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探讨miR-101与miR-25在胃癌术前术后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探讨其是否能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8例胃癌(其中31例配对胃癌术前术后),30例胃癌癌前病变,30例正常对照血清miR-101与miR-25的相对表达量,比较miR-101与miR-25在胃癌术前术后表达差异,及其与病理参数的关系,绘制研究对象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血清miR-101与miR-25对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胃癌血清miR-101表达水平显著性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及胃癌癌前病变组(P0.01),而胃癌血清miR-25(P0.0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胃癌术后血清miR-10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07),而血清miR-25在胃癌术后显著性降低(P=0.01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miR-101与miR-25对胃癌诊断价值较高[miR-101: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0.857,敏感度=0.710,特异度=0.881;miR-25:AUC=0.821,敏感度=0.702,特异度=0.800],而血清miR-101与miR-25联合诊断胃癌的AUC为0.905,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9%和86.7%.进一步分析发现胃癌血清miR-101低表达与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有关,miR-101表达水平在感染HP的胃癌血清中显著低于未感染HP的胃癌血清(P=0.012);胃癌血清miR-101低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P=0.033)和临床分期(P=0.015)显著相关;胃癌血清miR-25在高临床分期(P=0.018)和淋巴结转移(P0.001)表达水平升高.结论:血清miR-101与miR-25可能作为胃癌术前术后动态监测和胃癌诊断的新型潜在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iR-429对甲状腺癌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甲状腺癌细胞分为观察组(anti-miR-429质粒转染)、阴性对照组(miR-429空载体质粒转染)、空白对照组(不进行转染),分别进行CCK-8细胞增殖实验、Transwell细胞迁移和侵袭实验.RT-PCR法检测miR-429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MMP-2、MMP-9、P21、Cyclin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转染48 h后,观察组SW579细胞中miR-429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W579细胞培养12、24 h时,增殖水平在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W579细胞培养48、72 h时,观察组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均明显多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MMP-2、MMP-9、P21、CyclinD1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429在甲状腺癌中是一种抑癌基因,能够有效抑制甲状腺癌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可能是通过MMP-2、MMP-9、P21、CyclinD1蛋白而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miR-140-3p在侵袭性念珠菌感染(ICI)患者中的诊断价值和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在广东同江医院确诊治疗的60例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实验组,另收集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50例作为本次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患者血清中miR-140-3p表达水平,收集患者血清1-3-β-D葡聚糖数据,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两者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采用卡泊芬净降阶梯治疗方案对实验组人群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miR-140-3p表达水平变化、临床疗效情况,根据患者疗效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痊愈+显效)与预后一般组(进步+无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独立预后因素.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R-140-3p在实验组中表达降低(P<0.05),而1-3-β-D葡聚糖在实验组中升高(P<0.05),两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为0.924.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miR-140-3p表达明显上升(P<0.05).治疗后miR-140-3p表达随着患者临床疗效改善明显上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前miR-140-3p低表达、年龄偏高、有糖尿病史是影响侵袭性念珠菌感染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miR-140-3p在侵袭性念珠菌患者中低表达,联合miR-140-3p检测可提升1-3-β-D葡聚糖检测对ICI的灵敏度,并且其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潜在的预后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联合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eptidase-9,MMP-9)、膜联蛋白A2(Annexin A2,ANXA2)检测在子宫腺肌病(Adenomyosis,AM)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AM患者26例,子宫肌瘤患者34例.所有患者于术前行经阴道超声检查,并术前检测MMP-9,ANXA2的表达水平.利用ROC曲线分析经阴道超声检查、血清MMP-9,ANXA2单独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中MMP-9和ANXA2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者系列联合检测AM的特异度为85.29%,显著高于三者单独检测和平行联合检测的特异度(82.35%,5.88%,73.53%,47.06%)(P0.05),同时约登指数(0.622)和准确度(81.67%)最高; ROC曲线显示:经阴道超声、MMP-9和ANXA2系列联合检测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经阴道超声、MMP-9和ANXA2单独检测,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超声联合检测MMP-9、膜联蛋白ANXA2可以提高AM诊断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MPs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SP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区域淋巴结、正常胃黏膜中MMPs的表达,同时分析其与胃癌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与正常胃黏膜比较,胃癌组织中MM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有转移淋巴结组MMP-2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转移淋巴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MMP-2表达阳性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表达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MP-2的表达随着分化程度降低、浸润深度加深、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增加而明显增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MMP-2表达阳性组患者5 