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雀山汉墓竹简的发现,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宝库的资料。对银雀山汉简《慰缭子》中的“佻”、重新进行考察,以说明“佻”不是“挑”的通假,“佻战”不同于“挑战”,应释作“轻率地发动战斗”;“Zuang”、“专”均是“抟”之借字,二者间不是假借关系。  相似文献   

2.
<筭数书>是20世纪80年代在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数学竹简,是先秦的作品,是现在人们所知道的中国传统数学最早的著作.它内容丰富、深刻,对它的研究将进一步揭开先秦数学的面纱.2000年第9期<文物>发表了<筭数书>的释文.该文对<释文>作了校勘,写出校勘记近190条.其校勘内容包括(1)<释文>中的少量错简;(2)<释文>中字词的大量衍脱舛误,特别是数字计算的错误;(3)互训或通假字不当改而<释文>做了改动的;(4)原简中若干未被<释文>识别的字;(5)<释文>中个别小标题的处理的失误.另外,<筭数书>中分数表示方式的不同一,是先秦数学的固有现象,汉张苍等整理<九章算术>,才对此做了标准化处理,因此,不宜以后者为模式改动前者.  相似文献   

3.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中《盖庐》在历史词汇学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盖庐》,从增补义项和提前始见书两方面着手,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的释义进行了增补。  相似文献   

4.
《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柒]》总计6153个编号,将图版与释文逐一加以核对,发现其释文有44处误释和漏释等情况,现分条予以补正,以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5.
《银雀山汉墓竹简〔贰〕》的用字习惯可以从"字与词的对应关系""词与字的对应关系"以及"字形与词的交叉对应使用现象"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字与词的对应关系"包括"一字表示一个词""一字表示多个词"。"词与字的对应关系"包括"某词使用多个异体本字来表示""某词除使用本字外,也使用假借字,个别使用异体本字""某词用不同的假借字来表示"三种情况。"字形与词的交叉对应使用现象"包括"两个词之间形体互用""词与字形交叉使用"两种情况。另外,用字习惯研究还涉及少量的讹误字。  相似文献   

6.
《张家山汉墓竹简犤二四七号墓犦》中《盖庐》在历史词汇学中具有一定的价值。本文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盖庐》,从增补义项和提前始见书两方面着手,对《汉语大字典》、《汉语大词典》的释义进行了增补。  相似文献   

7.
我国先秦时期的兵家著作,是一笔珍贵的军事文化遗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批判地加以继承。先秦兵书代表作之一的《尉缭子》,更是集先秦战争理论之大成,具有非常丰富的军事思想和哲学思想,涉及到战略、战术的各个方面,包括了训练、作战等许多问题。但是,多年来《尉缭子》却被误认为伪书,而不敢利用。直至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  相似文献   

8.
1986年,荆州博物馆发掘了张家山336号汉墓,出土了大批竹简.其中有<朝律>一种.张家山336号汉墓<朝律>经历汉高祖、惠帝、吕后、文帝时三十余年的变化,<朝律>及其所定朝位与现实政治有密切关联.对了解儒生参与汉初政治建设及汉初政治走向极有裨益,还对了解汉初律的性质及篇目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亚萍 《科技信息》2007,(23):13-13
考古学是新中国发展最迅速、成绩最昭著的学科之一。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建立是在20年代。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考古工作虽有很重要的收获,但范围和规模尚属有限。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考古学繁荣昌盛,全国各地不断有重大发现,为举世所瞩目,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作出了巨大贡献。70年代以来大量战国秦汉简牍帛书的发现。特别是1972年4月,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发掘出土了竹简7500余枚,内容多系先秦文献,古代兵书占有较大比重。这批竹简的出土,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该文二作者是研究《孙膑兵法》卓有成就的老同志。刘是中国考古学会会员、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基竹简《孙膑兵法》等书的第一发现人和主要整理者、《孙膑兵法新编注译》的作者。韩是山东省历史学会会员、孙吴兵法研究会的理事兼副秘书长,因考证孙膑擒庞涓之“桂陵之战”遗址而受到全国史学界的高度评价。河南大学出版社拟将该文作导语编入即将再版的《孙膑兵法新编注译》。经作者同意,我刊先行发表,以示对《新编注译》再版志贺,以益于广大读者对该书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一读完黄坤尧先生著《经典释文动词异读新探》一书,掩卷而思,窃以为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在窄而深研究的基础上对《释文》动词导读作了系统归纳。异读,这个自古就有,令亦存之的并不太起眼、但极其复杂的语言现象,由黄著深论之,系统之,归纳成二百七十多页的大书,抉发其内在规律而述其主要内容和作分类研究,实为一大创举。为了深入研究《释文>动词异读,作者首先对古代和当代有关异读的研究作了回顾,概述了<释文》异读的内容,然后进入该书的重点第四章;《释文》动词异该分类研究。如果把一至二章看作基础研究的话,那么服务于专题研…  相似文献   

