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系统采集了徐州表层土壤样品21件,测定了土壤中Al,Fe,Ti,Ag,Se,Sc,Ga,Ba,Li,Bi,V,Pb,Cu,Zn,Cd,Ni,Co,Cr,As,Hg,Sb,Mn,Mo,Be,Sn,Br,S,Pt,Au,Pd等元素含量,以及χ,χfd,χARM,SIRM,SOFT5个磁学参数的数值。利用多元统计的方法对30种元素和5个磁学参数进行了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和典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磁学参数χ,χARM,SIRM,SOFT所表征的磁性矿物与表层土壤中Ag,Se,Sc,Pb,Cu,Zn,Mo,Pt等元素具有内在联系,这些磁学参数有可能作为这些元素的代用指标;χfd所表征的磁性矿物与来自土壤母质的元素Al,Ti,Ga,Li,V,Mn,Be,Au等显著相关,而Bi,Co,Cr,As,Hg,Sb,Pd等则与土壤中的磁性矿物没有联系。典范相关分析表明,表层土壤中磁性矿物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和煤炭燃烧。  相似文献   

2.
以上海某化工区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 研究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 对土壤样品中Ag, As, Be, Cd, Cr, Cu, Ni, Pb, Se, Sb, Tl, Zn 和Hg 共13 种金属的空间分异结构进行了分析, 并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了土壤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结果表明, 土壤样品中Ag, As, Be, Cd, Cr, Cu, Ni, Pb, Se, Sb, Tl, Zn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0, 10.20, 2.50, 0.60, 93.00, 78.00, 33.80, 14.90, 1.00, 3.45, 0.40, 124.00, 0.19 mg/kg. 以展览会用地A 级标准为评价标准, 土壤样品中Cu, Zn, Cd 的超标率较高, 分别占样品总数的12.20%, 8.16% 和8.16%; Cr, Ni, Sb, Hg的超标率在4.08%~6.12% 之间. 采用立体分层方式采集样品, 分析结果表明, 表层和中层土壤受到的金属污染比较严重, 但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 土壤重金属浓度有不断降低的趋势. 对土壤重金属元素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表明重金属污染来源具有同源性, 或者区域土壤中存在复合污染.  相似文献   

3.
濮金虎 《甘肃科技》2010,26(15):26-30
通过对拾金坡金矿伴生元素分布特征的研究,以了解含金石英脉中与金关系密切的伴生元素的分布及组合特征,通过在含金石英脉地表及钻孔不同深度取样分析,确定拾金坡金矿与金关系密切的伴生元素有Ag、Cu、Pb、Zn、As、Hg、Mo、Sb、Bi,含金石英脉中伴生元素组合为Au—Ag—Pb—Zn—As—Sb,赋矿部位伴生元素组合为Au—Ag—Pb—Zn—As—Cu,宏观特征表现为金属矿物含量较高,Ag、Pb、Zn为拾金坡矿床的贯通元素,Ag、Cu、Pb、Zn、As为拾金坡金矿的指示元素,金元素在垂向上有三个富集区间,矿体前缘元素组合为As—Sb—Hg—Bi—Mo—Cu,矿中元素组合为贯通元素;矿尾元素组合是在贯通元素的基础上迭加了前缘元素As—Mo—Hg—Bi,表明拾金坡金矿在深部仍有有金矿化存在,金矿化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27种常见元素(Ag、Al、As、B、Be、Ca、Cd、Co、Cr、Cu、Fe、Hg、La、Mg、Mn、Mo、Na、Nb、Ni、P、Pb、Sb、Si、Ti、V、W、Zn)的最杰出线的光谱干扰进行了研究,发现了一些光谱表上从未记载过的干扰线。  相似文献   

