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基于语义网的面向交-直流智能变电站运维专家系统的可扩展建模,介绍了语义网的基本概念与功能,基于C语言集成产生式系统(CLIPS)平台建立了智能变电站运维专家系统模型,以及包括专家系统交-直流稳控层、开关智能与电压合并单元层、电压合并单元层和开关智能单元层的多层规则及隔离策略,实现了从交流变电站内监控到系统稳控的立体化辅助决策.同时,以某500kV智能变电站为例,对所建变电站运维专家系统模型及其可扩展性进行说明,并验证所提运维专家系统规则与隔离策略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基于语义网的变电站运维专家系统知识库结构更加紧凑,从而提高了知识库中不同概念之间的逻辑性和统一性;所建规则与故障隔离策略提高了运维专家系统知识库的可扩展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智能变电站设备运行环境与公共安全状态的远程监控及智能化防控能力,提出一种基于三维模型的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按照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设备选型布置需求进行数据库开发设计,采用三维模型实现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三维设计成果的共享,通过三维设计模型校验和红外双鉴三维建模完成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三维设计,并对三维建模算法进行优化,得到三维建模输出结果。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进行变电站三维建模的输出功率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运维闭环管理处理效率高,有利于提高变电站设备的远程监控及智能化防控能力。  相似文献   

3.
智能电网是电力乃至整个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推动着技术的革新和社会的进步,智能变电站占据"变电"这一重要环节,是智能电网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根据相关投产经验,结合现场的工作实际,从变电运维班组的角度讨论了智能变电站投产前验收工作的具体开展和实施过程,同时对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区别进行了总结,并针对这些区别对验收工作产生的影响,做了重点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4.
陈东 《广东科技》2014,(12):54-55
智能一次设备不仅是构成智能变电站的基础,还是变电站智能化系统的主要部件,设计智能一次设备框架的设计对变电站智能化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介绍了变电站智能化的智能一次设备框架设计方案,根据变电站智能化在实际运行时的需要来设计智能单元,选择科学的配置方案,使智能变电站能够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数量大、现场运维困难等问题,设计了基于泛在物联网技术的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智能运维技术.该技术采用射频识别技术作为移动巡检终端,并利用新一代通讯专网技术进行运维业务的信息流转;同时采用数据存储和多源信息融合技术建立数据中心平台,进而构建了泛在物联网智能运维框架.实际应用表明,智能运维技术具有无纸化、便携式、高效率等优势,为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运维提供了可靠有效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董烨  李永斌  张勋 《科技信息》2011,(22):I0385-I0385,I0387
电力工业将来的发展方向是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是未来新建变电站的主流。结合智能变电站对在线监测系统的需求,基于IEC61850标准,构建了面向智能变电站的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方案。各类设备状态监测智能终端模块统一采用IEC61850标准进行建模,实现了全站设备状态监测数据的传输、汇总和诊断分析,为未来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着智能技术的兴起,传统的变电站也逐步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本文从智能变电站的系统构成和技术层次出发,介绍了与智能变电站相关的几种新兴技术,并对未来智能变电站的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变电站也逐渐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变电站就是基于智能技术之上的一种先进系统,运行效果要比普通的变电站高很多。无论是传统的变电站还是智能变电站的运行中,继电保护都是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基础,因此,在变电站运行的过程中应积极做好继电保护的检测和调试工作,本文主要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测与调试方法进行了相关方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在国家电网大力推进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和构建"调控一体化"的建设背景下,110 k V及其以上电压等级的在运行老旧变电站进行二次系统改造过程中电力通讯规约合理选择的作用和意义。文章以南关岭500 k V变电站为具体实例详细阐明了在进行整站改造的过程中站内电力通讯规约的现状,以及改造完成后电力通讯规约的最终优选方案与工程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该文针对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运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的建设环节、生产环节,与常规的一般变电站比较,设备选择、线路设计等方面都引入智能判断的功能。该文从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的各方面运行涉及的问题剖析研究,从无人值守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各方面分析无人值班变电站运行的可靠性,并提出可靠性维护措施:可靠的设备保障、通信系统的支持、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运行人员定期巡视和维护设备。  相似文献   

11.
胡稼 《广东科技》2014,(24):68-69
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的重要支撑和基础,通过对变电站进行智能化升级和改造,便可以降低变电站运行的成本、提升运行效率以及优化资源配置。首先介绍了22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原则,接着从一次设备智能化改造、二次微机保护升级改造以及通讯系统网络化改造三个方面对220kV变电站智能化改造的方案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智能变电站通过信息一体化平台融合监控、五防、保护故障信息子站、高级应用、状态监测、各类智能辅助系统等多套系统,逻辑上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简化了二次系统的配置。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存在智能设备相互之间的操作性差、后期维护不便、安全措施不明显等不足,本文提出了就地化保护、站域保护、过程层组网方式灵活化等提升措施,为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刘武 《广东科技》2014,(20):88-89
实现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需要研究变电站故障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处理故障情况,维护变电站系统稳定的运行。对故障实行可视化分析方案,可以及时发现故障,并安排维修人员进行处理。介绍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配置现状以及新一代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可视化系统实现的功能,并分析了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可视化,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其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变电站"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等技术革新对变电运维管理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存在适应性问题。为此,文中从变电站运维管理角度,提出一种应用运维质量管理提升的综合方法,即通过"运维质量工作通报、落实运维管理责任、促进员工技能培训、加强员工绩效考评以及各级联动工作协调"不同措施配合的综合管理。工作实践表明,该综合方法有助于实现"大检修"体系下变电站运维精益化管理,在缩小电网发展与运维人员水平差异、缓解人才结构性缺员矛盾的同时,显著提升了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精益化运维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的差异,重点介绍了智能变电站测试的主要内容,并从出厂集成联调测试、站级系统联调测试展开,讨论了测试的具体内容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220kV智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最为常见的变电站系统,在社会经济与信息技术等不断发展影响下,对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发展也形成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其智能化与信息化程度不断提升,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对电能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对电力系统及变电站设备的工作运行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本文在对220kV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结构及其二次系统设备的技术特征分析基础上,对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检修策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该文介绍了变电站状态检修的概念,阐述了当前开展状态检修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从状态监测、设备诊断、检修决策三个环节深入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相关技术给变电站状态检修带来的深刻变化,最终得出智能变电站的状态检修将从人工步入智能,从关注设备可靠性转变为关注电网的可靠性的观点,为进一步研究智能电网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杨扬 《广东科技》2013,(24):93-94
变电站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将图像监视、环境监测、照明控制、暖通控制、给排水控制、消防、门禁、周界报警等各个独立辅助子系统集成到统一平台下,实现了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及协调联动等智能化应用,满足了变电站无人值班要求。介绍了智能辅助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应用等。  相似文献   

19.
基于IEC61850的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时间同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峰 《科技信息》2011,(26):105-105,107
随着智能变电站研究及建设工作的推进,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时钟同步系统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本文介绍了当前变电站常用的时间同步技术,分析了智能变电站对时间同步系统的要求,探讨各类常用时间同步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情况,并提出基于IEC61850的智能变电站时间同步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20.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基于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三大要求,利用先进的智能设备实现在线智能分析、协同互动、智能调节、实时控制等一系列功能,是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中实现能源转换和控制的核心平台,而站内的一次设备的智能化建设与管理则是智能变电站技术成熟的重要标志。基于此,该文探讨了以变压器为主的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智能化运维管理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望对相关工作人员带来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