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中国科技成果》2013,(3):53-53,59
公路工程专用检测设备无法从国家现有计量体系进行直接量值溯源,其量值的准确与统一难以得到保证,是当前交通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公路工程行业最高计量标准关键技术研究与国家专业计量站的建立”项目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破解公路工程专用设备量值溯源与传递的诸多关键技术,建立公路工程行业最高计量标准,建立公路工程领域国家计量站,为全面实现公路工程专用设备的量值统一与准确可靠、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公路交通设施养护水平、促进交通计量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
毒品检测溯源体系的建立是实现毒品定量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关键,更是实现鉴定结论科学性和公正性的保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从2009年起,开展常见毒品检测技术研究及其溯源体系建立,为我国法庭科学毒品鉴定建立量值溯源源头标准.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的高准确定值技术的结合,攻克了毒品纯度高准确度定值技术,研制...  相似文献   

3.
紫外辐射照度工作基准装置是我国紫外辐射照度量值溯源的最高标准。基于双光栅单色仪,建立新的紫外辐射照度量值溯源和工作基准装置。开展光源的光谱辐射照度等五种量值复现方法研究,将基准的测量不确定度减小为原来的1/3,新增12个测量波段,测量范围扩展35倍。新建四套人工气候老化领域光辐射度计量标准装置。针对不同光源的光色差异,进行光谱不匹配的理论与实验研完,提出光谱修正方法,建立多元化紫外辐射照度计量标准和量传体系,大幅度减小单一量传体系长期存在的光谱不匹配误差。提出光谱辐射照度标准灯三段曲线拟合模型、非线性区间极值寻点算法,以及连续积分偏差的评价方法。研制新的标准器,建立紫外辐射照度计余弦响应、带外杂光水平测试平台,对二十多种仪器进行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1):66-66
通过对我国食品、环境与大众健康领域关键计量标准及其溯源体系资源状况及运行水平的全面调查,形成《食品、环境与大众健康领域关键计量标准及其溯源体系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在此基础上,由牵头单位召集各领域权威单位分别组织成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子项目专家委员会”和各领域专家委员会,负责协调和组织实施相关领域计量标准及其溯源体系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工作。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3):20-21
1 项目概况 化学成分量测量在环境监控、食品安全、新产品和新材料开发、产品质量监督、国际贸易、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和分析结果也是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化学成分量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各种原理的测量方法、分析仪器种类多,且良莠不齐.化学成分量计量基标准体系为化学成分量测量提供坚实的测量量值溯源保障,是获得可靠和可比的测量结果的根基.  相似文献   

6.
计量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工具,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计量工作的目的在于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测量数据溯源到计量标准。在2006年立项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由中国计量科学院承担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现代计量基准研究”项目,一经公布便受到社会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7.
空间环境是航天活动的特有条件,空间辐射环境及其效应的研究是航天器和航天员在轨安全的保障.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王坤及其研究团队结合我国航天重大工程、重大装备和空间科学研究的紧迫需求,组织实施了"航天空间关键计量标准及溯源技术研究"项目.项目针对航天空间辐射领域中关键计量问题,研究服务于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空间科学研究等航天...  相似文献   

