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光伏组件测试仪是计量光伏组件功率的关键设备,直接关系到组件功率的准确及光伏行业经济效益。本项目针对光伏组件测试仪的关键性能参数:光谱匹配度、辐照度不均匀度和辐照度不稳定度,提出了测量方法,研制了四套计量装置--辐照度均匀稳定性测量装置、光谱匹配度标准测量装置、光谱仪余弦特性测量装置和光谱仪温度特性测量装置,建立了关键参数溯源至国际SI单位制的量传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计量院”)是我国权威的计量科学研究中心和国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是国家在生物计量研究领域的引领者和实现者,在保证国家生物测量量值统一、生物测量量值溯源体系和国家生物计量标准体系建立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生物计量团队生物计量工作以单位及单位制研究,发展高端测量能力,测量标准,研制标准物质,实现量值溯源为首要任务,通过国际比对、国内生物测量比对、生物计量基标准建立等方面的工作,提升我国生物测量校准能力,为我国生物产业和公共安全等领域健康发展提供了计量支撑。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成果》2013,(3):53-53,59
公路工程专用检测设备无法从国家现有计量体系进行直接量值溯源,其量值的准确与统一难以得到保证,是当前交通行业面临的重要问题。“公路工程行业最高计量标准关键技术研究与国家专业计量站的建立”项目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破解公路工程专用设备量值溯源与传递的诸多关键技术,建立公路工程行业最高计量标准,建立公路工程领域国家计量站,为全面实现公路工程专用设备的量值统一与准确可靠、保证公路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公路交通设施养护水平、促进交通计量学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4.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3):20-21
1 项目概况 化学成分量测量在环境监控、食品安全、新产品和新材料开发、产品质量监督、国际贸易、人类健康和公共安全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准确可靠的测量数据和分析结果也是相关法规和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化学成分量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各种原理的测量方法、分析仪器种类多,且良莠不齐.化学成分量计量基标准体系为化学成分量测量提供坚实的测量量值溯源保障,是获得可靠和可比的测量结果的根基.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制出了50~5000ppm空气中二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2%,稳定期1年)和50~500ppm氮中氨气气体标准物质(相对扩展不确定度2%,稳定期1年)。对重量法配气技术中钢瓶称量方法和不确定度评价,以及重量法配气浓度计算和不确定度评价方面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全新的重量法配气钢瓶称量方法和不确定度评价方法。建立了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重量法配气浓度计算方法并开发了相关计算软件。研制的特殊气体重量法配气系统不仅可以用于氨气,二氧化氮标准气体的制备,还可用于其它痕量或者特殊气体的制备。利用该配气装置制备的标准气体参加国际比对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这些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和国内领先的水平。本研究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标准物质的空白,提高了国内氨气和二氧化氮气体标准物质的研制水平,通过国际比对达到了与国外高水平计量院相关标准的量值统一,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国内重量法配气的相关理论和技术,进一步提升我国化学计量气体标准物质的研究水平和能力,促进化学计量对环境检测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6.
计量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工具,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计量工作的目的在于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测量数据溯源到计量标准。在2006年立项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由中国计量科学院承担的“以量子物理为基础的现代计量基准研究”项目,一经公布便受到社会各方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技成果》2011,12(7):68-68,71
为了统一和规范交、直流输电工程电场测量方法,科学评定测量手段,本项目通过大量调研、现场试验和仿真计算,制定了交、直流输电工程电场测量两项标准,研制了交直流输电工程电场测量与校准4套装置,并建立了场强计量标准,为我国交、直流输电工程电场的测量与评价建立了两套完整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毫米波国家功率基准在毫米波技术研究及应用中的地位及作用。无线电功率特别是毫米波功率作为国际计量局定义的七个无线电关键参数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参数,建立国家基准具有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和国家长远战略意义。毫米波功率基准的建立首先要突破毫米波功率传感器的研制技术及评定技术,本文提出并阐述了“基于匹配负载的毫米波功率传感器”的研制方法,并提出了“模拟射频积分法”来对复杂热分布的毫米波功率传感器进行替代效率定标。我国已经具备了最高到60GHz的溯源测量能力,已经设计完成,正在评定中的WR15功率基准将达到75GHz。最后,介绍了整个毫米波功率基准的主体一毫米波量热计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高精度高稳定度的太阳辐射监测仪技术。太阳辐射监测采用的是绝对辐射计,长春光机所研制出了自主知识产权的SIARs绝对辐射计,并对7项带来测量不确定度的校正因子进行了校正,在卫星上测量一个太阳常数时,不确定度可达到0.11%,SIARs参加了第九和第十届国际日射(强度)计此对,同世界辐射基准(WRR)在0.2%以内符合。太阳辐射监测仪在“神舟三号”飞船和“风云三号”气象系列卫星和地面气象站测量中得到应用,研制出的微型化绝对辐射计可用来作为光谱辐射绝对定标基准,为空间仪器的绝对定标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校准装置包括垂直度检测尺校准装置和内外直角检测尺、楔形塞尺校准装置。垂直度检测尺、内外直角检测尺和楔形塞尺是建筑行业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常用的计量器具。为了保证其计量性能的准确可靠,研制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校准装置,解决了其量值溯源问题。本文主要介绍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校准装置研究的背景、设计方案、解决的主要技术难题和达到的技术水平。在此基础上研制的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校准装置,完全符合《JJF1110-2005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器组国家校准规范》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为垂直度检测尺、内外直角检测尺和楔形塞尺的质量提高,为社会公共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非接触式汽车速度计主要被汽车制造厂和汽车性能检测站用于汽车刹车性能试验,近年来被计量技术机构用作检定设置在道路上的“机动车超速自动监测系统”的计量标准器,其本身的校准就显得很重要。本文介绍了非接触式汽车速度计的测量原理、传统的校准方法以及一种新型校准装置,给出了主要技术特点和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2.
