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吴越国改元探索朱馥生吴越王钱不忘“事大”之义,后人所称。但其立国数十年,曾否改元,素有存疑。历来各家对此约有三说:未改元说,改元说,讳称说。持未改元说者,以《吴越备史》为代表。《备史》谓钱于其建国之时,仪卫名称,多如天子之制,惟不改元。《资治通鉴...  相似文献   

2.
论吴越国的海上外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越国自钱起即确立了尊崇中原、对抗淮南的对外战略 ,它在发展与海外诸国的政治关系上是服从于这一战略大局的。但它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在政治的定位上有所不同 ,它对契丹称臣 ,对高丽、百济等国则以宗主国的身份行使册封之权 ,在日本面前也以臣属自居 ,这反映了在外交上的务实政策  相似文献   

3.
杭州是祖国二十四座历史名城之一。杭州城南凤凰山可以说是祖国历史名山之一。根据《浙江通志》记载,凤凰山为我国隋朝、唐朝州治所在地。五代时期为吴越国王宫所在地,又是北宋州治和南宋皇宫所在地。六七百年间,凤凰山一带,都是杭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被誉为帝王之乡。兴盛之貌,可想而知。 杭州凤凰山,在吴山西南,玉皇山东南。远看,象一只朝东北方向展翅奋飞的大凤凰,形象逼真。九曜山与玉皇山之间有梯云岭;玉皇山与将台山之间有慈云岭;将台山与凤凰山  相似文献   

4.
北宋摩崖《佛牙赞》,位于杭州玉皇山慈云岭南麓山腰。此地有慈云岭造像,为后晋天福七年(942)吴越国钱弘佐修建资延寺时凿山所造。主龛龛楣呈拱弧形,龛内横列圆雕造像七尊,《佛牙赞》摩崖位于主龛  相似文献   

5.
1996年11月,在五代吴国王钱镠的故里,浙江省临安市锦城镇西11里的祥里村又发现了吴越国二世国王钱元瓘之妻--马王后墓天文图.该天文图是继1958年和1965年在杭州发现的吴越国二世国王钱元瓘及其次妃吴汉月墓天文图,及1978年和1980年在临安锦城镇发现的钱镠父亲钱宽墓与母亲水邱氏墓天文图后的第五幅钱氏王室墓葬天文图.马王后墓天文图较其它4幅天文图更完整并有银河.笔者认为它是一幅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石刻的写实性天文图.  相似文献   

6.
高中语文第三册,新增选了《信陵君窃符救赵》。《信陵君窃符救赵》节选自《史记》的《信陵君列传》(亦称《魏公子列传》)。列传全文共22个自然段,从概括地介绍信陵君的出身为人,一直写到信陵君之死,叙述了信陵君礼贤下士,虚心纳谏,守信重义,急人之难,勇于改过,在门客的帮助下,获得政治、军事方面的成就的经过。本课文只是节选了其中的前12自然段,主要是突出信陵君礼贤下士,急人之难,窃符救赵的品格和事件。因为在这一段节选中,就情节说,窃符救赵是主干,所以课文的题目标为《信陵君窃符救赵》。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5年)生于龙门(今陕西韩城县)。公元前110年,其父司马谈病逝,三年后,司马迁继承父职,作了太史令。42岁(前104年)时,开始了《史记》的著述工作。但到汉武帝天汉三年(前98年),因为  相似文献   

7.
本文理论上解析深水软基基础施工的控制原理,并结合实际吴凇江主桥基础施工的地质情况,就钢板桩围堰的施工工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吴”和“句吴”字形、字义的考释,论证了太伯仲雍先入西吴得“吴”之名,后奔东吴荆蛮之地自号“句吴”的历史,并从文字学角度探索了吴人从猎人、虞人到渔人、农人的转变,对吴人的源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杭州历史悠久,曾经是吴越国的国都、南宋都城,自古繁华名胜之地,历史的痕迹遍布了杭州的大街小巷:南宋皇城、风波亭、梵天寺、岳王庙……这些丰富的古代历史遗迹,既是杭州的财富,也是世界的文化遗产。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化遗产不断地风化,文化信息也在不断地流失。  相似文献   

10.
吴、越是我国春秋时期地处东南的两个国度,密迩相邻,国界绵延至百余里。但它们不能和睦相处,而是相互攻战,成为世仇。在公元前496年,吴、越有榜李之战。这次战争,在吴、越历史上最为关键,吴王阖庐因伤致死,因而导致了前494年的夫椒之战,越军战败,保栖会稽,越王勾践臣于吴,卧薪尝胆,后来越王终雪会稽之耻,而把吴灭掉。探究吴、越的历史及其文化,就不能忽略这次战争,因史记简略,有必要做深一步的探寻。订正一些史实关于这一次战争, 《史记》和《左传》的记载是这样的:“十九年夏,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之榜李。越使死士挑战,三行造吴师呼自刭。吴师观之,  相似文献   

