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树鼩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树鼩的生理、生化和解剖学等生物学特性与人类相似,人们利用树鼩建立了多种人类病毒性疾病动物模型,并在细菌感染疾病、呼吸系统、内分泌、神经系统疾病和肿瘤等方面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就树鼩在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研究中应用的新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
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广泛地被应用于人类重大疾病的临床诊断和动物模型的研究。树鼩作为一种新兴的实验动物,引起了医学生物界的密切关注。然而,由于树鼩的商业化试剂的缺乏,限制了我们对树鼩疾病模型机制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对树鼩细胞免疫表型的分析。抗体是限制树鼩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利用"抗体交叉反应性",从已有的和/或商业化的抗体中完全有可能筛选出针对新的种属某些相似抗原的抗体。这种快速、简洁的方法不仅为我们迅速和有效地建立树鼩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平台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促进树鼩模型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CD25是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重要标记分子.树鼩是一种重要的人类疾病动物模型,但是,树鼩的CD25基因还是未知.我们以树鼩脾脏RNA为模板,对树鼩白介素-2受体基因alpha链(tsCD25)进行了RT-PCR(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获得了一个816bp的开放阅读框.TsCD25 cDNA编码一个由271个氨基酸组成的分子量为30.9 ku的蛋白多肽.预测的tsCD25包含2个Sushi结构域、2个N-糖基化位点和多个O-糖基化位点.tsCD25和灵长类CD25在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为65.3%~66.4%.RT-PCR检测发现,tsCD25 mRNA分布于树鼩的外周血、脾脏和肺,并受PMA 和 ionomycin 刺激的调节.我们的结果为下一步制备tsCD25单克隆抗体,抑制CD4+CD25+Tregs功能以及开展有关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树鼩是我国正在开发的新型实验动物,与人类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其许多生物学特性也与人类近似,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应用广泛。建立树鼩人工种群并开展标准化研究,是实现树鼩实验动物化的重要保证,本文就树鼩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和应用情况进行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5.
树的应用和标准化产业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鼩作为一种原始低等的灵长类动物已被应用于生物医学、药学及生命科学的诸多研究领域,尤其是作为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树鼩被应用于人类医学实验研究的多个领域,如各种类型的病毒性肝炎模型。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轮状病毒、疱疹病毒感染模型。糖尿病、胆结石、肿瘤癌症病模型等,  相似文献   

6.
《甘肃科技纵横》2004,33(2):16-16
内容简介:随着国内外非人灵长类资源的日益枯竭和实验动物小型化的发展趋势,以及人类对疾病,特别是那些疑难顽症治疗药物筛选,急需与人类近缘的动物模型。树鼩属于低等灵长类动物,其形态、生理机能和生化代谢等方面与人类相似,实验研究的结果容易推广到人。树鼩个体小、生长快、成车低,是模拟人类疾病最好的替代者。它既可作为人类甲肝、乙  相似文献   

7.
目的 体外分离、培养树鼩(Tupaia belangeri)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VECs),并对培养细胞进行初步鉴定, 为新型实验动物树鼩的应用研究提供体外模型。方法 无菌取幼龄树鼩胸主动脉,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胰蛋白酶、胶原酶连续消化法分别进行树鼩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分离,经完全培养液培养,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并用抗Ⅷ因子抗体进行荧光染色鉴定细胞。结果 经组织块培养法分离培养的血管内皮细胞,3 d有细胞贴壁,7 d后细胞从组织块中大量长出,15 d汇合为单层;酶消化法所得细胞12 h即贴壁,3~7 d生长较快,12 d汇合成单层,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呈典型的铺路石状;两种方法分离所得原代细胞经体外培养传代,6代内,细胞生长均良好;利用血管内皮细胞标志分子Ⅷ因子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后确定为阳性。结论 本研究采用简便的方法成功分离到了树鼩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为血管内皮细胞相关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8.