外径千分尺是测微量具在机械制造中常用的量具,由于外径千分尺的结构简单,符合阿贝原理并有测力装置,测量精度高,因此,在工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笔者长期从事长度计量检定工作,经常遇到外径千分尺的修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合理安排修理顺序,并运用一定的修理技巧,才能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外径千分尺通常按外观、各部分相互作用、测微螺杆的轴向串动和径向摆动、测力、两工作面的表面粗糙度、平面度和平行度、示值误差依次进行修理。  相似文献   

13.
新药临床前生殖药理毒理学规范性评价体系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课题介绍 我国研发上市的药品一直未能进入欧美市场,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国临床前评价体系不规范,为此,我们开展了《引进美国新药安全性评价技术,建立符合国际规范的评价体系》研究,同时将其运用于药理学评价之中,如《建立并完善抗前列腺疾病药物临床前评价技术服务平台》等。  相似文献   

14.
“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方药剂量直接影响中医药临床疗效。开展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的目标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量。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理论上,拟形成“以医为本的随证施量策略”和“以药为本的量效关系规律”构建方药剂量理论:参考现代西药量效关系研究模式。在方法学研究上创新性提出以临床疗效评价为中心,以药少而精、药专力宏的示范性经方为载体,建立多学科、多层次、多种技术手段等集成的方药量效关系研究方法体系,以全面、系统地阐释方药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5.
地面气象要素观测环境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象要素观测的准确性受到观测仪器精度、观测方法、观测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观测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观测环境变化、恶化所造成的误差通常大于仪器测量误差,完全能够淹没气候变化的信号。我国现有2400余个国家气象观测站,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相当一部分已经或轻或重地受到了观测环境的影响,目前这些资料正在气象业务、服务中应用。由于缺乏观测环境影响的定量分析研究,数据应用者无法判断数据受环境影响的程度,更无法对数据进行精确订正,无形中已将资料的偏差带入到业务服务工作中,影响了气象业务服务的质量。因此,亟需通过定量分析与研究,确定气象观测环境的影响范围和量值,并给出不同条件下观测要素的不确定范围和可订正性,将这些作为元数据提供给数据使用者参考使用,或将误差订正后的序列提供使用,提高观测资料的使用效益和气象业务服务水平。本项目针对此目的开展研究,旨在解决观测环境对观测要素影响的定量评价问题,并据此提出观测环境等级划分标准和相应的误差水平估计,进而根据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和国家一般气象站对误差水平的技术要求,确定不同类别台站相应的观测环境保护范围及选址标准和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14,(13):72-73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以下简称“闭青”)是一组由于眼内房水流出通道--房角慢性或急性关闭导致的眼内压慢性或急性升高继而导致视功能损害直至盲目的疾病。闭青是我国乃至亚洲地区常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我国目前闭青患者达1010万人。以往由于对闭青发病机制认识不清,缺乏可行的早期干预方法及有效治疗手段,其致盲率高达37.5%~75%。本项目从回答闭青发病机制的科学问题入手,以解决关键技术及设备为突破口,建立了新的闭青防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7.