8.
光伏组件测试仪是计量光伏组件功率的关键设备,直接关系到组件功率的准确及光伏行业经济效益。本项目针对光伏组件测试仪的关键性能参数:光谱匹配度、辐照度不均匀度和辐照度不稳定度,提出了测量方法,研制了四套计量装置--辐照度均匀稳定性测量装置、光谱匹配度标准测量装置、光谱仪余弦特性测量装置和光谱仪温度特性测量装置,建立了关键参数溯源至国际SI单位制的量传体系。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9,10(24):24-25
1项目总体概况 我国生物化学测量、计量标准除了在标准的种类和数量不能完全满足测量需要外,还存在贤源过度的集中、信息量不全、共享渠道单一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1研究目标 课题组从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整体需求出发,建立和完善我国安全生产重点领域标准体系,研究制修订一批急需的安全生产关键技术标准,最终实现全面促进和提升我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2011年5月20日,是第十一个世界计量日。国家领导人在视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时指出:计量是加快经济发展,推动技术创新,保障国家安全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技术支撑,必须从战略和全局高度,抓好这项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7):68-68,71
为了统一和规范交、直流输电工程电场测量方法,科学评定测量手段,本项目通过大量调研、现场试验和仿真计算,制定了交、直流输电工程电场测量两项标准,研制了交直流输电工程电场测量与校准4套装置,并建立了场强计量标准,为我国交、直流输电工程电场的测量与评价建立了两套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13.
唐代天文学家瞿昙悉达编译《九执历》,介绍了古代印度天文学中 360°圆周分度体系,这是西方分度体系首次引入中国。尽管《九执历》中缺乏相应的角度概念,它的引入还是对改进当时中国的天文历法计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并未使中国原有的角度测量发展成为角度计量。通过梳理瞿昙悉达所做的工作,分析了360°分度体系未被中国人接受的原因,考察了它在天文学和数学上产生的影响。以及对计量史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成果》2013,(3):68-70
蛋白质是一类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生物大分子,它是生命体生理功能的执行者,也是生命现象的直接体现者。蛋白质测量结果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诊断和治疗、食品安全与药品安全,与人民大众的健康息息相关。蛋白质计量是研究蛋白质测量的科学,是国内外生物计量关注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制出了50~5000ppm空气中二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2%,稳定期1年)和50~500ppm氮中氨气气体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2%,稳定期1年)。对重量法配气技术中钢瓶称量方法和不确定度评价,以及重量法配气浓度计算和不确定度评价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全新的重量法配气钢瓶称量方法和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建立了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重量法配气浓度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关计算软件。研制的特殊气体重量法配气系统不仅可以用于氨气,二氧化氮标准气体的制备,还可用于其它痕量或者特殊气体的制备。利用该配气装置制备的标准气体参加国际比对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这些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的水平。本研究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标准物质的空白,提高了国内氨气和二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水平,通过国际比对达到了与国外高水平计量院相关标准的量值统一,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国内重量法配气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国化学计量气体标准物质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促进化学计量对环境检测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510位中国计算机科技领域杰出人才为研究对象,采用CV分析法和SPSS数理统计软件对该群体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受教育经历、出生地域、工作单位等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的学科分布特征进行计量研究,得出该群体杰出女性人才占比少,整体年龄结构较好,自主培养率较高,毕业院校集聚性强等人才结构特征,通过重视女性和中青年计算机科技人才的培养,协调地域集聚性和人才流动性之间的张力,构筑全面均衡发展的高质量计算机学科体系等路径,实现中国计算机科技事业的兴盛和“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建设。  相似文献   

17.
陶毅 《中国科技成果》2014,(5):23-24,28
“国家计量基标准(物理部分)资源共享基地”(以下简称“计量平台”)是2011年首批通过科技部、财政部认定的23家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之一(国科发计[2011]572号)。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于全社会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体系。计量平台充分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对全国计量资源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以促进全社会计量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科学家 ,对计量科学做出了很大贡献。他重视测量中的精度问题 ,重视对计量基准的搜集和保存。他对前代度量衡标准器的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在时间计量方面 ,他对基本计时单位回归年、朔望月和时刻制度都做过探讨 ,他的探讨促进了传统历法的进步。对计量问题的关注是他在科学研究上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原因。他的个别工作也有欠严谨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中国科技成果》2008,(3):42-42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我国重要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标准的研究”(2002BA906A62)课题,在调查分析影响我国病媒生物控制的关健性技术与管理因素,研究借鉴发达国家和有关国际组织病媒生物控制措施和标准的基础上,构建我国完善的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体系,推动我国病媒生物控制的法规管理和标准制定,使之尽快与国际接轨,从整体上提升我国病媒生物控制和媒介传染病防治技术的水平,为我国公众健康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降低和消除媒介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保证。  相似文献   

20.
本项目所提出的是一种新型生物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响应时间短、精度高、生物兼容性好、便于携带的特点,在环境监测、食品工程、临床医学、军事及军事医学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为实现我国在生物领域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并对提升山西省在该领域的自主知识产权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