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引入了环上的模糊伪范数概念及环上的模糊复合伪范数概念,证明了对于环上的每一个模糊复合伪范数均存在着唯一的模糊拓扑使之成为(QU)型模糊拓扑环,并且得到每一个(QU)型模糊拓扑环均可借助于环上一个模糊复合伪范数刻画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关于(QU)型模糊拓扑群的直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QU)型模糊拓扑群族直积,证明了任意(QU)型模糊拓扑群族的直积仍是(QU)型模糊拓扑群;讨论了(QU)型模糊拓扑群族直积的模糊单位元之重域基的结构,得到了(QU)型模糊拓扑群族直积的一些重要性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QU)型模糊拓扑群直积的子群及(QU)型模糊拓扑群直积的商群,证明了任意(QU)型模糊拓扑群族直积与其模糊拓扑商群的同构定理及任意(QU)型模糊拓扑群族直积与其模糊拓扑子群的同构定理.  相似文献   

4.
给出局部半凸I-拓扑向量空间的一个新定义,并重新命名"局部半凸模糊拓扑线性空间"为"(QL)-型局部半凸I-拓扑向量空间",研究这两种定义之间的关系,引入广义模糊p-伪范数的概念,证明每个局部半凸I-拓扑向量空间可通过一族广义模糊p-伪范数来刻画.  相似文献   

5.
模糊拓扑体的模糊一致化问题是模糊拓扑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定义了模糊拓扑体可模糊一致化概念,并且证明了每个(QU)型模糊拓扑体均可模糊一致化,使得(QU)型模糊拓扑体的模糊一致化问题得到完全解决.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Fuzzy拓扑群的(广义)Fuzzy度量化问题。我们以中所提出的Fuzzy(伪)度量定义为基础,引入了Fuzzy拓扑群可广义Fuzzy度量化及Fuzzy拓扑群可Fuzzy(伪)度量化等概念;证明了Fuzzy拓扑群可广义Fuzzy伪度量化的充要条件是它为(QU)型Fuzzy拓扑群,从而获得了(QU)型Fuzzy拓扑群的一个新特征,然后分别给出了Fuzzy拓扑群可Fuzzy伪度量化及Fuzzy拓扑群可度量化的充要条件;最后讨论了Fuzzy拓扑群可Fuzzy度量化问题与普通拓扑群可度量化问题之间的联系,並获得了一些结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集合S上的变换群的直觉模糊子群和S上的直觉相似关系之间的密切联系,证明了S上的变换群的任一直觉模糊子群可确定S上的一个直觉相似关系,反之,S上的任一个直觉相似关系可确定S上的变换群的一个直觉模糊子群.同时研究了直觉相似关系和伪度量之间的联系.利用这个联系进一步研究了直觉模糊子群和伪度量之间的联系,即由S上的变换群的直觉模糊子群可确定一个超伪度量,反之,由一个超伪度量可确定S上的变换群的直觉模糊子群.  相似文献   

8.
在本文中,证明了F是(严格)伪凸模糊映射当且仅当▽F是(严格)伪单调的,F是拟凸模糊映射当且仅当▽F是拟单调的等几个广义凸模糊映射的等价条件。在模糊数学规划中,这些结果在检验模糊映射的广义凸性以及刻画其解集时,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给出了L-fuzzy弱伪理想的概念及其刻画,并研究它的运算性质.在二次弱理想的基础上,借助于以前研究者所得出的一些成果,将弱伪理想进一步推广到L-模糊集论中,提出了L-fuzzy弱伪理想的概念以及L-fuzzy弱伪理想的4种水平截集式刻画,并进一步研究了它在L-模糊环同态下的不变性与逆不变性,以及它的和与积等运算性质.  相似文献   

10.
在模糊子群中引入T-正规模糊软群的概念,并研究它们的相关性质。通过将模糊正规子群参数化,并与T范数结合,来研究模糊子群上的模糊软结构。定义了模糊子群的T-正规模糊软群及T-模糊软同余,研究了T-正规模糊软群在模糊软运算和模糊软同态下像的相关性质并建立了T-正规模糊软群与T-模糊软同余之间的联系。T-正规模糊软群是模糊软群和模糊正规子群的一般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广了模糊软集,并拓展了模糊代数结构。  相似文献   

11.
模糊拓扑环的模糊一致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模糊拓扑环的模糊一致化问题是模糊拓扑环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与文献[1]中模糊拓扑群可模糊一致化的概念不同,定义了模糊拓扑环可模糊一致化概念,并且获得了模糊拓扑环可模糊一致化的充分必要条件使模糊拓扑环的模糊一致化问题得到完全解决.  相似文献   

12.
在L-fuzzy拓扑群之间引入了L-fuzzy同态及L-fuzzy开同态等概念,刻画了它们的基本特征.证明了L-fuzzy同态是“L-goodextension”,揭示了它与分明拓扑群的同态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模糊群的同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模糊群之间引入了同态的概念 ,证明了子模糊群的同态象仍为子模糊群 ,子模糊群 (正规子模糊群 )的原象仍为子模糊群 (正规子模糊群 ) ,并给出了模糊群的同态基本定理 .  相似文献   

14.
L—Fuzzy拓扑群范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 L-Fuzzy拓群范畴,引入了两个函了了,构造了它们的右伴随函数子,证明了分明拓扑群范畴和诱导L-Fuzzy拓扑群范畴都是L-Fuzzy拓扑群范畴的余反射子范畴,引入了一遗忘函子,  相似文献   

15.
一种新的直觉模糊群的同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进一步研究直觉模糊群之间的关系,在直觉模糊群之间引入了同态的概念,证明了子直觉模糊群的同态象仍为子直觉模糊群,子直觉模糊群(正规子直觉模糊群)的原象仍为子直觉模糊群(正规子直觉模糊群),并给出了直觉模糊群的同态基本定理,从而使直觉模糊群的内容得到了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模糊群的子模糊群和正规子模糊群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设G为在模糊二元运算下的模糊群 .给出了G的子模糊群和正规子模糊群的定义 .讨论子模糊群和正规子模糊群的一些性质 .证明了子模糊群的交为子模糊群 ,子模糊群与正规子模糊群的“积”为子模糊群 .  相似文献   

17.
1979年Foster首先引入了不分明拓扑群的概念。随后方锦暄、马骥良与于纯海等分别又给出了不分明拓扑群的几种新定义,本文将在文献[2]中给出的不分明拓扑群新定义的框架下研究不分明拓扑群的某些性质,如不分明拓扑群的连通性、子群与商群、以及局部性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