摘要 废除大家习惯的计量单位诚需慎重,但不能停滞不前;压力单位“毫米汞柱”和热量单位“卡”应该废除;表压和压力虽有不同,但量的属性是相同的,量纲也是一样的,不存在帕斯卡只适用于计量压力而不适于标注表压的问题。
读本刊今年第2期梁晓天院士的文章《废除大众习惯的计量单位需慎重》[1](以下简称“梁文”)后,想谈一些个人看法,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首先,对梁文的标题,和文中前两小段讲的观点我都赞成。我国《量和单位》[2]标准和法定计量单位也都是按照这样的原则来对待旧习惯的。梁文认为:“原则上讲,不符合国际计量单位的旧制,应该予以废除”。废除这些旧制要有个过渡期,所以暂时留一些旧的单位与国际单位制单位并用是合理的。但保留多少旧单位,保留多长时间,则涉及过渡期的长短,向国际计量单位制靠拢的快慢问题,恐怕看法上不完全一致。先看我国度量衡单位尺、升、斤。目前“尺”基本上已用“米”取代了;“升”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中保留了;只有“斤”还在人民生活中广泛应用。究其原因,大概是“斤”与“千克”的量值关系最简单,(1:2),比起“尺”与“米”的关系更好换算些。回顾我国解放初期都是一斤等于十六两,我们小时要背诵斤求两口诀:“一退六二五、二一二五……”。由于非十进很不方便,改起来也就容易得多。一斤是半千克,易于换算,改起来反而难了。我认为废除旧制“应该有个限度”的提法似应说成“应该有轻重缓急”。因为“原则上应该废除”,则照顾习惯只能“从缓”,而不能“永远保留”。否则就成了“原则肯定而具体否定”。何况人们的习惯各有不同,新疆和云南早就使用“千克”而不用“斤”,也是习惯。如果各地坚持各地的习惯,各行业坚持各行业的习惯,那还有什么统一呢?还要制定标准干什么呢?“斤”与“千克”换算容易,因而影响不大,不要操之过急也是可以的。梁文所举的“卡”和“毫米汞柱”这两个单位,笔者则认为还是废除为好,因为它们与“焦耳”和“帕斯卡”的换算并不那么容易。统一计量单位制也是科学普及工作的需要。我们不应再继续要求青年学生把精力花费在纷繁复杂的多种单位制的换算上。用这两个单位计量的量很多,再加上由它们构成的组合单位就用得更多了,并非梁文所指的仅在封闭体系之内。食品的发热量和人体血压已是略具卫生常识的人们所熟知的词语,其量的属性分别与热量、压力相同。若青年学生在中学学物理课程中讲的用的只有“焦[耳]”和“帕[斯卡]”,而在医药卫生行业中却非得用“卡”和“毫米汞柱”作这两个量的计量单位,对于普及卫生常识来说岂不又增添了一道人为的门槛吗?现在青年学生学的是简化汉字,要让他们读一篇繁体汉字的文章恐怕要花费很大的精力;而老年人只要注意删除过去惯用的繁体字,而改用简化汉字去写一篇文章却相对容易得多。在计量单位上也是一样,老科技工作者们使用我国法定计量单位只不过有些暂时的不习惯,但却能节约青少年们的宝贵时间和精力,这又何乐而不为呢!血压表的标示值是表压,即血液压力与环境压力之差。在国家《量和单位》标准1993年版本中已在压力一量的备注栏中给出了表压的符号pe=ppamb,这里p为压力,pamb是环境压力。习惯上所称的“血压”也都是指表压。但表压与压力(或称总压)是相同属性的量,完全可以用同样的单位去计量,怎么能说用了“千帕”作单位,就没有表压的含义呢?至于说血压表上以千帕作单位的读数是宽是窄,则亦非与计量单位有关的问题。如果嫌正常血压范围16千帕~9千帕太窄的话,改用16000帕~9000帕是否宽了呢?其实宽窄要看相对值,即16千帕是9千帕的多少倍。倍率高才能说范围宽。无论用什么单位这个倍率应是不变的。个人认为:压力、表压虽有不同,但作为量的属性是相同的,量纲是一样的。它们的法定计量单位“帕”无论用在哪个学科领域都是科学的、合理的。要保留旧的计量单位的理由归根结底仍然只是习惯而已。“毫米汞柱”这个单位虽然也涉及人民大众的生活,但却远远赶不上“斤”这个单位的普及程度,故仍以早日废除为宜。  相似文献   

18.
邮政通信行业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击鼓传声、烽火报信到现代化邮政通信,经过了几千年漫长的岁月。随着近代邮政通信的迅速发展,邮政通信的内部处理程序变得越来越复杂,邮政开办的新业务和应用的新技术也越来越多,邮政专用词汇在扩充、变化。据初步统计,仅邮政营业部门应用的术语就上千条。加之我国幅员辽阔,地区语言差异很大,以至邮政通信方面的术语繁杂、混乱。为了对邮政通信实行统一、科学的管理,同世界各国同行进行广泛的业务往来和技术交流,必须尽快解决邮政通信术语的规范化、标准化问题。一、我国邮政术语的现状1.术语的称谓与概念混乱大体有四种情况:(1)术语不能正确表述概念。这类术语在使用当中已形成习惯称谓,但仔细推敲其含义,则发现术语的称谓与所要表述的概念相去甚远。例如:“航空通运局”所要表述的概念应是通达航空邮路的市邮政(电)局。而从此称谓上是无法理解的。因此,该术语改为“航空邮件通达局”较适宜。又如:“邮件运递时限”所要表述的是邮件从收寄到投递全过程的时限。而从称谓上则可理解为邮件运输和投递的时限,引起误解。因此,该术语改为“邮件全程时限”较合适。(2)一个术语同时表示几种不同的概念。