a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区域淋巴结组织中MMP-2表达阳性组患者5 a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阴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MP-2异常表达在胃癌的侵袭、转移中发挥关键作用;区域淋巴结组织中MMP-2表达异常与淋巴结转移及患者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血清miR-2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差异,为进一步阐明miR-21在家族性和三阴性乳腺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健康女性体检者、具有患乳腺癌高风险者、不同种类乳腺癌患者的血清.以线虫miR-39为外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77份血清中miR-21的表达水平.结果:家族性乳腺癌组、三阴性乳腺癌组和乳腺癌高风险组血清miR-2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他乳腺癌组(P0.01).血清miR-21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Ki67高表达有关(P0.01).结果显示血清miR-21表达量在家族性和三阴性乳腺癌中升高,且与淋巴结转移和Ki67表达有关.结论:血清miR-21与三阴性、家族性乳腺癌的发生有紧密联系,其表达增高与乳腺癌的遗传性、恶性程度及预后判断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miR-22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6例为研究组,瓣膜性心脏病患者26例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患者空腹外周静脉血5 mL,术中采集边长约0.5 cm的主动脉壁组织标本.应用RT-PCR法检测血清和主动脉壁组织中miR-22、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1、Caspase-3的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主动脉壁组织中NLRP3、Caspase-1、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1β、IL-6、IL-10、IL-18、核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16(MMP-16)的浓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突发性撕裂样胸痛、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冠状动脉受累、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外周血血清及主动脉组织中miR-22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主动脉组织中NLRP3、Caspase-1、Caspase-3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患者外周血IL-1β、IL-6、IL-10、IL-18、NF-κB、MMP-1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22在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表达水平升高,可通过NLRP3基因靶向诱发Caspase-1、Caspase-3活化和炎症因子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临床疗效及对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取UA患者154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7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10 mL静脉输注,1次/d,共14 d;观察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及双侧颈部动脉斑块变化;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MP-2、MMP-9、MMP-7、MMP-12含量,q-PCR检测治疗前后血清COX-2、mPGSE-1 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心电图症状改善及心绞痛症状改善各项积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颈动脉斑块稳定患者数量增加,血清MMP-2、MMP-9、MMP-7、MMP-12含量及COX-2、mPGSE-1 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UA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可增加斑块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配体白细胞介素17E(IL-17E)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00例不同分期的结肠癌患者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0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于入院当日检测血清IL-17E水平,比较结肠癌组、对照组的血清IL-17E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IL-17E对不同分期结肠癌的预测价值,获得最佳截断值.按照结肠癌TNM分期标准对结肠癌患者进行分期,根据ROC曲线得到的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IL-17E高表达组、IL-17E低表达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分析血清IL-17E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Spearman相关性检验分析血清IL-17E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IL-17E水平为(491.64±80.38)pg/mL,低于对照组的(789.52±206.7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提示:血清IL-17E预测结肠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764(标准误=0.046,P<0.001,95%CI=0.673~0.855).IL-17E高表达组的肿瘤Ⅰ期、无淋巴结转移、肿瘤侵袭深度(T1+T2)、高分化比例分别为50.00%、90.63%、93.75%、90.63%,高于IL-17E低表达组的17.65%、72.06%、67.65%、63.2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检验提示:血清IL-17E与肿瘤分期呈负相关(r=-0.523,P=0.013).结论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IL-17E水平明显下调,且其与肿瘤分期呈负相关,肿瘤分期越高血清IL-17E水平越低.  相似文献   

10.
