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绍由集成运算放大器LM324加上少量外围元器件设计的电池产品质量检测仪,给出该检测仪的工作原理和电路构成.  相似文献   

2.
酒精浓度的检测对于有效预防酒后驾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利用AVR单片机MG32设计了一种酒精检测仪,该设计电路主要由酒精传感器、AVR单片机主机MG32、四位数码管显示器、八位独立按键构成,可实现酒精浓度检测功能,该电路具有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测试准确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酒精检测仪的硬件和软件设计。酒精的浓度经由气体传感器和放大电路构成的检测电路转换为一定的电压信号后输出,微控制器将现场采集到的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显示设备进行显示。该设计具有自校准、低功耗、高精度等优点,能迅速检测出气体的浓度,并能对结果进行处理和判断,立即做出相应,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谢斌  蒋宁 《科技信息》2012,(7):267-268
某型检测仪用于某型航空发动机温控装置的性能检测。温度模拟电路是该检测仪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温度模拟电路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叙述。该电路采用了先进的隔离传感器技术、可调恒流源技术以及热电偶测温技术,达到了设计和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的单片机路面平整度检测仪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性能/价格较高的智能检测仪器.主体电路包括信号检测电路及M CS—51单片机处理电路两大部分.文中详细介绍了该检测仪的设计及调试过程.  相似文献   

6.
利用苯检测仪对青海省西宁市新装修的30户家庭进行检测,分析装修居室内空气中苯污染状况,对其中20户进行0.5个月、1.5个月、2个月、2.5个月、3个月、3.5个月和4个月的追踪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装修后0.5个月时居室中苯浓度超标率达97%;居室中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可用三次方程表示(R^2=0.9932,P〈0.01),装修后1个月内,苯的浓度最高,但随着装修后时间的延长苯污染的浓度逐渐下降,装修后2.5个月起苯污染浓度接近国家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7.
张光南 《河南科学》2014,(8):1478-1482
为了普通民众能够准确得知室内空气污染状况,设计了一种涉及室内甲醛(HCHO)、氨(NH3)和苯(C6H6)这三种气体浓度的新型室内空气质量快速检测仪.该仪器主要通过气体传感器得到对应气体浓度的微弱电流信号,再通过一种新型的高精度信号处理电路和基于FPGA的模数转换电路得到对应气体的初始浓度值,结合室内环境气压、温湿度情况和修正算法得到更准确的浓度值.该仪器还具有浓度超标报警、测量数据打印输出等功能及检测精度高、速度快、稳定性好、携带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STC89C52微控制器设计了一种智能在线pH检测仪,它具有高输入阻抗的pH值信号放大电路、高精度温度测量电路和AD转换电路,并依据pH值的测量原理Nernst方程对pH值进行校正,通过LabVIEW实现数据的采集,分析和显示功能.本检测仪可以实现自动温度补偿、历史数据的存储、自动三点校正、实时数据传输等功能.  相似文献   

9.
依据光强散射理论,采用后向散射法研制了一种新型陶瓷粉尘浓度检测仪.该检测仪利用新型光纤传感器分别检测不同浓度下的陶瓷粉尘样本浓度,通过实验得出了陶瓷粉尘浓度值与测量电压值呈线性关系.检测仪性能稳定、测量准确、性价比高,能够广泛应用于陶瓷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针对热镀锌助镀剂中亚铁离子对热镀锌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对在线检测的必要性,分析了热镀锌助镀剂溶液的光谱吸收,并在分光光度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其光谱特点自行研制了一种亚铁离子自动检测仪,通过微型蠕动泵和该检测仪实现了热镀锌助镀剂中亚铁离子的在线检测.该过程不需要对助镀剂进行其他预处理,操作简便、快速.结果表明,亚铁离子浓度在0.1~10g/L范围内,检测误差小于0.05g/L,吸光度浓度线性方程相关系数R=0.99995.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速(Gb/s)串行数据通信应用,提出了一种混合结构的高速时钟数据恢复电路.该电路结构结合鉴频器和半速率二进制鉴相器,实现了频率锁定环路和相位恢复环路的同时工作.电路采用1.8 V,0.18μmCMOS工艺流片验证,面积约0.5 mm2,测试结果显示在2 Gb/s伪随机数序列输入情况下,电路能正确恢复出时钟和数据,核心功耗约为53.6 mW,输出驱动电路功耗约64.5 mW,恢复出的时钟抖动峰峰值为45 ps,均方根抖动为9.636 ps.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款船用离合器扭角滑差测量装置电路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它以AdμC812为核心器件,具有智能化测量和监测功能,它适用于船用动力装置中的高弹性摩擦离合器的负荷监测和过载保护。它具有效率高、控制稳定和安全可靠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船用离合器动力检测装置。  相似文献   