例如:“掉袋”既指从容器、车辆、设备上散落下来的邮件总包,又指作业过程中从邮政专用推式悬挂机夹钳小车上脱落的邮件总包,还指从夹钳小车上脱落的空邮袋。又如:“散件”既指由寄件人交寄的未经任何封装处理的邮件,又指经邮局处理后不封装在邮袋内外走的邮件。还有“袋、套、捆”,“邮袋”,“投递点”等许多术语都同时表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概念。这类术语违反了在一个专业范围内一个术语只能表述一种概念的原则,在使用当时经常造成误解,甚至引起混乱。(3)同一概念使用不同的术语例如:包裹与邮包,邮车站、邮车总站、邮政汽车运输站,信筒与邮筒,经转局与转口局等。(4)无论从概念上或称谓上都较混乱。该类术语在邮政通信中最常见、最常用,因而影响也最大。例如:“出口”、“转口”和“进口”这三个术语是邮政通信生产中最重要的术语之一,仅以“进口”为例,首先在概念上是不清楚的。“进口”既可理解为所有进入邮件分拣中心的邮件又可理解为仅是外地局发至本局后落地的邮件;同时,也可理解为除落地邮件外还有本埠邮件。其次是在称谓上既可指进口邮件,又可指进口邮件总包。“出口”、“转口”两术语情况亦如此。仅这三个术语,在邮政业务量统计上就引起相当程度的混乱。各省、市局所统计的数字没有统一的根据。而邮政业务量是进行邮政规划、设计、设备配置、制定某些规章制度的主要依据。诸如此类的术语还有:函件、快件、挂号邮件等。2.邮政体制的改革引起了术语的变化这类术语是指直接因为邮政体制的改革而引出、淘汰或者概念、称谓发生变化的术语。例如随着邮区的划分,中心局体制的实行,引出了“邮区”、“邮政编码”、“邮区中心局”等术语。原来的邮政枢纽、枢纽局、分拣中心、分拣中心局等术语将被逐渐淘汰或赋予新的定义。又如,随着邮政业务制度的改革,给据邮件的内部处理程序势必发生变化;邮路的重新划分、包裹体制的改革等都必然涉及到相关术语的称谓及其概念的变化。3.伴随着邮政新技术应用及新业务的开辟产生了一批新术语例如:“电子邮政”、“电子信函”、“特快专递业务”、“高速信函分拣机”、“邮政集装箱倾翻装置”等。二、我国邮政术语的标准化工作1.邮政术语标准化工作的现状我国邮政术语的标准化工作起步较其它行业要晚。在国家技术监督局已公布的五百多个术语标准中,邮政术语标准只有两个:“GB10756-89常用邮政设备名词术语”和“GB10757-89邮政通信网术语”。而这两个术语标准仅仅涉及到邮政行业术语中的一小部分。目前正在制订的邮政术语标准只有一个:“邮政业务术语函件部分”。预计近几年内不会有较大发展。目前还未公布有关邮政通信的国际术语标准,正式成为国家标准的只有苏联国家标准“TOCT 16408-80邮政通信术语及定义(Postal communication Terms and definitions)”。另外,美国曾于七十年代出过(非正式)“邮政术语词典(Glossary of Postal Terms)”;日本、台湾地区等也出版过类似词汇汇编。值得注意的是,自五十年代起,万国邮政联盟开始编撰邮政词汇汇编,并且原则上5年修订一次。该书以法文为主,附有德、英、阿拉伯、中、西班牙、葡萄牙、俄文七种译文,其大部分为术语词条,一部分有法文注释。万国邮政联盟出版物虽然不具有国际标准那样的效力,但它在邮政界是各国都承认的较为权威的著作,是邮政术语标准化的主要依据之一。在我国邮政术语标准化工作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没有统一规划,没有进行过系统研究。这给邮政术语标准化工作带来的主要影响有:(1)在提出术语标准项目时只从某一局部或某一角度去考虑问题,忽略了该术语标准体系在整个邮政行业术语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至于提出的项目名称不合适,概念不清楚,使具体标准制订者无从下手。(2)由于无邮政术语概念体系表可查,在具体制订术语标准时很难确定该标准的收词范围;使仅有的两个邮政术语标准在术语选择上出现重复、概念混乱的现象。(3)制订每一个邮政术语标准时都要自行粗略设计邮政术语概念体系表。既形成重复劳动,又因为各自侧重面不同而造成概念上混乱。2.对我国邮政术语标准化工作的建议(1)确立邮政术语的概念体系是邮政术语标准化中首要的问题。只有对整个邮政术语概念体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概念体系表,才能正确指导邮政术语标准的制订。鉴于目前我国邮政术语标准化的情况,应迅速制订邮政术语的概念体系表,并作出规划。(2)近年来,由于邮政通信事业的迅速发展,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一些术语急需明确概念、统一称谓。所以应首先选择这样的术语体系,将其作为重点优先制订标准。(3)为了提高邮政术语标准的水平,应从现在起就着手培养既懂邮政业务,标准制订,又掌握一定术语学理论知识的邮政术语专业人员,为邮政行业的术语标准化打下基础。应当看到,邮政通信术语的标准化工作是复杂、细致和艰巨的。我们热切希望能尽快成立邮政通信名词审定委员会,开始从术语学角度对邮政行业术语进行审订,推进我国邮政通信术语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9.