高通量抗体芯片研究AILD血清炎性因子表达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阵列抗体芯片技术检测53例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血清中20种辅助性T细胞相关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结合肝功能临床生化数据,分析炎性因子的表达特征和差异性.高通量抗体芯片检测结果显示:AIH-PBC OS患者血清中IL-4和TGFβ1表达量水平显著高于PBC组(P0.05),AIH-PBC OS患者血清中IL-4表达量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PBC患者血清中IL-4和TGFβ1表达量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PBC患者血清中TGFβ1表达量与ALT(r=-0.6301,P=0.0135)、AST(r=-0.7443,P=0.0030)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IL-4和TGFβ1在AIH-PBC OS患者和PBC患者血清中表达量差异(P0.05)和TGFβ1表达量与AILD患者肝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为筛选具有临床检验、诊断、治疗和预后监测意义的AILD相关细胞因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单纯性肥胖患者与血脂、血糖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0例单纯性肥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纳入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120名正常人群纳入对照组,检测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血糖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单纯性肥胖患者BMI与血脂、血糖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胆固醇(T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2-IR)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促甲状腺激素(TSH)、四碘甲腺原氨酸(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碘甲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水平低于对照组,反T3(rT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单纯性肥胖患者BMI与血脂指标中的TG、LDL-C、TC呈正相关关系(r=0.653、0.781、0.837,P<0...  相似文献   

12.
探究血栓通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血清S100B、MMP-9变化,神经功能及安全性。观察组总有效率94.6%(53/56)明显高于对照组80.4%(45/56)(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100B、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栓通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清S100B、MMP-9水平,保护患者神经功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调控miR-34a的表达对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关节软骨原代细胞培养,慢病毒转染miR-34a、miR-34a inhibitor分别使大鼠关节软骨细胞miR-34a过表达和抑制表达,另设无关序列对照组,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术分析对比各组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率,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miR-34a调控软骨细胞凋亡潜在基因靶点,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检测各组软骨细胞miR-34a的表达,检测软骨凋亡相关因子MMP-13、Col2a1的mRNA转录水平;免疫印迹法检测各组的MMP-13、Col2a1、caspase-3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iR-34a过表达后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增多,抑制miR-34a表达后大鼠软骨细胞凋亡减少,同时miR-34a过表达后caspase-3的表达增高(P0.05),miR-34a过表达后Col2a1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下降,而MMP-13的表达增加(P0.05).沉默miR-34a的表达后Col2a1在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增加,而MMP-13的表达下降.MMP-13是miR-34a调控大鼠软骨细胞凋亡的潜在靶点.结论:miR-34a的表达调控大鼠软骨细胞凋亡,MMP-13是miR-34a其机制中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进行干预后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将80例哮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孟鲁司特片;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2周后观察患者肺功能、血清IL-4及INF-γ、外周血Ig E和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FVC及PEF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中IL-4水平显著降低(P0.05),INF-γ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IL-4降低水平及INF-γ升高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Ig E及EOS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降低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布地奈德联合孟鲁司特对哮喘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及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血清硒元素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性.方法2020年3月—2021年9月,依据入选标准选取36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为180名体检正常的孕妇,GDM诊断结果为阴性;观察组为180名GDM诊断结果为阳性的孕妇,接受住院治疗.