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由于衰变过程中存在的非微扰问题,B介子的非轻子衰变的理论预言面临很大的挑战.在光锥QCD求和规则框架内,详细讨论在(B-)0→(K-)0π0衰变中软胶子交换对衰变振幅的贡献,系统地研究(B-)0→(K-)0π0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并计算了分支比,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2.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系统地计算D0→(K)0π0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它包括领头阶因子化部分,as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和软胶子交换部分的贡献.计算发现在D0→(K)0π0衰变中软胶子交换部分贡献相当大,甚至超过领头阶因子化部分以及as修正的硬胶子交换部分的贡献.最后计算了该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其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f(R)引力是一个直接拓展广义相对论的修正引力理论,它的拉格朗日量是一个仅含曲率标量R的任意函数fR).在Fr)=1+αr的条件下(Fr)≡(dfRr)))/(dr)和αr是一个对广义相对论小的修正量),导出了度规f(R)引力理论中场方程的精确球对称真空解.此外,考虑了这个黑洞背景时空中的标量场扰动.用六阶WKB (Wentzel-Kramers-Brillouin)方法,讨论了拟正则模和这个黑洞的参数之间的关系,得出这个黑洞是稳定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在微扰QCD因子化方法的框架下计算了B+→Ds(*)ρ0,B+→Ds(*)ω0和B+→Ds(*)+ρ-衰变道的分支比.通过计算发现衰变道B+→Ds(*)+ρ0,B+→D(s*)+ω0和B0→Ds(*)+ρ-的分支比在10-5量级,而B0D(s*)+ρ-衰变道的分支比最大,约为1.2×10-4.在这些衰变道中,对于末态包含两个矢量介子的衰变,径向激化的贡献是主要的,并且大于80%;而两个横向激化的贡献是被rDs(*)、rρ(ω)的幂次压低的.  相似文献   

5.
用光锥QCD求和规则计算D →(K-)0π 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包括领头阶因子化部分、αs修正的硬胶子和软胶子交换部分.计算结果表明,在D →(K-)0π 衰变中,软胶子交换部分不能忽略.并计算了该衰变过程的分支比,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相符.  相似文献   

6.
构造了具有良好解析性和幺正性的共振态X(3872)衰变谱,能够定义衰变反应X(3872)→D*0D0+c.c.的分支比,而只需要多研究另外一个衰变,比如说X(3872)→π+π-J/ψ(1 S)衰变,这表明构造谱是筛选共振态X(3872)模型的有效工具.之后讨论了共振态X(3872)是粲偶素c珋c=χ0c1(2P)的情形,此时它处在D*D0的阈上.根据由粲偶素χc1(2P)的质量的势能模型的预言解释了共振态X(3872)的质量偏移.这个势能模型是依据衰变产物D*D+c.c.的中间态计入共振态X(3872)的质量的贡献而构造的.这使得我们能够研究共振态X(3872)和衰变道D*0D0的耦合常数,X(3872)*→D 0D0+c.c.的衰变分支比以及共振态X(3872)衰变到所有不含D*0D0+c.c.的过程的分支比.预言了一个共振态X(3872)通过双胶子衰变的重要常数.  相似文献   

7.
在微扰QCD因子化方法的框架下计算了B→Ds^(*)ρ^0,B+→Dx^(*)+ρω^0和B^0→Ds^(*)ρ-衰变道的分支比.通过计算发现衰变道B→Ds^(*)+ρ^0,B^+→Ds^(*)+ω^0和B^0→Ds^+ρ^-的分支比在10^-5量级,而B^0→Ds^(*)+ρ^-衰变道的分支比最大,约为1.2×10^-4.在这些衰变道中,对于末态包含两个矢量介子的衰变,径向激化的贡献是主要的,并且大于80%;而两个横向激化的贡献是被rDs^(*),rρ(ω)的幂次压低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利用质量矩阵模型和Gell-Mann-Okubo公式,估算了13D1介子九重态的同位旋标量态f'的质量.计算结果表明f,'的成分基本全是ss珋,同时建议X(1576)安排为φ(3D1)的候选者存在着很大的疑惑,并为实验上φ(3D1)的候选者的寻找提供质量依据.  相似文献   

9.
由于衰变过程中存在的非微扰问题,B介子的非轻子衰变的理论预言面临很大的挑战。在光锥QCD求和规则框架内,详细讨论在B0→K0π0衰变中软胶子交换对衰变振幅的贡献,系统地研究B0→K0π0衰变过程的强子矩阵元并计算了分支比,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
研究J/Ψ介子衰变过程对OZI规则的破坏效应, 通过中间态K*K和ρπ计算其衰变分支比的贡献.  结果表明, J/Ψ→f0衰变过程的理论结果和实验结果相符, 即在该过程中对OZI规则的破坏较大.   相似文献   

11.
12.
13.
研究了一类高阶齐次和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解的增长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得到了其解的级及零点收敛指数的精确估计.  相似文献   

14.
G是一个 (0 ,mf-1 ) -图 ,其中 f是定义在V(G)上的取值 ≥ 8的偶函数 ,且G中满足dG(x) =mf(x) -1的点构成点数 ≤ 2m的独立集 ,则当m≥3时 ,G有一个 (0 ,f) -因子F含任意给定的一条边且不含任意给定的其它m -1条边 ,且使G-F是一个 (0 ,(m -1 ) f-1 ) -图 .  相似文献   

15.
设G是一个图,f是定义在V(G)上的整数值函数.证明了每个(0,mf-m 1)-图G有一个(0,f)-因子分解2-正交于任意2m-子图.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当A(z)为亚纯函数时,二阶微分方程f″(z) A(z)f(z)=0的两个线性独立解的性质,得到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17.
文章证明了,若G是(0,mf-m 1)-图,H为G的具有m条边的路,则G有(0,f)因子分解与H正交。  相似文献   

18.
用EXCEL处理物理实验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EXCEL实现了对物理实验数据有效位数的确定和按要求进行修约处理。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建立计算机处理物理实验数据平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经过反复观测,我们发现毛细管液柱上升最大高度在液体表面张力α及温度确定之后,还与管壁的湿润或干燥有关,当管长小于最大高度时,液柱并不上升到管口,通常总在管口之下数毫米至十分之几毫米。“三力说”已不能解析毛细现象的机制,而“四力说”却能较完满解析之。在。三力说”提出(1)α,(2)β(固体附着层表面张力),(3)f(固液分子间附着力)的基础上提出还存在第四种力,y(固汽附着层的表面张力),它与液体的蒸汽压强有关。本文根据“四力说”对毛细管液柱上升或下降的动力及其能量的转化问题作了定量分析且与实验吻合,反过来证明了“四力说”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20.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车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基本概念,以基于模糊逻辑的车辆定位管理专家系统为例研究了GPS应用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