13.
模内热压定型是纸浆模塑餐具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常用干燥方式,它是将成型后获得的湿纸模胚在被模具挤压与抽真空的条件下进行加热。加热板作为热压定型机的热源,其工作表面的温度均匀性影响着制品的干燥质量。针对纸浆模塑热压定型过程中加热板的温度不均匀性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联合仿真与正交试验的优化方法。首先,对加热板的工作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加热板的传热模型;然后,基于Fluent对加热板进行温度场的数值模拟,根据温度场分布结果将油路结构中的高温区域与低温区域尽可能交错,设计了4种新的迷宫式油路结构;最后,以油路结构、油路平面高度、加热板厚度和油路截面直径设计了4因素4水平的正交试验,并进行了极差分析与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际干燥过程中,工作表面的最高温度为224.47℃,最低温度为209.92℃,温度极差高达14.55℃,温度标准差为3.01℃;加热板厚度和油路直径的大小对温度极差的影响显著,油路结构对温度标准差的影响显著。基于以上分析改进了加热板的结构,与原设计方案相比,加热板工作表面的温度极差降至7.27℃,温度标准差降至1.09℃,保证了加热板温度的均匀性,提升了纸浆模塑产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提出一种用于流动体系、离子色谱的新型电导检测器,以直流电为激励源,采用四电极和单向进液、双向排液结构的电导池,克服交流,直流电导法存在的问题,简化了检测电路,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根据原油沥青质中含有的自由基的电子顺磁共振 ( EPR)谱 g因子与自由基结构有关 ,提出了一种分析混合物样品中成分含量的方法 .按照这种方法只需事先由已知配比混合油样测定的 g值做标准曲线 ,即可由标准曲线法求得未知配比油样成分比例 .这种方法对油藏小层油源性质有明显差异的情况 ,可以用来作单层贡献分析 .还简要讨论了 EPR谱包含的多种信息在理论和应用方面进一步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一个用于非相干脉冲超宽带接收机的0.18-μm CMOS工艺的能量检波器.该检波器包含了输入匹配模块、平方电路、翻转电压跟随器-电流检测电路、跨导级以及输出缓冲器.平方电路运用饱和区晶体管的平方律特性对输入差分信号进行平方,所得到的输出电流由翻转电压跟随器-电流检测电路转换成电压.跨导级对该信号进行放大并积分得到所接受的能量.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当输入信号的峰峰值超过60mV时,在高达300 MHz的频率下检波增益可以达到10 dB.而最小检测幅度为13 mV,此时的检波增益为5 dB.在移除输出缓冲器之后,输出脉冲的幅度将增加一倍.不计及测试焊盘,芯片面积为0.23 mm×0.3 mm.电路由一个1.8 V的电源供电,核心电路电流为3.5 mA.该检波器已成功应用于开关键控方式的接收机以实现高速宽带通信.  相似文献   

17.
应用水色卫星对海水油及COD的遥感探测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应用水色卫星(SeaWiFS,1997年由美国发射)近海监测海水COD及油污染状况及其分布,在广东珠江口、大亚湾等近海海域,进行了水体波谱测试与分析,建立了与水色卫星相应波段的COD及油的质量浓度信息提取模型,并用此模型处理了1998年6月30日过境的水色卫星图像,得到了珠江口、大亚湾近岸水域COD及油分布的专题图  相似文献   

18.
传感器提离值对管道漏磁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提高油气管道漏磁检测的准确度,需要在确保检测灵敏度的同时,减小磁传感器与被测油气管道表面的距离即提离值的波动的影响。分析了提离值选择的主要原则,并从磁路设计角度,提出了一种通过改进油气管道检测器结构抑制传感器提离值波动影响的方法。通过仿真计算验证了这种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检测灵敏度,而且信噪比可以提升30%以上。该方法有助于为优化检测器结构和提高漏磁检测的准确度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并提高红外测油仪技术指标,对红外测油仪中的信号调理电路进行全新设计。信号调理电路通过由模拟开关器构成的相敏检波电路与双路理想积分器相结合的方式,能在提高信噪比的同时,加快光谱图的扫描速度。系统的控制信号采用ARM7 系列的LPC2136 芯片实现。该电路适用于处理光信号经过红外测油仪内样品池、热释电传感器以及前置放大和滤波后输出的电压信号。通过大量实验表明,测油仪扫描速度得到了提高,精度也有明显改善,实验结果验证了该电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实现了对于红外测油仪中信号调理电路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