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多媒体传感器网络中不同的应用具有不同QoS需求,提出基于流量类型的QoS信任计算方法,综合考虑基于推荐可靠度的节点交互行为以及节点延迟、节点剩余能量等因素,对节点信任值进行功能性区分,不同信任值对应不同的应用,适用于多种流量共存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仿真分析表明,对于密集部署的多媒体传感器网络,提出的信任管理模型能够有效消减恶意节点对目标节点信任度量的干扰效应,为多媒体传感器网络多流量类型路由提供新的QoS选路依据.  相似文献   

2.
P2P网络具有开放、匿名、节点间松耦合等特性,这些特性导致许多恶意节点提供虚假资源、恶意评价、团伙作案等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P2P网络信任模型RCTrust,该模型在将节点根据兴趣等历史信息以簇的形式聚集的基础上,根据节点通信的目标所在簇分为簇内信任和簇外信任两种类型,并根据节点的通信成功率、通信历史相关度、评价诚实度以及评价时效性等行为对节点的信誉进行评价和反馈.仿真分析表明,该信任模型具有抵抗恶意攻击的能力,并提供了较高的通信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针对点对点网络节点信任关系以及交易可能性较小的特点,阐述基于核心节点的点对点信任网络模型.该网络模型中的网络节点以公有度和私有信任度进行聚类,依靠节点可靠度针对核心节点和普通节点分情况讨论,并给予相关解决方案.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信任模型不但具有抗恶意节点攻击的鲁棒性,同时在网络资源搜索时具有较低的评估计算量和通信开销.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均衡评估算法,通过在区块链中消除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恶意节点来增强信标节点之间的信任关系。首先将传感器节点信息打包生成区块,按照节点编号顺序生成区块链;接着在区块链中对每个信标节点进行基于行为、基于反馈和基于数据的信任值计算,将3个信任值加权得到每个信标节点的均衡信任值,并将均衡信任值广播给基站;最后对均衡信任值排序,把信任值较小的信标节点视为恶意节点,并将其从区块链中剔除。仿真结果显示,均衡评估算法在平均定位误差、检测精度和平均能耗等方面都有了很好的提升,同时保证了信任评估管理过程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信誉系统中为了激励和保护节点提供诚实可靠的信誉反馈值,而引入的匿名评价机制存在难以识别恶意节点的诋毁和共谋等攻击问题,提出了一种保护诚实评价者并能识别和追踪恶意节点的匿名评价信任模型.该模型中节点基于可验证随机函数生成的评价标签对交易对象进行匿名评价,隐藏了交易过程中真实身份;模型引入贝叶斯评价信息过滤算法识别恶意评价标签,对超过恶意评价次数门限值的评价标签,模型基于可验证密钥共享机制自动暴露其真实身份并对其所有评价进行追踪.仿真试验及分析表明,该信任模型能够有效抵御匿名恶意节点攻击,相比已有的同类型的信任模型较大程度地提高了节点信任累加值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战场通信干扰决策问题,设计了一种融合动作剔除的深度竞争双Q网络智能干扰决策方法.该方法在深度双Q网络框架基础上采用竞争结构的神经网络决策最优干扰动作,并结合优势函数判断各干扰动作的相对优劣,在此基础上引入无效干扰动作剔除机制加快学习最佳干扰策略.当面对未知的通信抗干扰策略时,该方法能学习到较优的干扰策略.仿真结果表明,当敌方通信策略发生变化时,该方法能自适应调整干扰策略,稳健性较强,和已有方法相比可达到更高的干扰成功率,获得更大的干扰效能.  相似文献   

7.
一种多维因子相关的P2P路由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P2P节点的匿名性和隐蔽性易导致恶意节点滋生的问题,基于社会网络的一些基本理论,提出了一种新的P2P分布式信任模型MFTrust.提出了涉及时间因子、通信成功率因子、通信频率因子和评价的局部信任度模型和全局信任模型;设计了节点通信历史相关性因子,针对全局信任度提出了相关性信任度模型.仿真分析表明,MFTrust模型具有快的信任收敛速度,在路由过程中能有效区分恶意节点.  相似文献   

8.
为了抵御无线传感器网络内部的恶意攻击行为和故障节点的误操作行为对数据融合结果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信任模型的多层不均匀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安全数据融合算法.该算法基于多层不均匀的分簇网络拓扑实现安全数据融合能够有效均衡网络中节点的能耗.通过节点间的通信行为和数据相关性建立信任评估模型,并引入动态的信任整合机制和更新机制,实现簇内和簇间的信任评估,选择可信融合节点并将可信节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基于信任值加权的数据融合.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精确的信任评估,有效识别内部恶意攻击节点,得到的数据融合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实现了安全的数据融合.  相似文献   

9.
基于通信历史相关性的P2P网络分布式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P2P分布式信任模型NBRTrust.在节点通信历史分布式存储基础上构造了节点局部信任度评价分布式存储网-βlist,通过分布式计算节点信任评价行为的相关度,得到以节点相关度为因子的全局信任模型NBRTrust,用于评估节点的可信程度;定义了模型的数学表述和分布式计算方法,设计了基于NBRTrust信任模型的P2P通信模型.仿真分析表明,相比纯粹的局部信任模型和全局信任模型,NBRTrust信任模型更客观,能够有效抵御单个恶意节点和团队恶意节点的欺骗行为,是一种有效的信任模型.  相似文献   