5.
贵州开阳白马洞曾是古代中国朱砂开采冶炼基地,通过对白马洞大量堆积的古代炼汞炉渣、周围岩石及其风化形成的土壤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以黑色岩系为母岩风化形成的土壤中明显富集As、Cd、Cu、Mo、Ni、Pb、Sb、Se、Th、U等元素;同时,古代炼汞炉渣中也富集As、Cd、Cs、Mo、Ni、Pb、Sb、Se、Th、U、Zn等多种元素,而且会受到As、Cd、Mo、Ni、Pb、Sb、Th、U、Zn等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的污染,其中以As、Sb、U的污染尤为严重.古代炼汞炉渣及当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污染在当地已产生负面环境效应,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波消解、湿法消解以及干法灰化处理虎杖样品,以Be、Y、Sc、In、Re作为内标进行基体效应补偿,通过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首次测定了虎杖中的Li、B、Na、Mg、Al、K、Ca、Ti、V、Cr、Mn、Fe、Co、Ni、Cu、Zn、As、Se、Sr、Mo、Ag、Cd、Sn、Sb、Ba、Tl、Pb、Bi等28种元素的含量.各元素检出限为0.01 ~0.8 μg /L,标准偏差为0.11% ~2.57%,加标回收率为94.00%~110.00%.测定结果表明:虎杖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含量在2 mg/kg以上的元素就达到了13种,其中,K、Ca元素的含量分别为3 125.3 mg/kg和2 701.6 mg/kg.  相似文献   

7.
贵州开阳白马洞曾是古代中国朱砂开采冶炼基地,通过对白马洞大量堆积的古代炼汞炉渣、周围岩石及其风化形成的土壤的调查分析研究,发现以黑色岩系为母岩风化形成的土壤中明显富集As、Cd、Cu、Mo、Ni、Pb、Sb、Se、Th、U等元素;同时,古代炼汞炉渣中也富集As、Cd、Cs、Mo、Ni、Pb、Sb、Se、Th、U、Zn等多种元素,而且会受到As、Cd、Mo、Ni、Pb、Sb、Th、U、Zn等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的污染,其中以As、Sb、U的污染尤为严重。古代炼汞炉渣及当地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污染在当地已产生负面环境效应,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8.
鱼台优质稻生产基地土壤地球化学元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山东省优质稻生产基地鱼台包括pH、水分、有机碳及N、P、F、V、Zn、Co、Mo、Mn、Se、B、Cr、Cd、Cu、Pb、Sb、Hg、As等在内的28种地球化学元素的含量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鱼台优质稻产区土壤中N、P、K、B、Mo、Mn、Se、Fe等有益元素富集,但As、Cd、Hg、Pb等重金属元素也有明显富集趋势。鱼台地区潮土与淹育水稻土的28种地球化学元素t-检验结果显示,As,B,Co,Cr,F,Mn,V,S,Al2O3,TFe2O3,MgO,CaO含量明显高于潮土,但是SiO2和Na2O的含量却明显低于潮土。淹育水稻土C(org)、水分含量也明显高于潮土。淹育水稻土有酸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槐树坪金矿区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研究表明,该区金矿体的前缘指示元素指标为(As×Sb)/(Au×Ag)=0.1~1且Au+100Ag+Pb+Zn=300~1 000;矿体中部(As×Sb)/(Au×Ag)<0.1,Au+100Ag+Pb+Zn>1000;矿体尾缘1<(As×Sb)/(Co×Ni)<10且Au+100Ag+Pb+Zn<300。金矿床前缘晕的特征元素组合为Hg、As、Sb、Pb、Bi、Cu,矿中元素组合为Au、Ag、Pb、As、Bi、Sb、Cu、W,尾缘晕元素组合为Mo、Zn、Co、Ni。确定金矿体水平分带序列为Hg-As-Sb-Pb-Bi-Cu-Au-Ag-W-Mo-Zn-Co-Ni。  相似文献   

