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乙烯和乙炔是现行高中化学教材中的两种重要的不饱和烃。在教学中,就乙烯和乙炔的反应活性问题还在争论不休,各种说法不一,概括起来有三种:第一种,认为乙烯和乙炔都具有不饱和性,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第二种,认为乙烯与溴反应比乙炔与溴反应容易,说乙烯比乙炔活泼。第三种,认为乙炔较乙烯具有更大的不饱和性,说乙炔比乙烯活泼。  相似文献   

2.
根据3种乙烯聚合反应机制制备了多种催化剂,并用丁催化裂化干气中乙烯的低聚反应,以考察不同反应机制催化剂的反应性能.结果表明:遵循正碳离子反应机制的酸性分子筛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优于二聚及复分解机制催化剂;HZSM-5催化剂具备合适的酸性和孔结构,具有较高的催化乙烯转化能力、反应活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镍锌体系催化剂,乙烯齐聚反应制备线性低碳α-烯烃。考察了催化剂中Zn/Ni摩尔比,还原时间,还原温度,乙烯压力,反应压力,搅拌速度等对反应活性及选择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烯气体向液相之间的传递状况对反应的影响较大。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乙烯齐聚反应活性可稳定在4000g/h(以每克Ni计)以上,C4+C6+C8烯烃总产量达到90%,线性α-率大于90%。  相似文献   

4.
用量子化学MP2方法,在6-3ll G^**基组水平上研究了乙烯与臭氧反应机理,对乙烯的臭氧化Criegee机理进行了理论计算,全参数优化了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间体、过渡态和产物的几何构型,在QCISD(T)/6-3ll g^**水平上计算了它们的能量,并对它们进行了振动分析,以确定中间体和过渡态的真实性,研究结果表明:乙烯与臭氧反应沿Criegee机理是最可行的,但对于CH2CH2 O3→MI→TS1→H2COO H2CO→H2CO2→H2CO→M4→TS4→P反应通道没说明,虽然相对而言该反应通道发生的可能性很小,但这条反应通道是存在的,通过研究,对乙烯臭氧化反应Criegee机理进行了补充,同时研究还发现:就乙烯与臭氧反应活性而言,乙烯与臭氧反应其控制步骤的活化能不大,也就是说乙烯与臭氧反应活性较强,它对臭氧有一定的损耗。  相似文献   

5.
通过向乙烯羰化反应氯化铜催化剂溶液中加入硫酸根实验,来测定硫酸根对乙烯羰化反应催化剂性能破坏分析,有助于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学化学有机化学部分的乙烯实验,是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化学教学大纲要求必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现行全日制十年制学校高中课本第二册规定,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使学生掌握乙烯的制取方法和乙烯的性质。性质实验的具体要求是: 1.把乙烯通入盛溴水的试管里,观察溴水棕红色的很快消失,说明乙烯有加成反应。 2.把乙烯通入盛有高锰酸钾溶液(加过几滴稀酸)的试管里,观察溶液紫色的很快褪去,说明乙烯能发生氧化反应。 3.点燃纯净的乙烯,观察它在空气中的燃烧,这种燃烧将有明亮的火焰,同时有烟,也说明乙烯能发生氧化反应。但是,按课本上所述装置和步骤进行实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第一,点燃乙烯气体时,观察不到明亮的火焰,更看不到黑烟。第二,把乙烯气体通入溴水,虽然可以观察到溴水的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由活性锆还原偶联二苯基甲酮为四苯基乙烯反应,活性锆可用镁或氢化锂铝在四氢呋喃中还原四氯化锆得到。考察了反应条件对四苯基乙烯收率的影响,两体系中四苯基乙烯收率分别灰到39%和22%。  相似文献   

8.
OxoMn(Salen)与取代乙烯的环氧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B3LYP方法研究了OxoMn(Salen)与取代乙烯CH2=CHR(R=H,Me,NO2,CF3)的环氧化反应机理.结果表明:OxoMn(Salen)与取代乙烯的反应不可能经由协同反应通道完成;由于第一过渡态的相对Gibbs自由能太高,单重态OxoMn(Salen)与取代乙烯的反应也不可能经由分步反应通道完成;三重态和五重态OxoMn(Salen)与取代乙烯的反应可以经由分步反应通道2步完成,并且第1步是反应的决速步骤.研究结果还表明,取代基对第一过渡态的相对Gibbs自由能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
天然介孔材料负载催化剂的乙烯齐聚反应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烯烃齐聚催化剂负载于具有纳米孔道的介孔分子筛上,同均相催化剂进行比较,探索了受限纳米空间内乙烯齐聚反应过程与自由空间内乙烯聚合反应规律的异同点,研究了分子筛载体、反应温度和Al/Fe摩尔比对乙烯齐聚反应的影响,为分子筛负载乙烯聚合催化剂的工业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乙二醇是重要的化工产品。目前乙二醇主要是由环氧乙烷法合成的,因其原料利用率还不够高,故本文采用乙烯催化转化成乙二醇醋酸酯的方法,经水解制取乙二醇,乙烯利用率比环氧乙烷法高。本文研究了Pd-Cu催化体系。其组成为:醋酸(溶剂)量3.5~4.0摩尔;PdCl_2 0.0006~0.001摩尔;铜化合物0.6~0.7摩尔,其中CuCl_2/Cu(OAc)_2摩尔比近于2;水含量小于0.4摩尔。在本研究考察了乙烯反应的压力,温度。得到乙烯反应压力为5~6 kg/cm~2,反应温度为65℃左右,在电磁搅拌高压釜中反应到不再吸收乙烯为止,有效酯得率在90%左右,总酯得率在95%左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二乙烯酮巳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化学工业中,用来合成一系例的重要产品,例如,乙酰基乙酸乙酯、乙酰基乙酰胺类及苯基甲基吡唑酮衍生物等。我们研究了二乙烯酮与氨基蒽醌衍生物的反应,及其反应产物在染料工业中实际应用的可能性。 在吡喧介质中α-氨基蒽醌与二乙烯酮反应首先生成乙酰胺,后者与稀碱煮沸即转变为乙酰基蒽醌吡酮(ацетилантрапиридон) α-烷氨基及芳氨基蒽醌与二乙烯酮反应时,可能首先生成乙酮基乙酰胺类,但后者就在 反应条件下便转变为乙酰蒽醌吡酮衍生物。 胺类与二乙烯酮反应的易程度一方面与胺的碱性有关,另一方面与烷基或芳基的空间 效应有关。 合成的乙酰基醌蒽吡酮类衍生物带有黄到紫的颜色,可能作为分散染料,染醋酸 维、 耐纶、卡普隆及醋酸丁酯胶片等  相似文献   