11.
晚唐五代江浙隐逸文学的复盛,与中原文化第二次向南推移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杨吴、南唐及吴越政权的偏安与稳定,为地域性文学生态的改善提供了历史契机;九华山、西山、庐山、奉化、永嘉等地,相继成为隐逸作家聚集交流的胜地。由道士、僧侣及出世文人共同组成的创作群体,借助隐逸文学表达了独特的生活境遇和价值理想,同时呈现出一种乱世特有的静谧与安闲。不过,其作品时常体现出偏狭和无奈的情态。  相似文献   

12.
借校点《吴越备史》一书的机会考证、分析了《吴越备史》一书的作者、卷数、主旨、创作时间、版本源流等问题。《吴越备史》的作者是钱俨;全本为15卷,明代嘉靖年间被合并为6卷;《吴越备史》实际是吴越诸王的功德史;987—1003年完成15卷;此书现存23种版本分属三个源流。  相似文献   

13.
五代十国时期,钱氏吴越国积极发展与日本的关系,但日本国对此却持消极的态度,双方的交往主要通过民间进行,局限在经济、文化领域。研究表明,此间中日交流出现了新的动向,即从以前中国方面的单方输出、日本方面的积极接受,开始变为中日双方的双向交流。尽管此时日本的"逆输出"在质和量上都不足道,但这毕竟是值得注意的历史现象,也可称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14.
由于社会动乱的原因,相似的文人命运使唐末五代文人首先确立了杜诗“诗史”地位并效仿之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作品;又由于文人大多得不到重用,各个政权的腐败,杜甫的讽谕手法及寓议论于叙事的艺术手法也被唐末五代文人继续发扬。尤其突出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诗和韦庄对杜甫的接受和仰慕。  相似文献   

15.
春秋吴楚争衡时期,楚平王在内忧外患中为巩固统治,对内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对外恢复了陈、蔡诸侯国的地位,减少对外战争,实行"城州屈"和筑采菱城"为舟师伐濮"的措施。历史文献和汉寿出土的文物,显现出沅水下游常德、汉寿在楚国及屈氏家族地位的重要。由此可见,屈原祖籍汉寿说并非臆说。  相似文献   

16.
《夏商周断代工程》得到的年代结果中,有些与天文学方法有关.本文介绍4个这样的问题:对宾组卜辞的5次月食记录的天文学认证与武丁王年,与武王伐纣有关的诸多天象历日记录的分析,竹书纪年中"懿王元年天在旦于郑"的日食说研究以及由西周铜器铭文中的诸多历日月相记录排出整个西周王年.  相似文献   

17.
周建曹国之先,今菏泽域内便有一个曹邑。曹姓子民在此经营开拓,繁衍生息。五六百年后,武王灭纣,始封曹国,因之,菏泽以“曹”名地当始于商初。  相似文献   

18.
周方方 《科技信息》2011,(31):306-306
Zhuge Liang, one of the most respected persons in Chinese history, was an outstanding statesman, militarist, strategist, inventor, and astrologer in the Three Kingdom Period. He was and is known for his wisdom, loyalty and contribution to Chinese history. Wu Hou Memorial Temple is the place especially built for people to worship him.  相似文献   

19.
与“客家民系的形成时期为五代至赵宋年间”的看法不同,本文认为汉民族客家民系的渊源和形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因为客家人的祖先就是中原汉族先民,至今先秦两汉的古汉语仍活在客家方言之中,相关的中原民俗文化仍活在南方的客家民间。这以彭祖文化为参照,可以看得很分明。毛泽东论及的彭祖,是黄帝的八世孙,他的开拓创新精神和养生文化,在客家人心中有着长久的影响。用客家话阅读与《彭祖经》相关的养生学著述,特别方便,因而彭祖养生文化在客家民间形成一定的习俗,西方学者视为“中国种族和文化长期绵延的原因”。“客家人是中国的犹太人”与“彭祖是中国的麦修彻拉”这两个比喻,有着深刻的内涵,表明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是国家民族的命根子,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粤西士人尤其是清代粤西士人在诗学评论上多有放眼全国之举,如临桂况澄、藤县苏时学、灵川朱龄诸人都有论诗作品。粤西士人又多论本域诗人之作,能切合其身世概括其特点,最著名的如临桂廖鼎声《拙学论诗绝句》一百九十八首。古代粤西士人多有提出诗学理想者,如五代时七星山道士石仲元提出“象丽而言达”,平南袁钰(醴庭)提出“气平心自平”,苍梧钟琳提出显示真性灵,等。清末临桂词派“重、拙、大”的词学理论达全国最高水平。而从外籍士人在粤西创作的诗歌的“序”中,我们又可以看到粤西这片土地给予诗歌创作多么大的滋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