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正交实验法探讨穿心连内酯的提取工艺,以提取的内酯量为参考指标,考察了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等影响因素。确定影响穿心莲内酯提取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其最佳工艺条件为:60℃下,用1500mL75%的乙醇对100g穿心莲进行浸提2h,得622mg穿心莲内酯。  相似文献   

2.
观察穿心莲内酯对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生长的抑制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采用MTT法检测穿心莲内酯对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采用荷瘤小鼠抑瘤率检测穿心莲内酯对小鼠肉瘤S180的体内抗肿瘤作用.以对荷瘤小鼠免疫器官质量,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率,巨噬细胞产生TNF-α的影响评价穿心莲内酯对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结果穿心莲内酯能够剂量依赖型的抑制体外培养的S180细胞的增殖;25、50 mg/kg的穿心莲内酯对移植性动物肿瘤S180的抑瘤率分别为45.27%和56.87%,对荷瘤小鼠脾脏和胸腺质量无明显的影响.经穿心莲内酯刺激后,小鼠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功能明显地增强,并能显著刺激巨噬细胞分泌TNF-α.说明穿心莲内酯具有明显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活性是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激活小鼠巨噬细胞两方面共同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发现穿心莲内酯(Andrographolide,Andro)可以抑制鼻咽癌C666-1细胞活力并诱导其凋亡,但相关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为了明确穿心莲内酯调控C666-1细胞活力的具体机制,本课题组在体外培养的 C666-1 细胞中给予穿心莲内酯处理,并通过 Real-time PCR 检测 Sirutins 家族成员(SIRT1-7)的mRNA表达进行初步筛选;通过siRNA干扰的方法沉默SIRT3之后进一步检测穿心莲内酯对C666-1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检测沉默SIRT3之后穿心莲内酯对C666-1细胞中SIRT3/p53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穿心莲内酯能够显著增加SIRT3的mRNA表达,而对其它亚型的影响较小;沉默SIRT3能够部分逆转穿心莲内酯对C666-1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影响;穿心莲内酯可通过影响SIRT3的蛋白表达调控其下游凋亡相关蛋白p53的水平进而诱导细胞凋亡.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穿心莲内酯抑制鼻咽癌的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反相色谱法快速测定3种穿心莲内酯含量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穿心莲叶及浸膏中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及去氧穿心莲内酯含量 ,采用 WatersSymm etryshield C18色谱柱及甲醇提取方法。结果表明 ,穿心莲内酯在 0 .14~ 1.31μg范围内呈线性 ,脱水穿心莲内酯与去氧穿心莲内酯分别在 0 .14~ 1.2 9μg、0 .14~ 1.2 2μg范围内呈线性 ,相关系数 r分别为 0 .9976、0 .9913、0 .9985 ,该法可用于快速测定 3种内酯含量 ,对于穿心莲的质量评价有一定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包合比例、主客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包合部位和包合物稳定性的研究来阐明脱水穿心莲内酯和β-环糊精形成包合物的机制.应用差示热分析法确证包合物的形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稳定常数并计算其热力学常数,1H-NMR、IR法确证包合部位.结果显示:脱水穿心莲内酯与β-环糊精形成了1∶1的包合物,包合部位为脱水穿心莲内酯的五元内酯环部分及十氢萘环部分,在形成包合物过程中范德华力起主要推动作用,疏水力起辅助作用,形成的包合物比较稳定.  相似文献   

6.
利用纳米银-二氧化钛-壳聚糖(Ag-TiO2-CS)复合物构建灵敏的穿心莲内酯电化学传感器。CV实验表明纳米Ag-TiO2-CS复合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可以作为穿心莲内酯传感器的氧化还原探针,当加入穿心莲内酯后,修饰电极的峰电流值变小,且随着穿心莲内酯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DPV实验表明,修饰电极峰电流值与穿心莲内酯浓度对数值在一定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方法学考察结果均良好。将所建立的电化学方法应用于穿心莲内酯软胶囊制剂实际样品,实验结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小鼠T淋巴细胞体外活化、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对其免疫调节作用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分离小鼠淋巴结细胞,以双色荧光抗体染色技术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在刀豆蛋白A(Con A)的刺激下,穿心莲内酯对T淋巴细胞早期活化抗原CD69表达的影响;用羧基荧光素乙酰乙酸(CFDA-SE)染色分析穿心莲内酯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碘化丙锭染色分析细胞周期的分布.结果:终浓度为10、20、30、40 μmol/L的穿心莲内酯对Con A刺激的早期活化抗原CD69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对Con A刺激的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并明显阻止T淋巴细胞进入S期,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穿心莲内酯对小鼠T淋巴细胞的体外活化及增殖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抑制T淋巴细胞进入分裂周期.  相似文献   