12.
催化裂化过程中生产的混合碳4(简称为C4)中含有50%左右的丁烯,是很好的制乙烯和丙烯,尤其是丙烯的原料。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对C4裂解制乙烯和丙烯过程中LXH—Ⅰ型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乙烯、丙烯选择性,反应中还可生成一部分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丁烯的转化率、乙烯和丙烯的收率在反应初期有所下降,随后分别稳定在58%,13%和40%左右。实验还表明,丁烯是先二聚然后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  相似文献   

13.
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型等温积分反应器,对改性β沸石催化剂上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考察反应温度、苯烯摩尔比和乙烯质量空速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获得了如下适宜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90~220℃ ,苯烯摩尔比6~8,乙烯质量空速≤2h-1。在此条件下,乙烯转化率在99.0%以上,乙苯选择性可达93%,乙基化选择性不低于99.0%。苯与乙烯液相烷基化稳定性实验表明,乙烯转化率和乙苯选择性未出现随反应时间延长而降低的现象,表明该沸石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稳定性.在所考察实验范围内,基本上检测不到二甲苯,其它烷基化副产物的含量也处于极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Wttig反应条件的调整,探索了一种将2,5-二烷氧基对苯二甲醛进行乙烯化反应的简单方法.通过控制反应物的比例,可以有效地合成单乙烯化和双乙烯化的产物.该方法简单、易操作,适用于具有从C1到C16不同长度碳链的烷氧基苯甲醛.  相似文献   

15.
乙烯与乙炔都是不饱和烃,但是它们在许多化学性质上有较大的差异。例如,与溴水及酸性KMnO_4溶液的反应活性,乙烯较活泼;但与H_2,HCN、Ag_2O的氨溶液的反应活性,乙炔较活泼,而在形成不饱和烃络合物时,乙烯的络合活性又比乙炔活泼。关于乙烯和乙炔性质差异的某些问题,在一些教材和著作中有所叙述,本文试从结构因素的角  相似文献   

16.
催化裂化过程中生产的混合碳4(简称为C4)中含有50%左右的丁烯,是很好的制乙烯和丙烯,尤其是丙烯的原料.在固定床反应装置上对C4裂解制乙烯和丙烯过程中LXH-Ⅰ型催化剂的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乙烯、丙烯选择性,反应中还可生成一部分含5个碳原子以上的烃.丁烯的转化率、乙烯和丙烯的收率在反应初期有所下降,随后分别稳定在58%,13%和40%左右.实验还表明,丁烯是先二聚然后裂解生成乙烯和丙烯的.  相似文献   

17.
以四苯基乙烯为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与溴水反应,生成四(4-溴苯基)乙烯.经过对比分析:反应物四苯基乙烯与溴水的物料比为1∶10且反应时间达到16 h时,反应的产率最高.同时,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光谱(NMR)等检测手段对产物的性能和结构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8.
蒋若愚  程进 《科技资讯》2013,(29):70-71
以苯烷基化制乙苯所得的动力学数据计算出相应的气液相反应级数并验证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动力学控制的情况下,乙烯的消耗速率与乙烯的浓度呈0.86次方关系并与苯的浓度呈0.33次方关系;当反应达到动力学和扩散同时控制的情况下,乙烯的消耗速率与苯的浓度呈0.5~0.60次方关系。验证了扩散控制时液体反应物浓度更加有利提高反应速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设计了反应与分离合二为一的膜催化反应器,将自制的负载型TiO2-聚丙烯疏水性复合膜材料用于以Ni-Cu/MSO为催化剂的CO+H2合成乙烯的反应,考察了反应中CO的转化率和乙烯的选择性。实验结果表明:以Ni-Cu/MSO为催化剂CO+H2合成乙烯膜催化反应(反应温度为150℃),与常规的催化反应在同温度下进行比较,CO转化率提高了8.5%,C2H4的选择性提高了12%.  相似文献   

20.
应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研究了一系列β-取代的乙基砜衍生物在不同pH 下消除反应,乙烯矾水解反应和与氨基酸加成反应,以及它们的逆反应的动力学, 通过数学处理解得其反应速度常数。β-取代基的电负性增大,消除反应速度常数增 大。β-氨基取代物的反应能力取决于其质子平衡.铵盐的氮正离子有利于消除生成 乙烯砜,而游离胺状态则有利消除反应的逆反应──乙烯砜的加成。pH增大对消 除、加成和水解反应都有加速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