10.
Ad Hoc网络中一种基于救赎机制的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d Hoc网络中,节点由于自私等恶意原因以及链路错误导致拒绝转发数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机制来提高网络的转发性能.提出一种Ad Hoc网络中的信任模型来激励节点间的协作,在此信任模型中,每个节点通过直接监控和其它节点的推荐监控信息共同完成对邻居节点的信任评价,并维护所有邻居节点的信任值,同时在信任值更新和重建中引入信任值衰退和信任救赎机制来体现模型的健壮性.实验表明该信任模型中的信任救赎机制能提高网络可用性,且该模型有效抑制了恶意节点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针对车载网络中因自私节点及恶意节点存在而造成的节点间相互不信任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效用值的车载网络信任模型.在分簇模型下,依照国家的安全认证,把车辆节点划分为5个信任等级,并根据节点的消息成功传输比例及监督比例,得出节点的声誉值.综合车辆信任等级及声誉值的计算,将二者的乘积作为节点的当前效用值,以此选择最佳的下一跳消息收发节点,保证消息的安全传输.基于以上工作,该机制充分利用车载网络的通信方式,根据不同的事件等级来选择不同的通信方式,保证消息快速安全的传输.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消息的成功传输率,保证了数据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文中借鉴人类社会对交易过程中信任的评估和习惯,提出了一种在P2P网络中基于交易代价的信任评估模型,着重考虑了节点之间交易代价对信任值变化的影响,并给出了信任值计算的方法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信任评估模型在对节点恶意行为的识别上,其成功率上要优于不考虑节点之间交易代价的模型.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基于确定性覆盖的覆盖区划分方法,解决了一个确定的区域需要用多少个活动节点覆盖及覆盖区如何划分的问题.首先把节点覆盖区抽象为几何学中的圆.然后在保证网络一定连通性的约束条件下,通过动态规划的方法优化网络覆盖区数量和覆盖半径,使网络内所有覆盖区的半径累加和最小,剔除冗余的节点降低网络的覆盖成本.最后,对网络的抗毁性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本文的网络覆盖划分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信任模型未考虑风险因素,导致不能有效处理恶意节点攻击的问题,采用一种基于风险评价的信任模型(Risk evaluation basedtrust model,RBTM)。RBTM的框架由检测模块、信任计算模块和决策模块组成,并考虑上下文因素的影响。计算信任度时同时考虑推荐信誉值和风险值的影响;风险值的计算借用风险评估函数和风险信誉调节函数实现。研究结果表明:RBTM能够有效抵抗恶意节点的攻击,与已有的信任模型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敏性,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对恶意行为的检测成功率,可以使节点之间更有效地建立信任关系。  相似文献   

15.
平衡理论的P2P网络分布式信任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P2P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恶意节点攻击和共谋团体欺骗等问题,已存在的信任模型一定程度上完善了P2P网络环境,但模型的侧重点不同,无法全面解决大规模的恶意攻击和欺骗。为此,提出了基于平衡理论的P2P信任模型。该模型由信任结构的构建、恶意节点检测和信任推测等3部分完成。模型根据平衡理论构建信任网络;针对恶意节点的攻击,利用平衡理论定义节点的平衡因子,通过计算恶意行为对网络平衡性的影响来检测恶意节点;利用信任推测算法来推测信任节点,防止网络加入不信任的节点,降低网络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靠完善,算法有效和健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网络安全问题,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节点恶意行为,提出了一种基于可信机制的节点恶意行为检测方法."所提方法"考虑到了来自第3方节点的间接信任并将直接信任同间接信任进行整合.整合过程中首先对第3方节点的信任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判断,当满足一定条件时按照D-S证据理论进行整合处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使得网络抵制节点恶意行为的健壮性更好,同时也保证网络具备更高的数据包传递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信任模型是一种重要的可信服务保障机制,被广泛应用于分布式动态环境中。针对节点的多方面属性,引入关注点空间的概念,将节点的可信度按照物理属性和行为属性进行了细粒度划分,充分考虑节点自身属性、行为特征、时间因子以及上下文环境,通过动态调节权值,对节点信任值进行评估,凸显了节点被关注方向上的可信度,提高了信任模型的动态调节能力和多领域普适性。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和已有的信任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动态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处理恶意节点对其他节点的攻击。  相似文献   

18.
当前P2P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恶意节点攻击和共谋团体欺骗等问题,已存在的信任模型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P2P网络环境;但模型的侧重点不同,无法全面解决大规模的恶意攻击和欺骗。为此,提出了基于平衡理论的P2P信任模型。该模型由信任结构的构建、恶意节点检测和信任推测等三部分完成。模型首先根据平衡理论构建信任网络;针对恶意节点的攻击,利用平衡理论定义节点的平衡因子,通过计算恶意行为对网络平衡性的影响来检测恶意节点;最后利用信任推测算法来推测信任节点,防止网络加入不信任的节点,降低网络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可靠完善,算法有效和健壮。  相似文献   

19.
针对Ad hoc网络安全问题研究Ad hoc网络,设计一个Ad hoc网络监控系统,同时提出一种对入网节点进行信任值评估的方法,能有效地防止恶意节点出现,确保Ad hoc网络安全.  相似文献   

20.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覆盖容易出现空洞和盲区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覆盖优化算法.首先构建网络节点的信任度模型,进行节点轮换调度修复路由,然后采用改进人工鱼群算法进行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的自适应定位寻优,以人工鱼群优化的节点分布模型重构无线传感器网络(WSN)节点覆盖连通图,实现优化网络覆盖.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覆盖优化算法进行WSN网络节点设计,明显地改善了网络节点的覆盖质量,提高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