编者按 1996年5月,全国科技名词委召开了《汉语天文学名词国际讨论会》,本文是当时的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卞毓麟先生在会上的报告。鉴于文中所述的基本思想和总结的注释方法等经验,对其他学科名词的审定与注释工作有较好的借鉴作用。特照刊如下。一、引言1993年夏天,我在比利时的奥斯坦德市(Oostende)参加了一个大型华人聚会。与会者有我国在比利时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有当地老华侨和他们的后代,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总之,济济一堂400来宾尽皆华人。然而,当会议主持人用不甚标准的“国语”开始致词不久,便有几达半数的人因听不懂而要求换用粤语。主持人遂请一位小姐用粤语代念讲稿,结果又有约半数听众不知其所云。因比利时使用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和佛兰芒语,主持人遂当机立断改用法语演说,但可想而知,效果依然不佳。最后又由一位自告奋勇的年轻人用英语重复了一遍。演出开始后,每次报幕也不得不用上述各种语言依次重复一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种情景,意味相当深长。前几年,我在参加天文学名词审定工作中,还经常想到这件事。如果同样是用汉语表达一个科学概念,但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却使用各不相同的“科学方言”,这岂不糟糕?这样的“方言”,在自然科学各个领域中都存在。例如,对应于英文quasar这一概念,就出现了“类星体”、“似星体”、“魁煞”等不同的中文名称;“激光”、“莱塞”和“镭射”则更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实例。显而易见,审定与规范汉语科学技术名词,乃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李约瑟(Joseph Needham)博士在坦普尔(Robert Temple)《中国:发明与发现的国度》(China,Land of Discovery and Invention)一书序言中写道:“在近代,人们研究自然第一次可使用一种通用的国际语言,即精确与定量的数学语言——无论何种肤色、信仰或种族的人,只要经过适当的正规教育,都能使用与掌握的语言。这对于实验技术同样是适用的,就好比商人有了通用的价值标准一样。”这段话对我们科学名词工作者尤有启发,是因为我们对科学语言负有特殊的责任。我们对每一个科学名词“咬文嚼字”,都是为了使科学术语的定名和使用更加确切、更加合理。在人们研究自然已有“通用的国际语言”的今天,如果汉语科学名词却因“方言”不改而造成交流上的困难,那实在是十分遗憾的。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完成对将近2 000个基本天文学名词的审定,并于1987年公布出版。其中还对少数名词给出了简要的注释。90年代前期,天文学名词委为增补、修补《天文学名词》(1987)做了大量工作,其中包括按照全国科技名词委的要求对每个基本名词逐一予以注释,这项工作体现于《天文学名词》(第二版)。本文介绍我们注释天文学名词工作时的准则和方法。二、注释的必要性和定义性注释1.注释的必要性 1987年,全国科技名词委编制了《名词术语审定的原则及方法》,其中共分“总则”、“定名基本要求”、“关于选词”、“定义”、“编排格式”、“索引”和“审定程序”7大部分。天文学名词委在审定天文学名词时遵循了这些原则和方法。有些名词,例如:光度 luminosity;证认图 finding chart,identification chart;它们的含义基本上一目了然。但也有更多的术语,若对概念不作注释就很难从字面上识别其确切内涵。以下面几个天文学名词为例(英文名后面是注释):标准星 standard star 在测光、光谱分类等天体物理观测中用作基准的恒星;参考星 reference star 在确定天体的位置和运动时,用作参考标准的恒星;定标星 calibration star 在天体测量和天体物理观测中用作参考标准的恒星;比较星 comparison star 在测光、光谱分类等天体物理观测中用作对比的恒星。由此已足见审定科学技术名词时,对这类不易区别概念的名词加以注释之必要。2.定义性注释 我们采用的“定义性注释”,是指用最简练的文字,准确、清楚地说明该名词所表达的概念与其他事物相区别的本质属性(一般情况下不必说明该词的原理、源出、构造、应用等)。定义性注释要求兼顾科学概念的准确性与释文的可读性。因为它的读者不仅仅是本行学者,这就对表述的通俗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定义性注释的基本模式是:“种差”加“属”。例如:三、注释方法要点1.突出主要特点或特征 定义性注释的上述特征决定了我们在注释处于同等概念层级的一组名词(例如太阳系九大行星)时,不是追求释文在形式上的对称,而是追求突出被注释对象的主要特点或特征。例如:水星 Mercury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距太阳最近;金星 Venus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从地球上看它是最亮的行星;地球 Earth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人类生存所在的行星;火星 Mars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从地球上看它颜色最红;木星 Jupiter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土星 Saturn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有明显的光环。