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钙基膨润土为原料,采用体积分数为15%的硫酸、盐酸与草酸饱和溶液组成的混酸为酸化试剂,通过轮碾法制备高效活性白土。结果表明,混酸浓度、固酸比、碾压时间、含水率和还原剂用量是影响活性白土活性度、脱色率和相对白度的主要因素。当混酸体积分数为15%、固酸比为4:1、含水率为22%、碾压时间为40min、还原剂用量为膨润土物料质量的0.8%时,可制备出活性度为204,脱色率为96%,相对白度为82的高性能活性白土。  相似文献   

2.
磷酸浓度用二水物湿法磷酸与硫酸的混酸制富过磷酸钙,一般选择磷酸取代硫酸量为10%~30%。在此条件下可以制得物理性能良好的富过磷酸钙产品。磷酸的浓度控制在30%~32%。2生产工艺流程为降低生产成本,硫酸可用废酸取代。废酸先进入由挡板分开的双室混合器的第一室,磷矿也同时进入第一堂反应,时间3Ann左右。生成料浆自挡板自动溢流到混合第二室,同时向第二室加入废硫酸,反应出来物料进入酸混合器,向混合器中加入废硫酸,使其和液相磷酸的混合物进人主混合器,并加入磷灰石反应,制得的料浆送到化成室,熟化一定时间后制得富过磷…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在富硫酸盐环境中富里酸对生物成因次生高铁矿物形成的影响,通过摇瓶试验,研究了嗜酸性氧化亚铁硫杆菌(A. ferrooxidans)参与不同富里酸浓度,对次生高铁矿物合成体系中pH、Fe2+氧化率、TFe沉淀率,以及矿物矿相、官能团、形貌和元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pH变化整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富里酸浓度0.2-0.4 g/L体系在72h内Fe2+完全氧化,富里酸浓度0.6-1.0 g/L体系在144 h后Fe2+逐渐完全氧化,FA-0.2 g/L体系最高氧化速率(6.69 mmoL/L)是空白组(3.93 mmoL/L)的1.7倍,表明低浓度的富里酸能够促进Fe2+的氧化,提高氧化速率,高浓度的富里酸对A. ferrooxidans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使氧化率降低,Fe2+最高氧化速率延迟。富里酸浓度低于0.4 g/L时,TFe沉淀率与空白组相近;富里酸浓度高于0.6 g/L时,TFe沉淀率比空白组有显著的提高,富里酸浓度的提高促进了Fe3+的水解。随着富里酸浓度提高,次生高铁矿物主衍射峰强度逐渐增强,但其官能团未发生改变,在富里酸浓度0.6-1.0 g/L体系中可以通过SEM察到施氏矿物且其含量逐渐增加,通过EDS分析,试验组K元素含量低于空白组,N和C元素高于空白组,表明富里酸浓度提高抑制黄钾铁矾的生成,有利于黄铵铁矾和施氏矿物的生成且次生高铁矿物对富里酸具有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4.
富过磷酸钙是利用硫酸、磷酸或废酸按一定比例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混酸分解磷矿制得,产品成份较复杂,其主要成份是磷酸二氢钙和无水硫酸钙。富过磷酸钙的生产方法虽与普钙生产方法相似,但其有效成份含量比普钙高,普钙有效含量通常在12%~20%之间,而富过磷酸钙一般为20%~30%,有效P2O5含量介于普钙与重钙之间。由于富过磷酸钙无效物质含量较低,可降低单位有效物质的储存和运输费用,减少包装和施用费用。用它代替普钙作复混肥,可提高复混肥中有效成份,且能在复混肥生产中替代价格昂贵的磷接或重钙生产中等浓度肥料,大大降低生产…  相似文献   

5.
采用硝酸--高氯酸混酸为溶剂,湿法消解,氯化镧消除磷对钙的干扰,用火争原子吸收法测定钙和锌等六种营养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方法简便快速,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用富氧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祁连黄蘑菇中的钙和镁,比较了乙炔流量、氧气流量及氧炔比的影响,当混合空气中含氧量为34%,氧炔比为0、81时对钙和镁有较高的灵敏度.在此火焰中,不同浓度的各种酸及大多数金属离子对钙和镁的测定干扰较少,当溶液中引入0.1%镧盐+1%磺基水杨酸时,具有最大的增感及消除干扰的效应.方法的检出限为0.13ngmL^-1和0.32ngmL^-1,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7%和2.5%(n=8,C=50ngmL^-1).  相似文献   

7.
采用钛基PbO2阳极,分别以Cu和不锈钢为阴极进行了电化学去除富里酸的研究.结果表明PbO2/Cu电解池的去除效果较好.重点考察了PbO2 /Cu电解池中电解时间、外加电压、电解质浓度、pH等对TOC去除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下,TOC去除率接近100%.富里酸电化学降解符合表观一级动力学模型,其速率常数kobs与富里酸初始浓度C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8.
用大豆油脚水解制得的脂肪酸与聚乙二醇合成了混酸聚乙二醇酯,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原料混酸、PEG及产物混酸PEG酯进行分析测试,通过红外谱图的分析与比较,确定了最佳工艺路线及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9.
中国多数焚烧厂采用“MBR+反渗透”工艺处理渗滤液,该工艺的反渗透膜进水富里酸含量偏高,是导致反渗透膜结垢污染的原因之一。为降低反渗透膜进水中富里酸含量,研究以过硫酸盐协同电化学体系处理自配富里酸废水,讨论体系中去除富里酸的主要活性物质,并考察了初始pH值、过硫酸盐投加量、电流密度、极板间距、NaCl质量浓度对富里酸去除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考察协同体系处理实际焚烧厂渗滤液MBR出水的效果。结果表明:过硫酸盐协同电化学体系对富里酸的去除能力主要由SO4-·、·OH和Cl-生成的HClO提供,其中HClO有着较大的贡献,其次是·OH,SO4-·贡献最小。初始pH及极板间距对富里酸去除率的影响不大;富里酸去除率随初始过硫酸盐浓度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随电流密度增加先增加后不变;随Cl-质量浓度增大而略微降低。其中,过硫酸盐投加量、电流密度是主要的影响因素。采用过硫酸盐协同电化学体系处理实际焚烧厂渗滤液MBR出水,在电流密度30 mA/cm2...  相似文献   

