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政     
《世界博览》2012,(6):28-29
谁支持“普流泪”当总统? 俄罗斯中央选举委员会7日正式公布了总统选举结果:普京当选俄新一届总统,得票率为63.6%。  相似文献   

2.
陈咏江 《世界知识》2014,(24):48-50
11月29日,首届台湾"九合一"选举落下帷幕,选举产生了22个县市的县市长、议员以及乡镇长、村里长等。据统计,在22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获得6席,民进党获得13席,另有3席为无党籍。选举结果超出所有民调预期,国民党遭遇台湾民主化以来最惨烈失败,民进党则获得建党后史上最佳战绩。为何国民党会大败?这场选举结果对台湾政局与未来两岸关系发展有多大影响?国民党会不会跨掉?“白色力量”是否超越蓝绿?对于这些重大而尖锐的问题,需要做出慎重回答。  相似文献   

3.
一个惨败,一个大胜,“立委”选举意味着新一轮权力洗牌的开始,“大选”临近。谁都不敢掉以轻心。  相似文献   

4.
选举风波     
一场即将进行的班级选举使两个昔日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如今形同陌路,究竟谁能当上班长呢?他们的友谊究竟能走多远?一切笼罩在谜雾之中……  相似文献   

5.
刁大明 《世界知识》2010,(22):14-16
中期选战作为奥巴马执政两年的“中期考试”而备受世人关注。作为国家大政方针的例行“刹车检修”,中期选举对于掌握白宫的“总统党”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作为人们最为关注的中美关系,在中期选举之后又将迎来哪些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6.
张顺 《世界知识》2013,(21):48-49
苏贞昌当选民进党主席之后,领导权威一直受到前主席蔡英文的冲击,两人犹如党内“两个太阳”,围绕2016年“总统”选举党内初选打得不可开交,甚至被外界形容“刀刀见骨”。未来,苏贞昌与蔡英文在政治斗争中谁能更加占据上风?本文试图从两人长期以来的言行和目前岛内的政治生态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7.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1,(19):50-52
2012年台湾“大选”无疑是一场势均力敌的选战,也是一次“非典型选战”。什么是影响选举结果的关键性因素?目前两岸学界先后提出“基本盘决定论”、“中间选民决定论”、“首投族决定论”、“中台湾决定论”与“两岸政策决定论”等五大关键说。然而,影响选举的因素众多,又相互制约,过去的“大选”中也没有得出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因此很难说哪一个是决定性的或关键性的,只能说上述因素都是影响选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4,(24):50-53
<正>疑问一:国民党大败的关键原因何在造成国民党在这次地方选举中惨败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有人将国民党的内斗、不团结以及马(英九)王(金平)矛盾等视为国民党败选的主因。但国民党的内斗、不团结与上层矛盾不是现在才有,而是长期存在,虽然会影响选举结果,但显然不是国民党大输的关键。还有人认为是马英九执政"无能"造成的,是民意对执政当局的不满造成的。确实,马英九上台执政后受到很大争议,评价  相似文献   

9.
2012已然过去,民进党叫嚣一年的两岸政策调整仍旧是雷声大、雨点小。年初民进党在新一届台湾领导人选举中失败,多数舆论认为民进党是败在否认“九二共识”上。此后民进党内出现要求检讨和调整大陆政策的声音,但将近一年过去,人们并未看到民进党在此问题上有调头的迹象,相反仍被“台独”意识形态捆绑,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10.
选举制度作为一个国家政治民主化的主要标志,它对政权的稳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今明两年是我国各级人大及“一府两院”的换届选举年,为了充分发扬民主,确保选举的有序进行,当务之急就是要改进和完善我国选举中的某些环节。  相似文献   

11.
国民党退踞台湾之后,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及“外交”上面樯着内外交困的局面,对国民党政权的生存造成极大的挑战。为了巩固政权,建立其统治的“正当性”,国民党在台湾建立二元政治体系,以党国威权体制控制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层面,而将基层选举作为巩固威权统治的机制。从国民党对地方选举制度的设计以及操纵选举的策略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国民党在台湾实施地方选举,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有效地达到社会控制与政权统治。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利用选举定理建立并推广了“选举模型”,利用此模型简化了一类古典概型问题的计算,对古典概型的学习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后,国家权力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出现了结构性变化:国家权力在汲取乡村资源方面一度呈强化趋势;在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中所承担的功能却不断弱化。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基层政府、候选人和普通村民之间的信息传播互动模式。基层政府对乡村社会政治信息传播,尤其是官方政治信息传播的内容、渠道和路径的控制力越来越强,并在“家国框架”中建构起叙事逻辑。然而,在政府主导的信息传播通道内,“虚拟选举”与“现实选举”的巨大反差,正在使选举传播的公信力受到广大农民的质疑。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选举定理建立并推广了“选举模型”,利用此模型简化了一类古典概型问题的计算,对古典概型的学习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朝胜 《世界知识》2008,(11):54-55
5月18日,民进党举行第十二届党主席选举、县市党部主委及党代表选举。“务实台独派”代表蔡英文以73828票、约57%的得票率赢得选举,成为民进党下野之后的首任党主席,老牌激进“台独”分子辜宽敏以48873票、37.8%的得票率落败。蔡英文的当选,是民进党内“温和派”对“急独派”的胜利,有助于暂时缓解民进党“大选”惨败后的混乱局面,  相似文献   

16.
刁大明 《世界知识》2013,(24):46-48
“我总会觉得选举就像是裙摆,人们今年喜欢长一些的,明年喜欢短一点的。”即将卸任纽约市市长的迈克尔·布隆伯格如此轻松地调侃着本次市长选举。不过,他也不无严肃地强调,“这显然不是反对我、反对现况的竞选,这是改变,人们都需要改变”。  相似文献   

17.
陶文钊 《世界知识》2010,(22):16-17
中美关系在奥巴马政府执政以来阴晴不定。难道是对华强硬派得势了,改变了美国的对华政策?中期选举以后,中美关系又将怎样发展?  相似文献   

18.
陈咏江 《世界知识》2014,(10):56-57
日前,民进党主席苏贞昌及前主席谢长廷先后宣布退出下届民进党主席选举,前主席蔡英文则坚持参选到底,原本“两个太阳、一个月亮”的民进党主席选举格局发生戏剧性变化。如果说毫无胜算、以宣扬理念为目的的谢长廷退选尚在情理之中,  相似文献   

19.
经济议题是本次中期选举的主要议题,成为共和党重掌国会的“杀手锏”。经济因素将奥巴马捧上白宫宝座,同样是经济因素可能又会将其从宝座拉下。但奥巴马最重视、影响最广泛.问题最复杂的医疗改革,却没有成为影响中期选举结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徐青 《世界知识》2013,(20):45-47
2013年9月初,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为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的弊案,“关说”“法务部长”、“检查总长”的弊案彼媒体曝光,马英九在第一时间祭出开除其党籍、撤换“立法院长”的重手。这是马英九与王金平继200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2008年“总统”选举党内提名竞逐之后,两人第三次开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