2.释文的扩展 有时,对释文稍作扩展,或作很简要的附加说明,便可体现一个名词与其他相关名词的联系,例如:恒星光行差 stellar aberration 由光行差效应引起的恒星视位移,包括周日光行差、周年光行差和长期光行差。这一释文的前半句“由光行差效应引起的恒星视位移”已完成定义性注释的基本要求,后半句虽可省略,但添上后可体现本词与其他几个名词的关联。释文的这一扩展所用字数不多,却传达了相当丰富的信息,因而是很值得的。3.一词多义问题 名词审定虽须贯彻“一词一义”的原则,但由于历史原因,一词多义的情况却在所难免。这时释文中可用(1)、(2)等标号分别注明其不同含义,如:大距 greatest elongation; elongation (1)内行星或卫星距角达到极大时的位置;(2)天极与天顶之间上中天的恒星在周日运动过程中其地平经圈与子午圈交角达到极大时的位置。视差 parallax (1)天体方向因在不同位置观测引起的差异;(2)周年视差的简称。闰日 leap day (1)阳历中为使其历年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而增设的日;(2)阴历中为使其历年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而增设的日。4.“精确”与“简练” 为避免释文过于繁琐或过于“学究气”,需适当协调“精确”与“简练”。此时释文中可用“通常”、“主要”、“和其他”之类的词语。例如:河外天文学 extragalactic astronomy 研究银河系外的天体和其他物质的天文学分支。这里的“其他物质”,例如包括弥漫的星系际云、背景辐射、各种粒子流、大尺度的磁场等。如果在注释中悉数写出这些名目,则相当繁琐而又不甚必要。此处的释文十分简练,而又不失科学上的准确性。星系 galaxy 通常由几亿至上万亿颗恒星以及星际物质构成,空间尺度从几千到几十万光年的天体系统。有些超星系的质量可能高达1013太阳质量;有些矮星系又可能仅含数百万颗恒星——其质量仅相当于较大的球状星团。但是,这种特大或特小的星系相对而言数量是很少的。绝大多数星系的质量均在106~1012太阳质量之间。上述释文中用“通常”两字涵盖了这些信息,乃是非常恰当的。天体测量学 astrometry 天文学的分支,主要内容是测定和研究天体及地面点的位置和运动。5.适当扩大附加信息 完成定义性注释的实质性部分后,有时尚可用“又称”、“得名”等方式阐明该术语的词源与演变等信息。例如:[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cosmic]microwave background radiation 微波波段的宇宙背景辐射。因具有温度近似3K的黑体辐射谱特征,故又称3K辐射。释文前一句已完成实质性注释;后一句既说明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一词与常见的“3K辐射”一词实指同一对象,也说明了后一名称的来源,又体现了在贯彻“一词一义”的原则时,我们将内涵为“具有黑体辐射谱特征,温度近似3K的微波波段的宇宙背景辐射”的这一概念定名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而不是定为“3K辐射”。又如:哈勃关系 Hubble relation 河外天体的距离与退行速度间的正比关系。它直接表明宇宙在膨胀。因美国天文学家哈勃于1929年发现而得名。释文第一句是定义性注释的本体,第二句是附加信息,体现这一关系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句也是附加信息,说明了该词词源。整条释文尚不足50字。6.上位词和下位词的确定 在名词注释这一系统工程中,下定义时是不允许出现“恶性循环链”的,即不能“用术语甲注释术语乙,又用术语乙注释术语甲”(二元恶性链),或“用术语甲注释术语乙,用术语乙注释术语丙,又用术语丙注释术语甲”(三元恶性链)等。因此,在注释名词时如何择定上位词和下位词,乃是相当关键的一环。例如,我们曾考虑注释“太阳”为“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此时“太阳系”是上位词,“太阳”是下位词。但若照此办理,则在注释“太阳系”时就不能反过来又将“太阳”作为上位词(诸如注释为“以太阳为中心的天体系统”之类),而这势必会给“太阳系”的注释造成很大困难。对各种方案几经比较之后,我们最后择定释文为:太阳 sun 距地球最近,因而显得最亮的一颗恒星。地球绕它公转。恒星 star 质量大多介于1×10-2至2×102太阳质量之间,靠自身的能源发出电磁辐射的天体。上面对“恒星”的注释虽然用到“太阳质量”这一质量单位,却并非将“太阳”作为其上位词。这样的注释体系中必然会出现少数“最上位词”,它们可以用来注释所有其他的名词,而不能反过来用其他名词来注释它们。我们注释的天文学名词中,众所公认的最上位词只有“宇宙(universe,cosmos)”、“空间(space)”、“时间(time)”等极少数几个名词未作注释。最后,还应该提一下我们对“天体”这一术语所持的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将它归入最上位词。因为若对该词进行注释,似乎很难逃脱“恶性循环链”的羁绊。另一种意见则认为还是应该尽量努力为它作注。考虑到使用者的需要,我们决定努力说明概念:天体 celestial body 宇宙中各种实体的统称。通常不把行星际、星际和星系际的弥漫物质以及各种微粒辐射流等称为天体。* 卞毓麟教授是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  相似文献   

20.