10.
验证了Ti/TiO2光电催化对富里酸降解有协同作用.对多孔Ti/TiO2光电降解富里酸前后影响三氯甲烷生成潜能做了机理探讨,考察了耗氯量、三氯甲烷生成能和荧光光谱图的变化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富里酸TOC质量浓度的增加,三氯甲烷生成量逐渐增大,经过2 h的光电催化降解,耗氯量和三氯甲烷生成能分别被减少了72%和81%.荧光光谱图的变化也充分说明了经过光电催化氧化,富里酸溶液的荧光光强明显减弱,腐殖化程度降低,因此通过光电催化氧化可有效破坏富里酸的结构使得氯化过程产生的消毒副产物量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胂酸-丁黄药,F203-TBP,F203-水杨羟肟酸,铜铁灵-苯甲羟肟醚等几组混合捕收剂在浮选黑钨和锡石细泥中的协同效果;同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这些药剂在单独存在或共同存在或先后加药情况下,在黑钨和锡石表面的吸附量,研究协同效应的机埋,结果表明:协同效应的正、负与各个捕收剂在矿物表面的吸附能力、可溶性、浓度比及加药顺序等因素有关;当混合捕收剂分子间形成复合半胶团时,就发生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电渗析提取乳酸的新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3.
铝铜合金阳极氧化新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浓度复合电解液中,利用分阶段升压技术,高温下在阳极氧化较难的铝铜合金LY12上制备了具有较高厚度、硬度和良好外观的银白色氧化膜层.实验研究了各工艺参数对膜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是主要成膜物质;由定量的有机羟酸和导电盐组成的添加剂可大大提高膜层的厚度;电流密度的大小对膜层性能影响较大;采用分阶段升压方式可使电流密度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较大的值;阳极氧化电压,氧化温度及氧化时间等对成膜过程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4.
对用混凝沉淀法处理缫丝废水可行性、混凝剂种类、最佳用药量做了研究 .最佳混凝剂为碱铝 ,最佳投药量为 0 .5mg/L ,对COD去除率为 50 .1% .  相似文献   

15.
通过摇瓶试验研究混合硫杆菌浸出黄铜矿尾矿砂,并初步探讨不同矿浆质量浓度和柠檬酸质量浓度对浸提实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柠檬酸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对黄铜矿尾矿砂的硫杆菌浸提有促进作用。在整个浸提实验中,浸矿效率最高达到44.8%,溶液中柠檬酸质量浓度和矿浆质量浓度都会直接影响细菌的氧化活性和浸矿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电泳图象显示液的制备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电泳图象显示器的一个关键问题-显示液的制备与稳定性。制备了高纯TiO2微粒并将其改性作为颜料,以四氯化碳-二甲苯混合液作为分散介质,十二烷基苯磺酸钙为电荷控制剂和油酸作为稳定剂制成TiO2非水悬浮液-显示液。同时还研究了二氧化钛荷电及悬浮液稳定的机理。  相似文献   

17.
用金属醇盐制备KTN溶胶凝胶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了混合醇盐的性质,混合醇盐在室温下为无色或淡黄色透明固体,加热熔融,溶于乙醇,极易水解,水解产物为氧化物的水合物;详细研究了钽铌酸钾溶胶、凝胶的制备工艺,发现温度,浓度、催化剂、介质、湿度是影响溶胶、凝胶形成的重要因素:(1)浓度愈高,水解愈快,易形成沉淀;浓度愈低,亦水解愈快,形成沉淀。  相似文献   

18.
用极谱分析法测定了汽油中的硫化氢和硫醇硫的含量.以甲醇、吡啶、去离子水作为混合溶剂,以0.1 mol/L KOH溶液作为支持电解质。把传统的酸性底液改为碱性底液,提高了测定的灵敏度.不经过分离可分别测定硫化氢和硫醇硫的含量,最低检出限量均为1.0×10~(-7)mol/L,回收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9.
以林邦(Ringbom)误差公式为基础,讨论了滴定强酸与弱酸混合酸中的强酸时弱酸强度及两酸浓度比对滴定准确度的影响,得出了强酸直接准确滴定的简明易行的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两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椰油酰胺丙基甜菜碱(CAB)/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复配体系形成临界胶束浓度的变化规律和不同价态无机盐对复配体系临界胶束浓度、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体系在降低临界胶束浓度能力方面可以产生协同增效作用,在LAS与CAB之比为5∶5~2∶8时,协同效应显著,其中LAS与CAB的比为3∶7时,为体系最佳复配比.低浓度的无机盐能使复配体系的临界胶束浓度下降,发泡力上升.无机盐浓度过大时,表面活性剂的稳泡性和发泡力却大幅度下降.不同价态的无机盐对表面活性剂混合体系的泡沫性能影响规律是Na+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