12.
《算数书》勘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算理的基础上,对《文物》杂志刊登的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算数书》释文进行校勘和正误,纠正了原文中各种类型的错误,如原术错误,计算错误,错简,脱文,衍字,抄写错误,文字倒互等,同时补出了原不能辨识的文字53个。  相似文献   

13.
《列子释文》中有很多特殊音切,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阐释了其性质、特点及有关规律,对研究《释文》和其它各类音乐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读完黄坤尧先生著《经典释文动词异读新探》一书,掩卷而思,窃以为该书最大的特点是在窄而深研究的基础上对《释文》动词异读作了系统归纳。异读,这个自古就有,今亦存之的并不太起眼、但极其复杂的语言现象,由黄著深论之,系统之,归纳成二百七十多页的大书,抉发其内在规律而述其主要内容和作分类研究,实为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15.
毛远明先生的《汉魏六朝碑刻校注》体例谨严,考证精审。不过将拓片跟释文对照,发现汉碑中部分释文有的释读错、有的列出诸家说法却未加断语、有的拓片清晰却未加释读。本文依照刻石时间顺序,对这些问题详加考证。  相似文献   

16.
自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刊行后,备受学界推崇。较之以传世明代道藏本与清代孙星衍校订本,更见胜善,且与银雀山汉墓《孙子》简本及日本樱田《孙子》古本颇多楔合。由曹操为其首注之十一家注文,使其成为《孙子》注释之集大成者。诚若宋人郑友贤所云:“学兵之徒,非十家之说,亦不能窥武之藩篱,寻流而之源,由径而入户,于武之法,不可谓无功矣”然至今于《十一家注孙子》校注正文者多,而考论其注文者鲜,几无系统著述。现拟于版本、注家、体例、注释四者详考论之,冀有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博物馆藏碑志精粹》是一部珍贵的出土石刻文献资料,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只是释文部分存在着一些诸如释读错误、释文脱漏、字序颠倒等方面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书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8.
《甲骨文合集补编》是学术界为了纪念甲骨文发现100周年而编纂的一部大型甲骨资料汇编。其中收录在第三、四册中的一部分周祭卜辞,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如在相重、分期、按语以及释文等方面,尤其是释文方面存在的问题多而且琐碎。针对其中所收录的周祭卜辞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加以纠正,尤其是利用周祭制度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按照周祭卜辞的规律和原则对释文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了校正。  相似文献   

19.
碟兴书影     
《少儿科技》2014,(6):9-9
《淮南子传奇》西汉年间,一场由奇怪天象引发的灾难侵袭了整个世界,奇书《淮南子》在混乱中遗失,记载中华远古智慧的竹简分崩离析。一百年后,一位叫鸿烈的少年担负起了寻回竹简的重任。他在伙伴们的帮助下,通过“二十四节气之门”一次次穿越到前朝各代,  相似文献   

20.
文物保护科学的规律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历史悠久 ,文物丰富 ,地上、地下蕴藏着大量文物。这些文物带着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多方面的信息。近几十年来 ,愈来愈多的文物不断被发现 ,文物濒临损毁的难题日益增多。有相当数量的一批状态危急 ,即将毁灭或残损严重甚至形存实亡的国宝级文物 ,需要紧急抢救。其中有很多是目前国际文物保护科技界无法解决的尖端问题。以笔者亲身经历的抢救任务来说 ,就有 :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起甲病害的救治 ;出土《孙子兵法》及东吴10余万枚糟朽饱水竹简的脱水加固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饱水漆器的保护 ;秦始皇陵兵马俑脱落彩绘的复位 ;战国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