10.
湿法脱硫系统中痕量元素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厂中广泛应用的湿法脱硫系统在脱硫的同时会捕集烟气中的部分痕量元素,并将其转移到石膏浆液中,这对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带来潜在的影响。该文以典型的湿法脱硫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取样测量的方法,分别对石膏浆液脱水系统及废水处理系统中As、Be、Co、Cr、Hg、Mn、Ni、Pb、Sb和Se共10种痕量元素的分布进行了考察,检测了湿法脱硫系统捕获的痕量元素在脱硫石膏等产物中的分布情况,并探讨了脱硫石膏对浆液中痕量元素的富集机理。结果表明:石膏浆液经过脱水后,As、Be、Co、Cr、Hg、Ni、Pb、Sb和Se主要进入石膏中,Mn则主要进入废水中;废水经过处理后,Se主要存在于处理后的中水中,其他元素则都主要进入污泥中。这些痕量元素在石膏和污泥中的赋存形态稳定性不高,因而需要对石膏和污泥进行稳定化处理。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矿床地质背景和矿化作用特征。对矿化蚀变带的地球化学规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不同的矿化蚀变作用阶段,矿化蚀变带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特征元素对的含量比值都是有明显区别的。钨矿化阶段热液富集W、Ca、Mg、Be、Sr、Mo,矿化指示元素为Ca、Mo;金锑矿化阶段热液富集冬Au、Sb、As、Ag、Cd、Be等,矿化指示元素为As、Ag、Cd。为矿床成因及找矿勘探提供了重要依据和重要的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拉萨河谷设施农业区水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水平及程度,文章对拉萨河谷设施农业区地下水和地表水中17种重金属(Cd、Be、V、Tl、Hg、Cu、Pb、Co、Ni、Cr、Fe、Sb、Zn、Mn、Ba、Ti和As)含量进行研究,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中7种重金属(Cd、Hg、Cu、Pb、Ni、Zn和As)的污染程度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除A8点位的Zn含量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Ⅱ类标准外,拉萨河谷设施农业区其余各点位Cd、Pb、Cu、As和Zn含量均符合Ⅰ类水标准。Cr、Hg、As、Cu和Pb与pH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说明pH对其有较大影响;不同重金属间有些存在相关性,说明它们之间可能具有一定的同源性。采用水体综合污染评价法表明,拉萨河谷设施农业区A1、A2和A7点位存在轻度污染,B1和B2点位为中度污染,且主要以Hg污染为主。  相似文献   

13.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分析枳椇果梗、枳椇子中Be、Mg、Al、Ti、V、Cr、Mn、Fe、Co、Ni、Cu、Zn、As、Sr、Mo、Ag、Cd、Sn、Sb、Ba、Tl、Pb等22种元素的含量。样品经微波消解后,利用ICP-MS测定上述22种元素,通过标准曲线计算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22种元素在其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值0.995;检出限为0.0007~1.0713μg/L;重复性的相对标准偏差(RSD)3%;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7%;回收率为81.14%~112.91%。该方法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分析速度快,适用于枳椇果梗、枳椇子中22种元素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4.
煤燃烧过程中痕量元素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带测汞装置)、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仪和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了一台220t/h煤粉炉中原煤、底渣和飞灰中9种痕量元素的质量分数.除As因质量分数低不能归类外,其他痕量元素按照在飞灰中相对富集系数不同,可分成3类:第1类是Pb,Zn;第2类是Mn,Cr,Se,Hg;第3类是Ba,Cd.按照飞灰相对于底渣痕量元素富集程度不同,可分成两类:第1类是Mn,Cr;第2类是Pb,Bd,Se,Zn,Cd,Hg.按照痕量元素挥发性和在燃烧产物中的分布规律,可分成3类:第1类是Hg;第2类是Pb,Ba,Zn,Cd;第3类是Mn.Se介于第1类元素和第2类元素之间.Cr同时表现出第1类和第3类元素性质.研究还发现除Mn外,其他元素在飞灰中的富集程度随粒径减小而增加;Pb比Cd更容易挥发.  相似文献   