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简称机械名词委)于1993年4月1日成立。委员会由顾问和正副主任委员及委员共45人组成,其中包括有7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及一大批我国机械工程学科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为搞好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鉴于机械学科范围大,分支学科多,经研究,《机械工程名词》按《机械工程基础名词》、《机械零件与传动名词》、《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名词》(一)、《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名词》(二)、《仪器仪表名词》、《汽车及拖拉机名词》、《物料搬运及工程机械名词》、《动力机械名词》、《流体机械名词》等9个分册,分期、分批审定、公布。经过一、二审和征求意见稿的审定,以及机械名词委主任委员扩大会进行的最后一次审查,前5个名词分册完成了审定工作,并于1999年初定稿上报。根据全国科技名词委的建议,将上述5个分册按其内在联系及收词数量的多少合并成3本出版,它们分别是《机械工程名词》(一),由《机械工程基础名词》与《机械零件与传动名词》两个分册组成,共有3081个词条;《机械工程名词》(二),由《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名词》(一)与《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名词》(二)两个分册组成,共有3011个词条;《机械工程名词》(三)为《仪器仪表名词》,共有3105个词条。《机械工程名词》审定中严格按照全国科技名词委制定的《科学技术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以及根据此文件制定的《机械工程名词审定的原则及方法》进行。下面着重谈一谈《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工作的特点和体会。一、专业审定组是审定工作的主体针对机械工程学科包含的专业范围广、数量多这个特点,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按分册成立专业名词审定组,各专业名词审定组是本专业名词审定工作的主体,负责完成本专业名词的全部审定工作。专业名词审定组根据审定工作的需要通常由5~10名专家组成,设组长1~2人。专业名词审定组成员主要来自专业科研院所、专业学会、专业标准化委员会及著名的大学等。审定工作以函审,每位专家独立审定为主,充分发挥每位专家的积极性。根据审定工作进展的需要,每个专业名词审定组都分别召开过1~2次,甚至3次审定会议,共同研究审定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此外,每个分册的征求意见稿都在全国范围内向本专业的10~20位知名专家征求意见,集思广益,确保审定工作质量。二、《中国机电工程术语数据库》提供了主要词源《机械工程名词》的选词工作是在《中国机电工程术语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的。该数据库是原机械工业部的重点攻关项目,历经近十年时间,汇集了数百名专家的意见,由机械科技信息研究院建立的国内机械行业目前最大的术语数据库。该数据库的丰富词源,完善的软件功能,使《机械工程名词》的选词工作从一开始就有了较高的起点和可靠的保障。但该数据库与全国科技名词委对《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工作的要求尚不完全吻合,为此在审定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主要是:①删除其中非本专业名词;②对因建库时期较早及专业范围限制所产生的遗漏作了较多的增补;③对与审定工作不相符的部分命名、定义和格式等作了修改。例如:测定仪 measure apparatus 测定型砂、涂料等造型材料性能的仪器。从该词条的定义可以看出指的不是通用的测定仪,而是用于测定造型材料性能的仪器。应改为:造型材料测定仪 measure apparatus of casting mold material三、术语标准、专业词典是审词的重要依据机械工业系统历来重视标准化工作,在国家已有的专业术语标准中有三分之一以上与机械工程学科相关。在《机械工程名词》审定过程中,用作参考的术语标准有近百种,此外还有数十种相关的专业词典和手册、词表及百科全书等。在众多的参考资料面前如何决定取舍呢,我们在实际审定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些原则。1.尊重标准国家术语标准、专业术语标准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权威性。在审定《机械工程名词》过程中,凡涉及到已公布的术语标准,在不违背全国科技名词委的有关原则时,尽量尊重术语标准,不轻易改动,这样做既节省了时间也维护了国家标准的权威性,并有利于统一。2.不照搬标准现行的标准是以产品为中心,围绕着产品的原理、设计、生产、检验、包装等展开。全国科技名词委规定要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按学科体系框架展开,因此已有的术语标准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如与《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名词》(一)相关的铸造、锻压、焊接、热处理四大传统工艺中,锻造行业只有《锻压技术术语》标准,没有专门的锻压设备术语标准;焊接专业也只有《焊接术语》标准,没有相应的焊接设备术语标准。对于缺少的部分我们另行补充。由于各种术语标准通常是独立使用的,为尽量保持其相对的完整性,适当扩大了收录范围。我们按审定的要求做了删选。3.完善标准由于术语标准受专业范围、适用范围等限制,难免有局限之处。如《热喷涂常用术语》中,有词条:喷涂 spray,spraying 用热喷涂的方法向基体喷射熔化、半熔化或软化微粒的过程。热喷涂 thermal spraying 利用热源将金属或非金属材料熔化、半熔化或软化,并以一定速度喷射到基体表面,形成涂层的方法。以上两词无论从汉文名称或英文名称看,“喷涂”都应是“热喷涂”的上位词,但标准将“喷涂”定义为:用热喷涂的方法……,似乎喷涂均为热喷涂,“热喷涂”成了上位词,显然不妥。审定中将“喷涂”词条改为:喷涂 spray 用喷或(和)涂的方法把涂料覆盖在制品上的过程。