PD-1(Programmed cell death 1)是一种抑制性的受体,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大量研究证明PD-1能被诱导而在活化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T 细胞和单核细胞上表达,从而在慢性感染的病因学中起着重要作用.树鼩(Tupaia belangeri)做为一个理想的模型可被应用于许多人类感染性疾病如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了充分利用树鼩对于感染性疾病的宿主免疫应答模型,我们分离出树鼩PD-1基因.利用迅速扩增cDNA末端PCR(RACE-PCR)技术,从树鼩脾组织中克隆了PD-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序列分析显示树鼩PD-1 cDNA 的开放阅读框编码一个由242个氨基酸组成的跨膜蛋白,并且和人类、灵长类和啮齿类中的同源基因有高度相似性.组织分布分析表明在所检测的几种组织中PD-1基因只在脾中表达.此外,淋巴细胞刺激实验显示,利用PMA和ionomycin刺激新鲜分离的树鼩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能够诱导PD-1 mRNA水平上的表达.我们的结果为将来进一步探讨树鼩的免疫功能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已成为世界范围的公共健康问题,由于缺少合适的丙型肝炎病毒研究模型,所以对丙肝病毒感染机制、生活周期和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较为缓慢。树鼩属于低等的灵长类动物,许多生物学特性近似于人类。近年来引起医学生物界和相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和关注,国内外的学者在树鼩是否可作为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动物模型方面作过十分有益的尝试。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树鼩应用于丙型肝炎病毒模型研究的进展情况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树鼩具有灵活、多动的行为特性,建立一种适合树鼩个体标记简单易行的方法,对于树鼩种群的科学 化管理十分必要。方法随机挑选自繁F1 代的幼龄树鼩和成年树鼩各40 只,采用2. 12 mm × 12 mm,质量为 0. 09 g的电子芯片,通过注射植入树鼩颈背部皮下; 观察芯片植入部位情况并定期复查。结果在注射芯片10 个 月之后,对动物复检结果显示,对大笼内群养树鼩标记有效率为90% ; 单笼饲养树鼩的有效率达到95% 。结论对 树鼩个体采用电子芯片标记技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和持久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树鼩是一种在医学和生物学研究方面应用前景广泛的动物资源,培育符合实验标准的树鼩是意义深远的工作。本文通过对树鼩实验室驯养的基本条件、饲养、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点进行阐述,以期为树鼩实验室驯化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树鼩规模化繁殖及繁殖群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野生来源树鼩的繁殖性能及仔树鼩的哺育方法进行了研究,探索出一套经济实用、规模化的繁殖方法,取代以往依靠人工喂养的方式。方法提供适合的饲养管理环境和条件,完全由母树鼩主动自然哺育新生树鼩,观察统计怀孕率、产仔数、成活率、仔树鼩生长情况。结果 2010年通过120对繁殖群,成功离乳354只F1代仔树鼩,自然繁殖成活率为90.76%。目前已建立野生来源树鼩繁殖群150对,F1代繁殖群40对,为建立达到标准要求的树鼩种群奠定了基础。结论该方法的树鼩繁殖率和成活率较高,成本低且操作简单,为树鼩实验动物化应提倡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树鼩是我国正在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实验动物新品种,随着树鼩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实验树鼩的标准化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调研了1978至2020年树鼩微生物感染的文献,梳理了树鼩的微生物感染状况,以期为建立标准化的实验树鼩种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树鼩的实验动物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由于树鼩(Tupaia Belangeri,Tree Shrew)在分类学上的特殊地位,近几十年来日本、德国、英国等许多国家研究人员对其生物学、分类学特性进行了大量研究,与此同时,树鼩体小、价廉、新陈代谢远比啮齿类动物更接近人类,在医学科研中应用日渐增多,其作为实验动物的价值也日渐增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初步了解云南省树鼩(Tupaia belangeri)体表寄生恙螨的种类构成、物种多样性及其空间分布情况。方法:选择云南省20县(市)进行现场调查,用鼠笼加食饵诱捕树鼩,收集其双侧耳廓和外耳道的恙螨幼虫,进行分类、鉴定。用物种丰富度指数(S)、群落均匀度(J’)、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生态优势度指数(C’)对树鼩体表寄生恙螨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用扩散系数(C)、Cassie指数(CA)及聚块指数(m*/m)进行空间分布型研究。