15.
徐州城市表层土壤中金属元素的磁学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城市表层土壤中金属元素的污染必须加以控制。近来,磁学监测正逐步作为代用指标,监测由某些工业或交通污染的土壤中金属元素含量。为了进一步确认这种方法的有效性,研究金属元素的含量与磁学参数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详细探讨了徐州城市表层土壤中24种金属元素(As为准金属元素;Pb、Cu、Zn、Co、Cd、Sb、As、Fe、Ni、Cr、Ag、Sc、Ba、Hg、Be、Bi、Mn、Al、Ti、Se、Ga、Li、V、Mo)与5个磁学参数(χ、χfd、SOFT、SIRM、χARM)的相关关系,并且建立了磁学诊断模型。结果表明,利用磁学监测方法能够初步定量地评估城市表层土壤中部分金属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煤中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挥发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西北部4个电厂原煤在实验室不同温度下进行燃烧实验,应用原子吸收光谱(AA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ICP-AES)和仪器中子活化(INAA)等方法对煤和灰样中舡,Pb,Hk,Cd,Co,Se,Mn,U,Th,Be,Mo,Sb,Br和V等14种环境敏感性痕量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比痕量元素在煤与灰样中质量分数的差异以及不同温度下痕量元素的挥发率,研究了在实验室不同温度下痕量元素的转化、分配规律,结合元素的赋存状态和物理化学特性,揭示了影响痕量元素燃烧迁移、分配规律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河南科学》2016,(1):85-91
在广西南丹县那近铅锌矿区开展1∶1万地质测量工作,了解那近铅锌矿区的地层、岩性、构造等地质特征,再通过1∶2.5万土壤剖面地球化学测量工作进行土壤地球化学找矿研究.结果表明,1元素参数统计表明,Cu、Zn、Pb、Sb、Ag、Cd元素含量较高,变化系数较大,容易次生富集形成地球化学异常;2运用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分析,表明找矿主要指示元素为Cu、Zn、Pb、As、Sb、Ag、Mo、Au,因其分布范围广,离散度大,是主要次生富集的成矿元素;3Cu、Zn、Pb、Sb、Cd、As、Au、Ag元素主要浓集的区域分布在研究区的北部和中部,可圈出三个异常找矿靶区,为今后工程验证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藏药仁青常觉中无机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以铑、铼为内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测定样品中Na、Mg、Al、K、Ca、V、Cr、Mn、Fe、Co、Ni、Cu、Zn、As、Se、Mo、Ag、Cd、Au、Hg、Tl、Pb、Th和U共24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该方法对各元素的检出限0.0032~2.416ng·g-1,加标回收率在82.73%~106.6%之间.结论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可以用于测定仁青常觉中无机元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1∶25万宣城幅(安徽部分)水系沉积物测量元素组合特征与地球化学分区,通过对研究区内水系沉积物中16种地球化学元素Ag、As、Au、Cu、Mo、Bi、W、Pb、Zn、B、F、Hg、Sn、Sb、Th和U进行因子主成分分析,亦即R型因子分析。提出了该地区具有代表性的6种因子组合:因子1组合为Mo、U、Ag、Zn、Sb、Cu;因子2组合为Hg、As、Sb、B;因子3组合为Pb、Sn;因子4组合为W、Bi;因子5组合为Au、Cu;因子6组合为Th、B。并分别绘制出了研究区内6种因子组合的因子得分异常分布图,结合该区域地质特征,对6种因子所代表的元素组合及地球化学分区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董光泽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2):8004-8008,8011
通过对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综合剖析,应用偏相关分析、R型聚类分析及R-型因子分析探讨了银厂沟-骑骡沟铅锌矿床的指示元素组合。综合分析该矿床的元素组合,认为该区铅锌富集成矿与As、Co、Nb、Tl、Pb、Bi、Ga、Sb、Sn、Ti、V、Mo、Ge、Zn、Ba和Cd元素关系密切。说明了研究区成矿环境为中-低温环境,成矿具有多期多阶段性及复杂性,成矿物质是多来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