又如在《焊接术语》标准中,有词条:接头 joint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用焊接组合或已经焊合的接点。从此定义来看,“接头”是焊接而成的。但从整个机械工程学科来看,“接头”包括:“焊接接头”、“铆接接头”、“螺纹接头”、“管接头”等,此定义专指焊接接头,应改名为:“焊接接头”,该词条改为:焊接接头 welded joint 两个或两个以上零件用焊接方法连接的接头,包括焊缝、熔合区和热影响区。4.及时参照更新标准标准是动态的,在《机械工程名词》审定过程中,有很多术语标准进行了修订和更新,推出了替代标准,《机械工程名词》审定时及时参照新标准进行修改。还有一些术语标准,尚未获准重新颁布,我们也找来报批稿作参考,如《工业自动化仪表术语通用术语》和《工业过程测量和控制术语和定义》等都使用了报批稿。四、学科内各专业间名词的交叉重复《机械工程名词》涉及的面广,本学科内部各专业间选出的名词重复较多,我们在审定过程中根据发生重复名词的不同情况,作了如下处理。1.保留一处,其余删除重复的词条有的是名称、定义都相同,是真正的重复。如在《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名词》(二)中:生产线 production line 配置着操作工人或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系统,按顺序完成设定的,生产流程的作业线。例如汽车的装配线。在《机械工程基础名词》中也有相同的词条,其汉、英文名称、定义完全一致,决定只保留《机械制造与设备名词》(二)中“生产线”这个词条。2.词条一处出现,定义合并有些词条汉、英文名称相同,但在不同领域含义不同,如在《机械工程基础名词》中:螺母 nut 具有内螺纹并与螺栓配合使用的紧固件。在《机械零件与传动名词》中:螺母 nut 具有内螺纹与螺杆配合使用,用以传递运动或动力的机械零件。我们采取在《机械工程基础名词》一处出现该词条,两个不同的定义同时并列。3.不作重复处理,均保留在计算机查出的重复词条中,有少数词条的汉文名称一致,但英文名称与定义不同或不完全相同,这实际上是不同的词条。如在《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名词》(二)中:[机床]横梁 rail,beam 装在立柱上,且带有水平导轨的部件。在《仪器仪表名词》中:[天平]横梁 beam 绕平衡支点刀刃运动的杠杆或梁体。前者是机床零部件,后者是天平零部件,两者概念不同,两处均保留。五、重点审议的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产生新的学科和新的名词,原有的名词有些概念和涵义也有了新的发展。这些是我们审定工作的一个重点。下面是几个较典型的例子。1.增补“表面工程”词条表面工程技术是近年来从热处理、焊接、锻压等技术领域分离出来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审定时国内尚无较权威的定义。我们作了增补,并多次征求各方面专家意见,经多次修改,其结果是:表面工程 surface engineering 经表面预处理后,通过表面涂覆、表面改性或表面复合处理,改变固体金属表面或非金属表面的化学成分、组织结构、形态和(或)应力状态,以获得所需要表面性能的系统工程。2.“仪”、“表”、“仪器”、“仪表”和“仪器仪表”的统一“仪”是“仪器”的简称,“表”是“仪表”的简称。那么什么是“仪器”、“仪表”和“仪器仪表”呢?在《仪器仪表名词》的一、二审稿中,我们将“仪器”、“仪表”、“仪器仪表”三个词分别列出,审定后专家提出不少意见,认为分别列出不合适。征求意见稿中将此问题作为一个重点征求了各方面意见并认真进行了讨论。专家们认为一、二审稿提供的“仪器”、“仪表”定义中,将“仪器”作为“仪表”的上位词缺少科学依据。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检查、分析与测量之间的界限已不明显,特别是数字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仪表已没有了指针,去掉了表头,没有了过去“表”的样子。“仪器”和“仪表”不易区分,不如统称“仪器仪表”好,为了照顾以往的习惯,用又称“仪器”,“仪表”来注释。公布的词条为:仪器仪表 instrument and apparatus 又称仪器,仪表。简称仪,表。用于检查、测量、控制、分析、计算和显示被测对象的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电参数、几何量及其运动状况的器具或装置。3.重新定义“切削力”“切削力”是《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名词》(二)中的一个重要词,在GB4863-85《机械制造工艺基本术语》标准中:切削力 cutting force 切削加工时,工件材料抵抗刀具切削所产生的阻力。审定中专家认为该定义不准确,切削力是刀具施加给工件的力,虽然工件抵抗刀具切削所产生的阻力与刀具施给工件的力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切削力不应是工件抵抗刀具切削所产生的阻力。再查阅GB/T 12204-90《金属切削基本术语》标准:切削力 cutting force 总切削力在主运动方向上的正投影。在此定义中用了“总切削力”的概念,查该标准并未给出“总切削力”的定义,因此标准中的关于“切削力”的定义也无法使用。审定组专家重新给出定义,表述如下:切削力 cutting force 在切削过程中,为使被切削材料变形、分离所需要的力。六、遗留问题在《机械工程名词》已完成审定工作的五个分册的名词审定过程中,有一些问题及一些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由于种种条件限制,未能全部解决,待以后修订时给予考虑。1.关于未稳定的新词问题审定过程有些专家提出公布的《机械工程名词》中,应包含一些现代的新词,如“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并行工程”(concurrent engineering)等,由于这些词在本行业专家中尚无统一看法,不能给出公认的命名和定义。这些词可以作为新词先在《科技术语研究》刊物上发表,进行讨论,待成熟后再公布。2.关于“图解”的问题有些专家提出,在公布的《机械工程名词》中,有些词条应增加“图解”,如刀具的各种角度、各种机械零件的形状,用文字说明不易理解,采用“图解”更直观。但考虑到现在公布的《机械工程名词》是采用计算机编排、处理,混进图形后处理难度较大,待计算机软件功能增强以后可以考虑。 ① 董春元研究员是机械工程名词审定委员会学术秘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