8.
穿心莲作为传统中药具有解毒抗菌作用,以不同制剂形式应用于临床治疗感冒、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急性菌痢.胃肠炎等多种感染性疾病。穿心莲内酯是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等功能。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穿心莲内酯及其衍生物(如脱水穿心莲内酯琥珀酸半酯单钾盐,穿琥宁注射液、莲必治注射液、病毒净滴眼液、复方穿琥宁涂膜剂等)具有消炎抗菌.抗病毒感染.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免疫刺激、保肝利胆及抗生育等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筛选穿心莲最佳醇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穿心莲内酯为检测指标,考察不同工艺条件对其含量的影响。结果:确定其醇提最佳工艺。结论:对穿心莲药材以80%乙醇6倍量回流提取(温度80℃)2次,每次2小时,所得穿心莲内酯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全面系统筛选穿心莲治疗妊娠胆汁淤积症的作用靶点及相关信号通路,并通过动物实验进一步明确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筛选穿心莲的有效化学成分,整合多种系统生物数据库构建"活性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关系,对共有蛋白互作PPI网络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对有效成分进行动物实验验证.结果:穿心莲包含24个活性成分,包括穿心莲黄酮、穿心莲内酯、汉黄芩素和穿心莲黄酮甙F、14-去氧-12-甲氧基穿心莲内酯等,这些活性成分与妊娠胆汁淤积相关的30个潜在靶点蛋白发生相互作用,其中包含JUN,ESR1,IL6,NOS2,DPP4,CCL2,NR3C2,KDR,CKD2,CCNA2,CDKN1A,PPARG,RELA和CASP9等.实验结果显示,血液生化指标显示造模成功,穿心莲内酯高、中剂量治疗组对ICP模型孕鼠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低剂量组无明显改善.高、中剂量组可显著提高胎鼠成活数与胎鼠平均质量(P0.05),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未见显著差异.结论:穿心莲内酯可以改善孕鼠ICP引起的血液生化指标异常,同时提高胎鼠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利用全相对论扭曲波电子碰撞激发计算程序REIE06,系统计算了阈值附近不同入射电子能量下S~(4+)离子基态3s~(21)S_0到激发态3s3p ~3P_(0,1,2)~1P_1和S~(5+)离子基态3s ~2S_(1/2)到激发态3p ~2P_(1/2)~2P_(2/3)精细结构能级的碰撞截面,在两种关联模型下,分析了组态相互作用对碰撞截面的影响.目前的计算结果与Wallbank实验值~([14])相比,得到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对称匹配组态相互作用(SAC-C I)方法研究了H2Se和H2Te的电离态,结合H2Se+和H2Te+对这些电离态进行了指认.计算和指认结果表明,H2Se和H2Te分子的外层分子轨道是量子数n不同的相同分子轨道a1,b2,a1,b1;单极子强度较大而能量较低的电离态12B1,12A1,12B2,22A1为H2Se+和H2Te+的电子基态和激发态,能量较高的电离态为H2Se+和H2Te+的高激发态;在电子的跃迁和电离过程中,能量较低的四个电离态的形成主要是单电子过程,而能量较高的电离态其形成过程主要是两电子过程.其中许多能量较高的电离态的形成具有2h1p的特征.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比较表明,SAC-C I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很好.  相似文献   

