究,为湖北产蜘蛛抱蛋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常规检查项目按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ⅨH水分测定法中的烘干法、附录ⅨK灰分测定法、附录ⅩA浸出物测定法以及附录ⅥB薄层色谱法进行检查,植物形态、显微结构和药材性状通过常规的显微镜技术和直接观察进行鉴别,其生境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进行归纳总结,利用化学显色反应对其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别.结果表明,10批蜘蛛抱蛋样品测定的平均值为:水分12.64%、总灰分6.4%、酸不溶性灰分0.7%、醇溶性浸出物4.8%、薄层色谱显色良好,斑点清晰;性状特点鲜明,容易区分,显微结构给出了在各个生长周期普遍存在的特征性结构,给出了本属植物主要的形态特点;通过鉴别,本品主要化学成分为甾体皂苷,同时对个别检查的限度项提出了建议.研究结果为湖北产蜘蛛抱蛋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方格星虫干品质量检测标准,为其质量检测和科学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参照2020版《中国药典》(四部)对来自3个不同产地的30批方格星虫干品进行性状、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TLC)鉴别研究,检测活性物质氨基酸和总糖质量分数,检测其杂质、水分、总灰分、酸不溶灰分、重金属、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方格星虫的黄曲霉毒素质量分数。结果:方格星虫体壁似蚯蚓纵横交错成格状,显微观察可见先端淡棕色钝圆刚毛;在精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处呈TLC特征色谱;氨基酸质量分数检测占比最高的依次为谷氨酸、精氨酸和天冬氨酸;总糖质量分数不低于2%;方格星虫供试品杂质、水分、总灰分和酸不溶灰分分别不超过3%、11%、10%和2%;水溶性浸出物质量分数不低于38%;黄曲霉毒素质量分数不超过10μg/kg。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方格星虫质量检测标准方法稳定,可为方格星虫药材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10批次翠云草生品及炒炭品质量进行研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对10批次翠云草饮片进行了显微鉴别、薄层鉴别、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总黄酮测定等研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建议翠云草生品饮片的质量标准中水分不得过11.0%,总灰分不得过13.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5.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0.0%,总黄酮不得低于1.4%;炒炭品中水分不得过9.0%,总灰分不得过2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6.3%,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17.0%,总黄酮不得低于1.4%。结论:初步建立了翠云草饮片量化质控标准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以醋润蜜麸炒三棱性状、薄层鉴别、水分、灰分、醇浸出物及总黄酮、总皂苷的含量为指标制定其质量标准。结果显示水分含量限度为12.0%,灰分含量限度为4.0%, 酸不溶性灰分含量限度为0.15%,醇浸出物含量在6.3%,总黄酮含量限度为0.35%,总皂苷含量限度为0.62%。初步拟定醋润蜜麸炒三棱的质量标准,为三棱贵州传统炮制品的继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10批次续断生品、盐炙品、酒炙品质量标准的研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采用HPLC及UV分别测定川续断皂苷Ⅵ、总皂苷含量;对10批次续断生品进行了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定,对10批次续断生品、盐炙品、酒炙品进行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及川续断皂苷Ⅵ、总皂苷含量测定研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0个不同产地续断生品的薄层色谱鉴定中,供试品与对照药材及对照品斑点清晰、一致。建议续断生品、盐炙品、酒炙品含水量分别不得超过8.0%、10.0%、9.0%,总灰分分别不得超过12.0%、12.0%、12.0%,酸不溶性灰分分别不得超过3.0%、3.0%、3.0%,水溶性浸出物分别不得少于42.0%、45.0%、44.0%,醇溶性浸出物分别不得少于39.0%、50.0%、44.0%,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分别不得少于2.0%、2.0%、1.5%,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不得少于15.0%、13.0%、16.0%。结论:分别建立续断生品、盐炙品、酒炙品饮片量化质控标准评价体系,以便更好的控制其质量。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藏药材柳兰的系统研究,建立柳兰的药材质量标准.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四部通则,采用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对柳兰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层析法,以金丝桃苷标准品为对照,建立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按四部通则方法对柳兰药材的水分、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进行检查,测定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金丝桃苷为质控指标,建立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利用所建方法对不同产地批次的13批样品进行测定和评价,结果建议柳兰药材各检查项指标水分不得超过12.00%,总灰分不得超过10.00%,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超过2.00%,醇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25.00%,按柳兰药材干燥品计算,含金丝桃苷(C21H20O12)不得少于0.10%.由此所建立的柳兰药材质量标准简单、稳定、可行,为柳兰药材的质量控制及开发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