对同组孕妇不同妊娠期硒元素水平、两组孕妇相同妊娠期硒元素水平、两组孕妇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孕晚期孕妇血清硒元素水平显著低于孕中期和孕早期孕妇(P<0.05),孕中期孕妇血清硒元素水平显著低于孕早期孕妇(P<0.05),并且观察组不同妊娠期孕妇硒元素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和不良新生儿结局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结论血清硒元素与妊娠期糖尿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妊娠期间对孕妇进行微量元素检测,为孕妇补充硒元素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阐明miR-9-5p通过靶向调控ZAK表达从而影响结直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qPCR、Western blot检测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SW260、HT29及LoVo)及结直肠癌患者组织样本中miR-9-5p表达水平及ZAK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miR-9-5p与ZAK结合的靶向序列。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miR-9-5p对ZAK的靶向调控关系。脂质体法将miR-9-5p mimic或/和ZAK质粒共转染结直肠癌细胞系HCT116及SW620,通过CCK-8及克隆形成实验观察miR-9-5p/ZAK信号轴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Transwell观察对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与人正常上皮细胞系相比,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ZAK的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上调(P<0.05);在结直肠癌临床组织样本中,ZAK蛋白水平亦显著上调(P<0.05);miR-9-5p的表达水平在癌细胞系及组织样本中下调(P<0.05)。双荧光素酶报道基因实验显示miR-9-5p能显著影响ZAK 3’UTR野生型表达载体的荧光素酶...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血府逐瘀汤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大鼠主动脉壁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水平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脂康组、血府逐瘀汤高剂量组、血府逐瘀汤低剂量组,对照组饲喂正常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治疗组在给予高脂饲料的同时给予治疗药物,12周后免疫组化法观察主动脉壁ICAM-1的表达水平、检测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显示:模型组ICAM-1的表达水平呈强阳性表达,治疗组各组均呈弱阳性表达,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OD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各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血府逐瘀汤可以通过下调ICAM-1的表达,清除脂质过氧化物、保护内皮细胞起到抗AS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血清miR-21(SmiR-21)联合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和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Um Alb/Ucr)的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逐步Logistic回归拟合曲线,探讨3项指标对糖尿病肾病的联合诊断价值.方法:对2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25例II型糖尿病患者A(Um Alb14.29μg/m L)、25例II型糖尿病患者B(UmAlb14.29μg/m L)及25例正常对照组的血清进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生化检测,尿标本进行化学发光检测,获得SmiR-21、尿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的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对3项指标的单一及联合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SmiR-21、Um Alb和Um Alb/Ucr在糖尿病肾病组的水平与糖尿病A、B组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均P0.05).逐步Logistic回归曲线联合3项指标预测概率的AUC为0.846(95%CI:0.754~0.937)均高于单一指标的AUC,敏感性为80%.结论:基于Logistic回归的ROC曲线分析可以进一步增强诊断的准确性(81.3%).miR-21、Um Alb和Um Alb/Ucr 3者联合检测是更具优势的诊断糖尿病肾病的组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NGAL和血清胱抑素C在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肾脏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100例作为实验组,另选取同期住院且妊娠结局正常的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入院24 h内及产后72h后检测两组血清NGAL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入院24 h内,实验组患者血NGAL水平、血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56,P0.05).产后72 h后,实验组患者血NGAL水平、血Cys-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79,P0.05).实验组各亚组间血清NGAL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组Cys-C与子痫亚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ROC曲线评价NGAL,Cys-C的诊断价值,其中,NGAL的ROC曲线下面积值为0.841,表明NGAL诊断准确率较高;Cys-C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10,表明Cys-C诊断准确中等,NGAL诊断准确率高于Cys-C.结论 NGAL及Cys-C可作为预测妊娠高血压疾病早期肾脏损伤的指标,可在疾病早期检测妊娠期妇女肾功能情况,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可有效降低孕妇和围产儿死亡,提高母婴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温脾降糖方对2型糖尿病炎症因子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2型糖尿病脾虚湿热证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温脾降糖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生化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肠道菌群及中医症状积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lc、TC、LDL-C、IL-6、TNF-α、肠杆菌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IL-10、双歧杆菌、乳杆菌、拟杆菌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脾降糖方联合阿卡波糖可以降低血糖、血脂及炎症水平,调节肠道菌群,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