13.
该文研究对指挥控制系统和武器系统的射击策略问题。设交战一方的指挥系统B1与武器系统B2被分开部署,并且B2需要B1提供射击信息。在3种基本格斗模型假设下,用随机分析方法分别讨论战斗另一方对B1、B2的最优射击策略,得到了明确的判别准则。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观察C-erbB-2、MMP-1、MMP-2、MMP-7和MTA1 5个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侵袭转移相关因子在新疆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的表达和临床意义.采用RT-PCR方法检测75例哈萨克族食管癌标本中这5个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分析它们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显示,5个基因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组织中表达较正常组织增高,达到差异显著(P<0.05);MMp-2、MMP-7、MTA1基因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MMP-1、MMP-7基因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正相关(P<0.05):C-erbB-2与MTA1、MMP-2与MTA1、MMP-7与MTA1、MMP-7与MMP-1、MMP-1与MTA1基因的表达差异高度一致(P<0.01).由此得出,这5个基因表达上调在哈萨克族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协同发挥作用;MMP-2、MMP-7、MTA1可能是哈萨克族食管癌发生侵袭、转移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5.
川东南地区嘉陵江组T_1j~(2-1)-T_1j~1碳酸盐岩储层具有低孔隙度、低渗透率、单层厚度薄、非均质性强的特征,勘探难度较大.综合考虑T_1j~(2-2),T_1j~(2-1)和T_1j_1地层的地质特征,通过地质、测井进行合成记录层位标定,建立正演模型, 探讨了旺隆及周边地区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和地震响应特征,提取了地震属性对储层进行横向预测研究.结果显示,中-强振幅、同相轴下拉、同相轴分叉、频率降低现象代表储层发育.地震属性分析结果表明太和、旺隆地区储层较发育,这与钻井显示较吻合,说明该方法可以较好地预测出该套储层的分布范围,为进一步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5-芳氧亚甲基-2-邻氯苯甲酰胺基-1,3,4-噻二唑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冰醋酸催化下,首次完成了1-芳氧乙酰基-4-(邻氯苯甲酰基)氨基硫脲环化为5-芳氧亚甲基-2-邻氯苯甲酰胺基-1,3,4-噻二唑的合成.用元素分析、IR及1HNMR确证了其结构.  相似文献   

17.
有效砂岩输导层是指经历过油气运移的砂层,据油气显示和油气包裹体识别有效砂岩输导层,同时结合烃源岩的分布、砂层的空间位置以及构造背景来分析有效砂岩输导层的分布。结果表明: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分带性和分层性的分布特征:在北部斜坡带,阜一段主要分布在其顶部砂层段,具"广而薄"的特点,阜三段主要分布层段从内坡带向外坡带逐渐抬升,内坡带全段分布,而在中、外坡带集中在中上部的砂层段;在断裂带,戴一段主要分布于阜四段有效烃源岩分布区内,而戴二段分布较局限,主要沿油源断层分布,具有"窄而厚"的特点。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的分布受沉积相带、构造背景、有效烃源岩的分布以及源岩与输导层接触关系、油源断层、区域盖层和辉绿岩的侵入等多种因素控制。有效砂岩输导层控制着高邮凹陷斜坡带油藏的分布位置和层位,有效砂层的顶面形态控制了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有效砂岩输导层、有效烃源岩和输导动力场的优势配置控制油气富集。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二甲基亚砜中Ni^2+在Pt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质.293K时,在0.01mol·L^-1 NiCl2-0.1mol·L^-1 LiClO4-DMSO体系中利用循环伏安法,计时电流法。计时电量法测定Ni^2+的扩散系数D0和传递系数α分别为:1.29×10^-6cm^2·s^-1和0.14;并通过塔菲尔曲线求出交换电流密度i0=7.87×10^-8A/cm^2.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多组态简并微扰理论计算了自旋轨道耦合下的BeH分子第一激发态A2Ⅱ的分裂,得到了这些分裂态的Murrell-Sorbie势能函数,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电子态2Ⅱ1/2和2Ⅱ3/2的光谱常数.2Ⅱ1/2到23/2的垂直激发能为78.422 crn-1,对于电子态2Ⅱ1/2和2Ⅱ3/2的光谱数据在我们的计算中首次给出.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亚纯函数的值分布理论研究了亚纯函数f1,f2的四则运算f1±f2,f1 f2,f1/f2相对于实值函数(r)的[p,q]增长级,推广了原有的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