结果:捕获树鼩229只,其体表共采集恙螨13 609只,隶属于3亚科10属68种(不含4种待定种)。总染螨率为33.6%,总螨指数为59.4,其中中华纤恙螨、树鼩纤恙螨、永胜纤恙螨、小板纤恙螨、乡野纤恙螨、于氏纤恙螨、王氏纤恙螨和西盟合轮恙螨8种为优势种。用上述3种空间分布型指数对树鼩体表的8种优势恙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均呈聚集分布,除西蒙合轮恙螨CA=0外,其余均大于界限值0或1。结论:云南省树鼩体表恙螨种类繁多,数量丰富,物种多样性高8,种优势恙螨呈聚集型分布。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D-半乳糖诱导法建立树鼩衰老模型,为卵巢衰老的研究提供模型参考方案。方法 (1)筛选青年树鼩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4)与模型组(n=4)。(2)模型组按8 g/kg的剂量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5个月,采集卵巢,液氮冻存以及4%多聚甲醛固定。(3)HE染色观测卵巢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衰老相关标志分子蛋白表达;Ki67染色观测增殖活性;Tunel染色观测细胞凋亡。结果 (1)对照组树鼩卵巢组织髓质与间质界限明显,细胞排列整齐,可见原始、初级、次级和成熟卵泡,有少量闭锁卵泡;模型组树鼩卵巢组织结构散乱,局部只见原始、初级卵泡,有大量闭锁卵泡。(2)模型组衰老相关标志分子P53、P21、P1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模型组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4)模型组卵巢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D-半乳糖可诱导卵巢组织结构散乱,卵泡闭锁,使细胞增殖活性减弱,凋亡率增加。  相似文献   

17.
树鼩小肠上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树鼩小肠分离小肠上皮细胞,探索分离培养方法和条件,为药物开发和病原感染机制研究提供体外细胞模型,并且为建立树鼩小肠上皮细胞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胶原酶Ⅺ和中性蛋白酶Ⅰ及DTT联合消化树鼩小肠组织块,得到的细胞经完全培养液培养,用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通过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并采用细胞角蛋白荧光染色等方法鉴定细胞。结果经优化分离法得到的肠上皮隐窝细胞团在24 h后贴壁,6 d汇合成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细胞团延辐射状向外长出铺路石样和多角状的细胞;第二代后,每隔2~3 d可传代1次;细胞接种3~6 d为对数生长期;细胞角蛋白18进行免疫荧光鉴定后确定为小肠上皮细胞。结论本实验成功地从树鼩小肠分离到了小肠上皮细胞,并且建立了树鼩小肠上皮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电镜观察了树鼩(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的脑垂体和松果体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这两类细胞除了有正常细胞结构外,核膜孔较大且在核周围还有一些电子密度不同,大小不一的蛋白质分泌颗粒,这些颗粒可能是生物个体调节各种生理生化功能、生长发育和昼夜节律的信使物质,这对进一步研究树鼠句脑组织结构及其生理功能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目前有关人工饲养树鼩与猕猴部分凝血因子凝集时间的资料甚少,拟初步建立这两种动物部分凝血因子凝集时间的参考值范围。方法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测定树鼩、猕猴的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树鼩的TT、PT、Fib和APTT值分别为19.27、17.34、30.51和27.88 s。猕猴的TT、PT、Fib和APTT值分别为20.81、9.82、18.73和33.56 s。人工饲养树鼩与猕猴的PT值、Fib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APTT值、TT值存在差异(P〈0.05)。结论人工饲养树鼩和猕猴部分凝血因子的凝集时间存在一定差异,同一物种雌雄个体间部分凝血因子的凝集时间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已证实乳腺癌细胞表达有VEGF165的第3个受体NRP1,但目前在乳腺癌细胞中过表达VEGF165对肿瘤周围血管生成模式的影响尚未有人研究.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得到稳定转染过表达VEGF165的细胞克隆,皮内接种研究其对周围皮肤生血管模式的影响.结果显示VEGF165在乳腺癌中过表达可使肿瘤周围皮肤产生树状血管生成模式,且会诱导不成熟的血管生成并致出血.稳定过表达VEGF165的乳腺癌克隆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过表达VEGF165对乳腺癌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